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 详细版课件_第1页
商鞅变法 详细版课件_第2页
商鞅变法 详细版课件_第3页
商鞅变法 详细版课件_第4页
商鞅变法 详细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夏商 西周周 东周秦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过渡第1课 商鞅变法的背景一、时代背景:新的气象二、时代潮流:改革变法三、秦国探索:变法图强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春秋改革、战国变法(秦)穆公称霸仍落后 (秦)献公改革无改观 (秦)孝公商鞅图大业时代特征: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发展 一、时代背景:新的气象(必要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富国强兵,称霸天下法家学说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根本原因内在(直接)动力和根本目的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各国纷纷改革变法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代

2、的要求经济上:政治上:新兴地主要求逐步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军事上:思想文化上:改革名称变 法 内 容作 用春秋齐国鲁国战国魏国楚国其它诸侯管仲改革改革赋税制度“相地而衰征”)初税亩“履亩而税” (BC594年 )实质上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李悝变法 实行“尽地力之教”; 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使魏国率先强盛吴起变法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奖励军功;严格吏治成为战国中的强国齐国邹忌改革;赵国公孙连改革;韩国申不害改革 等都促进了政治进步和经济军事的发展壮大实质上承认了土地私有二、时代潮流:改革变法(可能性)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和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公元前 4

3、世纪中期的战国形势图三、秦国探索:变法图强(必要性与可能性)1、必要性(不利因素)2、可能性(具体背景)秦国落后于中原各国;秦国被排斥在各诸侯国会盟之外秦国摆脱落后、实现富国强兵的需要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历史机遇?3、直接原因:商鞅来到秦国,秦孝公重用变法小结:、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的时期,生产力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变革,经济基础变动引起了上层建筑的变动;、改革是时代发展的潮流,改革也是深刻的社会革命;、秦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商鞅变法改变了秦国的命运,也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 。“南门徙木”、“徙木立信”在秦孝公支持下,商鞅与保守势力论战,为变法扫清了思想障碍。 “商鞅相孝公,

4、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1、以农求富“农战” / “重农”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最伟大发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强兵”3、政治方面: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制定秦律(“明法令”)。加强中央集权4、思想文化方面:5、社会生活方面:“燔诗书”改革社会风俗。 加强思想文化统治移风易俗, 扩大税源, 增加财政收入根据上述内容,说出造成下列影响的主要措施: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确立封建经济基础:保护了个体生产,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新兴地主政治地

5、位: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特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普遍推行县制建立户籍制度问题一:问题二:对商鞅变法的认识:1、指导思想:2、宗旨(根本目的):3、性质:4、核心内容:5、特点: 措施最 结果最 历时最 影响最法家理论富国强兵新兴地主阶级领导的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全面(涉及经、政、军、文俗等方面)彻底(废除井田制、世卿世禄制等)久(先后两次改革,持续18年)深远(为秦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基) “农战”、“法治”问题三: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历史上的每一次改革实际上都是一次制度创新和权力的重新界定。所谓制度创新,是指用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

6、替代另一种效益低的制度。商鞅变法的结果,可以说,这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商鞅变法是一次破立并举的制度创新。对上述观点,你同意吗?请结合商鞅变法的措施和影响的史实加以说明。 同意。理由:商鞅变法通过“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废除“世卿世禄制”,打击并瓦解了旧的宗法制;实行县制,打破了分封制,奴隶制的上层建筑逐步被瓦解,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通过统一度量衡,统一了国家赋税标准,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问题四: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判断的根本依据是什么?简要分析其原因。是成功

7、的。根本依据是:商鞅变法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使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得以进一步的确立与发展;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此,商鞅变法是成功。成功的原因:变法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根本原因)秦孝公的大力支持;(直接原因)变法的措施全面而彻底 ;(主要原因)(其他原因: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厉行法治,赏罚分明;历史机遇、有利条件及商鞅义无返顾的坚毅精神和大胆而审慎的处事态度等)问题五:商鞅死因探究商鞅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商鞅实行的酷刑 也加剧了旧势力对商鞅的仇恨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生存的主要屏障新法成了

8、他逃亡的障碍, 最终为变法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问题六:从商鞅变法中获得的认识和启示改革具有必要性:它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改革也具有复杂性和曲折性:改革充满阻力,不会一帆风顺的,有时会付出巨大代价,必须坚持不懈,要有奉献和牺牲精神。改革措施和实施过程:一方面要制订法律,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改革成果,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的灵活性,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以减少改革的阻力。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

9、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实行什伍连坐制;奖励军功;重农抑商;实行县制;废除井田制;统一度量衡。知识巩固与拓展: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三: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而有强国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 食货志2、材料二、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共识?3、材料三中“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作者对商鞅变法导致的这一历史事实持何态度? 4、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一句原话,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变法使得秦国富强起来取消分封制,奖励军功,废除旧贵族的特权。作者持否定态度。“倾邻国而雄诸侯”二、(2008年山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郎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速到7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