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登录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1-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2021七上江北期中)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大雁何时南飞B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C哪种颜色月季

2、花好看D植物的蒸腾作用是否受温度影响2(2021七上江北期中)当你肚子疼到医院里看病时,通常医生问你哪里疼,有无拉肚子,是否感觉疲劳;然后用手去触摸一下;并叫你去化验血液、大便等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直接目的是为了()A建立假设 B获取事实和证据C提出问题 D制定计划3(2021七上江北期中)如图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A BC D4形成新物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A地理隔离 B食物变化 C天敌出现 D环境改变5(2021七上江北期中)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

3、应记为()A12.45cm B12.34cm C12.36cm D12.35cm6(2021七上江北期中)下面几个量中最接近25cm的是()A火柴盒的长度 B铅笔的直径C课本的长度 D钢笔的长度7(2021七上江北期中)下面关于生物分类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B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C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D被子植物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8(2021七上江北期中)现有两个大小相同、制作材料不同的小球,为了比较它们的弹性好坏,应选择下列中的哪一个方案?()A手触摸小球,感觉哪一个球较软,软的小球弹性好B让两球从同一高处静止下落,反弹高的小球弹性

4、好C把两球从同一高处向地面掷,反弹高的小球弹性好D把两球向墙壁扔去,反弹后离墙壁远的小球弹性好9(2021七上江北期中)下列各种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秒的是()A人心脏跳动一次 B人正常呼吸一次C人打一个哈欠 D眼睛迅速眨一次10(2021七上江北期中)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A3.7米3.71000毫米3700毫米B3.7米3.7米1000毫米3700毫米C3.7米3.7米10003700毫米D3.7米3.710003700毫米11(2021七上江北期中)下列事实中,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汽油作燃料C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 D用石墨制铅笔芯12(2021七上江北期

5、中)小明同学将一台已经调节好的学生天平,移动到另一张桌子上。用这个天平测量质量,应该()A不必调节就可以测量 B桌面平整就不需调节C重新调节平衡 D把平衡螺母向右调节13(2021七上慈溪期中)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质量会改变的是()A一块铝变成铝壶 B一块冰熔化成水C一台仪器被宇航员带到月球 D自行车轮胎日久磨损14芸豆、黄瓜、西红柿、海带、花生等都是餐桌上常吃的菜品,小明同学想获取它们的种子来种植,你认为他不可能得到的是()A黄瓜 B西红柿 C海带 D芸豆15(2021七上江北期中)用天平正确测量物体质量时,在右盘中加入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则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从右盘中取出最小的砝码,指

6、针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则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A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处B将物体和砝码的位置互换,再重新测量C向左调节游码,使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处D向右调节游码,使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处16(2020七上余杭期中)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37.3,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就去测量小英和小刚的体温,如果小英和小刚的实际体温为37.1和38.4,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A37.3和37.4 B37.1和38.4C37.1和37.4 D37.3和38.417(2021七上江北期中)把手指插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最有可能是()A75 B55 C35 D15

7、18(2021七上江北期中)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C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019(2021七上江北期中)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A B C D20(2021七上江北期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的品种繁多,五彩纷呈,形态各异,不同品种的荷花,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 D数量多样性21(2019七上台州期中)长期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其形态等方面会出现一系列的适应特

8、性。下列叙述与干旱环境中的植物特征不符合的是()A具有发达的根系 B叶片表面积很大C具有肥厚的肉质茎 D叶表面具有较厚的角质层22(2021七上江北期中)竹节虫具有与树枝相似的体形,用“欺骗”的方式保护自己免遭捕食者的袭击,在生物学上我们称为()A保护色 B警戒色 C拟态 D相似23(2021七上江北期中)豇豆的茎,虽没有卷须、吸盘等特殊的附属结构,但它的茎却又沿着其他物体呈螺旋状缠绕的本领,它的茎属于()A缠绕茎 B匍匐茎 C攀援茎 D直立茎24(2021七上江北期中)下列物体中,不属于生物体的是()A禽流感病毒 B流动的河水 C蘑菇 D鱼25(2021七上江北期中)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家鸡和

9、原鸡有很多相似的特征,但家鸡的产蛋量高。人们能把原鸡驯化成产蛋量高的家鸡,是因为生物具有()A生殖和发育的特征 B生长的特征C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D新陈代谢的特征26(2019七上宁波期末)猪笼草: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把其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A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能B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动物不能C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D植物都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27(2018七上宁波期中)采用“双名命名制”统一了动植物的命名的科学家是()A李时珍 B林奈 C亚里士多德 D华佗28(2021七上江北期中)下列哪种特征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A体表被毛 B体温

10、恒定C胎生、哺乳 D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29(2021七上江北期中)下列动物中,体表有外骨骼的是()A蜗牛 B水母 C蚯蚓 D蝗虫30(2021七上江北期中)一般很难看到竹子开花,但根据竹子茎长成后不能加粗,竹叶具有平行脉等特征,可以推知竹子的花基数应该是()A2 B3 C4 D531(2021七上江北期中)下列选项中,常用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A葫芦藓 B肾蕨 C月季 D松树32(2021七上江北期中)菜青虫的体色与其生活的环境极为相似,对这种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环境对生物的制约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33(2021七上江北期中)提到细菌和真菌

11、,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危害,其实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下列有关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说法错误的是()A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抑制乳酸菌繁殖B制作不同的发酵食品,所利用的细菌或真菌可能是不同的种类C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冷藏,其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D腌肉长时间不易腐烂,是由于盐分多会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34(2021七上江北期中)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都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甲玻璃泡的容积比乙大。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乙的内径比丙细。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A甲最长 B乙最长 C丙最长 D一样长35(2021七上江北期中)

12、用天平称出一墨水瓶最多能装水的质量,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是,称出空瓶的质量,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方法二是,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把水倒掉再称出空瓶的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你对这两种方法的看法()A随便用哪一种方法都一样B用第一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C用第二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无法判断36(2021七上江北期中)体温计的准确程度比一般温度计高,这是因为()A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玻璃管B体温计里装的是水银C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大而玻璃管又很细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小37(2021七上江北期中)鱼在水中游泳时,即使视线不好,也能顺利躲开礁石,这是因为()A嗅觉在起作

13、用 B侧线在起作用C听觉在起作用 D视觉在起作用38(2021七上江北期中)某同学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读数为14.21分米,则该读数的准确值和估计值各是()A14.2分米和1毫米 B14.2分米和0.01厘米C14分米和0.21厘米 D14分米和0.21分米39(2021七上江北期中)有一种鸟,其习性是在远离人类活动的区域生活例如有一片原始森林(如图甲),在周围没有人类活动时,这种鸟可以在该森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有关部门为发展生态旅游,在该森林内开辟一条如图乙所示的观光小路对这一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从生态角度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鸟的活动范围将更大,数量会更多B该鸟类的生存空间将缩小,可能

14、威胁到它的生存C因为小路宽度很小,该鸟类的生存空间没有变化D旅游开发有利于经济发展,鸟类的减少或消失不会影响当地的环境,无需考虑40(2021七上江北期中)如图表示栽培小麦、野生小麦、栽培玉米及野生玉米各种群中个体的多样性程度。如果环境剧变或某种植物病虫害暴发,在自然条件下,其中生存几率最大的植物种群是()A栽培小麦 B野生小麦 C栽培玉米 D野生玉米二、问答题(每空1分,共30分)41(2021七上江北期中) 和 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42(2021七上江北期中)在下列数字后面分别填上适当的单位:(1)一张邮票的质量约为50 ;(2)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3)某人的身高1.82 ;(

15、4)楼梯中每级台阶约为20 ;43(2021七上江北期中)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 刻度尺,该物体的长度是 mm。44(2021七上江北期中)如图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 。45(2021七上江北期中)填写下列物体或现象中所具有的能量。(1)流动的河水具有 。(2)站在跳台上的跳水运动员具有 。(3)被拉长的橡皮筋具有 。46(2021七上江北期中)测量误差: 与 之间存在的差异。误差存在又不可避免。对于长度的测量,可以使用更精密的仪器或 的方法减小误差。47(2021七上江北期中)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冰块的质量,此时天

16、平平衡。若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一段时间后,部分冰熔化成水,则此时天平 (选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仍然平衡”);测量后,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时,发现有砝码上粘有一小块橡皮泥,则测得的冰块质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与真实值一致”)。48(2019九上诸暨月考)下列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填序号)。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了;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纸张燃烧;瓷碗破碎;铁生锈;石蜡熔化。49(2021七上江北期中)避役会随环境改变体色,这种适应方式称为 。某些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这种适应方式称为 。50(2021七上江北

17、期中)落叶阔叶树冬季 ,是植物对 气候的一种适应。51(2021七上江北期中)余姚是杨梅的原产地,每年6月中下旬是杨梅旺季,在杨梅市场上小科发现每筐杨梅上面都盖着一种植物。(1)该植物有明显的根、茎、叶分化,叶呈羽状,叶片背面长有许多小囊,不开花,没有果实与种子。这类植物属于 植物,靠 进行繁殖。(2)杨梅清甜可口,营养丰富,在生物的结构层次上,杨梅属于 (选填“果实”或“种子”)。52(2021七上江北期中)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措施主要包括:就地保护、移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三个方面。例如,在成都市市区建立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对园中的大熊猫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繁殖管理就属于 ;为了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及

18、栖息环境,人们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就属于 。而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自然环境是 、珊瑚礁和热带湖泊。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53(2021七上江北期中)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苍蝇为什么一停下来就匆忙搓脚?”实验后,他们认为:苍蝇的脚上有辨别味道的感觉器官,其上沾有污物会影响这些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为了能时刻辨别味道,苍蝇必须经常搓掉脚上的污物,保持其清洁。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苍蝇属于 动物,其身体分节且有分节的附肢。(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苍蝇搓脚是为了清除脚上的污物”。材料用具:两个透明的干净玻璃瓶 若干只活苍蝇。实验步骤:在甲(瓶内无脏物)、乙(瓶内有脏物

19、)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相等数量的活苍蝇;在同一时间内观察记录甲、乙两个玻璃瓶中 的次数。(3)可能的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若甲瓶中的苍蝇搓“脚”次数接近或明显多于乙瓶中的搓“脚”次数,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无关。若 ,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有关。此实验步骤中的甲装置起 作用。54(2021七上江北期中)学习了质量一节后,小明产生了这要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爱动脑筋的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他选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橡皮泥形状 长方体 圆柱体 圆环形 碎块橡皮泥质量

20、/g 28 28 28 28(1)小明实验时选用橡皮泥作为实验的材料,你认为选用这种材料对他的实验操作有什么好处? (2)由小明的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3)本实验中测量了多组数据,爱思考的冬冬想到:许多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有的是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你认为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55(2021七上江北期中)小鹏同学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1)小鹏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指针的位置如图1所示,此时小鹏正确的操作应当是 。(2)小鹏用调好的天平准确地称得物体的质量为62.6克,他在右盘中放了50克和10

21、克的砝码各一个,请你在图2的横梁标尺上画出此时游码的位置。(3)在学完托盘天平的使用后,小鹏发现实验时操作不当会引起读数误差,下列操作会引起读数比实际值小的是 。游码没有归零,就调节天平平衡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处的右侧就停止调节使用生锈的砝码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四、附加题(每空2分,共20分)56(2021七上江北期中)将细菌放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想检验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你认为下列哪个实验方案最合适?()A BC D57(2021七上江北期中)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用一个带细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制成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所示,下

22、列说法正确的是()A去掉橡胶塞,不影响温度计的使用B换用不同液体,温度计测量的范围相同C玻璃管越粗,水沿着细玻璃管上升和下降的越明显D将小瓶放到盛有热水的容器中,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58(2021七上江北期中)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把一粒米放在天平里仔细测量B把一粒米放在一杯子中,称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反复测量再求平均值D先测一百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59(2021七上江北期中)在每1分钟时间人的心脏搏动次数称为人的心率,医生可根据心电图得到病人的心率。某台心电图仪的出纸速度(纸带移动的速度)为3cm/s,医院进行体检时记录下某人的心电图

23、如图所示,已知图纸上每个小方格边长为5mm,则此人的心率约为()A84次/分 B100次/分 C70次/分 D60次/分60(2021七上江北期中)小红做实验时发现一只温度计不准确。把它和标准温度计一同插入水中,发现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是4,放入沸水(一个标准大气压)时的它的示数为54仔细观察,他的刻度是均匀的,则这只温度计的示数为26时,实际温度是 ,在 时,这只温度计的温度等于实际温度。61(2021七上江北期中)如图为小亮在做“长度的测量”实验: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 。62(2021

24、七上江北期中)小敏、小颖和小青在玩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时间有规律。于是对“哪些因素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下列猜想,小敏猜想:可能由秋千的绳长决定;小颖猜想:可能由人与秋千坐垫的总质量决定;小青猜想:可能由秋千摆动幅度(摆动中人离开中心的最大距离)决定。于是进行了如图实验,一细绳一端拴一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数据如表。实验 序号 小球到固定点 距离(摆长)/米 小球质 量/克 摆动幅 度/米 小球往返摆动 20次的时间/秒 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秒1 0.7 20 0.05 33.2 1.72 1.0 20 0.08 39.7 2.03 1.0 30 0.05 3

25、9.8 2.04 1.0 30 0.08 39.7 2.05 1.3 20 0.05 45.3 2.3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完成上述实验,除如图器材外,还必需的实验器材是:天平、秒表和 ;(2)从本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由 决定;(3)摆钟是利用本实验的原理制成的。某摆钟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摆钟的摆长调 (选填“长”或“短”)。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解答】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6、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大雁何时南飞 , 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否受温度影响, 有科学研究价值,属于科学问题;哪种颜色月季花好看,没有科学研究价值,不属于科学问题。故选C。2【答案】B【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解答】当你肚子疼到医院里看病时,通常医生会问你哪里疼、有无拉肚子、是否感觉疲劳,也会用手挤压你的肚子,还会让你去化验血液、大便等。医生这些行为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得事实与论证,然后得出结论。故选B

27、。3【答案】B【考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要求: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刻度线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解答】A.图中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故A错误;B.图中刻度尺的使用规范,方法正确,故B正确;C.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紧贴被测物体,故C错误;D.图中刻度尺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故D错误。故选B.4【答案】A【考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解析】【分析】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由于山脉、河流、海洋的分离,是地球上某些地区处于稳定隔离状态,在这种隔离状态的环境下,使生物在外形、行为等方面

28、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形成新物种。【解答】形成新物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理隔离。故答案为:A5【答案】D【考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同一把刻度处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虽略有差异,但是相差不大,据此去掉错误数据,最后计算出剩余数据的平均值即可。【解答】比较可知,12.75cm明显偏大,将其去掉。则该物体的长度为:。故选D。6【答案】C【考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对常见物体的长度的认识判断。【解答】A.火柴盒的长度大约5cm,故A不合题意;B.铅笔的直径大约5mm,故B不合题意;C.课本的长度大约25cm,故C符合题意;D.钢笔的长度大约14cm,故D不合题意。故选C。7【答案】

29、B【考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生物的分类等级越小,生物共同特征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分类等级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解答】A.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A正确。B.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应该越多,B错误。C.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C正确。D.被子植物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D正确。故选B。8【答案】B【考点】控制变量法【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控制变量法,掷出球时的力度、高度都会影响球反弹的高度,据此分析解答。【解答】A.手的感觉是不

30、可靠的,故用手触摸两球感受软硬程度来比较两球的弹性大小不合理,故A不符合题意;B.把两球从离地面相同高度处由静止下落,控制了高度、初速度,反弹的越高的球弹性越大,磁方案最合理,故B符合题意。C.因掷出球时的力度、高度都会影响球反弹的高度,掷球的力度、高度未知,所以不能通过们反弹的高度来比较弹性大小,故C不符合题意;D.因扔球的力度会影响球反弹的距离,扔球的力度未知,所以不能通过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来比较弹性大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9【答案】A【考点】估测【解析】【分析】估算1秒钟的大概时长,根据选项判断每个所需要的时间,据此解答。【解答】A.心脏正常跳动一次,大约需要0.81s,故选项A

31、符合题意;B.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3s,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 人打一个哈欠 时间约为6秒,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人眼睛迅速眨一下,比心脏跳得快,约为0.3s,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答案】A【考点】单位换算【解析】【分析】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以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在换算过程中,只能有一个单位,就是要换算成的单位,且写在进率的后面,据此分析判断。【解答】米化毫米,为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以进率1000,写作:3.7米3.71000毫米3700毫米,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11【答案】B【考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分析】化学性质是物质

32、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所属物质类别的化学通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解答】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利用干冰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发生升华时吸热,为物理性质,故A不合题意;B.汽油作燃料,利用汽油的可燃性,为化学性质,故B符合题意;C.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利用氢气的密度比较小,为物理性质,故C不合题意;D.用石墨制铅笔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为物理性质,故D不合题意。故选B。12【答案】C【考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解析】【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规则判断。【解答】小明同学将一台已经调节好的学生天平,移动到另一张桌子上,它的平衡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在使用前,必须重新调节

33、平衡,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13【答案】D【考点】质量及其特性【解析】【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的质量不随其位置、形状、状态的改变而改变。【解答】A、一块铝变成铝壶指的是铝的形状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A不符合题意;B、冰熔化成水,状态发生改变,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B不符合题意;C、一台仪器被带到月球,它的位置发生改变,但质量没变,C不符合题意;D、自行车轮胎日久磨损导致它的质量因磨损而减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4【答案】C【考点】种子植物;孢子植物【解析】【分析】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可用种子繁殖后代,称为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

34、、藻类植物没有种子,为无种子植物。【解答】黄瓜、西红柿、芸豆都是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海带是藻类植物,没有种子.故答案为:C15【答案】D【考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解析】【分析】在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如果放入最小的砝码偏大,去掉最小的砝码偏小的时候,就必须调节游码,据此分析判断。【解答】用天平正确测量物体质量时,在右盘中加入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则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从右盘中取出最小的砝码,指针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则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向右调节游码,使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处,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16【答案】D【考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体温计

35、的示数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分析即可。【解答】因为小英的体温37.137.3,所以测量小刚的体温时示数为38.4。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17【答案】C【考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对人体体温的了解分析判断。【解答】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将手指插入水中感觉不冷不热,说明水温和体温相差不大,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18【答案】D【考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对温度计的认识分析判断。【解答】A.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B.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故B错误;C.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如果离开被测液体读数,那么示

36、数会马上发生改变,即不能离开被测物体,故C错误;D.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则此时的示数为30,故D正确。故选D。19【答案】B【考点】特殊测量方法【解析】【分析】根据“组合法”测圆的直径以及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判断。【解答】A.刻度处的刻度应该紧贴圆柱体,故A错误;B.用三角板和水面桌面夹住圆柱体,且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与刻度尺重合,刻度处的刻度紧贴圆柱体,且桌面与0刻线对齐,故B正确;C.只用一把刻度处不能准确找到圆的直径的位置,故C错误;D.下面的桌面没有对准刻度尺的某个刻度,故D错误。故选B。20【答案】B【考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

37、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解答】荷花品种资源丰富,传统品种就达200多个,且不断有新品种涌现。荷花有不同品种,体现了生物的遗传多样性。故选:B。21【答案】B【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解析】【分析】不同植物在不同的环境适应性不同,结合干旱环境保持水分是重要的植物生存法则,干旱环境植物各部分的作用来解题即可。【解答】干旱环境中水分缺乏,具有发达的根系可以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具有厚的角质层可以减少水分的蒸腾提高了植物的保水能力,这些条件与干旱的环境相适应。叶面积大蒸腾作用就大,散失的水分多,因此不适应干旱环境。故答案为:B22【答案】C【考

38、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解析】【分析】态指的是一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与另一种生物相似的外表,以欺瞒捕猎者远离物种,或者是引诱猎物靠近物种。【解答】A.保护色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如大刀螂的颜色与环境一致呈草绿色,目的是为了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属于保护色,A错误。B.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有些动物如瓢虫鞘翅具有鲜艳的色斑,目的是威慑、警告其它动物,不要靠近我,属于警戒色,B错误。C.拟态指的是一个物种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与另一种生物相似的外表,以欺瞒捕猎者远离物种,或

39、者是引诱猎物靠近物种。竹节虫看起来像竹枝,是欺瞒捕猎者远离属于拟态,C正确。D.竹节虫看起来像竹枝,是欺瞒捕猎者远离属于拟态,不是相似,D错误。故选C。23【答案】A【考点】茎的形态结构【解析】【分析】植物的茎按生长习性分:直立茎、缠绕茎、匍匐茎、攀缘茎;按质地分:草质茎、木质茎、肉质茎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各种茎的概念。【解答】豇豆的茎有沿着其它物体呈螺旋状缠绕的本领,属于缠绕茎。故选:A。24【答案】B【考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解析】【分析】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

40、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 禽流感病毒 、蘑菇和鱼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属于生物,流动的河水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选B。25【答案】C【考点】遗传和变异现象【解析】【分析】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是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是所选择的形状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解答】首先人工选择的方向是人们的需求和喜好。而“蛋鸡”的出现是人工选择的结果,人们这样选择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鸡蛋。我们又知道正是由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使得原鸡在繁殖中出现了不同的变异个体(产蛋多的个体与产蛋少的个体),为选择

41、提供了选择的资料,选择的基础。人们就专门饲养(选择)和繁殖产蛋多的鸡。在这个过程中产蛋多的变异逐代积累而得到加强,形成现在产蛋量很大的蛋鸡。故选C。26【答案】B【考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根据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解题,细胞结构的不同,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生理和活动,植物一般不动,动物一般运动;生活的方式,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型的;动物一般是异养型的。【解答】解:A、动物和植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A错误;B、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动物不能,故符合题意C、动物会动,植物有的也可以动,如猪笼草的捕食,故C错误;D、植物不全是绿色的,动物也有绿

42、色的,故D错误;故答案为:B。27【答案】B【考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双名命名法(又称二名法),依照生物学上对生物种类的命名规则,所给定的学名之形式.【解答】双命名制出自林奈的植物种志;故B符合;故答案为:B。28【答案】C【考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为胎生哺乳,幼崽出生时已经基本发育完整,所以不易受到天敌的攻击,能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增加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能力。【解答】ABD.体表被毛, 体温恒定, 神经系统发达, 与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无关。故ABD错误;C.哺乳动物在繁殖期间雌性交配,雄性的精子进入雌性的体内,和卵细胞结合,形成

43、受精卵,在惟性动物的子宫内发育形成胚胎,胚胎在母体的子宫中,通过胎盘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刚出生的幼体身上无毛,眼睛没有睁开,不能行走,只能靠母体的乳汁生活,叫哺乳,所以称为哺乳动物,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加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能力。C正确。故选C。29【答案】D【考点】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节肢动物具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特征.【解答】A. 蜗牛属于软体动物,体表没有体表有外骨骼,A错误;B.水母属于腔肠动物,体表没有体表有外骨骼,故不正确.C.蚯蚓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靠体表进行呼吸,为环节动物.故不正确;

44、D.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具有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等特征,故正确;故选:D30【答案】B【考点】花的结构【解析】【分析】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单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一片子叶,叶脉多为平行脉,须根系,单子叶植物的花基数通常为3,茎中的维管束是散生的,不排列成圈.如玉米、水稻、韭菜;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两片子叶,叶脉多为网状脉,直根系,双子叶植物的花基数通常为5或4,茎中的维管束成环状排列,即排列成圈,且有形成层,能够产生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属无限维管束(开放维管束),如大豆、花生、萝卜、杨树.【解答】竹子属于单子叶植物,花基数应该是3

45、。故选B。31【答案】A【考点】空气污染与保护【解析】【分析】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容易受有毒气体的危害,我们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据此解答。【解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月季属于被子植物,松树属于裸子植物,可见A正确。故选:A。32【答案】C【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解析】【分析】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

46、物都是有利的。【解答】生物的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适应性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需要很长时间形成的。菜青虫的体色与其生活的环境极为相似,不容易被敌害发现,有利于防御敌害,保护自己,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选C。33【答案】A【考点】细菌;真菌【解析】【分析】(1)制作泡菜要创造无氧的环境;(2)制作不同的发酵食品,所利用的真菌或细菌是不同的种类,如制作腐乳、酸奶等要用到乳酸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醋要用到醋酸菌;(3)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解答】A.制作泡菜要创造无氧的环境,因此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主要是为了防止氧气的进入,A错误;B.制作

47、不同的发酵食品,所利用的细菌或真菌可能是不同的种类,B正确;C.新鲜蔬菜放入冰箱内冷藏,其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C正确;D. 腌肉 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腌肉等食品采用的是腌制法,通过过多的盐分渗出水分,增加渗透压,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D正确。故选A。34【答案】A【考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圆柱体的体积公式V=Sh分析比较。【解答】(1)甲和乙的内径相同,即横截面积S相同。甲的玻璃泡的容积大于乙,即变化相同的温度时体积的变化量V甲V乙。根据公式V=Sh可知,甲液柱变化的高度大于乙液柱变化的高度,即h甲h乙。(2)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即变化相同的温度时体积的变化

48、量V乙=V丙。乙的内径比丙细,即横截面积S乙h丙。则最终液柱变化的高度h甲h乙h丙。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35【答案】B【考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将水倒掉时,并不能将水完全去掉,据此分析判断。【解答】在方法二中,将瓶子中的水倒出时,肯定会有部分水附着在内壁上,因此测出的质量其实是瓶子质量和水的总质量,即测量结果偏大,则第一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36【答案】C【考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V=Sh分析即可。【解答】使用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时,玻璃管内液柱变化的高度越大,则测量越准确。根据V=Sh可知,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大且玻璃管

49、很细,则变化相同的温度时,体温计的液柱高度变化更大,即测量更精确,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37【答案】B【考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解析】【分析】鲫鱼通过侧线可以感知水压大小、水流方向、水流速度、水中物体的位置和其他各种变化。【解答】鲫鱼通过侧线可以感知水压大小、水流方向、水流速度、水中物体的位置和其他各种变化。所以鲫鱼即使是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游泳,也不会迷失方向,能顺利躲开礁石,起主要作用的器官是侧线。38【答案】A【考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一个正确的长度的测量结果,等于准确值和估读值的和,最后一位为估读数字,据此分析判断。【解答】在14.21分米中,右边的数字“1”

50、为估读数字,则估计值为0.01分米=1毫米,则准确值为:14.21分米-0.01分米=14.2分米,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39【答案】B【考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答】题目中的信息可知,这种鸟,其习性是在远离人类活动的区域生活。有关部门为发展生态旅游,在该森林内开辟了一条如乙图所示的观光小路。会使该鸟类的生存空间缩小,可能威胁到它们的生存。40【答案】B【考点】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通过图示可以看出:栽培小麦、野生小麦、栽培玉米及野生玉

51、米各种群的比例关系,由于环境剧变或某种植物病虫害暴发,在自然条件下,其中生存几率最大的是种群较多的植物,野生小麦种群最多,其次是野生玉米;栽培小麦和栽培玉米的种群最少。【解答】因为栽培小麦和栽培玉米是人工培育选拔的生物品种,是以人类的农业、经济等为标准的,而其原种,都是野生的,由人类选拔培育的生物中,绝大部分品种不具备在野外生存下去的能力,因此排除掉栽培小麦、玉米,从现行种植面积而言,可以说小麦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要强一些,在一定程度上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温度不同湿度的自然环境,因此野生小麦的适应能力强,生存几率最大。故选B。41【答案】观察;实验【考点】用心观察与拓展观察力【解析】【分析】实验和观

52、察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观察能使人们获得有关自然的信息,实验可使自然现象在人为的条件下在现.科学探究需要实验,需要通过各种途径验证和得出结论,需要建立假设,需要用证据去证明假设,还需要应用科学。【解答】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42【答案】(1)mg(2)kg(3)m(4)cm【考点】物理量的单位【解析】【分析】(1)(2)质量的国际单位为kg,常用单位有t、g、mg;(3)(4)长度的国际单位为m,常用单位还有km、dm、cm、mm、m和nm。根据自己对常见物体的了解和单位的认识选择使用。【解答】(1)一张邮票的质量约为50mg;(2)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3)某人的身高1.

53、82m;(4)楼梯中每级台阶约为20cm。43【答案】A;24.0【考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根据刻度尺的使用规范分析判断;(2)长度的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读值。【解答】(1)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刻度处的刻度要尽可能的贴近被测物体,则正确的是A;(2)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准确值为2.4cm,估读值为0.00cm,那么该物体的长度为:2.4cm+0.00cm=2.40cm=24.0mm。44【答案】-22;58【考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根据图片确定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刻度增大的方向确定实际温度在0以上还是以下,最后根据液面位置读出示数即可。【解答】根据图

54、片可知,两个温度计的分度值都是1。甲:刻度值向下增大,则实际温度在0以下,因此冰的温度为:-20+(-1)2=-22。乙:刻度值向上增大,则实际温度在0以上,因此水的温度为:60-12=58。45【答案】(1)水能(机械能)(2)被举高的能(重力势能)(3)形变的能(弹性势能)【考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解析】【分析】(1)物体由于做宏观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2)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3)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解答】(1)流动的河水具有机械能(水能)。(2)站在跳台上的跳水运动员具有重力势能。(3)被拉长的橡皮筋具有弹性势能。46【答案】测量

55、值;真实值;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考点】误差分析【解析】【分析】根据误差的定义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分析解答。【解答】测量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误差存在又不可避免。对于长度的测量,可以使用更精密的仪器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47【答案】仍然平衡;偏小【考点】天平的使用及读数;质量及其特性【解析】【分析】(1)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2)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分析判断。【解答】(1)一段时间后,部分冰熔化成水,只是冰的状态发生改变,但是它的质量保持不变,即天平仍然平衡。(2)如果砝码底部粘有一块橡皮泥,则左盘冰块的质量=右边砝码的质量+

56、橡皮泥的质量,那么砝码的质量肯定小于冰块的质量,因此测出的冰块质量会偏小。48【答案】;【考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解答】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了,是发生了汽化现象,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纸张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瓷碗破碎,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铁生锈,有新物质三氧化二铁生成,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石蜡熔化,只是石蜡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那么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是化学变化的是: 。49

57、【答案】保护色;警戒色【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护色、警戒色、拟态.解答时可以从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避役的体色随环境而改变,目的是为了与环境颜色一致,避免敌害发现,属于保护色; 某些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 属于警戒色。50【答案】落叶;冬天寒冷【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解析】【分析】冬季植物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冬季植物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解答】冬季植物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

58、一种适应。51【答案】(1)蕨类;孢子(2)果实【考点】器官和系统;结构与层次;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蕨类植物主要特征:具有真正的根、茎、叶,具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植株比较高大;叶背面有许多孢子囊,孢子囊中有大量的孢子。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它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解答】 (1)蕨类植物主要特征:具有真正的根、茎、叶,具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植株比较高大;叶背面有许多孢子囊,孢子囊中有大量的孢子。 靠孢子进行繁殖。(2)杨梅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在生物的结构层次上属于果实。52【答案】移地保护;就地保

59、护;热带雨林【考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理。【解答】例如,在成都市市区建立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对园中的大熊猫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繁殖管理就属于 移地保护 ; 为了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及栖息环境,人们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就属于就地保护 ; 而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自然环境是热带雨林、珊瑚礁和热带湖泊。53【答案】(1)节肢(2)苍蝇“搓”脚(3)乙瓶中苍蝇“搓”脚次数明显多于甲瓶中苍蝇“搓”脚的次数;对照【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控制变量法

60、;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本题以探究“苍蝇搓脚是为了清除*脚上的污物”的实验为载体,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解释生活中现实问题的能力。遵循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的实验原则,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解答】(1)苍蝇属于 节肢 动物,其身体分节且有分节的附肢。(2)在甲(瓶内无污物)、乙(瓶内有污物)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数量相等的活苍蝇,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在同一时间内观察记录甲、乙两个玻璃瓶中 苍蝇搓脚” 的次数。(3)可能的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若甲瓶中的苍蝇搓“脚次数接近或明显多于乙瓶中的搓脚”次数,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无关。 若甲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