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安徽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安徽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安徽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2年安徽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徽省 2022年度第二次月考(期中)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几种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根起固着作用B. 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靠茎、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C. 苏铁属于裸子植物,靠花、果实、种子繁殖D. 蒲公英属于被子植物,植株矮小是因为体内输导组织不发达【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绿色植物的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

2、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详解】A、海带属于藻类植物,其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起固着作用的是叶状体,A错误;B、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是叶,B正确;C、苏铁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裸子植物纲,具有根、茎、叶、花、种子五种器官,用种子繁殖后代, 根、茎、叶内都有发达的输导组织,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C错误;D.蒲公英属于被子植物门,体内疏导组织发达,D错误;

3、【考点定位】植物的分类。2. 水中的氧进入鲫鱼体内的途径是( )A. 水 口腔鳃血液B. 水鼻腔鳃血液C. 水 鳃血液口腔D. 水口腔 血液鳃【答案】A【解析】【分析】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水由口进入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详解】A水由口进入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正确。B水是由口进入而不是由鼻腔进入,错误。C水由口进入在鳃丝处进行气体交换,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错误。D水由口进

4、入经过鳃在鳃丝处进行气体交换,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错误。故选A。【点睛】知道氧进入鱼体的顺序,即:氧经水进入口,经过鳃丝后进行气体交换后进入血液。3. 下面四种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A. 蟋蟀B. 蜘蛛C. 蝉D. 蜜蜂【答案】B【解析】【分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详解】ACD.蟋蟀、蝉、蜜蜂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都属于昆虫,ACD不符合题意;蜘蛛有4对足,没有翅属于节肢动物蛛形纲,不属于昆虫,B符合题意。【点睛】昆虫纲的主要特征。4. 大雨过后,蚯蚓往往要爬到地面上来,是因为( )A. 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B

5、. 到地面寻找食物C. 土中缺氧,无法呼吸D. 穴中浸透雨水太凉【答案】C【解析】【分析】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详解】蚯蚓靠湿润的体表来呼吸的,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依靠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大雨过后,因大量雨水把土壤中的缝隙塞满,导致土壤中缺氧,使蚯蚓无法正常呼吸,因此大雨过后,蚯蚓常常爬到地面上来

6、呼吸。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蚯蚓生活习性相关知识,熟记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 如图某同学建立的生物分类图,其中个代表一种生物,下列各组生物中不能用绘图来分类的是( )A. 香菇银杏葫芦藓水绵B. 木耳水杉大豆衣藻C. 蘑菇油松肾蕨海带D. 银耳侧柏墙藓紫菜【答案】B【解析】【分析】没有叶绿体只能进行异养的是动物和微生物,有叶绿体的是植物。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中的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叶,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有果实,

7、没有果实的是裸子植物。【详解】分析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无叶绿体,应该是蘑菇或香菇或木耳或银耳;有种子,应该是银杏或油松或水杉或侧柏;无种子,有叶,应该是葫芦藓或墙藓或肾蕨,不应该是大豆,因为大豆有叶、有种子;无种子,没有叶,应该是藻类植物。可见只有B错误。故选B。【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的分类特点。6. 松树与桃树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A. 松树的果实内有种子B. 松树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保护着C. 松树的球果包裹着果皮D. 松树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答案】D【解析】【分析】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就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据此作答。【详解】桃树和松树都结种子,都用种子繁殖后

8、代,属于种子植物。但桃树的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因此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属于被子植物,松树的胚珠外无子房壁包被,因此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属于裸子植物。故选D。【点睛】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主要区别。7. 链球菌生活在人体内并吸收人体的营养物质,会引起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等多种疾病。下列对链球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有真正的细胞核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有叶绿体 外部形态呈球形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详解】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9、链球菌属于球形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细菌的结构特点。8. 哺乳动物是目前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哺乳动物高等的一项是( )A. 体表都被毛B. 体温恒定C. 牙齿分化为门齿和犬齿D. 胎生、哺乳【答案】D【解析】【分析】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详解】A体表被毛,是哺乳动物的特点,但不能体现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动物,A不符合题意。B体温恒定,鸟类也有这个特点,B不符合题意。C牙齿分化,是哺乳动物的特点,但不能体现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动

10、物,C不符合题意。D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主要的生殖发育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最能体现哺乳动物高等,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判断动物为哺乳动物的主要依据是胎生哺乳,能提高后代的成活率。9. 2022 年的澳洲山火整整肆虐了 4 个多月。你认为这场大火会破坏()A. 物种多样性B. 遗传的多样性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其他三项都对【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详解】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

11、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遗传的多样性也称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的细胞内具有成千上万个基因,由于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2022 年的澳洲山火整整肆虐了 4 个多月,大量动物被烧死,造成生物种类的减少,使物种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遭到破坏,同时陆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森林、灌丛、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2022 年的澳洲山火破坏了遗传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故选D。【点睛】理解生物的多样性是解题的关键。10. 中山小榄镇菊花品种繁多,有“雪海”、“

12、墨菊”、“绿水秋波”等一千多个品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 数量的多样性B. 物种的多样性C. 基因的多样性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详解】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中山小榄镇菊花品种繁多,有“雪海”、“墨菊”、“绿水秋波”等一千多个品种,这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即遗传多样性。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13、11. 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聚焦生物多样性。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围湖造田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B. 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稳定C. 引进外来物种能增加生物多样性D. 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措施【答案】B【解析】【分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详解】A围湖造田,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会使生态系统的物质成分减少,错误。B

14、生物的多样性是维持生物圈稳定的重要因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义不容辞的义务,正确。C我们知道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错误。D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错误。【点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知识是中考的热点,要注意掌握和灵活运用。12. 下表显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由表中数据来看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原因人类偷猎栖息地丧失外来物种人侵其他原因哺乳动物31%32%20%20%鸟20%60%12%8%A. 人类偷猎B

15、. 栖息地丧失C. 外来物种人侵D. 其他原因【答案】B【解析】【分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详解】根据数据可以看出哺乳动物受威胁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占32%、偷猎占31%、外来物种入侵20%、其他原因占20%,表明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和偷猎共约占63%;鸟类减少的原因:偷猎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20%;栖息地的丧失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60%;外来物种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哺乳动物12%;其他原因使鸟类减少,占威胁鸟类生存原因的8%。表明威胁鸟类生存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点睛】

16、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13. 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在江苏盐城沿海滩涂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丹顶鹤。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A. 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治管理B. 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治管理C. 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治管理D. 迁地保护、法治管理、就地保护【答案】D【解析】【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详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

17、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因此,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属于迁地保护,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属于法治管理,在江苏盐城沿海滩涂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丹顶鹤,属于就地保护。故选D。【点睛】掌握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而采取的一定的措施,结合题意

18、,仔细分析,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4. 对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就是( )A. 物种多样性B. 环境多样性C. 遗传多样性D. 生态 系统多样性【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多样性。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表现方面来切入。【详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确切地说,生物多样性包括包括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最直观、最基本的认识就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

19、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15. 斑马由原马进化而来,每匹斑马的黑白条纹都有细微差异。研究表明,斑纹既可以产生视觉假象迷惑捕食者,也可以比纯色的马更好的抵御蚊虫叮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每匹斑马的黑白条纹都有细微差异体现了物种多样性B. 斑纹的产生是为了躲避天敌和虫害而产生的定向变异C. 斑马产生的所有变异都是对其有利的D. 遗传变异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斑马的进化【答案】D【解析】【分析】变异是不定向

20、的,环境对生物起着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的进化方向。【详解】每匹斑马的黑白条纹都有细微差异体现了遗传的多样性,A错误;斑纹的变异是斑马普遍存在的一种变异现象,变异是不定向的,B错误;斑马产生的变异既有有利变异也有不利变异,C错误;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斑马的进化,D正确。【点睛】熟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16. 如图是米勒模拟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火花放电模拟闪电B. 装置中的四种气体模拟了原始大气C. 烧瓶中的沸水模拟了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D. 该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

21、演变成原始生命【答案】D【解析】米勒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米勒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还原性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图中以黑色表示)(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

22、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该实验不能证明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17. 下列对进化顺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类人猿人类B. 鸟类哺乳类C. 鱼类节肢动物D. 森林古猿类人猿【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生物进化历程解答。【详解】AD、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向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

23、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A错误,D正确。BC、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鸟类和哺乳类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B、C错误。故选:D。18. “进化树”可以直观地表示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图为部分“进化树”示意图,据此可以推测( )A. abcde五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fB. 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cC. 较a和b,a和d的亲缘关系更近D. a、b一定比c、d高等【答案】A【解析】【分析】(1) 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原始生命先进化成原核生物,如细菌、蓝藻等,再进化成真核生物

24、。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原始生命向着两个方向进化,一部分进化成含叶绿素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成不含叶绿素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再由它们分别进化成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经过极其漫长的历程,才逐渐进化为现代这样丰富多彩的生物界。(2)植物的进化历程(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详解】A、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知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f进化而来,但亲缘关系远近不同,A符合题意;B、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知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f进化而来,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f,B不符合题意;C、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以发现较a和b,a和d之间的亲缘关系

25、更远,C不符合题意;D、如图所示的进化树可知a、b、c、d、e五种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f进化而来,也就意味着a、b、c、d、e都比f更复杂、更高等、陆生的可能更大,但我们却不能确定a、b、c、d、e之间谁高级谁低等,D不符合题意。【点睛】读懂生物的进化树是解题的关键。19. 达尔文在马达加斯加群岛上发现有许多无翅或残翅昆虫。以下有天对这一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 控制无翅或残翅这种性状的基因可以遗传给后代B. 与正常翅相比,无翅或残翅都是不利的变异C. 海岛上无翅或残翅昆虫多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 昆虫的无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答案】B【解析】【分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

26、为相对性状,如昆虫的无翅和残翅。(2)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详解】无翅或残翅这种性状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可以遗传给后代,A不符合题意;无翅或残翅的变异都是适应环境的,有利于昆虫的生存,因此与正常翅相比,无翅或残翅都是有利变异,B符合题意;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

27、这是适者生存。因此无翅或残翅昆虫数量增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不符合题意;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昆虫的无翅和残翅。D不符合题意。【点睛】掌握相对性状的定义、自然选择以及变异的类型是本题解题关键。20.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始祖鸟可以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B. 原始大气中有氢、甲烷等气体,但不存在氧气C. 现代人类是由黑猩猩经长期自然选择的过程进化而来D. 生物进化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进化,首先明确的是生命的起源。【详解】A始祖鸟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

28、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因此始祖鸟可以证明鸟类与爬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故不符合题意;B原始大气中有氢、甲烷等气体,不含有氧气,没有生命,故不符合题意;C现代入类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故符合题意;D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故不符合题意。【点睛】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21. 在越新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A. 数量越多B. 种类越丰富C.

29、 越简单、越低等D. 越复杂、越高等【答案】D【解析】【分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主要、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遗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详解】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所以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

30、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故选D。【点睛】考查生物进化的历程。22. 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A. 类人猿B. 大猩猩C. 森林古猿D. 猴子【答案】C【解析】【分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详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选C。【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猿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23. 生

31、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A.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遗迹B. 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顺序C. 化石是生物的祖先D. 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答案】D【解析】【分析】化石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如植物茎的化石,动物的牙齿、骨骼、贝壳等的化石,有些化石则是生物体的印痕所形成的,如树叶的印痕化石,因此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详解】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

32、关系,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化石是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24. 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A. 其他动物入侵B. 地形和气候的变化C. 扩大领地D. 躲避敌害【答案】B【解析】【分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详解】在距

33、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不得不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B符合题意。【点睛】了解人类起源,明确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由于地形和气候等环境条件的改变。25. 在人的进化中,最显著的变化是()A. 后肢粗壮B. 奔跑飞快C. 脑容量增加D. 群居生活【答案】C【解析】【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

34、,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详解】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脑容量增加,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

35、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综上所述,在人的进化中,最显著变化是脑容量增加。故选:C。【点睛】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26. 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鲫鱼、蚯蚓、大熊猫、扬子鳄B. 蚯蚓、扬子鳄、鲫鱼、大熊猫C. 蚯蚓、鲫鱼、大熊猫、扬子鳄D. 蚯蚓、鲫鱼、扬子鳄、大熊猫【答案】D【解析】【分析】无脊椎动物比脊椎动物高等;脊椎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详解】蚯蚓是环节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比脊椎动物低等。鱼是鱼类,大熊猫是哺乳动物,扬子鳄是爬行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环节动物、鱼类、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36、,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动物的分类。二、识图作答题27. 如图的进化树表示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及各动物类群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甲、乙、丙代表的动物类群甲是_,乙是_,丙是_。(2)生物圈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类群是【_ 】_,该类群是由古代的【_ 】_进化来的。(3)生物学家通过对化石研究发现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出现在6亿年前,最早的鱼类大约出现在5.3亿年前,大约3.2亿年前才出现了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类群【_ 】_的生殖特征是_,最晚出现的一类脊椎动物是【_ 】_。(4)自然选择学说指出在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存在_倾向,能够产生大量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_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

37、的,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此进行_。在这个过程中,只有那些_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_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答案】 (1). 扁形动物 (2). 软体动物 (3). 两栖动物 (4). B (5). 节肢动物 (6). A (7). 环节动物 (8). D (9). 爬行类 (10). 在陆地产卵,卵的表面具有坚硬的卵壳 (11). E (12). 鸟类 (13). 过度繁殖 (14). 食物 (15). 生存斗争 (16). 有利 (17). 不利【解析】【分析】(1)动物的进化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的鸟类和原始的哺乳类

38、。(2)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详解】(1)如图生命树:可见图中的甲代表扁形动物,乙代表软体动物,丙代表两栖动物。(2)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据生命树可见:节肢动物是由古代环节动物进化来的。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3)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体内受精,在陆地上产卵,卵的表面具有坚硬的卵壳;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从进化树可以看出,E鸟类是最晚出现的陆生脊椎动物。(4)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

39、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点睛】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三、连线题28. 将下列微生物与其作用连线。【答案】A-,B-,C-,D-【解析】【分析】多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人体都是有益的,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据此作答

40、。【详解】(1)青霉菌发酵能提取出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2)酿酒要用到酵母菌,无氧时,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3)制醋要用醋酸菌,醋酸菌发酵能产生醋酸。(4)制泡酸奶、菜要用到乳酸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使奶或菜具有甜酸风味。【点睛】多掌握常见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的例子,并理解其原理。四、资料分析题29. 材料一2022年4月13日,人类已知的最后一只雌性斑鳖离我们而去。这只雌性斑鳖是在人工授精后不幸死亡的。其实,此斑鳖之前每年都会产卵上百个,可就没有一个能孵化出小斑鳖。急于获得受精卵,科学家决定人工授精,几次尝试

41、都徒劳无功,最终让这只斑鳖死在了它生育的路上。目前全球还剩3只斑鳖,分别是中国的1只(雄性)和越南的2只(不知性别)。这只雌性斑鳖的死亡也宣告了斑鳖这个物种濒临灭绝。究其消亡的原因,在于人类不断地破坏环境,逼迫斑鳖收缩其生存空间。可是斑鳖是一种领地意识强烈的生物,需要宽阔的生存环境。加之污染造成斑鳖繁殖能力急剧下降,最终使其走向不归之路。斑鳖之后,会是哪一个物种消失材料二一些外来入侵物种之所以危害大,是因为它们繁殖迅速,数量呈几何级增长,且由于缺少天敌制约,往往肆意生长为当地新的优势物种,严重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外来物种小龙虾被很多国人视为美味,但在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

42、龙虾的泛滥已成为一种灾难。贵州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站长冉景丞说想不到,小龙虾竟成了自然保护区的治理难题。小龙虾有肉就不吃素菜,无菜就吃烂泥,破坏性很强。在保护区,小龙虾打洞、吃鱼虾、水草、烂泥,多只小龙虾聚在一起能够吃掉近一尺长的鱼类,水中各类虾都逃不过小龙虾的侵蚀,各种水草也成为小龙虾的食物。小龙虾泛滥明显打破了草海的生态平衡。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1)斑鳖是动物。这类群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是因为体表覆盖着_,可以减少体内_,完全用_呼吸,_受精,卵外有_,摆脱了对水的依赖。(2)斑鳖濒临灭绝说明_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3)小龙虾生活

43、在水里,用_呼吸,体表有_,身体和附肢都_,属于_动物。小龙虾食性杂,吃鱼虾、水草、烂泥,成为草海的优势物种,打破了草海的_。(4)通过以上两个资料,说明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是栖息地遭到破坏、_及_等等。【答案】 (1). 角质鳞片或甲 (2). 水分散失 (3). 肺 (4). 体内 (5). 卵壳 (6). 物种 (7). 建立自然保护区 (8). 鳃 (9). 外骨骼 (10). 分节 (11). 节肢 (12). 生态平衡 (13). 环境污染 (14). 外来物种的入侵【解析】【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

44、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爬行类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详解】(1)斑鳖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属于爬行动物,角质鳞片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适于陆地生活,斑鳖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体内受精,卵外有卵壳,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2)斑鳖濒临灭绝说明生物物种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故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3)小龙虾的体表有较硬的甲,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为节肢动物。小龙虾食性杂,吃鱼虾、水草、烂泥,成为草海的优势物种,打破了草海的生态平衡。(4)通过以上两个资料,说明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是栖息地遭到破坏、环境污染及外来物种入侵等等。【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节肢动物的特点、爬行动物的特征以及爬行动物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