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唯物论(或者叫辩证唯物论)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能动作用:意识对物质含有能动作用,意识是对物质能动反应,又对物质含有能动反作用,人能够能动认识世界,能动改造世界。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妨碍事物发展。(方法论)要重视意识作用,重视精神力量,树立正确意识,客服错误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3.规律普遍性和客观性: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本质、必定、稳定联络。规律是普遍、客观。(方法论)必须遵照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反规律。不然,就会受到规律处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人能够在认识和把握规律基础上,依据规律发生作用条件和
2、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4.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规律是客观,但能够被认识和利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和基础。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第1页其它要背诵知识点:1、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人意识,并能为人意识所反应客观实在2、物质和运动关系: 物质是运动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运动。物质是运动负担者(主体)。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观点和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观点3、运动和静止关系: 区分: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
3、物、现象改变和过程。是绝正确、无条件、永恒。静止,是运动一个特殊形式。是相正确、有条件、暂时。联络:静止是运动一个特殊状态。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统一。只认可静止而否定运动,是形而上学不变论;只认可运动而否定静止,则造成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第2页4.世界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世界,世界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物质性(或世界统一于物质),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5、意识内涵:从起源看,是物质世界长久发展产物;从生理基础看,是高度发达物质系统人脑机能;从内容看,是客观存在主观映像。意识本质就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反应6.意识活动特点:意识活动含有目标性,含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对照书本详细背一下)7、一
4、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1)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事物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2)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第3页1、实践含义和特点: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活动。实践含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含有能动性。实践含有社会历史性。2. 认识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过程不是一帆风顺从主体看:认识受实践水平、立场、观点认识水平等制约从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改变着,其本质暴露也有一个过程。第4页 3认识论(求索真理历程)(1)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基础,实践是认识起源,实
5、践是认识发展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目标。 (方法论)要重视实践活动,坚持实践第一观点,主动投身社会实践 。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含有促进作用,错误认识不科学理论则起妨碍作用要重视认识作用。(方法论)要重视科学理论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统一。(2)真理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哲学范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正确反应。真理特点:真理是客观、详细(即任何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详细、历史统一 。) 、有条件(即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条件和范围 ) 。真理条件性和详细性表明,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3)认识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含有重复性
6、,无限性,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循环是一个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过程,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过程。 方法论: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觉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第5页1、普遍性:联络含有普遍性。(方法论)要用联络观点看问题。2、客观性:联络是客观,是事物本身固有,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方法论):联络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联络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络是客观,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联络无能为力。人能够依据事物固有联络,改变事物状态,建立新联络。3、多样性:原理:事物联络含有多样性。(方法论):联络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
7、点和条件为转移。4、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整体部分是相互联络密不可分原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功效状态及其改变会影响到部分。方法论: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实现整体最优目标。原理:部分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功效及其改变甚至对整体功效起决定作用。方法论:重视部分作用,用局部发展推进整体发展。(最简版,用于知识点比较多题目)原理: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整体部分是相互联络密不可分。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又要重视部分作用,用局部发展推进整体发展。5、系统优化方法: 要着眼于事物整体性;注意遵照系统内部结构有序性 要重视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趋向。总:系统优化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思维
8、方式来认识事物。 第6页1、发展普遍性:世界是永恒发展,发展含有普遍性,发展实质是事物前进与上升。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方法论)要坚持用发展观点看问题。2、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波折性辩证关系: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道路是波折、。方法论: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勇敢地接收挫折和考验。3、量变质变辩证关系:(1)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必要准备。方法论:我们要主动做好量积累,为实现事物质变创造条件。(2)量积累到达一定程度必定引发质变,质变是量变必定结果,质变为新量变开辟道路。方法论:要果断抓住机遇,促成质变,实现事物飞跃和发展。(3)量变与质变辩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
9、坚持适度标准。 第7页1、对立统一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方法论)要坚持用全方面、一分为二观点看问题。2、矛盾普遍性: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主动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用一分为二观点看问题。3、矛盾特殊性: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方法论)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经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其次,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
10、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认识顺序;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历史统一第8页5.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1】矛盾属性原理(1)矛盾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属性和趋势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矛盾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属性。【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联络: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进事物运动、改变和发展。区分:同一性是相正确
11、、有条件, 斗争性是绝正确、无条件第9页6、主次矛盾: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办事情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处理主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7、矛盾主次方面:矛盾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重视主流;看问题要全方面,不能忽略矛盾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告诉我们要(方法
12、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第10页1、辩证否定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否定,是事物本身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否定是联络步骤,辩证否定是发展步骤。辩证否定实质就是“扬弃”。既必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是旧事物中过时消极内容,保留是旧事物中主动合理原因。【方法论】要求立足实践、不停创新。2、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关系: 辩证法对现存事物在必定中包含否定了解对现存事物必定是从它暂时性方面去了解辩证法本质是批判、革命和创新,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亲密关注改变发展着实际,勇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成规陈说,勇于破除落后思想观念。重视研究新情况,善于提
13、出新问题,勇于寻找新思绪,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第11页3、创新社会作用创新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创新推进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创新推感人类思维和文化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源泉。第12页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反应。 社会存在性质决定社会意识性质,社会存在改变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改变发展。(2)社会意识含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含有反作用。社会意识有时先于社会存在而改变发展,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而改变发展。先进社会意识能够正确预见社会发展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主动推进作用。落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发
14、展起妨碍作用。2.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含有反作用(适应促进、不适应妨碍)。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含有反作用(适应促进、不适应妨碍,为先进服务时促进生产力、为落后服务时束缚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情况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情况规律,是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第13页3.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前进、上升,发展过程是波折。社会历史发展实现方式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不停处理中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特点非反抗性。改革性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目标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使上层建
15、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作用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强大动力4.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实践主体,是历史创造者,是社会历史主体。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决定力量,方法论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和路线内容)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第14页1、价值、人价值内涵与评价价值是指一事物所含有能够满足主体人需要主动功效和属性。人价值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人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即
16、个人对社会贡献和责任(即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尊重和满足(即自我价值)。对一个人价值评价主要是看他贡献,最根本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贡献。2、价值观导向作用原理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价值总看法和根本观点。【原理内容】价值观作为一个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含有重大反作用,对人们行为含有主要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含有主要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主要向导。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正确价值观,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第15页3.价值判断客观依据:必须自觉遵照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特点(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社会历史性特征(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主体性差异特征人们社会地位,需要不一样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一样。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认识事物角度不一样,价值判断和选择不一样。站在不一样立场上,会作出不一样价值判断选择。5、价值冲突与评价标准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一样角度思索利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三通模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MP3反折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猪爪脱毛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牛腹肉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香菇蚝油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硅橡胶增爬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热敏收银纸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带电脑豪华型生化分析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地铁隧道水电暖消防安全保障合同2篇
- 二零二五个人住房贷款合同范本参考8篇
- 公务摄影拍摄技巧分享
- 仓储中心退货管理制度
- 丰田锋兰达说明书
- 白宫-人工智能行业:美国人工智能权利法案蓝图(英译中)
- 典范英语8-15Here comes trouble原文翻译
- 六安市叶集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一章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概述
- 工程设计费取费标准
- 清华大学考生自述
- 人机工程学与眼镜
- 中层后备干部培训心得体会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