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麻醉方法概述_第1页
各种麻醉方法概述_第2页
各种麻醉方法概述_第3页
各种麻醉方法概述_第4页
各种麻醉方法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各种麻醉方法概述麻醉: 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病人整个机体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 。现代麻醉学已远超出为手术提供条件的目的:维护病人的生理功能平衡减轻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应激反应保障病人的围术期安全和术后康复临床麻醉方法分类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吸入全麻、静脉全麻、静吸复合全麻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 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intrathecal anesthesia) 腰麻(蛛网膜下缝阻滞麻醉)、硬膜外阻滞、椎管内联合麻醉(硬-腰联合)联合麻醉(combined anesthesia)硬膜外联

2、合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概念】全麻药使患者神志、痛觉消失,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 特点:功能性消失、可逆性 诱导期维持期苏醒期全身麻醉【分类】 吸入全身麻醉 (inhalation anesthesia) 静脉全身麻醉 (intravenous anesthesia)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氧化亚氮(N2O)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静脉麻醉的特点诱导迅速,无诱导期兴奋,对呼吸道无刺激,不污染手术室,麻醉苏醒期平稳。常用的静脉麻醉药氯胺酮 镇痛效能强,麻醉中幻觉、苏醒期精神症状安定、咪唑安定 镇静异丙酚、依托咪酯 镇静、催眠作用、轻微镇痛作用芬太尼、吗啡 麻醉性镇痛,具有精神依赖、呼吸抑制

3、常用的肌松药琥珀胆碱(司可林)维库溴铵(仙林)阿曲库铵顺式阿曲库铵米库氯铵全麻并发症呼吸系统呼吸暂停:人工呼吸上呼吸道梗阻急性支气管痉挛: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肺不张:排出呼吸道分泌物。肺梗死、脂肪栓塞:开胸心脏按压、肺动脉切开取栓,维持循环和呼吸。全麻并发症循环系统高血压:快速扩容基础上逐渐加深麻醉。低血压:补液、输血或必要时使用升压药。室性心律失常:纠正电解质紊乱,尤其低血钾;避免缺氧、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mg/kg。心搏停止:心肺复苏。术后恶心呕吐: 遵医嘱给予昂丹司琼等药物。术后苏醒延迟与躁动: 呼吸机高流量给氧;镇痛;保暖。全身麻醉的并发症恶性高热(Ma

4、lignant Hyperthermia,MH)与遗传有关、白种人多见。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如氟烷、安氟醚、异氟醚等)和去极化肌松药(琥珀酰胆碱)后出现骨骼肌强直性收缩,产生大量能量,体温持续快速增高。可用硝苯呋海因钠治疗,降低死亡率。成人发病率为1/50,000,小儿为1/15,000;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国内报道共有36例,死亡率:71.4%。 局部麻醉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某些周围神经的冲动传导,使受这些神经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称为局部麻醉(简称局麻)。广义的局麻包括椎管内麻醉,因椎管内麻醉有其特殊性,人们习惯的狭义局麻不包括椎管内麻醉。局部麻醉的方法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神经

5、阻滞麻醉常用局麻药的比较药物作用时间一日极量(mg)用途普鲁卡因短浸润麻醉丁卡因较长150表面麻醉神经阻滞利多卡因较短400各种局麻布比卡因 长400 神经阻滞罗哌卡因 长 225神经阻滞表面麻醉将渗透力强的局麻药施用于粘膜表面,使其穿透粘膜而阻滞神经未稍所产生的麻醉。用于眼、鼻、口腔、咽喉、气管、等处。常用0.51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将局麻药分层注射于手术区的组织内,使神经末稍发生传导阻滞,称为局部浸润麻醉。 常用2利多卡因,极量400毫克。区域阻滞麻醉采用局部浸润的方法,将局麻药注射于手术区四周或基底部,以阻滞神经纤维的向心传导,为区域阻滞麻醉(图)。常用于囊肿切除,肿块活组织检查等。优点

6、是能避免穿刺病理组织,不会使手术区的局部解剖因注药难以辩认。 神经阻滞麻醉将局麻药注射到神经干或神经丛的周围,以阻滞神经传导,使其支配区域产生麻醉作用。颈丛阻滞臂丛阻滞(肌间沟法、腋路法、锁骨上法)肋间神经阻滞指(趾)神经阻滞局麻药的不良反应毒性反应:中枢毒性反应(舌或口唇麻木、头痛、头晕、耳鸣、视力模糊、眼球震颤、肌肉抽搐,语无伦次重者意识不清、惊厥、昏迷、呼吸停止),心血管毒性反应(心肌收缩力低、传导减慢、外周血管扩张)过敏反应:少量用药后即出现荨麻疹、咽喉水肿、支气管痉挛、低血压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如何预防局麻药毒性反应【原因】 【预防】 用量过大不超过一次限量误入血管注药前先回抽吸收过快

7、加入肾上腺素耐受力差减少用量或分次用药椎管内麻醉【概念】局麻药蛛网膜下腔脊神经阻滞 硬脊膜外腔 感觉消失 肌肉松弛【分类】 1. 蛛网膜下腔阻滞 2. 硬脊膜外腔阻滞 3. 腰麻-硬脊膜外腔联合阻滞硬膜外隙: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及黄韧带之间的狭窄腔隙蛛网膜下隙:蛛网膜和软脊膜之间的宽阔腔隙椎管内麻醉的解剖脊柱三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脊髓三层被膜:软脊膜蛛网膜硬脊膜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黄韧带脊椎穿刺示意图 穿刺部位 穿刺点宜选择在腰3-4间隙(图)。两侧髂嵴间的连线通过第四腰椎棘突或腰椎3-4间隙,以此作为定位基准体位定位侧卧位硬膜外穿刺定位法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将局部麻醉药注入蛛网膜下腔,阻

8、滞脊神经根,称为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简称脊髓麻醉或腰麻。若取坐位穿刺,将重比重的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仅阻滞第3、4、5骶神经,即麻醉范围只限于肛门会阴区,称鞍区麻醉,简称鞍麻。蛛网膜下腔阻滞常用药0.5%布比卡因8-15mg,用10%的GS配成重比重液。麻醉效果几乎在注药后1min内产生,20min左右麻醉平面固定,维持2-2.5h。腰麻的适应证23小时以内的下腹、盆腔、下肢及肛门和会阴部手术。腰麻的禁忌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全身严重感染穿刺部位有炎症或感染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心衰休克病人脊椎外伤或结核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病及不合作的小儿腰麻的并发症低血压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头痛尿潴留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

9、将局麻药注入硬脊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使躯干的某一节段产生麻醉作用,称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简称硬膜外阻滞或硬膜外麻醉(图)。若将局麻药从骶裂孔注入骶管,则称骶管阻滞或骶管麻醉。硬膜外阻滞有单次法和连续法两种.硬膜外阻滞常用药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罗哌卡因)混合液。一般注入试验剂量3-5ml后3-5min左右出现麻醉平面,首次用量10-15ml后平面固定,麻醉时间根据手术时间而定,一般40-45M后可加首次量的1/2-1/3.硬膜外阻滞适应证横膈以下各种腹部、腰部和下肢手术,不受时间限制。也用于胸壁手术、上肢、颈部,但技术要求高,应慎重。硬膜外阻滞的禁忌证绝对禁忌证:不合作的病人、进针部位有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相对禁忌证:神经系统疾病、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