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_第1页
《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_第2页
《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_第3页
《司马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司马光教学设计(第1课时)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杨丽丽【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1篇课文,是一篇小古文。 本单元人文主题是“美好的品质”,训练重点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 的意思”和“学写一件简单的事”,围绕“美好的品质”选编的4篇课文涉及古 今中外的人物故事。学习本课既要关注单元主题的落实,又要兼顾古文的特征, 并基于学生已有的学习起点,综合确定教学内容。这篇小古文出自宋史司马光传。全文围绕“司马光砸缸”这一核心事 件,仅用30个字,就清楚地介绍了司马光砸缸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并抓住主 要人物的动作描写,用一系列动词,生动地再现了一儿失足落水及司马光“持石 击

2、瓮”那一瞬间的场景。语言极富形象感、画面感。面对紧急情况,“众皆弃去 唯独司马光选择了砸缸救人。在这行为对比中,司马光富有爱心、遇事冷静机智 的品质就显露了出来。这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小古文。古文不同于白话文,具 有言简义丰的特点。课后题要求思考“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 同?和同学交流。”第2课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文字对比朗读,在比较异他同中 发现古文意蕴丰富、文字精炼的特点;在讲故事的实践运用中,体会古今文字的 不同优势与特征。教学这篇小古文,还应重点考虑如何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理解课文意 思”可经由课后习题“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落实,要注意运 用和提炼理解古文

3、内容的方法。“带着问题默读”其核心目的是促进对文章的理 解逐步走向深入。由于本课是学生遇到的第一篇小古文,且处于本单元的第1 课,因此默读的训练适宜定位在默读注释、拓展资料和“质疑”上,通过充分朗 读,结合古文学习的方法巧妙展开,让学生在默读思考的实践中逐步理解故事内 容,逐步体验古文的学习方法。【学情分析】学生第一次学习文言文,首先要保护其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保证他的学习信 心。不管是学习朗读文言文,还是学习借助注释、插图等理解字词,用自己的话 解释课文大意,都要在教师充分引导、给予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不可以直接一股 脑抛给学生。因此,学习朗读课文时,对朗读的要求不要过高,只要能跟从教师 读出正

4、确的词句间停顿即可,至于朗读的语气、感情等方面,一律不作要求;学 习理解文言文字词意思时,可以借助注释理解,可以问同学老师理解,再做适当 引导。【教学重点】1.借助注释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意思。2,带着核心问题默读思考,了解人物品质。【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会认“司、庭”等7个生字。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尝试背诵。.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主人公司马光急中生智、沉着冷静的人物形象。【教学过程】学习活动一:谈一谈一交流互动,揭示课题一、课前谈话,简单热身.自我介绍,引出姓“杨”.出示“司马”,谈论名人你了解司马光吗?二、

5、交流背景,揭示课题.出示司马光,简要交流对司马光的了解(1)学生交流已有知识(2)教师适当补充:司马光,是宋代的一个宰相,主编了资治通鉴。小时候,可聪明了。关 于他,有个故事你一定知道。.趣揭课题学习活动二:读一读以读促思,学习古文一、学生自读,读通古文L学生自由读。2,请一个学生读,正音,指导读通。(相机正音,预设:)瓮、迸-后鼻音没水中:这个字是个多音字,为什么在这里要读mo呢?.学生齐读。二、教师范读,读好停顿:.师示范读小古文,学生边听边划斜线。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弄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我发现有些同学的停顿号还来不及划好,没关系,大家

6、跟着老师一起读(师生 跟读),你再边听边划。.校对停顿符号。.开火车,读好停顿。小结:同学们真棒!以后碰到小古文,我想你们也会去关注怎么给它停顿的。三、多种方法理解字词,感知课文大意.方法指导,尝试理解:(1)提炼方法:小古文的题目是司马光,文章里哪里讲到了司马光?你怎 么知道的?(预设:看注释,猜)你可真会学习啊!是呀,学习是有方法的!还 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篇小古文的意思呢?(看插图,联系上下文,问 问身边的同学们和老师。)(2)运用方法,尝试理解:两分钟时间自言自语说一说每一句话的意思。(3)同桌互说,了解学情:现在请你跟同桌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一说这个故 事的意思。.教师质疑,深入

7、理解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学习懂了很多知识,现在我们一句一句来说一说。(1)群儿戏于庭: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能讲的举手!你怎么知道是在庭院 里玩?(注释中,庭就是庭院的意思。)那如果他们在花园里玩就是群儿戏于一 一园。在小溪里玩呢?群儿戏于溪。你们会举一反三,学习能力非常强。一儿登瓮:一个小孩子爬上了瓮。谁来说?瓮有什么特点? (口小肚大)(3)足跌没水中:脚滑掉进了瓮中,被水淹没了。这句可有点难了,谁来挑 战?他有一个字没有解释出来。(他有一个字解释得特别到位!)(没)怎样才 叫“没”?请生说,出示图片。(4)众皆弃去:大家都跑开了。这个“众”指的是谁?你能从第一句话中找到 一个词来解释吗?

8、 “众”就是指“群儿”,对的,那么有没有区别?(不包括司 马光和落水的孩子)“众皆弃去”,“弃”就是放弃,舍弃,大家都弃谁而去呀? 那个掉在瓮里的孩子。白话文里描写这一段是这么说的: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他们都吓坏了,也可以理解对不对?(5) “光持石击瓮破之”:司马光搬起石头用力砸向瓮,瓮破了。只有谁没有 “弃去”?司马光。司马光怎么做的?谁来说?请你做做“持石击瓮”这个动作。 “破之”,这个“之”什么意思啊?(什么东西破了?)指代“瓮”。(6)水迸:水一下子涌出来了。瓮破了,“水迸”,你做个“水迸”的动作看 看。我们再来看看图,水一下子涌出来了,这就是“迸

9、”。看插图上,孩子给救 出来了,没死,这都要归功于谁呀?司马光急中生智。(7)儿得活:落水的孩子活下来了。课文说“儿得活”,“儿得活”其实还可 以怎么说? “儿得救”,那你觉得是“得救”好还是“得活”好?3.同桌合作,互说大意现在理解课文了吗?请你给同桌讲讲这个故事,待会儿我们请一对同桌来 讲。两对同桌讲。学习活动三:背一背一一想象画面,趣味背诵.我们再来读课文,在头脑中想象司马光砸缸的画面。群儿/ ()庭,一儿/ ()瓮,足/跌/ ()。众/ ()弃 TOC o 1-5 h z 去,()/持石/ () / ()之,水(),儿/ ()。.如果是这样呢?群儿/ (),一儿 / (),()。众/ (),光/ (),水(),儿/ ()。.如果是这样呢?群儿/ (),(),()。(),(),(),()O.如果是这样呢?(),(),()o (),(),(), HYPERLINK l bookmark8 o C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