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唐宋元明清古典山水画 唐末宋初:1000年前的山水画盛世在一千年以来的各类画史和评论集中,宋朝都被看作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成熟时期,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绘画大师,很多都是出自宋朝,我们今天将细读的范宽和明天将介绍的郭熙分别是北宋前期、中期最重要的画家。在宋朝之前,人物画一直是汉、唐的主要画种,但从动荡的五代开始,中国山水画开始发展。那时候,一些诗人、画家开始受到道家观点和思想所激发,寻觅自然之美,“与自然合一”,他们将对人的兴趣转移到自然上,长期隐居深山,以毕生的精力去描绘山水。到了十一世纪的宋朝,这一转移彻底改变了中国画的格局,从此,山水画成为中国绘画传统中的最重要的门类,也是取得了最独特最辉
2、煌的成就。他们在唐代水墨山水画和青绿山水的基础上,分别创造了肃穆的北方山岭和秀丽的江南山水。值得注意的是,五代和宋初山水画家开始追求画面的统一,不再像唐代画家那样在色彩和细节上下功夫,他们甚至减少颜色、或者完全不用色,来达到画面能够产生连续、完整的空间,比如使用浅墨表现远景,逐渐引人进入深处的小路、若隐若现的云烟等等。一张山水画更是画家自身境界的体现,而不再对现实的临摹。高居瀚在中国绘画史一书中这样写道:“在他们的作品中,自然与艺术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他们使用奇异的技巧,以达到恰当的绘画效果,但是他们从不纯以奇技感人;一种古典的自制力掌握了整个表现,不容流于滥情。艺术家好像生平第一次接触到了自然
3、,以惊欢而敬畏的心情来回应自然。他们视界之清新,了解之深厚,是后世无可比拟的。”因此,五代、北宋的董源、李成、范宽、郭熙,他们的作品在后来,一直被元朝、明朝的画家所崇拜,模仿。令人遗憾的是,今天我们能看到的真迹却是少得可怜。 盛唐的背景盛唐,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大致相当于公元八世纪上半叶。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朗,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李昭道图中所描绘唐玄宗李隆基为避安史之乱,行于蜀中的情景。画面安排了峻险的山岭,盘曲的石径,危架的栈道,云绕的天际,巧妙地画出这队庞大的队伍。作者匠心独运,将一群负带行李十分劳累的侍从
4、和马匹,位置画面的中心部位,而把唐玄宗的马惊不进和妃嫔、侍臣等贵人,压缩在画幅的右角。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构图雄奇,丘壑峭削,人物生动,意趣微妙。画中山石以线勾勒,用石青,石绿等色渲染,色彩明丽,画法古朴。此为宋摹本。明皇幸蜀图绢本绢本设色,立轴构图,咫尺之间,营造宏大的架构。集云光岚影之变,画深山幽谷白云萦绕,悬崖流泉,古木苍郁,行人策骑游赏,穿行其间,各具姿态,一一被画家收入笔端,曲尽其妙。春山行旅图王维此图是画家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画面群山环抱,树林掩映,亭台楼榭,古朴端庄,别墅外,云水流肆,偶有舟楫过往,呈现出悠然超尘绝俗的意境。在王维的山水画中,尤其这幅辋川图所创造的淡泊超尘的意境,
5、给人精神上的陶冶和身心上的审美愉悦,旷古驰誉。元代汤后士在其所著画鉴中说:其画辋川图世中之最著也。传世的雪溪图可说是最接近于史载王维绘画风格的一件作品了,画下方一座木拱桥将观者引入白雪皑皑一片冰雪世界,数目凋零,人烟稀少,小溪的两岸有茅屋四五间,溪中有一叶蓬船,有船夫撑篙而行。情景冷漠萧瑟。画家用墨色染溪水,以映衬两岸之白雪,坡石有渍染。这正是唐代山水画的一大典型特征。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全图采用俯视法,所画场景之透视异常精确,无论比例,角度,即使以焦点透视质之,皆中规矩。原作不知存何处,我们所见的图片恐怕还是翻录于中国名画宝鉴图录。李成 李成被誉为中国最伟大的山水画家之一,很多评论家认为,中国山
6、水画之所以能取得卓越成就,和李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为,从范宽到郭熙,他们都认为李成是自己的老师。和范宽的“高远”不同,李成的作品属于中国画中的“平远”。这幅相传是李成作品的晴峦萧寺,也体现了宋初山水的另一种北方风貌:山峦静穆,枯树凸立在稀岚里。黑树干清晰地矗立在前景,向后退去时,则浅充分体现了山水实景与画家内心秩序再现之间的关系。淡成影而消失,成就了一种新的庄严气氛。董源 董源和其学生虽然生活在南方,他们的江南风景,成就了中国另一个重要的山水画派,被尊为南派正宗,元四家及明代吴门画派都深受他的影响。这种画派的典型构图是圆头山脉绵延起伏的水景,用一种疏缓的笔调画成,使用了大量细点和皴笔来柔化形
7、式,以产生丰富的地质层次感。董源是钟陵人(今江西进贤西北)。南唐中主李璟一时任北苑副使,故称“董北苑”。绘画以水墨山水画成就最大。潇湘图是一卷典型的江南山水画派的作品,属董源的代表作。用水墨加花青,不作奇峰峭壁,层层叠叠的山峦复岭,沙州岸边有身穿紫衣的两个女子,滩上有奏乐者五人;江中一船上有六人,穿朱衣者坐在中间,一人举伞盖,也许是一个被迎接的新娘。整个画面清幽淡远,平淡幽深,充满了江南的雅致。此画原无印款,董其昌根据宣和画谱定名为潇湘图,并认为是描写“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的词意。董源水墨作画,近看笔黑不分,似乎杂乱无章;远看但见近山远水,景物粲然,历历在目,被誉为“粗头乱服之中出章法”的
8、变体画家。宋梦溪笔谈曾评论董源的山水画为“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夏圭 夏圭在溪山清远图的构图上开创了以少胜多、空灵深远的格局,把繁杂的景物加以概括,以精致的笔墨表现无尽的诗意。这种画风往往让人想到了南宋的“半壁江山”,为此他被称为夏半边。陆完为夏圭的山水画题款云:“中原殷富百不写,良工岂是无心者,恐将长物触君怀,恰宜剩水残山也。” 溪山清远图全卷以水墨绘出。朴素清逸,皴法全用斧劈,笔法苍老,劲利 方硬,表现出一种幽淡、清静、冷寂的意趣。夏圭是钱塘(今杭州)人。南宋宁宗朝画院待诏,赐金带。他善用秃笔带水作大斧劈皴,称为“拖泥带水皴”。夏圭的画与马远风格基本相似,文征明
9、评为夏画“趣胜”马画“意深”,但他们都是水墨苍劲一路,画史上并称为“马、夏”。黄公望,中国元代画家,书法家,元四家之一。原姓名陆坚,又名静坚,因过继浙江永嘉黄氏,遂改姓名,字子久,号一峰、一峰道人、大痴道人、井西老人和净墅等。代表作 丹崖玉树图轴。 丹崖玉树图轴王冕王冕 (公元12871359年)元画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人。擅画墨梅,师法杨无咎,喜作繁枝密花,万蕊千花,自创一格,笔法劲健。曾撰梅谱一篇。讲述画梅的经验。著有竹斋集。代表作南枝春早图。明代文人画中的雅兴到了明代开始的一百多年,中国画没有特别的发展,直到沈周和“吴门画派”的出现。在元朝统治的
10、短短90年中,“元四家”的创新改革,一直延续到明代初期。十五世纪中期,苏州一带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很多富商将钱财用来购买书画,文学、绘画、戏剧、书法等艺术,再度随着贸易的发达而兴盛起来,不少富家子弟和退隐的文人共同形成了一个“隐士”阶层。吴门派,就是这样一群生活在吴县(苏州周围)的文人。他们大多出身于豪门贵族,受过完整的儒家教育,过着优越的生活,悠闲地从事一些风雅又赏心悦目的娱乐。和元朝的隐士不同,他们极少有对社会的不满和愤懑,大多有一种对现状满意的舒适感。沈周 沈周就是明代画风最具代表性的“吴门画家”。他出身于一个世儒之家,曾祖父是王蒙挚友,父亲沈恒吉、伯父沈贞吉都善画,过着文人雅士的生活
11、,和当时的文人定期拜访,作诗填词,并以绘画、收藏为乐。在这样的生活氛围下长大,沈周自然从小就博览群书、能诗能文。沈周一生没有做官,他在父亲过世后以奉养寡母为由,拒绝当官,他对自己的悠闲生活相当满意,以“石田”为字,也就是“无用”的意思(引自左传:“得志于齐,犹获石田也,无所用之。” 他为人温雅宽厚,求其书画者经常是“屐满户外”,“败夫”、“牧坚”向他求画,也从不拒绝。甚至有人作他的赝品,求他提款,也欣然应允。向他学画的人也很多,一代名士文征明、唐寅都是他的学生。因而在明代中期苏州一带形成一支阵容强大,足以与浙派抗衡的“吴门画派”。沈周的画除了深受家庭的熏陶外,也得到同乡先辈杜琼、刘珏等人的亲授
12、。据明末画评家李日华记述:沈周以临摹各家画风开始,中年以黄公望为宗,晚年又“醉心”于吴镇,于广收博取中自拓新意,形成自己苍劲雄逸的独特风格。他讲究诗、书、画三者的有机结合,苍润雄逸的画面,配上清新质朴的诗句和挺拔苍劲的书法,突出了文人画的特色。沈周不仅为吴派的宗主、“明四家”的领袖,亦为明代山水画的代表作家,继戴进之后最有影响的画家。他的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仿董巨山图、东庄图、沧州趣图、卧游图、西谿图等。唐寅 秋风执扇图 唐寅,字伯虎,民间对“唐伯虎”的故事非常熟悉。自幼才华过人的他,性格玩世不恭,尤其是二十九岁时,他进京赶考,却遭遇科场舞弊案,无辜受到牵连,蒙冤坐牢之后,他更是无心做官,一生
13、放荡不羁。外出游历山河。回到苏州,他筑室“桃花坞”,与张灵、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结成死党,继续他的诗文书画的笔砚生涯,他还刻了一方常用的印,称自己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的画风主要受到沈周影响,后来他又追寻了李唐、马远等“宋代院体”传统,吸取元代四家水墨浅绛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行笔秀润缜密,潇洒清逸。这幅秋风执扇图就表现了一个手持纨扇,站立在秋风之中的弱女子,表情含蓄,若有所思。题画诗道:“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凉。”表现出了自己世态炎凉而愤懑。全图以水墨画成,线条遒劲且有动感,显出唐寅驾驭笔墨线条的功力和人物造型方面高深的造诣。戴进春山积翠图
14、戴进(13881462),又号玉泉山人,浙江钱塘人,最早他是一个金银工匠,后来学画,曾因秋江独钓图得到宣德皇帝的称赞,后来又遭人嫉恨,受谗言被削职为民。戴进离开宫廷后,长期在民间卖画为生,在南京、杭州一带生活,一生怀才而不得意,穷困潦倒,死后得到人们的认可,认为他的画能“变南宋浑厚沉郁之趣,成健拔劲锐一体”,对明代的画坛有重大影响,在画史上被称为“浙派”山水的开创者。戴进所作山水、人物极精妙,兼能花鸟、走兽。他的山水画,画法用斧劈皴,行笔有顿挫,水墨淋漓尽致。传世作品有春山积翠图、金台送别图、罗汉图、钟馗夜游图、关山行旅图等。这幅春山积翠图是他62岁所作,他以水墨写意的形式,表现了古松盘曲,山
15、峰逸秀,很典型地代表了他中晚期画风的演变。此画以斜向切割的方式表现了近、中、远三个景物层次,进景是一个山脚,有几株枝叶茂盛的松树,一老一少走在山间小路上。前方不远处,露出了茅舍的屋顶。远处的青山和松树构成了南宋宫廷画中的“S”形曲线。由此可以见他的画受到南宋画风的影响。孙克弘 (公元15331611年)明书画家。字允执,号雪居,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以父荫人仕,官至汉阳知府。擅画花鸟、竹石、山水,师法沈周、陆治。中年多作设色,工整清丽,晚年放逸,笔法简炼。善书法,能诗。代表作 百花图。 清代 清代的文人画代表人物是清初的“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他们的绘画风格主要沿袭了明代的传
16、统,以仿古画为重点。不过“四王”的山水,在笔墨技法上,都有很深的功力。与“四王”的保守因袭观点相对立的是清初的“四僧”。他们的绘画作品表现了不受拘束的个性,独辟蹊径,富于创造精神。在清代中期,“扬州画派”是最负盛名的绘画流派,他们不少人以卖画为生,作品大多适应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在创作上,反对模拟前人成规,比较自由地发挥了画家的艺术个性,所以扬州画派中就有了“扬州八怪”的说法。所谓“扬州八怪”,各家记载不一,被列入“八怪”的至少有15人,他们是:李鱼单、金农、高凤翰、汪士慎、黄慎、高翔、郑燮、李方膺、罗聘、华喦、李勉葂、边寿民、陈撰、杨法、闵贞等 。王翚 山水图 王翚(16321717年),字
17、石谷,江苏常熟人。生在诗书世家,祖上四世善画,他一生未涉足仕途,拜王鉴、王时敏为师。他笔墨功力精深,自称其作品“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他虽然也仿古,可是在临古中能融会诸家,变化生新,尚能重视生活和写生,这是他与其他“三王”有所不同的地方。偶有写生之作,汲取一点来自大自然的灵感,画面清润动人,多少还能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一定的生活气息。因为他的画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力,笔墨纯熟秀润,工致谨严,用笔雄健,有独到之处,造型能力和构图能力都很强,在当时被视为“画圣”,为“虞山(常熟的别称)画派”的领袖人物。这幅山水图是王翚浅绛山水画的代表作。层峦叠嶂,林木翁郁,溪涧纵横,板桥斜跨,山径曲
18、直,烟云浮动。构图以高远为主,采用元代画家的画法,多用披麻皴,小树以墨点点出,枫叶用朱黄绘制,颜色明丽,风格雅致。郑板桥 郑燮(16931765年),号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画家。幼时聪颖好学,尤爱字画,有诗、书、画“三绝”之誉,擅长画兰、竹、石、松、菊等,而以兰竹最为著名。竹石图是郑燮62岁时画的庭院之竹。瘦石壁立,以白描笔意为主,中锋勾勒,用笔致瘦硬的长折带皴勾出坚硬挺削的石质,极尽变化,神韵具足。石前有两三枝劲拔挺秀的新篁修竹,有呼有应。全图画家以“冗繁削尽留清瘦”的简洁画法写成。整个画面,简约明快,竹清石秀,气势俊迈,风神肃散,有傲然挺立、不可一世之概。画上题句云:“昔东坡居士作古木竹石,使用枯树而无竹,则黯然无色矣,余作竹作石固无取于枯木也;意在画竹,则竹为主以石为辅之,今石反大于竹多于竹,又出于格外也;不泥古法,不执己见,维在活而已”从这段题句,我们可以看出郑板桥的创作思想:首先是作画不落前人窠臼,不能唯古是从,食古不化,主张“师其意不师其迹”,“但得宋元气韵在,何须依样画葫芦”。其次是创作不能恪守陈法,不要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宠物照料保姆雇佣合同协议书
- 商铺转让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抚养权变更与财产分割调解合同模板
- 2025年度个人挖机租赁与施工验收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房东转租合同-科技园区房产租赁
- 2025年度医院医护人员岗位调整与劳动合同
- 2025年度互联网企业期权投资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影视作品宣传策划代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数字经济领域聘用业务经理专属合同
- 2025年度原油出口退税及关税优惠合同
- 2025年湖北中烟工业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西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集团限公司招聘29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石油行业海洋石油勘探与开发方案
- 医嘱或处方的督导检查、总结、反馈及改进措施
- 劳动保护知识培训课件
-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家政职业经理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水果加工工厂规划
- 十八洞精准扶贫课件
- 2024年湖北省恩施利川市林业局直属事业单位招聘18人历年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第九单元跨学科实践活动8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 《现代汉语》课件-词义的性质和构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