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与小学生同伴交往研究_第1页
家庭教养方式与小学生同伴交往研究_第2页
家庭教养方式与小学生同伴交往研究_第3页
家庭教养方式与小学生同伴交往研究_第4页
家庭教养方式与小学生同伴交往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乡学院本科毕业(设计)PAGE 14 姓 名 王琴 学 号 20090304401012 院 系 教育科学系 专 业 心理学(师范) 年 级 2009级 指导教师 王飞 摘 要本课题主要是对各类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关系的影响作出研讨,揭示出影响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关系的部分原因。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参加问卷调查并且有效的被试共203人。结果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关系具有显著的相关,父母温暖与理解因子与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关系呈正相关,即父母对小学高年级学生采取温暖与理解的教养形式会推动小学高年级学生良性同伴关系的发展,提升其与同伴之间的交流沟通水平。父母亲拒绝与否认

2、因子与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关系呈负相关,即父母对小学高年级学生采取拒绝与否认等教养方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同伴关系的良性发展产生制约和阻碍,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同伴之间的沟通交流水平起到不利的影响。关键词:家庭教养形式;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关系1.1 问题提出及意义儿童教育问题是目前社会最热门的问题之一,儿童的社会化可以说直接关乎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家庭和同伴是儿童社会化首先所触碰到的范围领域,积极向上的家庭教育形式以及良性的同伴关系将对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产生积极地影响。家庭的结构、情感氛围、物质条件、教育方式都会影响到儿童的个性,进而对其同伴关系产生直接性的影响。作为父母,其教养的理念和方式,在发

3、展同伴关系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具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它可以有效推进儿童认知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同伴关系是亲子关系、师生关系无法取代的,儿童间的相互作用更经常、更亲切、更丰富多变。儿童在同伴关系中能够学到交友的形式,进行交流、协作等相关技能,可以让其获取更多从成人领域无法获得的信息,由此一来,可以让其在今后具备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的能力。在教育生活之中,要对家庭教育形式与小学生同伴关系之间的关联有着正确的认知,有益于教师培育小学生的交际观念和水平,及时有效地对其不良关系进行干涉,让他们在交际之中,学会理解包容,学会尊重他人,促使其拥有和

4、谐融洽的关系,以此来逐步培育其良好的人格。1.2 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1.2.1 家庭教养方式定义家庭教育形式的定义较多,部分学者对其的定义为:父母亲在抚养子女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言行风格1。也有学者认为:所谓的家庭教育形式,指的是父母亲在养育孩童的过程之中,习惯、经常采用的教育形式,其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特征,是行为方式的一种总和和概括。Darling 和 Steinberg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子女情感的一种组合形式,它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国内张文新将父母教养方式概括为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子女的情感表达的组合方式,能够反映父

5、母子女相处的实质2。各个学者所用的词汇也存在显著差异,比方说“教育方式”、“养育方式”或者是“抚养方式”等词1。从实际上来说,作为生命个体,孩童可以得以生存的基础条件是来自成年人的照顾。通常来讲,父母亲是履行这一责任的主体。在这一进程之中,生命个体就会自然转化成为社会化的个体。假设从该进程的最终结果来看,都是将社会化这一属性赋予到孩童身上。所以,把Parenting pattern这个英语词汇做一个最为恰当的翻译,必定是教养方式。缪小春在其英语译著儿童发展与个性之中首次运用了“父母教养”这一说法 3。本课题的家庭教养形式采用第二种定义,具体来说,就是指父母亲在养育孩童的过程之中,习惯、经常采用

6、的教育形式,其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特征,是行为方式的一种总和和概括。1.2.2 国内外有关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在家庭教养形式的研究层面,外国的学者涉及的较早,提出了诸多有关理论。从日本来看,具备强烈的集体价值趋向,家长通常会主动鼓励子女必须注重其余人的行为;在美国、法国,其个人价值趋向表现得较为强烈,家长并不会明显要求其注重其他人的行为。还有部分西方的学者通过研究表明,在中产阶层的白人之中,家长通常会采用建议和解释的方式,对于孩子所提出的需要,做出更多的应答,同时,经常会主动提供相应的反馈;而在较低阶层的白人家长之中,通常会采用权利和强制性的介入,对于孩子的自由,作了更多的限制。还有部分学者把家庭

7、教养形式模式化、类型化。在美国,十分著名的心理学家鲍姆林特在这方面的研究就是这一类的典型代表。她从成熟和控制的要求、父母的教养以及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清晰度四个角度来分析父母的教养行为,将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分为宽容型、权威型和专制型三种4。Schaefe提出接纳拒绝,心理自主心理受控,严厉放纵三个方面区分家庭教养方式。还有的美国学者将全美的家庭教养方式调查量表进行归纳,将家庭教养方式分为:保护、严格、放纵和拒绝四种类型。我国的研讨人员也从理论层面将家庭教养形式归结为六中形式:其一,严加规范性;其二,放任型;其三,溺爱型;其四,因材施教型;其五,启发型;其六,简单粗暴型,淘沙等学者,从溺爱、教育、

8、忽视、成就要求、惩罚、民主这六个层面对家庭教养形式作了分析 5。而作为知名学者林磊,则选取了七个层面,研讨了家庭教养形式:其一,拒绝性;其二,期望性;其三,放任性;其四,专制性;其五,不一致性;其六,放任性;其七,民主性 6。凭借测试,将家长在关于教养形式层面所填写的数据加以量化,依照得分的情况加以归类,最终得到五大家庭教养形式:其一,溺爱型;其二,成就压力型;其三,严厉型;其四,极端型;其五,积极型。淘沙等学者对3到6岁孩童教养行为的各类结构作为研讨,最终的结果表明,关于家长对子女的教养行为含有六大层面:其一,积极情感表达;其二,接触和参加;其三,敏感性;其四,认知发展引导;其五,消极情感表

9、达 5。本文采用国内比较常规的分类形式,具体来说,就是把家庭教养划分为四大类型:第一类:放纵型;第二类,溺爱型;第三类,民主型;第四,专制型。1.3 小学生同伴关系的研究1.3.1 同伴关系定义同伴关系是人际关系之中的一类,指的是:年龄近似的孩童间所展开的一类共同活动,而且,在活动的过程之中,彼此协作的关系,也可指年龄相同的人,或者是心理发展水平近似的个体,在交往的进程之中,构建和发展的一类人际关系 7。目前的研讨通常会把同伴关系划分成为两类:第一类,指的是个体在同伴群体之中,被接纳,或者是受欢迎的程度,简答来说就是同伴接纳;第二类,指的是朋友间彼此的、一对一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友谊。这两类研

10、究的取向体现了同伴关系之中的不同特征:第一类是群体指向性的单向结构,所反映的,是群体对个体的一种态度,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纳还是排外。而第二类指的是出现在两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亲密还是生疏 8。在本课题之中,所运用的是第一类限定方式展开研讨的。1.3.2 我国同伴关系研究现状 在九十年代,陈欣银等学者通过研讨发现,个体的协作、友善、亲社会活动和同伴接受存在正向效应,而个体的破坏或攻击活动,则和同伴接受呈现明显的负向效应 9。同伴不接受的个体,通常都会自我否定,对社会产生不满,而如此一来,就致使其破坏性和攻击性更为强烈,对同伴间交往的良性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林崇德看来,个体的不良习性或品德,会致

11、使同伴间的关系出现恶化,而由此一来,会致使个体逃避,甚至是对同伴产生敌对情绪,最终的关系破裂 10。在俞国良看来,对个体同伴接纳产生影响的最为关键性的要素来自家庭,家庭和同伴接纳存在明显的正相关。近些年来,我国许多研究人员对学生同伴关系有着较为统一的观点:第一,学生的学习、发展、生活、心理等都受到同伴交往十分关键的影响;第二,在信息化时代,社会更应当注重学生同伴关系;第三,学生培育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有效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关键层面就是同伴交往;第四,学生个体实现社会化的一个关键方式之一就是同伴交往;第五,学生步入社会、进行事业发展,同伴交往所起到的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

12、为新区小学五、六年级小学生。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问卷223份,回收率为92.92%。其中有效问卷203份,有效率为84.58%。本研究将目标定在了小学五、六年级的小学生。第一,小学生高年级是孩童成长十分关键性的时期,也是其价值理念和世界理念形成的关键阶段,是其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发展时期。第二,之所以选取高年级的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是由于其社会化体现有了一定程度的习惯性,而且,还具备可塑性。第三,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于问卷内容可以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2.2 研究工具父母教养方式量表由东北师范大学马宁宁于2011年编写。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从父亲教养方式的6个维度之中抽取了五个,其分别是:第一,情

13、感温暖和理解;第二,惩罚与严厉;第三,过分干预;第四,过度保护;第五,拒绝和否定。一共含有项目五十三个;从母亲教养形式之中抽取了四个要素,其分别是:第一,情感温暖和理解;第二,过分干涉、保护;第三,拒绝和否定;第四,惩罚与严厉,共含有项目五十二个,经过整理后编为61个项目。问卷采用14四点计分法,其中五个项目为反向计分,量表总信度为0.89。问卷施测后将各个维度分别求和,分值越高表示该维度越典型。2.3 数据处理使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3.1 家庭教养方式问卷 调查得到的有效问卷中,男生为92人,占总人数的45.3%;女生为111人,占总人数的54.7%。3.1.1 家庭

14、教养方式的总体情况表1 家庭教养方式各因子得分情况父亲情感温暖和理解父亲惩罚和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拒绝和否定父亲过度保护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母亲惩罚和严厉母亲过干涉和过保护母亲拒绝和否认M61.6015.0317.667.0211.7258.4512.1229.1810.45SD10.744.824.212.513.149.364.865.874.06表1结果显示,父亲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与理解和惩罚于严厉因子上平均得分高于母亲教养方式。父亲教养方式在拒绝与否认因子上平均得分低于母亲教养方式。3.1.2 父亲和母亲教养方式在小学高年级学生性别上的差异在家庭教养方式上父母会使用不同的教养方法,而对不

15、同性别的孩子,父母也会使用不同的教养方式。下表为父亲对不同性别小学生的教养方式差异:表2 父亲教养方式在小学高年级学生性别上的差异性别MSDt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男女60.9510.2362.1511.17-0.79父亲惩罚与严厉男女15.965.3714.254.182.53父亲过分干涉男女18.244.5917.173.821.77父亲拒绝与否认男女7.452.746.672.262.22*父亲过度保护男女11.923.2011.543.090.86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下同)表2结果表面,作为父亲,在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分干涉或保护这一层面,对于男孩儿和女孩儿没有明显的

16、区别。而在惩罚和严厉、拒绝和否定这两个层面,对于男女孩是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异的。小学高年级学生之中,男孩在父亲的惩罚、严厉、拒绝、否定因子上的得分是明显要高于女孩的。表3 母教养方式在小学高年级学生性别上的差异性别MSDt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男女57.689.8859.098.90-1.06母亲惩罚与严厉男女12.915.6811.463.972.07*母亲过干涉与过保护男女29.576.2528.865.540.86母亲拒绝与否认男女11.084.789.943.281.94表3结果显示,母亲的教养形式在情感温暖和理解、过分干涉或保护这一层面,对于男女孩之间并不存在十分显著地差别。而这也就表示

17、,所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母亲对待男女孩的方式并不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别。3.1.3 父亲和母亲教养方式在年级上的差异父母在教育五年级和六年级孩子上的差异也存在,通过以下分析来看一下父母在对待五年级和六年级小学生的教养方式的区别。表4 父亲教养方式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年级上的差异班级MSDt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五年级六年级61.5310.8861.929.84-0.26父亲惩罚与严厉五年级六年级14.754.3115.575.60-1.15父亲过分干涉五年级六年级17.173.7718.164.84-1.62父亲拒绝与否认五年级六年级6.942.357.162.83-0.58父亲过度保护五年级六年级11.

18、363.0912.303.18-2.06*表4结果显示,父亲对待五、六年级小学生教养方式在父亲的过度保护上有显著差异。这说明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父亲的过度保护行为不断减弱。表5 母亲教养方式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年级上的差异班级MSDt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五年级六年级58.849.4558.268.540.44母亲惩罚与严厉五年级六年级12.184.8311.954.790.33母亲过干涉与过保护五年级六年级29.076.0629.215.80-0.16母亲拒绝与否认五年级六年级10.423.8910.374.290.07表5结果显示,母亲对待五、六年级小学生教养方式上没有明显差异,这可能由于在子女教

19、育上女性普遍受言传身教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3.2小学生同伴关系基本情况分析高年级小学生在同伴关系层面所得分数差异不大,在各个因素上的得分也没有明显的差异。表6 小学高年级学生交往意愿调查及交友数量交友的主观意愿交友数量喜欢不喜欢无所谓1234569个以上人数18431671934143所占比例90.6%1.5%7.9%3.4%9.4%16.7%70.4%表6显示,从结交的主观意愿层面来看,喜欢与朋友共同学习、游戏的人数占到了184人,所占比重高达90.6%,说明大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喜欢和朋友一起学习和游戏;从交友数量上看,绝大多数的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交友都在5-6个以上,符合本阶段小学生处于同伴

20、团体,与前人相关研究结果相似。表7 高年级小学生交友范围调查同班同学我家周围的同龄人父母同事的孩子同校不同班的或校外兴趣班同学人数13432433所占比例66%15.8%2.0%16.3%表7显示,从交友的范围上看,高年级小学生在交友的类型上开始具有选择性,交友范围不再局限在同班同学。表8 小学高年级学生交友性别取向及孤独感调查交友的性别取向孤独的感受全部同性全部异性大部分同性大部分异性同性和异性差不多总是有很多时候有偶尔会有没有人数6838134815179873所占比例33.5%1.5%39.9%1.5%23.6%7.4%8.4%48.3%36%表8显示,从交友的性别取向上看,高年级小学生

21、在结交朋友之时,在性别层面并不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别,但是,大约站到73%的学生依旧会选择同性别的作为朋友,相对来说,异性朋友的数量少一些。从主观心理感受上看,小学高年级学生中有相当数量同学存在孤独的感受, 而没有孤独的感受学生只占总人数的36%。凭借对以上数据的统计可以清楚地看到小学生同伴关系之中存在的各类情势,所选取的小学生群体具备相当的代表性。绝大多数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在主观层面上,喜欢和朋友共同学习、游戏,而且,其拥有朋友的数量较多,大部分的小学生会选择同性别的朋友,偶尔有孤独感的小学生占有很大比例。3.3家庭教养方式与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交往基本情况的相关性 家庭教养形式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

22、交友主观意愿、交友性别、孤独的感受等方面有深刻的影响。3.3.1母亲教养方式与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交往基本情况的相关性表9 父亲教养方式与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交往基本情况的相关性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父亲惩罚与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拒绝与否认父亲过度保护交友主观意愿0.16*0.03-0.17*0.060.09交友性别0.11-0.50.100.050.06孤独的感受-0.26*0.15*0.110.27*-0.11交友数量0.090.04-0.01*0.020.10交友范围0.04-0.06-0.09-0.030.02 表9显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交友主观意愿与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父亲

23、过分干涉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孤独的感受与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与父亲惩罚与严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父亲拒绝与否认因子呈非常显著负相关。交友范围与父亲过分干涉因子呈显著负相关。3.3.2母亲教养方式与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交往基本情况的相关性表10 母亲教养方式与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交往基本情况的相关性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母亲惩罚与严厉母亲过干涉与过保护母亲拒绝与否认交友主观意愿0.15*-0.16*-0.17*-0.21*交友性别0.14*-0.000.020.04孤独的感受-0.25*0.21*0.060.20*交友数量0.15*-0.060.05-0.05交友范围0.05-0.04*0

24、.00-0.09表10显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交友主观意愿与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和母亲拒绝和否定因子之间呈非常显著负相关。交友性别与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母亲的惩罚和严厉、过分干涉或保护因子之间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孤独的感受和母亲惩罚和严厉、拒绝和否定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与情感温暖和理解因子之间呈现十分明显的负相关;交友数量与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交友范围与母亲惩罚与严厉因子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小学高年级学生中男学生和女生的同伴关系水平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别。父母亲在家庭教养形式上,本身存在差别性,而且,对于不同性别、年纪的孩童会运用不同的教

25、养形式。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同伴关系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很大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同伴关系的影响很大。4.1 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分析对家庭教养方式的总体情况分析显示,父母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家庭教养形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别。父亲教养形式的情感温暖和理解、惩罚和严厉因子上平均得分为61.6和15.03,高于母亲教养方式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和惩罚于严厉因子上58.45和12.12的平均得分。父亲教养方式在拒绝与否认因子上平均得分为7.02,低于母亲教养方式拒绝与否认因子上10.45的平均得分。这种差异多来自性别差异。母亲多具有女性的细腻性格较多的使用情感温暖与理解,父亲则多数更加容易使用惩罚与严厉和拒绝与否认

26、的教养方式。 对不同性别的孩子,父母会使用不同的教养方式。通过对父亲和母亲教养方式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我们可以看出父亲的教养方式在惩罚与严厉、拒绝和否定层面对男女孩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父亲对男孩更为严厉,具体来说,就是在教育男孩子之时,父亲更多的时候都用到了惩罚和严厉、拒绝和否定的形式。而对于女孩的教育,父亲所采取的形式通常会温和许多。但是从母亲教育的层面来看,对男女孩所采取的教育形式通常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别。父母亲对于男女孩所采取的不同的教育形式,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社会文化、传统等要素的影响。 通过对父亲和母亲教养方式在年级上的差异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父亲教养方式的过度保护随着小

27、学生年龄的增长不断减弱。母亲教养方式随着小学生年龄增长并没有太大变化,这也说明本论文中关于母亲的教养方式研究与传统的研究结果相符。4.2 小学生同伴关系特点分析凭借对以上数据的统计可以清楚地看到小学生同伴关系之中存在的各类情势,所选取的小学生群体具备相当的代表性。绝大多数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在主观层面上,喜欢和朋友共同学习、游戏,而且,其拥有朋友的数量较多,大部分的小学生会选择同性别的朋友,偶尔有孤独感的小学生占有很大比例。造成上述结果的首要原因是家长的教育方式。当下的父母对于小学生的教育重视程度已经大大超过从前,父母不再只片面追求小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而是渴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进步。例如父母能够

28、意识到隔代教育的弊端,经常会花时间陪小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主动与学校和老师沟通以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及成绩状况。其次,学校在教育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小学生在校期间的课外生活较以往更加丰富多彩,小学生通过游戏与活动互动更多,这些都有助于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再次,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性别认同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对自我有了新的理解,更加倾向于与同性之间交流互动,因此大多数的小学生同性朋友多于异性朋友。4.3 家庭教养方式与小学生同伴交往基本情况相关性分析父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关系的发展呈显著正相关,父母亲教养方式中惩罚与严厉因子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关系的

29、发展呈非常显著负相关。这与国内的许多学者相关研究的结论一致。从我国很多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在教育孩子之时,父母亲所表现出的情感温暖和理解较多时,少有孩子会出现抑郁、急躁的心理,他们可以更多地感受到来自家长的亲情关怀。而这对于其形成独立性格、树立自信心、培育主观能动性都是尤为重要的。不但如此,更有益于培育孩童更为友好地和他人共处,可以学会关爱和理解他人,如此一来,孩童就更为容易地和同伴之间构建起良性的关系。反之,假设父母亲采用消极的教养形式,就容易导致孩子在心理上更为敏感,形成多疑的性格,以至于逐步形成不好的习性。导致其难以信任他人,对人的态度粗狂,严重者可出现逆反的心态。然而,对其进行过分

30、的干涉或保护,则会导致其自信心缺失,少主见,盲目性较大,通常在困难和阻碍面前不能坚强面对。在和同伴的交际之中,这类孩童的表现通常不尽人意。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也发现,父亲教养方式中的惩罚与严厉和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拒绝否认与小学生同伴关系相关性不显著。主要原因是:该校年轻女教师数量多,年轻女班主任数量也相对较多,对小学生的关怀比较多,从而减少了小学生的不良行为;本校几年前开始积极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有心理实验室,学校每周为小学生安排至少一节心理健康课。除此之外,学校还积极开展各类亲子活动,使家长更多的关注、参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5.1 结论凭借对该研究结果加以解析之后,可得到下列结论:家庭

31、的教养形式对于高年级小学生的同伴关系存在十分明显的影响。父母亲对其运用温暖和理解的积极教育形式,有益于推动其良好的同伴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提升其和同伴交际的水平。反之,父母亲对其运用拒绝和否定、过分干涉或保护等消极的教育形式,都会对其同伴关系的良性发展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制约其和同伴交际的水平提升。在对男孩的教育过程之中,父亲通常会过多的使用了惩罚,对女孩则过多的使用了过度保护,这些都阻碍了小学生同伴关系的发展,降低了小学生的交往能力。母亲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采取同样的教养方式,不能及时对成长中的小学生的教养方式做出改变,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也不利于推动其同伴关系的良性发展。5.2 建议

32、庭的教养形式对于高年级小学生的同伴关系存在十分明显的影响,假设父母亲不能采用良好的教育形式,则会致使其和同伴之间的关系紧张。所以,家长假设可更多低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对其展开培育,会有益于培育良好的同伴关系。在家庭教养形式之中,父母亲必须尽可能营造一个彼此尊重、理解、信任、融洽、民主、适应孩子心理的一个良性的环境。促使孩子不但可以感受到来自家长给予的关爱,而且,还要促使其认知到自身应当对他人承担一定的责任,唯有如此,才可在和同伴的交际过程之中,真正关爱他人,以此形成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良性的学校人际关系,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社会人际关系。父母在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教育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鼓励小学生参加各种课内外活动,拓展其交际范畴。同伴关系指的是年龄相同的人,或者是心理发展水平近似的个体,在交往的进程之中,构建和发展的一类人际关系。因此鼓励小学生参加课内外活动能增加小学生与同伴的接触机会,在活动过程中小学生不管是主动配合,还是被动协调,都可对其心理产生一种潜在的影响。大家共同来解决一个困难之时,会发表各自的意见和见解,在许多时候,它们都有着自身独到的思想和解决方式,以此拓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促使彼此之间构建一个良性的协作关系,培育其协作水平。(2)父母亲对于小学生,必须运用温暖和理解的形式。作为父母亲,尽可能少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