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书-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分析及对策_第1页
开题报告书-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分析及对策_第2页
开题报告书-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分析及对策_第3页
开题报告书-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分析及对策_第4页
开题报告书-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分析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1、本选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本选题的研究背景2001年11月,连续六年被财富杂志评为“最富创新能力”的美国能源巨擎安然公司(EnronCorp)曝光了超过12亿美元的假账,揭开了席卷全美的会计丑闻的序幕。2002年6月25日,世界第二大电信公司世界通信(World Com)被确认虚增 38 亿美元的收入和16亿美元的利润,成为美国历史上利润造假的最大案件;三天后美国最大的复印机制造商,被认为全美最可信赖的50家公司之一施乐(Xerox)公司虚增收入64亿美元、税前利

2、润14亿美元的财务欺诈案又昭然于天下。以安然和世界通讯为代表的会计造假丑闻,促使美国国会痛下决心,于2002年7月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即美国2002年上市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案,以打击会计造假,然而近一年后,美国又暴发了南方保健公司会计造假案,南方保健公司从1997年度至2002年上半年共虚增利润24.69亿美元,虚增利润占实际利润的比例为2460%。会计造假似乎已成为一种全球传播的恶疾,带来了类似“多米诺”我国政府在治理上市公司信息失真方面作了许多努力,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现实中还是免不了存在不少的问题亟待解决。2001年

3、1月,普华永道发布了一份关于“不透明指数”(TheOpacity Index)的调查报告。该报告以35个国家(地区)为调查对象,从腐败、法律、财经政策、会计准则与实务、政府管制等五个方面对不透明指数进行评分和排序。在这份研究报告所调查的35个国家(地区)中,中国被列为透明度最低的国家,仅好于南非(90),会计透明度与其他国家相比有明显差距。本文引用该报告,并不表明笔者完全赞同普华永道的研究结论,该调查至少在受访者的控制上,存在较大争议。尽管如此,该报告对说明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在世界上的排名仍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事实上,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一直心存疑虑。研究我国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的表现,可以

4、发现在我们身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愈演愈烈,从深原野、琼民源、红光实业、银广厦、东方电子直到德隆系、明星电力、创智科技、福建三农、金花股份、达尔曼等公司的违规事件,这些违规事件的发生严重的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同时也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阻碍经济的发展甚至会危及社会的稳定。2001年4月16日,时任国家总理朱鎔基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亲笔题写校训:“不做假账”(2)本选题的研究意义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一种公共产品,会计信息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债权人的信贷决策、对企业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评价、政府对微观企业的控制、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廉政建设等都密切相关。长期以来,我们对企业业绩的考核评价局限于若干

5、个主要指标,现行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诱因。供给方不能从信息的供给中得到直接的经济利益,甚至不能补偿信息披露的成本。正是由于我们对于结果状态的过于偏爱,以及对会计信息产生过程有所忽视,从而促使了企业短期行为、会计造假、违规交易等一系列失态运作随之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止,甚至越来越严重。本文从主要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做客观和主观方面的探讨,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方法和措施。2、国内外研究综述(1)国内的相关研究动态对于我国目前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邱学文(2002),周勤业、卢宗辉、金瑛(2003)通过问卷

6、调查的形式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信任度问题,表明投资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疑虑过多, 并从加强各方责任的角度提出了治理的建议。通过对中国证监会公告的处罚通告,用统计描述的方法,揭示了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令人担忧的现状。刘巍、赵琴(2010)在略论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危害及原因中指出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有一下集中:经济交易失真和会计核算失真,其中会计核算失真的手段只要有:操作利润、调节资产、虚构经济业务等。聂洪明(2010)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中指出会计信息失真是指财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数据、情况与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实际状况和结果不一致,包括待定项目信息与实际不符,整体信息对于事实不完整、不充分。在

7、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上,刘峰(2001)认为现有的制度安排本身排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并诱发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相关的法律制度安排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治本之举。谢德仁(2001)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点在于转轨经济时期的制度结构失衡,该结构均衡的恢复不仅在于相关制度(合约安排)的创新上,更在于能使结构恢复均衡的新制度的有效执行上。与此同时窦予华(2005)则认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之所以存在问题,利益驱动是内因,监管部门执法不严是外在原因。如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杨洁(2011)在如何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认为寻求防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新形势下深化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综合

8、性的系统工程,既要削除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主观原因,又要改变有助于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客观环境,做到预防在先,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常素敏(2011)年在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规制问题研究中认为应该加强企业外部监督、内部监督和构建会计信息失真民事责任体系等几个角度对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徐融、寸晓宏(2002)在会计信息故意性违法失真的防范的文章中,从加强道德规范、加强法律约束、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检查、加大违法处罚力度和会计违法成本、营造会计人员“独立的格局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对故意性违法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措施。是根治会计信息失真、杜绝弄虚作假和粉饰舞弊的有效方法。葛志兴(2000)

9、在会计信息供求质量特征及其矛盾的协调思路文章中对会计信息需求质量和会计信息供给质量的阐述和分析,提出会计信息的供给与会计信息的需求在质量上是存在矛盾的。认为解决矛盾的基本协调思路是:改革会计系统内部结构、优化会计系统外部环境、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具有借鉴意义。(2)国外的相关研究动态在国外,会计信息失真就是财务报告舞弊。Elliotthe Jacobson(1986)将财务报告舞弊定义为“通过重大误导的财务报告并可能损害投资者和贷款人的一种故意的管理舞弊”。有改定义可见财务舞弊是一种故意的管理舞弊行为,且是一种带有危害后果的舞弊行为,但定义中没有涉及舞弊人员是否存在获

10、取经济利益动机的事项。Matsumura, Ella, Mae and etal.(1992)的研究显示:对审计师实施严厉处罚可以减少会计信息失真和审计业务测试项目;提高审计测试要求将增加审计成本和审查项目,同时也将减少会计信息失真;内部控制较强时,审计师的审计风险较低,经理们的会计舞弊行为也较少;增加审计收费有助于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现象。Morton, Sanford(1993),Robert J Bloomfield(1997)对审计策略的研究表明:当财务报告的可信度低时,提高审计收费,加大审查力度,可降低审计风险。(Bruno S Frey(2000)的研究表明:过高的管理层薪酬是引发会计

11、信息失真现象的根源之一,代理理论坚持管理层薪酬与公司业绩挂钩,促使上市公司管理层为获取高额薪酬而实施会计舞弊,通过加强立法、规范管理层薪酬结构能有效减少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象。Henry NPontell(2002)通过建立最少会计信息失真模型与最多会计信息失真模型说明现行公司治理由于会计信息失真从属于舞弊行为,所以从学理论角度也可以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动机。3、主要研究方法由于本文研究的内容大多数以基础理论,其原理性较强,偏向于定性而非定了分析,故本文以文献综述和基础理论为依据,结合相关数据的分析,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阐述和分析,提出加强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信

12、息失真治理的思路与对策。4、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了解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深入解释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含义,分析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危害性,并提出相关治理对策的意见。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一)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含义(二)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三)我国会计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内部原因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外部原因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一)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二)健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监督职能 (三)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法律体系

13、 (四)加强会计控制,优化会计控制的环境(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公司治理机制5、主要参考文献1许海峰,中外财务欺诈大案,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 年;2朱海林,冷冰,美国施乐财务欺诈案分析,会计研究,2002年,第9期,第52-57页;3黄世忠,叶丰滢,美国南方保健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剖析,会计研究2003,第 6期,第59-63 页;4陈斌.会计信息失真探讨J.财会研究,2002(02):12-13.5张弘,上市公司违规特征及处罚有效性研究,深圳证券交易所研究文献()6朱平华,程传玉.如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J.会计之友,2002(08):6-8.7孙丽虹.会计信息失真及防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4、,2007(03):2-4.8李姝.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剖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04):9-10.9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通告(第五号)EB/OL.10杨兴龙.潜规则看会计信息失真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76-80.11谨.试论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职责J.商业研究,2001(06):45-4712新.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J.财经界.2007(08):74-7413Price Waterhouse & Coopers, The Opacity Index, Downloaded , April.2001Matsumura, Ella,

15、Mae, Etal, Fraud Detection: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he Accounting Review,1992, Vo1.67, P753-762;14Morton, Sanford, Strategic Auditing for Fraud,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3, Vo1.68 P825-839;15Mark F Zimbelman, William S Waller,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auditee Auditor 16Interaction Under Ambiguity,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9, Vo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