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登陆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2020七下温州期中)每年中考、高考期间,为减小噪声对考生的影响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属于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将教室的窗户关好?B.?停止校园周边工地的施工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仪?D.?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答
2、案】A【考点】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解析】【分析】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A.将教室的窗户关好,属于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正确;B.停止校园周边工地的施工,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仪,只能检测噪声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C错误;D.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A。2.(2021八下镇海期中)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科学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A.?“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B.?“举杯邀明月
3、,对影成三人”句中酒中的“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句中描述了小孔成像,其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答案】C【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解析】【分析】根据有关光的折射、反射和直线传播的知识分析即可。【解答】A.“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句中“水浅”是由于折射现象引起的,故A错误;B.“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句中酒中的“明月”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故B错误;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故C正确;?D.“鸢
4、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句中描述了小孔成像,其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3.(2021八下镇海期中)古筝、古琴都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古装影视剧中也常常出现它们的身影。然而,在剧中却常常出现演员弹奏古琴,配的古筝声音的穿帮镜头。我们发现穿帮是因为(?)A.?古筝和古琴长得不同?B.?古筝和古琴的音调不同C.?古筝和古琴的响度不同?D.?古筝和古琴的音色不同【答案】D【考点】声音的特性【解析】【分析】声音的大小叫响度,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由发声体的频率决定;声音的特点叫因素,由发声体的特点决定,据此分析判断。【解答】在剧中却常常
5、出现演员弹奏古琴,配的古筝声音的穿帮镜头,我们能够发现穿帮是因为古筝和古琴发出声音的特点不同,即音色不同,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4.(2021八下镇海期中)甲和乙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丙是带负电的橡胶棒,甲、乙、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A.?小球甲可能带正电?B.?小球乙一定带正电C.?小球乙可能带负电?D.?小球甲和乙一定带异种电荷【答案】A【考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析】【分析】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解答】丙带负电,而乙和丙相互排斥,则乙肯定带负电。甲和乙相互吸引,则甲可能不带电,可能带正电。甲和丙相互吸引,则甲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正电
6、,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5.(2021八下镇海期中)下列各项反射活动中,与“谈虎色变”一样是人类特有的反射类型的是(?)A.?被狗咬过的人听到狗叫声就瑟瑟发抖?B.?人的缩手反射C.?看书时热泪盈眶?D.?人熟睡时被蚊子叮咬会动一动【答案】C【考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解析】【分析】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都是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不会消退。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
7、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解答】A、由于曾经被狗咬过,因此听到狗叫就会瑟瑟发抖,这不是人先天的反应,而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因此属于条件反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文字中枢,那么人类通过语言、文字中枢建立条件反射,动物是不可能建立的,人类神经活动最突出的特征是能够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因此被狗咬过的人听到狗叫声就瑟瑟发抖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类型,A不符合题意;B、人的缩手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B不符合题意;C、看书时,激动地热泪盈眶,书中的内容在眼内成像,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
8、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视觉,因此人在看书时,激动地热泪盈眶这一过程属于条件反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文字中枢,那么人类通过语言、文字中枢建立条件反射,动物是不可能建立的,人类神经活动最突出的特征是能够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谈虎色变”的反射中枢是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看书时热泪盈眶的反射中枢是在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C符合题意;D、人熟睡时被蚊子叮咬会动一动,这不属于条件反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6.(2021八下镇海期中)小明站在平面镜前,能看到镜内他自己的全身像,当他逐渐向后退时(?)A.?他的像变小,并且靠近镜面?B.?他的像变大,并且远离镜面C.?他的像大小
9、以及位置都保持不变?D.?他的像大小保持不变,并且远离镜面【答案】D【考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则小明逐渐向后退时,他的像大小保持不变,但是像到镜面的距离增大,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7.(2021八下镇海期中)实验课上四位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他们中连接错误的是(?)?A.?B.?C.?D.?【答案】D【考点】实物的电路连接【解析】【分析】一个完整的电路必须有电源、开关、导线和用电器组成,电路连接过程中不能出现短路和断路的情况【解答】解:A图电路
10、由电源、灯泡、开关、导线组成,连接符合要求;B图两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符合要求;C图,两灯泡串联,电路连接符合要求D图开关闭合后,导线直接把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电路发生了短路;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8.(2021八下镇海期中)在动物界中,雄海豹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巢区或领地而争斗,这一行为属于(?)A.?繁殖行为?B.?攻击行为?C.?防御行为?D.?觅食行为【答案】B【考点】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解析】【分析】动物的行为包括攻击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觅食行为等。【解答】攻击行为是在同种动物个体之间,为争夺食物、配偶、领域等而发生的争斗,这种争斗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双方
11、的身体很少受到伤害,因此雄海豹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巢区或领地而争斗,这一行为属于攻击行为,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9.由图直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B.?胚芽鞘具有向光性C.?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D.?感觉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答案】A【考点】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激素【解析】【分析】生长素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它能加快植物细胞生长的速率。当光照射到植物茎尖端的某一侧时,生长素就移向背光的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比受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结果,茎就会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向光源的一侧弯曲。【解答】由图可知,该实验的变量为琼脂块是否含生长素。甲中,琼脂块
12、含生长素,结果胚芽鞘放置琼脂块的一端弯向光源生长。乙中,琼脂块不含生长素,结果胚芽鞘不生长。这说明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故答案为:A10.(2020七下温州期中)教室黑板用久的部分变光滑,如图所示,阴影为黑板光滑处,教室内的同学分为四个小组,当光线从右侧窗户射入时,上课看黑板光滑处写的字,因反光最可能看不清字的小组是(?)A.?第一、二组?B.?第二、三组?C.?第一、三组?D.?第三、四组【答案】A【考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的范围进行判断即可。【解答】如下图所示:外面的光线经过黑板的光滑处反射后,反射光线大致在第一、第二组同学所在的范围内,它们可能看不清
13、黑板上的字。故选A。11.(2019杭州)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如果没有这层大气,会出现(?)A.?日出会提前,日落会延迟?B.?日出和日落都会提前C.?日出会延迟,日落会提前?D.?日出和日落都会延迟【答案】C【考点】光的折射规律,大气层的作用【解析】【分析】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解答】由于大气层的折射,日出的时候太阳还在地平面以下的时候,就可以看到日出现象;而傍晚的时候太阳落到地平面以下,我们依然可以看
14、到太阳;如果没有了大气,则不会折射,看到日出,只有太阳升到地平面以上才可以,导致日出会延迟;而日落则会提前;故答案为:C。12.(2021八下镇海期中)某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手。如图是该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是手指肌肉,能接受刺激并产生收缩B.?c是脊髓中的神经中枢,能使人感到烫C.?如果d被切断,人不会及时松手,但还是会感到烫D.?图中箭头表示“高温”能从a传到c,再从c传到e【答案】C【考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解析】【分析】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的一种简单的反射,是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的,缩手反射中枢位于脊髓中,图中
15、为缩手反射,而图中结构名称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解答】A、a是感受器,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A不符合题意;B、缩手反射是简单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神经冲动可以通过脊髓传到大脑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B不符合题意;C、c至e的传导神经纤维被切断,反射弧不完整,神经冲动就不能由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就无法做出反应,即反射活动不能进行,但是神经冲动仍然可以通过脊髓传到大脑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C符合题意;D、图中箭头传导的是神经冲动,而不是高温,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3.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
16、,如图,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D.?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答案】A【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分析】根据远视眼、近视眼的症状、成因和矫正方法分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此时成像在视网膜后面,因此为远视眼模型。要使像向前移动到视网膜上,就必须使光线会聚,因此用凸透镜矫正,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14.(2021八下镇海期中)如图所示电路,若只闭合S1,则R1,R2
17、为?;若S2、S3闭合,S1断开,则R1,R2为?;若S1、S3闭合,S2断开,则电路?;若S1、S2、S3都断开,则电路?,以上回答都正确的是(?)A.?并联;串联;通路;断路?B.?串联;并联;短路;断路C.?并联;串联;通路;短路?D.?串联;并联;通路;断路【答案】B【考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解析】【分析】(1)(2)如果只有一条通路,那么用电器为串联;否则,用电器为并联;(3)(4)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由电源正极流回负极,叫短路;断开的电路叫断路,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如图所示电路,若只闭合S1,只有一条通路,则R1,R2为串联;(2)若S2、S3闭合,
18、S1断开,电流分别通过两个电阻流回负极,即有两条通路,则R1,R2为并联;(3)若S1、S3闭合,S2断开,则电路短路;(4)若S1、S2、S3都断开,则电路处处断开,为断路。?15.(2021八下镇海期中)人类有很多疾病是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在下列疾病中,主要是由于缺乏激素而引起的是(?)甲亢?糖尿病?巨人症?呆小症?侏儒症A.?B.?C.?D.?【答案】D【考点】内分泌腺和激素【解析】【分析】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过高形成的;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形成的;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引起的。【解答】当幼年时期缺少甲状腺激素易患呆小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
19、导致甲亢,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幼年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幼年分泌过少会患侏儒症,因此主要是由于缺乏激素而引起的是,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6.(2017八下宁波月考)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角,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增大20(入射光线不动),则平面镜应(?)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B.?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0C.?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D.?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答案】A【考点】光的反射定律【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同时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且要会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进行有关的计算。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
20、夹角,反射角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在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法线成角,即入射角为9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90-,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说明入射角和反射角各增大10时,可知,入射角为90-+10,因此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变为90-(90-+10)=-10,故平面镜应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故选A17.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
21、关系为(?)A.?f甲f乙f丙?B.?f乙f丙f甲C.?f乙f甲f丙?D.?f丙f乙f甲【答案】B【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物距相同,甲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甲,所以f甲u/2=12cm/2=6cm。乙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uf乙;所以f乙u=12cm;丙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f丙uf丙,所以12cm=uf丙u/2=12cm/2=6cm。所以,f乙f丙f甲。故答案为:B18.(2021八下镇海期中)如图是学习声学知识时,同学们
22、所做的一个探究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探究通过实验的方式证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当玻璃罩内空气逐渐抽出,铃声减弱C.?抽气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是由于响度变小的缘故D.?在几乎听不到铃声时,把空气逐渐放入玻璃罩内,铃声又逐渐加强【答案】A【考点】声音的传播【解析】【分析】根据有关声音传播的知识判断。【解答】玻璃罩内空气逐渐抽出时,铃声逐渐减弱,但是无法达到真空,因此该探究是通过实验+科学推理的方式证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符合题意,而B正确不合题意;?抽气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是由于真空罩内的空气越来越稀薄,故C正确不合题意;在几乎听不到铃声时,把空气逐渐放入玻璃
23、罩内,铃声又逐渐加强,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19.(2019七下余杭期末)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答案】D【考点】光的色散,作光的折射光路图,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解析】【分析】(1)三棱镜对紫光的偏折能力比红光的偏折能力强;(2)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判断;(3)根据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判断;(4)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判断。【解答】A.白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单色光,其中对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强,对红光的偏折能力最弱,因此屏幕上紫光在下,红光在上,故A错误;B.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B错误;C.与主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折射光
24、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入射光线同侧的虚焦点,故C错误;D.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与主轴平行,故D正确。故选D。20.(2021八下镇海期中)探究烛焰通过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则(?)A.?a为物距B.?透镜的焦距为14cmC.?若透镜不动,向右移动蜡烛,然后再移动光屏,光屏上还可以得到烛焰清晰的像D.?若透镜不动,向左移动蜡烛,然后再移动光屏,光屏上还可以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答案】C【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分析】(1)物距是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2)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确定焦距的范围;(3)(4)在凸透镜
25、成实像时,如果将像距和物距交换,那么光屏上仍然成清晰的实像。【解答】A.a是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像距,故A错误;B.此时的物距u=54cm-40cm=14cm,因为成实像,所以uf,即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4cm,故B错误;CD.此时的物距为14cm,像距v=40cm,将二者交换数值,仍然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即u=40cm,而v=14cm时,则透镜不动,向右移动蜡烛和光屏即可,故C正确,而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第2126题每空1分,第2730题每空2分,共30分)21.(2021八下镇海期中)某科研队伍研制出的PM2.5净化器,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空
26、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棉芯D吸附住,这是因为它们带有_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答案】异种【考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析】【分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答。【解答】C带负电荷,而D带正电荷,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颗粒物被棉芯D吸附住,这是因为它们带有异种电荷。22.(2020七下衢州期中)晚上,小江正在家里温习功课,突然听到窗外传来烟花很响的爆鸣声。(1)爆鸣声是由火药爆炸时引起空气的_发出的。(2)小江同学觉得看到烟花与听到烟花的声音并不同步
27、,总是先看见烟花绽放然后才能听到烟花爆炸的声音,这是因为_。【答案】(1)振动(2)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传播的速度快【考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2)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3108m/s,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二者进行比较即可。【解答】(1)爆鸣声是由火药爆炸时引起空气的振动发出的。(2)小江同学觉得看到烟花与听到烟花的声音并不同步,总是先看见烟花绽放然后才能听到烟花爆炸的声音,这是因为传播的速度比声音传播的速度快。?23.(2021八下镇海期中)手机是通过_来传递信息的,它为生活提供不少便利:在郊游的小红想通过手机(手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28、拍一棵大树的照片传送给小兰,但发现无法把大树全部拍进,接下来她应该要_那棵大树(选填”靠近”或”远离”);回家路上,小红拿手机刷视频,看到捕虫草捕捉昆虫的画面,联想到课堂上所讲到的植物具有_(感应性的一种),又刷到奇人悬崖峭壁走钢丝的视频,不禁感叹他的_发达(脑的结构)。【答案】电磁波;远离;感震性;小脑【考点】植物的感应性,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解答。(2)根据植物的感应性特征解答。(3)根据脑结构的作用解答。【解答】手机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它为生活提供不少便利:在郊游的小红想通过手机(手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拍一棵大树的照片传
29、送给小兰,但发现无法把大树全部拍进,接下来她应该增大那棵大树和手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即远离那棵大树。回家路上,小红拿手机刷视频,看到捕虫草捕捉昆虫的画面,捕虫草因昆虫对它的触碰引起刺激而产生捕捉昆虫的运动属于感震性,奇人悬崖峭壁走钢丝,由于小脑的作用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奇人悬崖峭壁走钢丝是小脑发达。故答案为:电磁波;远离;感震性;小脑?24.(2021八下镇海期中)请分析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引起的生理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1)听课时,老师讲话产生的声波引起同学们的鼓膜振动,_能够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将冲动传递到位于_中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2)记笔记时,一会儿看黑
30、板,一会儿看笔记本,同学们既能看清黑板上的字,又能看清笔记本上的字,这是因为眼球结构中的_具有调节作用。(3)课堂讨论时,同学们因争论问题而面红耳赤、心跳加快,此时的血管为图_中的形状。(4)讨论正激烈,某同学的手不小心碰到了圆规的尖头,他快速把手缩回,并不久就感到了疼痛,这说明脊髓不仅有反射功能,还有_功能。【答案】(1)耳蜗;大脑皮层(2)晶状体(3)A(4)传导【考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体温的控制,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解析】【分析】(1)听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2)晶状体的作用是能折射光线。(3)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互相影响,共同协调,相辅相成。(4)从脊髓的
31、作用解答。【解答】(1)老师讲话产生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2)黑板上的字进入人的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的调节,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了物像,将物像传到大脑,大脑立即处理有关信息,人就产生视觉,所以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能对进入眼球的光线起到折射作用。(3)当人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比较兴奋,在大脑的调节下,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儿茶酚胺激素,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皮肤血管扩张,瞳
32、孔放大,因此课堂讨论时,同学们因争论问题而面红耳赤、心跳加快,此时的血管为图A中的形状,血管舒张状态。(4)“缩手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某同学的手不小心碰到了圆规的尖头,他快速把手缩回,并不久就感到了疼痛,这说明脊髓不仅有反射功能,还有传导功能。故答案为:(1)耳蜗;大脑皮层(2)晶状体(3)A(4)传导?25.(2021八下镇海期中)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金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1)小金将纸板F绕垂直于镜面的ON向后转动,在纸板F看不到反射光了,原因是_。(2)若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答案】(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纸板F
33、向后转动后与纸板E不在同一个平面(2)120【考点】光的反射定律【解析】【分析】(1)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分析;(2)入射角和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之和等于90,据此计算出入射角,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计算出反射角,最后二者相加得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解答】(1)小金将纸板F绕垂直于镜面的ON向后转动,在纸板F看不到反射光了,原因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纸板F向后转动后与纸板E不在同一个平面。(2)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为6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60=120。?26.(2021八
34、下镇海期中)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TENFA途径表示_过程(选填“激素调节”或“神经调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中,骨骼肌在这个反射弧中属于_(填写结构名称)。(2)有病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5,若A、C分别表示产生和散失的热量,则这24h内A_C(选填“”、“41.8,会发生全反射。首先通过入射点作垂直分界面的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下面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光垂直分界面从玻璃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不变,如下图所示:29.(2021八下镇海期中)请你根据实物电路,帮助小雨同学画出相应电路图。?【答案】【考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解析】【分析
35、】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时,首先确定电路的串并联关系,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用电路符号替换对应的电器元件即可。【解答】根据实物图可知,灯泡L1与L2并联,开关S1在干路上,开关S2与L2串联在同一支路上。从电源正极出发,依次连接开关S1、灯泡L2、开关S2,然后回到负极;L2右端的接线柱为分流点,而汇流点在S2与负极之间;将灯泡L1连接在分流点和汇流点之间即可,如下图所示:30.(2021八下镇海期中)如图,在一根横跨河流两岸的硬塑料管内穿有三根完全相同的电线。为了辨别哪两个线头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可以用图示的测通器来测验,其操作过程如下:(1)连接A和B,将测通器的m连接在D上。当n连接F时小灯泡发
36、光,连接E时小灯泡不发光。由此可以确定_为同一导线的两端(填字母,下同)。(2)为了弄清另两根导线的两端,可连接A和C,测通器的一端必须与_相连时,另一端只需接触一根导线就能将两两根导线辨别开。【答案】(1)CE(2)E【考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解析】【分析】当电路是通路时,电灯就能发光,从而辨别哪两个线头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解答】(1)因为连接A和B,将测通器的m连接在D上当n连接F时小灯泡发光,说明DBAF连通,CE为另外的一根。(2)现在知道CE为一根导线,将AC连在一起,先把m连接在E上,若n连接F时小灯泡发光,则AF为一根导线,不亮说明AD为一根导线。故本题答案为:(1)CE(2)
37、E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每空2分,共30分)31.(2021八下镇海期中)某兴趣小组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来探究生长素对植物生根的影响,其实验步骤如下所示。取带芽的枝条若干枝,均分为A、B、C、D、E、F六组;将六组枝条的下端分别浸泡在下表所示的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溶液中,处理数天后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根的生长状况,统计各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组别A组B组C组D组E组F组溶液浓度(mg/L)蒸馏水2004006008001000平均生根数量(条)5101218143据表回答:(1)实验步骤中的若干枝带芽枝条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2)该实验中,判断吲哚丁酸溶液
38、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的观察指标是_。(3)比较_组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超过一定浓度时,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4)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的影响是_。【答案】(1)同种植物的长度、生长状况相似(2)比较每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3)AF(4)低浓度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考点】控制变量法,植物激素【解析】【分析】该实验探究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溶液对扦插枝条生根(数量)的影响,蒸馏水组起对照作用,表格中数据可知,D组生根最多,E组生根少于D组,这是由于D组的吲哚丁酸浓度适宜,促进作用明显,枝条大量生根;F组的吲哚丁酸浓度过高,
39、抑制了枝条生根。【解答】(1)该实验需要控制其他条件比如同种植物的长度、生长状况相似,实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对植物生根的影响,需要改变的是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的浓度。(2)比较每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就可知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的作用。(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F组的溶液浓度为1000mg/L,它的平均生根数量为3条,A组为蒸馏水,因此A组和F组作比较说明超过一定浓度时,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4)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的影响是低浓度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故答案为:(1)同种植物的长度、生长状况相似(2)比较每组
40、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3)AF(4)低浓度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32.(2021八下镇海期中)如图甲所示为小金和小红合作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在该实验中需要点燃的是蜡烛_(选填“A”、“B”或“A和B”)。当小金移动B的位置,直到B与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重合为止。此时从小红的角度看B与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_(选填“重合”或“不重合”)。之后操作无误,两人顺利地共同完成实验。(2)之后,小木也做了该实验。实验中他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_。上述问题解决后,小木顺利完成了实验。在这个
41、实验中,细心的小木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答案】(1)A;重合(2)玻璃板未与桌面垂直;玻璃板太厚【考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1)我们通过玻璃板看蜡烛的像,其实是蜡烛发出的光经过镜面反射后射入我们的眼睛形成的,即我们要和物体在同一侧。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时,蜡烛B和蜡烛A的像都是重合的,此时才是完全重合,才能确定像的准确位置和大小。(2)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平面镜不与桌面垂直,那么像要么成在桌面上方,要么成在桌面下方,无论怎样都不能完全重合;玻璃板有两个面,蜡烛发出的光会发生两次反射,从而在前后方向
42、上形成两个虚像。如果玻璃板太厚,那么这两个像的位置相差较远,看起来部分重叠,比较模糊。?【解答】(1)在该实验中需要点燃的是蜡烛A。当小金移动B的位置,直到B与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重合为止。此时从小红的角度看B与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重合。(2)实验中他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玻璃板未与桌面垂直。上述问题解决后,小木顺利完成了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细心的小木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板太厚。?33.(2021八下镇海期中)小红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小红
43、先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问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甲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2)经过调节,小红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所示),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凸透镜向_(选填“上”或“下”)调。(3)完成调试后,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小红看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烛焰清晰的_像(请描述像的正倒,大小以及虚实),_(填光学设备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正巧,这时小木路过,他虽然不知道焦距,但根据小红的数据,他推算出来了焦距的范围:_。(4)接着小红用不透明纸遮住透镜的一半,光屏上的像?(填选项)。?A
44、.无影响B.像变为原来的一半C.能成完整的像,像变暗D.不成像(5)在小木的建议下,小红保持蜡烛与凸透镜位置不变,换用一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测量凸透镜焦距(2)下(3)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12.5cm2f,则焦距的范围为:12.5cm”、“f,即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4cm,故B错误;CD.此时的物距为14cm,像距v=40cm,将二者交换数值,仍然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即u=40cm,而v=14cm时,则透镜不动,向右移动蜡烛和光屏即可,故C正确,而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第2126题每空1分,第
45、2730题每空2分,共30分)21.【答案】异种【考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析】【分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答。【解答】C带负电荷,而D带正电荷,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可知,颗粒物被棉芯D吸附住,这是因为它们带有异种电荷。22.【答案】(1)振动(2)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传播的速度快【考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产生【解析】【分析】(1)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2)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3108m/s,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二者进行比较即可。【解答】(1)爆鸣声是由火药爆炸时引起空气的振动发出的。(2)小江同学觉得看到烟花与听到烟花的声音并不
46、同步,总是先看见烟花绽放然后才能听到烟花爆炸的声音,这是因为传播的速度比声音传播的速度快。?23.【答案】电磁波;远离;感震性;小脑【考点】植物的感应性,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解答。(2)根据植物的感应性特征解答。(3)根据脑结构的作用解答。【解答】手机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它为生活提供不少便利:在郊游的小红想通过手机(手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拍一棵大树的照片传送给小兰,但发现无法把大树全部拍进,接下来她应该增大那棵大树和手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即远离那棵大树。回家路上,小红拿手机刷视频,看到捕虫草捕捉昆虫的画面,捕虫草因昆虫对它的触碰
47、引起刺激而产生捕捉昆虫的运动属于感震性,奇人悬崖峭壁走钢丝,由于小脑的作用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奇人悬崖峭壁走钢丝是小脑发达。故答案为:电磁波;远离;感震性;小脑?24.【答案】(1)耳蜗;大脑皮层(2)晶状体(3)A(4)传导【考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体温的控制,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解析】【分析】(1)听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2)晶状体的作用是能折射光线。(3)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互相影响,共同协调,相辅相成。(4)从脊髓的作用解答。【解答】(1)老师讲话产生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
48、,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2)黑板上的字进入人的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经过晶状体的调节,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了物像,将物像传到大脑,大脑立即处理有关信息,人就产生视觉,所以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能对进入眼球的光线起到折射作用。(3)当人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比较兴奋,在大脑的调节下,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儿茶酚胺激素,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皮肤血管扩张,瞳孔放大,因此课堂讨论时,同学们因争论问题而面红耳赤、心跳加快,此时的血管为图A中的形状,血管舒张状态。(4)“缩手反射”是生
49、来就有的简单反射,某同学的手不小心碰到了圆规的尖头,他快速把手缩回,并不久就感到了疼痛,这说明脊髓不仅有反射功能,还有传导功能。故答案为:(1)耳蜗;大脑皮层(2)晶状体(3)A(4)传导?25.【答案】(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纸板F向后转动后与纸板E不在同一个平面(2)120【考点】光的反射定律【解析】【分析】(1)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分析;(2)入射角和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之和等于90,据此计算出入射角,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计算出反射角,最后二者相加得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解答】(1)小金将纸板F绕垂直于镜面的ON向后转动,在纸
50、板F看不到反射光了,原因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纸板F向后转动后与纸板E不在同一个平面。(2)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为6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60=120。?26.【答案】(1)神经调节;下丘脑;效应器(2)=【考点】体温的控制【解析】【分析】根据体温调节过程解答。(2)体温维持稳定建立在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平衡的基础上。【解答】(1)当人感觉到热时,可以通过脱衣服(由大脑控制)、汗腺分泌增加(体温调节中枢为下丘脑)等途径来调节体温,这说明参与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至少有大脑皮层、下丘脑,因此图中TENFA途径表示神
51、经调节过程,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脑干中,骨骼肌在这个反射弧中属于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即内脏骨骼肌产热,因此骨骼肌在这个反射弧中属于效应器。(2)有病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5,因此要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机体的产热量增加,散热量增加,因此24h内A=C。故答案为:(1)神经调节;下丘脑;效应器(2)=27.【答案】C【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解析】【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解答】水中的大鱼可以看到空气中的蜻蜓,是空中蜻蜓反射的光斜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了大鱼的眼睛形成的虚像。由光的折射定律知,此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大鱼逆着折射光线沿直线看到了蜻蜓的像在B
52、点,由于像的位置比蜻蜓的实际位置偏高,则蜻蜓的实际位置在C点,所以大鱼应选择C路线才有机会捕获蜻蜓。28.【答案】(1)不会(2)【考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描述可知,当折射角等于90时才会发生全反射,因此只有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时才可能发生全反射。(2)根据(1)中的结论完成作图。?【解答】(1)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2)光从空气垂直分界面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光线到达三棱镜的斜面时,此时入射角为4541.8,会发生全反射。首先通过入射点作垂直分界面的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下面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光垂直分界面从玻璃
53、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不变,如下图所示:29.【答案】【考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解析】【分析】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时,首先确定电路的串并联关系,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用电路符号替换对应的电器元件即可。【解答】根据实物图可知,灯泡L1与L2并联,开关S1在干路上,开关S2与L2串联在同一支路上。从电源正极出发,依次连接开关S1、灯泡L2、开关S2,然后回到负极;L2右端的接线柱为分流点,而汇流点在S2与负极之间;将灯泡L1连接在分流点和汇流点之间即可,如下图所示:30.【答案】(1)CE(2)E【考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解析】【分析】当电路是通路时,电灯就能发光,从而辨别哪两个线头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
54、【解答】(1)因为连接A和B,将测通器的m连接在D上当n连接F时小灯泡发光,说明DBAF连通,CE为另外的一根。(2)现在知道CE为一根导线,将AC连在一起,先把m连接在E上,若n连接F时小灯泡发光,则AF为一根导线,不亮说明AD为一根导线。故本题答案为:(1)CE(2)E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每空2分,共30分)31.【答案】(1)同种植物的长度、生长状况相似(2)比较每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3)AF(4)低浓度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考点】控制变量法,植物激素【解析】【分析】该实验探究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溶液对扦插枝条生根(数量)的影响,蒸
55、馏水组起对照作用,表格中数据可知,D组生根最多,E组生根少于D组,这是由于D组的吲哚丁酸浓度适宜,促进作用明显,枝条大量生根;F组的吲哚丁酸浓度过高,抑制了枝条生根。【解答】(1)该实验需要控制其他条件比如同种植物的长度、生长状况相似,实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对植物生根的影响,需要改变的是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的浓度。(2)比较每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就可知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的作用。(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F组的溶液浓度为1000mg/L,它的平均生根数量为3条,A组为蒸馏水,因此A组和F组作比较说明超过一定浓度时,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4)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的影响是低浓度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有抑制作用。故答案为:(1)同种植物的长度、生长状况相似(2)比较每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3)AF(4)低浓度吲哚丁酸溶液对植物生根有促进作用,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运输管理实训课程实施合同3篇
- 新学期教师工作计划范文10篇
- 2022年《春节的习俗》6年级作文
- 2021公司员工个人述职报告大全三篇
- 简历自我评价集合15篇
- 航天火箭公司评估报告(上网)
- 大学金工实习报告模板汇编9篇
- 商务会议邀请函范文集合八篇
- 社会实践的自我鉴定集锦15篇
- 人民日报评论网络暴力素材-人民日报评治理网络暴力
- 大屏实施方案
- 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工程建设监理公司薪酬管理制度
- 软件测试人员述职报告
- 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中教学质量检测英语试题【含答案解析】
- 器械相关感染预防课件
- (完整word)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管理制度
- 2024年度医院影像科护理工作计划
- 肿瘤学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的研究
- 平板车悬挂液压系统设计课件
- 《冲击地压及其防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