高中历史水平考必背知识点整理_第1页
高中历史水平考必背知识点整理_第2页
高中历史水平考必背知识点整理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历史水平考必背知识点整理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本人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本人的存在,心理因而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历史水平考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中历史水平考知识点总结1一、西汉(一)七国之乱1、原因:历史原因:汉高祖刘邦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郡国并行,上次青岛市摸底考试有一个郡国并行的看图题)直接原因:面对诸侯国尾大不掉之势,贾谊、晁错等人上书,主张消减封国2、经过:公元前154年,汉景帝接受建议,开场着手削夺诸侯国的封地,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二)汉武帝改革1、根本目的

2、:为了加强皇权,稳固国家统一2、措施:建中朝(“中朝(内朝)是决策机构,由皇帝左右亲信充任中朝的主要官吏尚书令、侍中、常侍等职。原先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步成为执行机构“外朝。)【要点解析】设刺史(刺史是一种监察官员,负责监察地方)推恩令(解析: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儿子可以以获得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皇帝直接控制的郡守管辖。通过推恩令,消弱了地方实力,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步加强)3、作用:积极:稳固、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皇帝权利过于集中,造成后来外戚和宦官专权。(注意与经济和文化相联络,文化上之所以接受董仲舒“免除百家、独尊儒术根本上是由政

3、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所决定的;而经济上“重农抑商也是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产生的。)高中历史水平考知识点总结2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时间:14、15世纪地点:欧洲地中海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标志:工场手工业产生2、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时间:1618世纪3、最早走上殖民道路的国家西班牙、葡萄牙4、人文主义核心: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中解放出来。作用: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中,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高中历史水平考知识点总结31.汉朝的郡国并行制背景:汉高祖为避免重蹈秦朝速灭的覆辙,

4、稳固新建政权内容:汉初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构成郡国并行制(郡即郡县,国即封国)影响:随着分封的诸侯国权利逐步强大,严重威胁了中央集权2.唐朝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及职能:中书省: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目的:分散相权,加强皇权。评价:唐朝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决策失误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有利于皇权的加强。3.宋代分割宰相权利举措(宋初设中书门下作为行政机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措施: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作

5、用: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4.元朝的行省制度目的: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内容: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行省),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河北、山西、山东;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行省是地方行政区,省的长官由朝廷任命,行使权利时遭到中央的节制。意义: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稳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5.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目的:网罗人才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选官制度:汉朝-察举制根据:孝廉(才能和品德)方式:由下而上推荐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根据:士族门第影响: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

6、拔任人唯贤,压制人才。成为其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隋唐时期-科举制隋朝建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场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政府开场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构成。唐朝:继承并完善科举制。意义:它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素质,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和文学的繁荣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气,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构成;以严格的考试方式作为选官方式,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后期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创新,是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高中历史水平考知识点总结4一、了解“市的构成与发展及其

7、特点:逐步打破时空限制,虽受政府严格限制,但仍相当繁荣(1)秦代管理“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2)汉代在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3)六朝时代,出现了“草市(4)唐代“草市的作用特别显著,“夜市比拟繁荣(5)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1)“重农抑商政策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开场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稳固君主的地位,但这一政策的施行使社会经济的活力遭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

8、产方式的萌芽,也未能得到正常发育,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2)“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影响:“海禁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进步的可能性,不仅阻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使中国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拓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进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高中历史水平考知识点总结5英德关系(1)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期,英国联合普奥反法。(2)18141815年英国同普奥共同操纵维也纳会议,建立维也纳体系。(3)进

9、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主要矛盾,英、德分别组织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4)一战爆发后,英法在西线相继获得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日德兰等战役的胜利,最后打败德国,获得一战胜利。(5)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奉行均势,反对过分削弱德国;介入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6)20年代在德国赔款和法国安全问题上,英国偏袒德国;道威斯计划通过后,对德提供贷款,扶植德国;介入签订洛迦诺公约,提高德国政治地位。(7)30年代对德实行绥靖政策:对德施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开进莱茵不设防区不予还击;对德入侵西班牙采取不干预政策制造慕尼黑阴谋;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却坐视波兰灭亡而按兵不动。(8)二战爆发后,英国逐步坚定了反法西斯斗争决心:不列颠之战使德国遭到第一次重大失败;丘吉尔和罗斯福发表(大西洋宪章);介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