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心得-塑造数学文化气质用数学史引领人文数学_第1页
教学心得-塑造数学文化气质用数学史引领人文数学_第2页
教学心得-塑造数学文化气质用数学史引领人文数学_第3页
教学心得-塑造数学文化气质用数学史引领人文数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塑造数学文化气质,用数学史引领人文数学新课改以来,教育者在思考:孩子学了那么多的数学知识(如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数乘除法等),走向社会后还有多少会直接用到?数学知识的背后是什么?学生的思考意识、反思的习惯、数形结合的策略该如何培养?答案很简单,就在数学史中,它不但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而且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非常紧密。随着数学教学深入改革的进程中,数学史成为一种教学工具,受到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作为每天在一线实践着的教师,有感于数学史中那充满探索的热情,还有瑰丽的思想,我开始逐步思考和探索有关人文数学的教学模式。下文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浅谈我在追求“人文数学

2、”的实践中运用数学史的一些感悟与思考。一、运用数学史,激发充满热情的求知欲数学史中有非常丰厚的人文素养,也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当学生感悟被誉为“数学之神”的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就可以获得力量,对自己充满信心;当学生了解华罗庚的故事,就可以受到鼓舞,敢于向自己困惑的问题继续求索。事实上,在数学史中充满着数学家们不畏困难探索终生的人文热情,更有着不懈的坚持和充沛的求知欲,这些都是教育学生的珍贵资源。在教学中我摈弃了对成绩的过分追求,深入探索教材本身所具有的人文要素,比如一些数学家发现定律的故事。进行圆的周长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圆周率的发现者祖冲之,我从古

3、代的周髀算经中“周三径一”开始讲起,学生不知不觉受到吸引,想要继续了解祖冲之的故事,我就启发引导让学生搜集祖冲之的故事,并体会他对数学的热情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学生深深感知到正是数学的魅力吸引着祖冲之,他胸中怀抱着对数学的热爱和追求,才最终收获了这一个伟大的数学发现。通过人文精神的引领,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通过数学史的故事传达,激发学生对数学探索的欲望和热情,这是我经常会在课堂中使用的一个方法。二、运用数学史,渗透灵活而多变的思想方法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问过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组成了数学?”这个问题我们也一直在思考:是概念还是公理?是定理还是定义?是公式还是证明?其实这些都是数学,但它们中的

4、任何一个都不是数学的核心所在。那么什么才是数学的灵魂?不是别的,而是灵活而多变的思想方法。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学生可能遗忘具体的数学知识,但却可以用灵活多变的数学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是人文数学的气质所在。数学史中这样的人文理念比比皆是。那么该如何运用数学史,将灵活多变的思想方法渗透在教学中呢?我首先给学生讲一些数学史中的经典案例,让学生深入体会其中的思想方法。另外在实践中我鼓励学生多思考,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案。有次出了一道题:“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估计出江苏省的面积。”我鼓励学生要多想几种方案,结果有学生提出将地图看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通过计算公式得出面积,这是一个转化思想的体现,对

5、于学生来说,能够考虑这样的方法实属不易,更让我惊奇的是,居然有学生提出要“称量”地图。之前我讲过一个数学家阿基米德称量皇冠的故事,所以学生得到启发:他说要先精选一块重量和密度均匀的木板,将地图粘贴在上面,再分别将这些图锯下来。用秆称出每块图板(拼图)的重量;最后再根据比例尺算出1平方厘米的重量,用这样的方法,就不难求出每块图板(拼图)所表示的实际面积了。三、运用数学史,感悟思维和实践结合的深刻内涵在数学思维中有许多深刻的内涵,但对学生来说往往没有实践支撑,就会形同虚设。尤其对于小学生更为困难。毕竟他们直观思维占主导,抽象思维还没有发展起来,如何让学生感悟思维和实践结合的内涵,成了我最头疼的问题

6、。后来经过探索我发现,只要找到数学思维和现实实践的结合点,就可以让学生得到直观的印象。记得有次讲到极限思想时,学生们总是将信将疑,充满争议。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设疑:“将圆平均分成8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可以有办法把它拼得更接近吗?”学生得出的结论是份数越多,图形越接近长方形。但疑惑接着出现了:拼成的是近似的长方形,怎么能说圆的面积和这个长方形相等呢?我用无限接近这个概念来做以解释,但学生仍然无法获得深刻的感悟,更不能理解其内涵所在。如何才能让学生的极限思维得到直观认识呢?我必须要找一个好的故事。困惑之余,我翻开数学史,给学生讲述了公元前580年至568年之间由希帕索斯悖论和芝诺悖论发生的第一次数学危机:“阿基里斯是荷马史诗中的善跑英雄。并且他的奔跑永远也无法超过乌龟,虽然它只是在前面慢慢爬行。为什么呢?因为每当他达到最初的起点时,乌龟又向前爬了。当他再次到达时,乌龟又再次向前爬了”通过这个悖论的数学史故事,让学生深受启发,并利用图形运用极限思想证明了+=1。数学史是一把打开数学文化的钥匙,更是引领学生进入数学殿堂的神奇路径。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直期待能够从气质培养的角度,打开学生思维的通道,所以,通过多角度挖掘数学气质,探索人文数学的各种途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灵活多变的广阔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