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_第1页
浙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_第2页
浙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_第3页
浙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_第4页
浙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 页码 8 / NUMPAGES 总页数 8浙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知识点巩固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堂回放。1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习题。_,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_。2题西林壁是_朝诗人_观_后的总结,借_说理,富有理趣。题目的意思是:_。3苏轼的诗还有很多,全是苏轼的诗的一组是_A.望庐山瀑布饮湖上初晴后雨B.惠崇春江晓景饮湖上初晴后雨C.春晓饮湖上初晴后雨4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讲的就是这个道理。5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A.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

2、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B.横看山岭连绵起伏,侧看山峰耸立,庐山的远近高低都不相同啊。C.庐山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高低起伏,错落有致。2. 课外阅读。纸船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1结合全诗说说画线句中的“从不肯”“总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_2明知纸船不会漂到母亲身边,

3、“我”为什么还是不灰心地叠着?_3. 阅读理解。雨中的树林金波雨中的树林是个童话世界,走进去你就会变成一个小精灵,每棵树都会送给你很多(喜悦高兴),你还会发现很多(奇怪新奇)的事情。(透明晶莹)的雨珠滚动在树叶上,蜘蛛吐丝给你穿一串项链;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还有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鸟儿在雨中也愿一展歌喉,听歌的松鼠摇着毛茸茸的尾巴;细雨淋过的浆果酸甜可口,刺猬扎满了一身运回了家。连那些小雨点儿都会变魔术,落在地上立刻就变成了蘑菇。(选自我寄给你一粒种子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在括号中恰当的词语下画“”2照样子,写句子。落花铺成的地毯又软又香。_又_又_。3诗中画“”的诗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4、法,将_比作_,这样写真好,因为_。4读完文章,你一定有不少感慨,用你的笔将它尽情地写出来吧。_4.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白桦(俄)叶赛宁已是傍晚,荨麻上闪着( )的露珠。我站在大道旁,倚靠着一棵柳树。( )的月光倾泻在我家房顶。远处不知哪里,传来夜莺的歌声。既温暖又惬意,仿佛围着冬天的火炉。白桦亭亭玉立,如一根根高大的蜡烛。而在树林的尽头,在远处的河对岸, 一个( )的更夫, 敲着( )的梆点。(选自叶赛宁诗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2这首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和_。3这首诗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在这幅画中,有诗人、_、_、_、_、_、_、_、等,请给你脑海中的这

5、幅图画起一个名字吧_。4结尾处描写更夫敲着梆点, 更突出了乡村傍晚的_5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置身于乡村童话般的世界中,充满了诗人的挚爱,请从诗中选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用“_”画出来,再展开补充至三四句话,意境不变。_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写出诗中加点字词的意思。吟:_ 瑟瑟:_可怜:_ 真珠:_2这首诗按_顺序,描写了从_到_这段时间江边的景色变化,表达了作者_之情。3下列对于“铺”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写出了残阳几乎是贴着水面照射过来的景象B.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C.写出了霞光非常强烈,把江水映得通红的

6、景象D.给人亲切、安闲的感觉4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本诗前两句的景象。_6.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_,_。1请把上面的诗句补充完整。2解释下列字词在这首诗中的意思。山原:_。子规:_。3请写出上面补充诗句的意思。_4请写出你学过的描写乡村生活的两句古诗词。_7. 课内阅读。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1这是一首宋词,请写出词牌名_,题目_,作者_。2补充横线上所缺的句子。3“亡赖”的“亡”字,这里应读_(注音),意思是_。4读完这首词的下片“大儿锄豆溪东,溪头卧剥莲蓬”,你的眼前浮现了怎样的情景?请写下

7、来。_8.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此诗是(朝代)诗人(作者)创作的。全诗紧扣一个“”字,表现了诗人对的感情。2诗的后两句突出了诗人游历过程中心情由_到_的转变。3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用“”画出来。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_。9. 古诗词阅读。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注释)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子规:鸟名,杜鹃鸟。1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_时节的景象。其中,写景的诗句是:_,_。2“雨如

8、烟”写出了雨的特点:_。读到诗句“子规声里雨如烟”,我们觉得尤为有趣,原因是_。3“闲人少”的原因是村子里的人“_”(填写诗句)。诗人说“闲人少”,目的是_。4这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_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_的赞美之情。10. 古诗阅读。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_,_?1补全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从诗句中我感受到桃花开得_,作者赏花时的心情是_的。11. 阅读天地。墙角的花(二)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1这首诗中,作者借物抒怀的形象是_,诗人用“墙角的花”来形容_。2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_12. 阅读诗歌,完

9、成练习。我们去看海走啊,一起走,我们去看海海风已吹进我们的心中耳边已响起潮声澎湃走啊,去看海,海是我们的梦海的胸怀如此地宽大海的家园如此地富足海是我们的另一个家看见海,就像走进了宝库我们在海的怀抱里跳跃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海在我们的怀抱里欢笑潮起潮落都有动听的歌去看海,一路唱着热情的歌曲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1写出近义词。 鲜亮(_) 启迪(_)2读了这首诗,我仿佛听到了_,我仿佛看到了_,我感受到“我们”看海时的心情是_的。3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大海的_之情。13. 课外阅读。我有一只翠鸟我在林中捉到一只翠鸟,它有身绿宝石般的羽毛。嘴,像只又尖又大的钳子,它那呆板的样子逗人好笑。我特地弄

10、来几只小虫,还有块吃剩的甜面包。为迎合它的口味又捉条小鱼,还用小刀一段段精心切好。奇怪,翠鸟就是不吃,它在笼子里嘎嘎乱叫。也许是口干舌燥吧,好,舀杯清水再加点砂糖作调料。它怎么还在叫?难道给它的东西还少?翠鸟啊翠鸟,伙伴提醒我:它准是想妈妈了,再不就是怀念家中的宝宝。若不,它怎会气得绝食,要从笼子里尽快溜跑?哦,我明白了,它和人一样,把自由看得无比神圣崇高。尽管送它金碧闪闪的笼子,还是不如家乡草棚美好。于是,我打开了笼子,放走了这只美丽的翠鸟,飞吧,飞吧,尽情的飞吧,快云把欢乐自由寻找。1写出描写翠鸟外貌的诗句。_2根据诗歌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的打“”。(1)从“我”用金碧闪闪的笼子作窝

11、,喂它小虫、甜面包的切好的小鱼,给它加了糖的清水喝可以看出“我”非常喜欢这只翠鸟。(_)(2)因为“我”不会养翠鸟,所以最后把它放走了。(_)3诗中的翠鸟个性特点表现在_。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A.对翠鸟的喜爱,对自由欢乐生活的向往。B.思念家乡的情感。C.喜爱捉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情感。14. 默写古诗,并完成练习。题西林壁_,_。_,_。1在横线上补全诗句。2解释下列字、词。(1)题:_(2)缘:_(3)不识:_(4)西林:_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代诗人苏轼。前两句诗写了诗人从_、_不同的角度,在_、_、_、_不同位置观看_的感觉。前两句诗的意思是_。4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诗中

12、有哪句诗说明了这个道理,请写在横线上。_15.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游子谣戴望舒海上微风起来的时候,暗水上开遍青色的蔷薇。游子的家园呢?篱门是蜘蛛的家,土墙是薜荔的家,枝繁叶茂的果树是鸟雀的家。游子却连乡愁也没有,他沉浮在鲸鱼海蟒间:让家园寂寞的花自开自落吧。 因为海上有青色的蔷薇,游子要萦系他冷落的家园吗?还有比蔷薇更清丽的旅伴呢。清丽的小旅伴是更甜蜜的家园,游子的乡愁在那里徘徊踯躅。唔,永远沉浮在鲸鱼海蟒间吧。(选自小学课本中的名家作品赏析大全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对文中的两个问句分析正确的是()。A.第一个是疑问句,第二个是反问句B.第一个是反问句,第二个是疑问句C.全是疑问句2“暗水上

13、开遍青色的蔷薇”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将_比作青色的蔷薇。3全诗共_小节,第二小节写“蜘蛛的家”、“薜荔的家”、“鸟雀的家”,通过对比,流露出作者_之情。4理解诗歌,完成判断。(1)第三节写游子常年漂泊在外,思念家园也就成了一种奢望。(_)(2)第四节“还有比蔷薇更清丽的旅伴呢”表明作者虽然心系家园,但身处的地方更让他流连忘返。(_)(3)第五节一个“唔”字,表达了游子经过沉吟之后想要挣脱乡愁,面对现实的决心。(_)(4)本诗以游子的情感构成往复不已的循环:乡愁不断地萌生,又不断地被理智所抑制。(_)16. 课内阅读。白桦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 )的流苏如画。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 )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 )的光华。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补全诗句。2读了这首诗,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A.诗人对冬天的赞美之情。B.诗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