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秋永春侨中教研片区(初中阶段)九年级期中联合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第卷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答案】A【解析】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无新物
2、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B、爆竹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煤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高温煅烧石灰石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2.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闻气体气味B. 称固体质量C. 读液体体积D. 过滤【答案】B【解析】【详解】A、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味飘进鼻孔中,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
3、左物右码”的原则,且烧碱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进行称量,符合题意;C、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D、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3.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水和二氧化碳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色烟雾C.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D.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物质生成【答案】C【解析】【详解】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水和
4、二氧化碳,是结论而不是现象。选项A错误;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产生大量白烟。选项B错误;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选项C正确;D、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只能在氧气中燃烧。选项D错误。故选:C。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可燃冰用作燃料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生铁铸造铁锅D. 铜用于制造导线【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可燃冰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B干冰易升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C生铁可铸,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
5、物理性质;D铜用于制造导线利用了铜的物理性质导电性。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内容。5. 我国5G通信芯片主要由氮化镓材料制成。下图是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镓属于金属元素B. 镓原子的质子数是31C. 镓原子质量是69.72gD. 镓原子核外有31个电子【答案】C【解析】【详解】A、镓元素的汉字是“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镓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1,因此镓原子的质子数也为31,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而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为69
6、.72g,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镓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1,因此镓原核外有31个电子,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6. 通过体外实验,有科学家认为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对新型冠状病毒(2022nCoV)有明显抑制作用,随机双盲实验已在相关机构展开。该药物化学式为C27H35N6O8P,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瑞德西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B. 瑞德西韦中碳、磷元素的质量比为27:1C. 瑞德西韦是一种化合物D. 瑞德西韦中含有27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答案】C【解析】【详解】A、
7、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为:氢元素135=35;碳元素1227=324;氮元素14 6=84;氧元素168=128;P元素311=31,因为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所以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磷元素,A错误;B、瑞德西韦中碳、磷元素的质量比=(12 27):31=324:31,B错误;C、瑞德西韦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C正确;D、一个瑞德西韦分子含有27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D错误;故选C。7. 流浪地球的热播让普通人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还有CO2等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造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 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会迅速熄灭C. “人造空气”中氮气含量比空气中氮气含量要高D. 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气消失表明氧原子也随之消失【答案】A【解析】【详解】A、“人造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正确;B、在“人造空气”中含有氧气,则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错误;C、空气中氮气的含量约为78%,“人造空气”中氮气含量比空气中氮气含量要低,错误;D、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氧原子没有消失,错误。故选A。8. 鉴别二氧化碳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A. 将气体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中,若溶液变红
9、,证明是二氧化碳B.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C.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火焰熄灭,证明是二氧化碳D. 吸入该气体,若感到头疼气喘,证明是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将气体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说明气体溶于水显酸性,不一定是二氧化碳,选项A错误;B、因为初中阶段学习的常见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除外)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是二氧化碳,选项B正确;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说明气体不支持燃烧,不一定是二氧化碳,选项C错误;D、吸入该气体,感到头疼气喘,说明气体不供
10、给呼吸,不一定是二氧化碳,选项D错误。故选B。9.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B.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C.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D.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概念的辨析。【详解】A、化合物是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属于化合物范围,二者属于包含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C、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
11、成的物质,属于并列关系,故C符合题意;D、有的氧化反应是化合反应,如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有的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如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者属于交叉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记概念进行判断即可。10. 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混合物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B. 在反应过程中,固体中的氯元素质量不断增大C. t2时,MnO2在固体中的质量达到最大D. 原混合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大于【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P点固体混合物的质量正在减少,是氯酸钾部分分解,此时固体
12、成分是氯酸钾、氯化钾、二氧化锰,此选项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反应过程中,氯元素质量不变,此选项错误;C、该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此选项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b,由于二氧化锰中也含有氧元素,故原混合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大于,此选项正确。故选D。第卷本卷共8题,共70分。1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1)五个氢分子_;(2)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_;(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4)氯化亚铁_。【答案】 (1). 5H2 (2). Na+ (3). Al (4). FeCl2【解析】【分析】【详解】(1
1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若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5个氢分子可表示为:5H2;(2)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是钠离子,其符号为:Na+;(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符号为:Al;(4)氯化亚铁是由显+2价的铁元素和显-1价的氯元素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FeCl2。12. 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 CO 和H2O 在 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原子)。(1)写出图中一种固态单质的化学式_;(2)反应中碳化钼对_(填物质化学式)起吸附催化作用;(3)写
14、出图中涉及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4)关于以上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 反应中除碳化钼外还有 3 种化合物B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C 反应中有 1 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答案】 (1). Au (2). CO (3). (4). AB【解析】【分析】【详解】(1)由反应微观模型图可知,图中一种固态单质为金,化学式为Au;(2)由反应微观模型图可知,一氧化碳被转化,反应中碳化钼对CO起吸附催化作用;(3)碳化钼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水在120下发生反应,生产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4)A、反应中除碳化钼外还有 一氧化碳、水、二氧化碳3
15、种化合物,说法正确;B、根据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一氧化碳、水分子再分重新结合成二氧化碳、氢分子,故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说法正确;C、反应中碳元素由+2价(CO)变为+4价(),氢元素由+1价()变为0价(),有 2 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说法错误。故填:AB。【点睛】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3. 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这提醒我们节约用水、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走“人水和谐”的绿色发展道路。(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自然
16、界中的水大多数为纯净物B水中Ca2+、Mg2+的增多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C 只有用蒸馏的方法才能降低水的硬度D “绿色食品”、“白色污染”、“赤潮”说的都不是颜色问题(2)如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沉淀池中加入的絮凝剂可能是_;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加入活性炭除去杂质,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性;小玲参加了一次户外训练活动郊游打来河水,用肥皂洗衣服时发现泡沫很少,且有浮渣,衣服洗不干净据此推测当地的河水可能为_(填“硬水”或“软水”),生活中可用_的方法来净化它;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包括以下流程,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A 自然沉降 B 消毒杀菌 C 沙滤(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
17、的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钾中铁的化合价为_。【答案】 (1). D (2). 明矾 (3). 吸附 (4). 硬水 (5). 加热煮沸 (6). B (7). +6【解析】【详解】(1)A、自然界中的水因含有各种各样的杂质,为混合物。选项A错误;B、水中Ca2+、Mg2+的增多会造成水的硬度增加,不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引起水的富营养化的元素是氮、磷元素。选项B错误;C、加热煮沸或蒸馏的方法都可以降低水的硬度。选项C错误;D、“绿色食品”指的是无公害食品、“白色污染”指的是塑料产品造成的污染、“赤潮”说的是水的富营养化,说的都不是颜色问题。选项D正确。故选:D。(2) 沉淀池中加入絮凝剂,利用
18、絮凝剂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工业上常用的絮凝剂主要是明矾。 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以将色素和异味吸附到其表面上,因此自来水厂在净水过程中加入活性炭除去杂质,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故填:明矾 吸附;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离子化合物,遇到显碱性的肥皂水易起浮渣,使衣服洗不干净。硬水中的可溶性钙、镁离子化合物在加热时可以形成不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使水的硬度降低,因此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来净化它。故填:硬水 加热煮沸;自来水在生产过程中,自然沉降和沙滤都是物理操作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而消毒杀菌则是利用了氯气或者二氧化氯的强氧化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
19、化。故选:B。(3)高铁酸钾(K2FeO4)中钾显+1价,氧显-2价,设铁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有(+1)2+x+(-2)4=0 ,解得x=+6,即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故填:+6。14. 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表示的是_。(2)图乙中D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X=_时,该粒子是原子。(3)图乙中B、C属于同种元素,因为_相同。(4)由A、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答案】 (1). 原子 (2). 18 (3). 质子数 (4). 【解析】分析】【详解】(1)分
20、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所以是原子。(2)图乙中D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X=18时,该粒子是原子,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图乙中B、C属于同种元素,因为质子数相同。(4)A为氟元素,B为镁元素,由A、B形成的化合物为氟化镁,其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氟元素化合价为-1,根据化合物化合价规律,故氟化镁的化学式为。15. 如图表示物质间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A、B均为白色固体,B为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D为无色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的化学式:_。(2)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其名称_。(3)写出转化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反应的基本
21、类型_。(4)物质A共有_种元素组成。【答案】 (1). CO2 (2). 光合作用 (3). H2O H2+O2 (4). 分解反应 (5). 4【解析】【分析】B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B是CaCO3。D为无色液体,且能够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所以D是H2O;C能和葡萄糖相互转化,则可推断C+D生成葡萄糖和E是光合作用。故C是CO2;E是O2;带入验证,推理正确。【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1)C是二氧化碳,化学式是CO2;(2)反应的名称为光合作用;(3)转化为水通电分解,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H2O H2+O2 ;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4)A是白色固体能够分解生成CaC
22、O3、CO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是由钙、碳、氧和氢4种元素组成。16.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_,_。(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_。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现象时,说明氧气已集满。(3)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CO2,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_,C装置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有_。(4)E图装置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并测量二氧化碳的体积。二氧化碳的体积可以通过_(填仪器名称)中液体的体积来表示。装置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集气瓶中未装满水,液面上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选填“有”或“无”)影响。不考虑气压和温度的影响,用此
23、套装置的测量结果仍然偏大,其原因是_。【答案】 (1). 酒精灯 (2). 长颈漏斗 (3). A (4). (5). 集气瓶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6). CaCO3+HClCaCl2+H2O+CO2 (7). 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8). 量筒 (9).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反应 (10). 无 (11). 加入的稀盐酸的体积也计算在气体的体积内【解析】分析】【详解】(1)是酒精灯;是长颈漏斗;(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用排水法收集,当观察到集气瓶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已
24、集满;(3)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为:CaCO3+HClCaCl2+H2O+CO2;C装置反应原理:当打开弹簧夹时,长颈漏斗内的盐酸在重力作用下进入试管,使试管内液面上升到多孔塑料片以上,与大理石接触,开始反应。当关闭弹簧夹时,产生的气体无法排出,在试管上半部分聚积,使试馆内部气压增大,将液体压回到长颈漏斗,使液面降到多孔塑料片以下,使反应物相互分离,反应停止。故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有: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4)F图装置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并测量二氧化碳的体积。实验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可以通过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25、来表示。装置中植物油可以隔绝二氧化碳和水,故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反应;集气瓶中未装满水,液面上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排入量筒中的水的体积就是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不考虑气压和温度的影响,用此套装置的测量结果仍然偏大,其原因是:加入的稀盐酸的体积也计算在气体的体积内。【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气体的制取,熟练掌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确定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因素和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 某学习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一:【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查阅资料】(1)白磷的着火点为40。(2)通常条件下,白磷与氢氧化
26、钠溶液不反应。(3)通常条件下,氢氧化钠溶液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以溶于水的碳酸钠和水。【实验操作、记录、分析】(1)先检查装置的 _ ,装入试剂,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V mL气体,连接装置。(2)打开弹簧夹K1、K2,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出。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V1 mL,锥形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_ 。(3)关闭弹簧夹K1、K2,再 _ (填操作方法),以促使白磷迅速燃烧,写出磷(P)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_ 。待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打开K2,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2 mL,其数值等于已反应的 _ 之外的气体总体积。实验二:(4)如图二,把测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的探头放入袋中,
27、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三,表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是 _ (填“X”、“Y”、“Z”)。【数据处理】(5)实验一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表达式是 _ (用百分数表示,下同),氧气的体积分数表达式是 _ 。(6)实验二中,200 s时没有采集数据的所有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 _ 。【评价与反思】(7)有人认为教材中空气成分的“其它气体和杂质”主要是指水蒸气,由实验二判断此说法是错误的,理由是 _ 。【答案】 (1). 气密性 (2). 吸收二氧化碳 (3). 向烧杯中加入温度大于40度的水 (4). P+O2P2O5 (5). 二氧化碳和氧气 (6). Z (7). (8). (9). 76.66% (10). 图三上的数据告诉我们空气中水的含量为1.98%,而课本上说的空气中其他气体和杂质为0.03%【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的探究。【详解】实验操作、记录、分折(1)实验过程中要保证装置的密封,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氢氧化钠溶液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汽车冷却风扇合作协议书
- 一年级小学生洗碗写话10篇
- Thalidomide-5-piperazine-C-piperidine-CO-C8-NH2-生命科学试剂-MCE
- Tetradecyl-palmitate-Myristyl-palmitate-生命科学试剂-MCE
- Terazosin-hydrochlorid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Tectochrysin-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统考版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综合集训21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第4节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2粤教版必修2
- 2025届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第二节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学案鲁教版
- 2024-2025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
- 城市初期雨水污染治理
- 在护林员培训班上的讲话护林员会议讲话稿.doc
- 材料科学基础-第7章-三元相图
- (完整word版)高频变压器的设计
- 公路工程2018各项费用的计算程序及计算方式
- 户外急救知识(必备)
- 新浙摄版(2020)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 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合唱简谱-歌词
- 房地产实现场勘查记录表(4张表格)
- 水泵扬程计算表
- 志愿者服务台帐表.doc0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