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青山不老》_第1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青山不老》_第2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青山不老》_第3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青山不老》_第4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青山不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青山不老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篇一:青山不老【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三番五次、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出课题1、板书“青山”,“青山”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在文中指的是什么?2、板书“不老”,为什么说“青山不老”呢?3、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再次齐读课题。二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认真快速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划出你认为比较难理解的词和句子。读了课文后,你对“青山不老”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同时产生了哪些问题?2、反馈交流:交流比较难理解的词和句子。交流你对“青山不老”的新认识。三、利用“阅读提示”再读课文,感受老人伟大奇迹1、先解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下有关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2、可以学生自学或小组讨论。3、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

3、着粼粼的波光。课件展示林海,这段话中有两个“全”,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导读这段话。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点拨:一亩约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把这一奇迹展示出来。杨柳、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

4、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点拨:你觉得这是一些怎样的树?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吗?指导朗读:是啊,有了老人才有树,有了树,才包住了这片青山。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小结:保住了这片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老人创造的是一个学生接“了不起的奇迹”。4、那么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体验绿洲所处环境的险恶。(学习第二自然段)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用课件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风、干旱、霜冰、沙尘暴。结合注释理解“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的意思。体验老人

5、生活条件的艰苦和年纪的大(学习第三自然段):我们一起读读,体会老人生活条件的艰苦和年纪的大。课文还有哪里还提到老人的年纪大?学习后面文中的一句话: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再也出不来了。读一读。小结:同学们,在这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年老古稀的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树造林,创造出这座青山,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板书“了不起的奇迹”。四、感受老人的精神,领悟“青山不老”1、读到这儿,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吗?你能把体会写下来吗?学生交流感悟;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用前面学生提到的不理解的句子进行小结,(出示句子让学生朗读)从而解

6、决问题。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老人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这是一种为了造福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是老农创造的这片青山,可以与山水共存。是老农创造奇迹的这个精神更值得永远流传。是老农面对困难能够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地努力改造,这种精神会永远闪光。2、小结并指导朗读: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就是“另一种东西”,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

7、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句话。3、总结:你们说得都很好,这就是我们对课文“青山不老”又一个新的认识。同学们,只要有千千万万的人具有老人这样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这青山会老吗?读最后一句话。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篇二:青山不老【教学目的】1、会写课文中的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2、通过对比、朗读等方式感受老人创造的奇迹,体会老人对土地和家园的热爱,及坚持不懈的毅力。3、通过学写环保格言,强化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教学难点】体会老人对土地和家园的热爱。【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院屋图片,创设情境:问:“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小院子?”(学生回答后屏幕出示第一

8、自然段文字。)教师深情解说,创设情境:“这是多美的小院啊!”自由读读这段话。老师和你们一起合作读好吗?(配乐,引读)窗外是。院子在山沟里,山上。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四周全是风一吹。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这么美的小院子是谁的呢?他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小院,走进黄土高原上的一位老人。(板书课题:青山不老,齐读课题。)二、初步感知1、初读课文两遍(第一遍大声读,第二遍默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文中的一句话说说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2、字词检查:土炕、肆虐、盘踞、风雨同舟、归宿、恭敬、如臂如股、劲挺、淤泥、防风林带、林网、霜冻。读:指名读,齐读。默写:肆虐(一人黑

9、板上默写)。3、解意:有不理解的自己提出来,学生互相解答。三、理解奇迹老人创造怎样的奇迹,课文中的哪一句话揭示了?1、从数字理解奇迹: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句子:这是一个怎样的奇迹?为什么?“一亩”有多少大?(667平方米)3700亩是多少平方米?大约有多大?我们的教室大约50平方米,一个家庭大约100平方米,下沙总面积约3400万平方米。那么大约是多少个教室那么大?多少个家?几个下沙米?(5万个,2万5千个,十四分之一个)这就是“奇迹”的意思。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自由读这一句指名读(强调数字)齐读。2、从大环境理解奇迹:那么这位老人是在怎样的大环境下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呢?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划

10、一划。学生回答后,出示第二自然段。“晋”是哪一个省的简称?课文中说晋西北有哪些特有的气候现象?(大风、干旱、霜冻、沙尘暴)课文中哪些话是形容这个地方的大风的?“肆虐”是什么意思?我们一会儿理解会更深。重点理解县志里记载的那句话,先理解句子的意思(逆吹、擎之、二三丈、坠),然后想象西伯利亚大风来的时候,还有可能发生哪些事?这就叫“肆虐”啊!什么叫“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的盘踞之地”?出示晋西北大风、干旱、霜冻、沙尘现象的材料(是录像,没有的话就用图片和文字,教师解说。)看了这些文字和图片,你有什么想法?板书:在这样恶劣的大环境下,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的老头坚持15年植树造林,

11、绿化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怪不得作者这样赞叹: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悟再齐读这一句:“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3、从小环境理解奇迹:要创造这样的奇迹,年轻力壮的人都不一定能坚持,而这位老人已经多少高龄了?(81岁)耄耋之年的老人。课文中哪些句子说明他已经很大了?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划一划。学生回答。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说在你的生活环境中80多岁的老人应该是怎样生活的?那么这位晋西北的老人又在干什么呢?(引读中心句:“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12、)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让我们带着对老人深深的敬意一起读这一句: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4、从结果在此体验奇迹:一位年过80的老人,在环境如此恶劣的晋西北土地上坚持植树造林15年,并且还将继续下去。难怪我们在黄土高原上能看到那样的景致。(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配乐读。)四、解读奇迹那么为什么老人能创造这样的一个奇迹呢?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创造了这个奇迹呢?快速默读全文,可以找找句子来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三句话:1、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2、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

13、,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3、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外一种东西,他是真的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学生说说是什么支撑着老人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简单理解句子的意思。(对土地的热爱、对家园的热爱、坚持不懈的毅力。)重点理解最后一句话:“另一种东西”是指什么东西?什么叫“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他真的能与“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吗?那么是什么能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说“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你怎么理解“青山是不会老的”?不会老的除了青山还有什么?五、畅谈感想这节课,我们走进了一座晋西北的小院子,跟着记者梁衡访问了一位

14、山野老农。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呢?(学生畅谈感受)六、作业(机动)1、按课文内容填空:这位晋西北的老人,已经种了_年树,绿化了_,造了_,3700亩林网,这是_。老人觉得_,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_,他是真的与_。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_。2、“青山不老!”说得真好!这位老人是晋西北的农民,他淳朴得就像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地,淳朴顽强、不善言表。纵观全文老人只有一句话:“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其实老人心中有千言万语。面对渐渐干涸的河流,面对皲裂的土地,面对土地日益荒漠化的趋势,他有许多的话要说。他想对乡亲们说什么?他想对年轻人说什么?他想对我们说什么?今天,你就做他的代言人,说出他心中的话。你可以简单地说说,就像我们前几天背的格言那样。请一生背环保格言,教师出示这句话。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