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剂和还原剂(复习课) 详细版课件_第1页
氧化剂和还原剂(复习课) 详细版课件_第2页
氧化剂和还原剂(复习课) 详细版课件_第3页
氧化剂和还原剂(复习课) 详细版课件_第4页
氧化剂和还原剂(复习课) 详细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一、有关概念二、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表示方法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四、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判断及强弱比较一、有关概念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原子或离子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过程原子或离子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过程(指反应物) 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指反应物)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指生成物) (指生成物) 还原剂被氧化后的产物氧化剂被还原后的产物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且升高价数一定等于降低价数。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在反应过程中发

2、生电子转移,氧化剂得电子,还原剂失电子,且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练习一、1.试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若是,请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及还原产物。 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4H2O Ca(ClO)2 + CO2 + H2O = CaCO3+ 2HClO 2XeF2 + 2 H2O = O2+ 2Xe + 4HF NaBH4 + 2 H2O = NaBO2 + 4H2 IBr + H2O = HBr + HIO 8HNCO + 6NO2 = 7N2 + 8CO2 + 4H2O2. 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

3、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换关系(未配平)。 GQ + NaCl Q + H2OX+H2 Y + NaOHG + Q + H2O Z + NaOHQ + X + H2O 这五种化合物中 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3.(NH4)2Cr2O7是一种受热易分解的盐。下列各组对(NH4)2Cr2O7受热分解产物的判断,符合实际的是 ( ) A. CrO3 + NH3 + H2O B. Cr2O3 + NH3 + H2O C. CrO3 + N2 + H2O D. Cr2O3 + N2+ H2O G Y Q Z X D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常见的氧化剂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O2、X2等;氧化性含氧酸,

4、如HNO3、浓H2SO4、HCl等;高价含氧酸盐,如KMnO4、K2Cr2O7、KNO3、KClO3等;某些高价氧化物,如SO3、MnO2等;某些金属阳离子,如Ag+、Hg2+、Fe3+、Sn4+等;还有王水、Na2O2等等。常见的还原剂活泼的金属,如Na、Mg、Al、Zn、Fe等;含低价元素的化合物,如H2S、HI、HBr、NH3等;某些低价态氧化物,如CO、SO2、NO等;一些低价含氧酸及其盐,如H2SO3、Na2SO3、H2C2O4等;还有一些处于低价态的金属阳离子,如Fe2+、Sn2+等;某些非金属单质,如C、Si、H2等。二、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表示方法练习二、标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的电

5、子转移方向和数目2XeF2 + 2 H2O = O2+ 2Xe + 4HF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4H2ONaBH4 + 2 H2O = NaBO2 + 4H2 2Fe3+ + SO2 + 2 H2O = 2Fe2+ + SO42- + 4H+8HNCO + 6NO2 = 7N2 + 8CO2 + 4H2O2NH4NO3 = 2N2 + 4H2O + O21. 单线桥法: 表示反应物氧化剂和还原剂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 双线桥法: 表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得失电子的情况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配平的原则: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总数 = 化合价降低(

6、得电子)总数1.化合价升降法 此法是一种较普遍的方法,可直接利用化合价变化进行配平。 2.电子得失法 此法抓住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可使配平过程简化。 3.观察法 有些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用观察法配平更为方便 。4.待定系数法 此法是用不同的未知数作为化学方程式中个物质的待定系数,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使物质反应前后个元素原子个数相等的原则,列出相应的方程式,求出个未知数。练习三、配平下列方程式KMnO4 + KNO3 + H2SO4 MnSO4 + K2SO4 + KNO3 + H2OKMnO4 + HCl MnCl2 + KCl + H2O + Cl2K2S + HNO3 KNO3 + S +

7、 NO + H2O FeS2 + O2 Fe2O3 + SO2四、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判断及强弱比较1.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判断单质:金属还原性;非金属氧化性,也有还原性化合物: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的价态的化合物。 处于最高价 处于中间价 处于最低价只有氧化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只有还原性。反应:氧化剂,氧化产物体现氧化性还原剂,还原产物体现还原性练习一、下列微粒只有还原性的是 ( )A. Fe2+ B. S2- C. ClO- D. SB2.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 依据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 依据原子结构判断:一般而言,原子的半径越大,最外层电子数越少,则该原子的单质越易失电子,还

8、原性强,但其阳离子的氧化性弱;原子的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则该原子的单质越易得电子,氧化性强,但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弱;如:还原性:Na Mg Al, Cl- Br- I- 氧化性:Na+ Mg2+ Al3+,Cl2 Br2 I2 根据元素金属性(或金属活动顺序表)或非金属性相对强弱进行判断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F O Cl Br I S 原子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依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判断如:Cu + Cl2 = CuCl2 2Cu + S = C

9、u2S 氧化性:Cl2 S注:判断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是依据电子转移的难易,而不是电子转移多少。 如:Cu + 4HNO3(浓)= Cu(NO3)2 + 2NO2+ 2H2O 3Cu + 8HNO3(稀)= Cu(NO3)2 + 2NO + 4H2O 氧化性: 浓硝酸 稀硝酸 依据反应方向判断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有如下关系: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如:MnO2 + 4HCl = MnCl2 + Cl2+ 2H2O 氧化性: MnO2 Cl2;还原性:HCl MnCl2注:我们可以依据反应方向判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 同样可以由已知氧化性、还原

10、性强弱,推断反应方向。如: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性强弱为: W2 Z2 X2 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 ( ) A. 2W- + Z2 = 2Z- + W2 B. 2X- + Z2 = 2Z- + X2 C. 2Y- + W2 = 2W- + Y2 D. 2Z- + X2 = 2X- + Z2 依据反应条件判断BC 浓度: 一般来说,溶液浓度越大,氧化性(或还原性)就越强如: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 浓硫酸稀硫酸 还原性:浓盐酸稀盐酸。 酸碱性:一般来说,酸性越强,氧化剂的氧化性就越强。 温度,催化剂:不同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同种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条件要求越高,则

11、其氧化性(或还原性)就越弱。如:2KMnO4 + 16HCl = 2KCl + 5Cl2 + 8H2O MnO2 + 4HCl = MnCl2 + 2H2O + Cl2 O2 + 4HCl = 2H2O + 2 Cl2 氧化性:KMnO4 MnO2 O2 练习二、1. 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为: Cl- Fe2+ H2O2 I- Fe2+ H2SO3 NO B. Fe2+ I- H2SO3 NO C. H2SO3 I- Fe2+ NO D. NO Fe2+ H2SO3 I- CD C3. 已知H2SeO3 + 2SO2 + H2O = Se + 2H2SO4 结合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强弱关系正确的是 ( )还原性: TeO2 SeO2SO2 B. 氧化性: TeO2 SeO2SO2 C. 还原性: H2TeH2SeH2S D. 酸性:H2Se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