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与自我调节_第1页
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与自我调节_第2页
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与自我调节_第3页
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与自我调节_第4页
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与自我调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自我调节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 教师个人三者通力合作。在社会体制上,需要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来提 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大教育投入,对教师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与 保障,形成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在学校层面上,学校应友好、合作 地对待教师,了解教师各自的水平与工作情况,公平对待每一位教师; 应即时、适当地给教师的工作以鼓励的肯定,持续提升教师的角色认 知水平;应关心和准确对待教师的心理冲突、心理矛盾,协助分析冲 突原因,消除心理阴影;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使教师得到更 多直接来自教学过程的内在奖励;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学校的组 织管理要使教师

2、有获得社会支持的心理感受。不过,社会和学校仅仅是引发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外部因素,而教 师的个人因素则是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内部因素。要维护教师的心理 健康,还应从教师的个人因素入手,通过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来促 动和维护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就心理问题来说,“除了你自己,没 人能救你! ”。一、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注重自身心理健康,提升心理健康水平。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 心理保健知识的持续普及,教师要增强心理保健意识,随时注重自己 的心理状况与情绪变化,这是教师维护与调适自身心理健康的基础与 前提。二、职业态度的自我调节在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中,职业心理问题是最多、最严重的。而职 业心理问题的产生,

3、主要是因为其不良的职业心态。2004年作者在 教师培训中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心态实行调查,结果表明:74%的教 师不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多数是良心型、情绪型、无奈型和动摇型的, 只有少数教师是把教师这个职业作为事业来做的。在这种心态之下, 很多教师就会出现职业适合不良、职业行为问题,甚至会出现职业倦 怠症。作为教师,要预防或调适这个心理问题,就是要调整自己的职 业态度。首先,要增加职业自豪感:经常用一些赞美教师的语言来实行自我 暗示,如“我们是站在人才的摇篮边。打击学生就是打击未来, 打击我们的民族!、“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来增加 自己的职业自豪感。其次,要培养、改善自己对职业的态度:

4、经常用的方法有(1)回 顾与反思教育教学中的闪光点,体验教学中、与学生相处中、工作中 的成功与快乐,让自己逐渐地喜欢教师这个职业。(2)找一个你最 羡慕的职业,具体写出教师与这个职业的优缺点实行比较,在对比中 使自己更加热爱这个职业;(3)改变想法:既来之,则安之,水平 体现在工作中,如果连教师都做不好,其它的事也不一定能做好,应 先做好教师职业:三、不合理信念的自我修正人们苦恼的根源来源于三种不合理的思维观点。心理学实验表明:决定人的情绪和行为的,不是诱发事件或外部刺激本身,而是人们对 事件的评价、态度和信念。不合理的态度和信念就会使人有不健康的 情绪和行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了解不合理信

5、念的特征,掌握修 正自身不合理信念的基本方法:1、绝对化要求:从主观意愿出发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实行推理和判断, 思考问题常同时与“必须、应该、一定”等之类的词语联系在一起。 这种思考方式不合理,在于它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客观事物发展 的自身条件和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不能把“希望”变 成“要求”和“命令”。合理的思维是“宽容”的,即虽然我希望“这 样”,但允许有各种“那样”的可能出现:“我希望成功”,但也接 受可能有的失败;“我希望他这样做,也尊重他按自己的方式行事。 2、过度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当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 如一次不成功就丧失信心,觉得自己没水平。好像以一本书的

6、封面来 判断一本书的好坏一样,过度概括化是不合逻辑的。以一件事的成败、 某个行为的好坏来评价整个人,是一种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合理的 思维方式是评价某件事或某个行为,而不是轻率地对整个人、人的价 值做结论。如“他上次打架的行为是很愚蠢的”、“我这次考试失败 了”,这样的思考方式才是理性的。3、糟糕至极:要么全对,要么全错;要么全盘否定,要么全盘肯定; 把生活看成非白即黑,非此即彼的两个极端,把某件事情看得糟糕至 极,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结果:一件事情不好,就觉得全完了,感到 耻辱、悲观、无能,“我是最痛苦的,没有人能理解我! ”而事实上, 世界上并不存有糟糕至极的事,我们应该学会“软性”思考,即

7、看到2、掌握人际吸引的技巧与策略人际吸引是人和人之间在情感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影响人 际吸引的因素:(1)仪表的吸引:仪表要整洁、端庄、美观、典雅、 大方、得体、洒脱,与个人的年龄、性别、个性相适合,与环境相适 合;(2)人格吸引:要诚恳而坦率、敬人而不自卑、不俯仰讨好尊 者,也不藐视落伍卑者。行为上,活而不轻佻,轻松而不懒散,谦虚 而不遇腐,有礼而不怯懦;(3)学识的吸引。人际吸引的定律:(1)对等律,即人际交往的相互性;(2)接 近律,即交往越多人际关系就越好;(3)黄金律:你想别人怎样, 你先怎样;(4)伯金律:别人想你怎样,你就怎样;(5)钻石律: 真心称赞、激励别人。3、掌握人

8、际沟通的技巧和策略语言沟通技巧:逢人减岁,逢衣加价,让人自信!非语言沟通技巧:通过眼神、姿态、表情、动作、声调等,反映人 的认知状态和内心体验的一种沟通方式。美心理学家梅拉比安曾提出 一个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式=7%语调+38%声音+55%表情(上网聊天)六、 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合理作息,科学用脑:用脑适度,避免过度疲劳;合理用脑,避免 过度单调;选择最佳时间,提升大脑功效。增强锻炼,劳逸结合: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增强营养,保证供需;丰富活动,改善心境。控制焦虑水准:合理期待,努力去做。七、准确对待挫折,提升心理承受水平挫折是人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遇到自感不能克服的障碍时,所产生 的沮丧、失意、

9、焦虑、紧张、愤懑的心理状态,是一种主观感受。 挫折忍受力是免于行为失常的适合水平,行为不失常、保持常态、忍 受力强,较冷静。影响因素:身体条件;过去的经验(自卑.,过度保护等);对挫折 的知觉判断(认为很严重)。挫折后的反应有两种表现:直接反应表现为负而情绪如痛苦、失望、 焦虑、紧张、内疚、羞耻、不安、自卑等和生理反应如面色苍白、心 跳加快、出冷汗甚至休克等。间接反应主要表现是防御机制,即转移 挫折如否定失败,退化如大哭大闹、扔东西等,幻想如做白日梦等, 合理化即找一个合理的理由。人在遇到挫折后,要发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去调节。主要方法有:(1) 以积极的态度来消除、笑迎挫折:用理智或意志控制挫

10、折后的消极情 绪。一个成功的人不是不失败,是失败不失志!(2)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接受教训, 提升自我,学会分析困难:是目标不对?方法不对?(3)自我调节的方法:渲泄情绪,以恢复理智(找朋友或心理咨询 师倾诉、交谈);精神转移(做运动、唱歌、逛街、做家务等);原 谅自己,恢复自尊,走出阴影;把挫折变成成功的动力;学会幽默与 自我解嘲。总来说之,我们要准确看待挫折,因为挫折带给人知识经验,挫折让人更有才干,挫折带给人风度与气魄;挫折使人聪明,挫折使人 成熟;遇到挫折不要逃避,怨天尤人,勇敢面对挫折吧!八、增强自信心:人格的核心是自信,一个人有了自信,就有了人格 的魅力,有了自信,就成功了一半;自信的人常常是值得信赖并能给 人以希望的。生活中增强自信的方法主要有:多想你会成功,不要想你会失败; 想成功了会怎样,怎样成功;集会、上大课时坐前排;练习正眼看人;加快走路速度;养成主动与人说话的习惯;穿着得体; 多看歇后语、幽默、笑话等,笑口常开;自我精神训话:深呼吸一一 对镜子做鬼脸一一大笑一一朗诵自己的优点5条以上,并自我鼓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