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上册总复习课件_第1页
历史七年级上册总复习课件_第2页
历史七年级上册总复习课件_第3页
历史七年级上册总复习课件_第4页
历史七年级上册总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 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考点图解 中华文明的起源一百七十万 七十万年至二十万 天然 三万 氏族 水稻 干栏式 粟 半地穴 黄帝 禅让制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禹 世袭 桀 盘庚 牧野 分封 齐桓公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商鞅 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1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原因有哪些?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原因是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考向探究

2、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2商鞅变法失败了还是成功了?商鞅精神是什么?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你学习了商鞅变法后,有何感想? (1)成功了。因为经过变法,秦的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一场社会变革是否成功,主要是看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了,不是看实施变法的人是生还是死。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2)商鞅精神:他为使国家及时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不畏艰辛和强权,敢于向落后的旧势力挑战,甚至不惜流血牺牲,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信心,值得我们敬佩。 (3)启示:在今天的改革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阻力,但是我

3、们也应该像先人们一样,坚定改革的信念并推进改革的进程。 (4)感想:要顺应时代潮流,适时改革。改革能发展社会经济,增强国家的实力,提升国家的地位。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典题例练 12012黔东南 “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在网络上颇为流行的诗句。下列远古人类,生活在云南省的是() A半坡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C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解析 云南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2012常德 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

4、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的()A黄帝B. 炎帝C舜D禹A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解析 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是从黄帝这位伟大的发明家开始的。 3. 2012连云港 “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其中“周制”指()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B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解析 我国原始社会实行禅让制,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开始实行郡县制,元朝开始实行行省制。42012泰安 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

5、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A晋 B齐 C楚 D秦A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解析 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5. 2012湘潭 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废除奴隶主旧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 A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解析 商鞅变法中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这一举措,使奴隶主转变成地主,奴隶转变成农民。第2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2讲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考点图解 统一国家的建立第2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

6、民族融合嬴政 封建 长城 第2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大泽乡巨鹿 刘邦 第2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董仲舒 第2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王景 杜诗 第2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冒顿 昭君 第2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西域都护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2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曹丕 司马炎 淝水 经济重心 第2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鲜卑 1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汉武帝?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一个暴君。主要理由是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实行郡县

7、制,修长城抵御匈奴,开灵渠开发南方。但同时,他又焚书坑儒,钳制思想,摧残文化;他对人民实行暴政,实行严刑酷法,征收重税,征发无尽的徭役和兵役,充分说明他是有名的暴君。考向探究 第2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西汉初年经济繁荣与政权巩固的基础上,使西汉进入全盛时期。他在位期间,西汉出现了大一统的格局。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顺应了建立统一国家的潮流,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第2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汉武帝削弱封国势力,使其无力与中央抗衡,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军事上大力反击匈

8、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商路,对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意义重大。汉武帝时期开拓的疆域,为今天中国幅员辽阔的疆域奠定了初步基础。 2如何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通过丝绸之路而进行的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国和中亚、西亚各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第2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3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及启示。运用皇权威力,坚决摧毁敢于反抗的阻力;有一个比较好的改革集团,充分发挥出他们的智囊、决策作用;从客观出发,系列配套,比较全面;坚持改革,不断前进。启示:改革是社会进步

9、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要强盛必须重视和培养人才,要不断创新、改革。第2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表现及原因。表现:自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同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民族差异日益缩小。少数民族的语言、生活习俗基本汉化,汉族也吸收了少数民族的先进文化成果。原因: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在与江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的过程中逐步渗透,加快了融合步伐。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第2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典题例练 12012绵阳 光明中学正在组织历史知识竞赛。主持人说

10、:“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他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你认为主持人描述的人物是() A禹B嬴政 C杨坚 D李世民B第2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解析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又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B第2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22011湛江 下图为我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行政机构示意图,它所反映的制度创立于_朝。图中_一职对皇权的威胁最大,后来被朱元璋彻底废除了() A周御史大夫 B秦丞相 C汉丞相 D唐太尉 解析从图示内容可看出是中央集权制方面的内容,链

11、接相关的知识可知这一制度创立于秦朝,其中丞相对皇权的威胁最大。32012淮安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仰。”这一改变从哪一位皇帝开始()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孝文帝 D唐太宗B第2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解析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B第2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解析从题干示意图中的路线不难看出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由此可联想到的历史人物是张骞。 42012宿迁下图所示的线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为这条线路的开辟作出

12、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首推() A.班超 B张骞 C玄奘 D郑和52012汕头北魏一朝自孝文帝以后,皇帝逝世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和“孝明”。这与孝文帝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 A迁都洛阳 B改用汉姓,学习汉语 C改穿汉服,与汉人通婚 D学习汉族礼法,以孝治国D第2讲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解析 从题干中的“孝”字可联想到北魏孝文帝改革主张学习汉族礼法,以孝治国。第5讲 中国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第5讲中国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考点图解 隋朝以前的科技与文化第5讲 中国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仁 法制 蔡伦 麻沸散 伤寒杂病论 医圣 九章算术 司马迁 史记 秦长城 灵渠 兵马俑 隋朝以前的科技与文化第5讲 中国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祖冲之 齐民要术 兰亭序 1隋唐以前中国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 (1)春秋时期,我国作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2)东汉时数学专著九章算术里记载的很多成就是领先世界的。 (3)东汉华佗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麻沸散”。 (4)西汉时我国发明了造纸术。 考向探究 第5讲 中国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典题例练 12012徐州 中国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