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复习:常见的碱_第1页
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复习:常见的碱_第2页
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复习:常见的碱_第3页
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复习:常见的碱_第4页
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复习:常见的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复习: 常见的碱(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登陆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复习: 常见的碱一、单项选择题1.(2020九上宁波月考)忘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变质。下表中分析与设计错误的是( )选项 问题 分析与设计A 为何变质 2NaOH+CO2Na2CO3+H2OB 是否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C 是否全部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观察产生沉淀多少D 如何除去杂质 取样,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A. A B. B C. C D. D【答案】

2、C【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及碳酸钠的性质分析,解答时需结合除杂原则及氢氧化钠的碱性。【解答】A、氢氧化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方程式书写正确,不符合题意;B、要证明氢氧化钠已变质,可向样品中加入盐酸,若产生气泡则证明变质,不符合题意;C、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钡,通过产生沉淀证明氢氧化钠已变质,但无法观察到产生沉淀多少,要证明全部变质,只需向溶液中加入酚酞观察颜色,符合题意;D、加适量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故选C。2.(2020九上余杭月考)小金完成了图示实验,下

3、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实验中石灰水有剩余 B. 实验中有气泡产生C. 实验中没有明显现象 D. 实验所得溶液中一定含CaCl和NaCl【答案】 D【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石灰水与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无法判断物质的剩余情况,石灰水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沉淀,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可产生气体分析。【解答】A、实验中可能恰好完全反应,可能石灰水有剩余 ,不符合题意;B、实验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沉淀产生 ,不符合题意;C、实验中若中有盐酸剩余,中若碳酸钠剩余,则会有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D、实验所得溶液中不一定含CaCl2 , 符合题意;故选D。3.(2020九上拱墅开学考)碱溶液中都含有

4、OH- , 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的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 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C. 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 能与CO2反应生成水【答案】 C【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碱的共性是反应过程中氢氧根离子发生变化分析。【解答】A、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可使石蕊试液变蓝色,属于碱的共性,不符合题意;B、盐酸与碱反应以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反应,属于碱的共性 ,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是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的反应,不是与氢氧根离子的反应,不属于碱的共性,符合题意;

5、D、氢氧化钡与二氧化碳反应消耗了氢氧根离子,属于碱的共性,不符合题意;故选C。4.(2020玉环模拟)电导率传感器可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现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H2SO4 , 往另一份滴加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Na2SO4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曲线上点电导率几乎为零的原因是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B. 乙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C. 乙曲线上N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只有Na+和OH-D. 若将滴加Na2SO4溶液

6、换成滴加NaCl溶液,其电导率变化与乙曲线相似【答案】 A【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出加入硫酸后,离子浓度在不断减小,溶液导电率下降,直至完全反应,此时电导率为零;然后随着硫酸加入,离子浓度增加,溶液导电性又开始增大,所以甲为加入硫酸的烧杯;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后还生成了氢氧化钠,离子浓度有一定减少,但是还有离子存在,所以导电性稍有下降;当反应完成后,随着硫酸钠加入,离子浓度增加,导电性又开始增加,所以导电率增加,因此曲线乙为加入硫酸钠的烧杯。【解答】A.根据图像可知,甲为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曲线,M点电导率几乎为零时,硫酸与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

7、,生成沉淀和水,离子浓度最低,故A正确;B.乙为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在反应过程中,溶液一直呈碱性,所以红色不会消失,故B错误;C.N点电导率在增加,说明离子浓度在增加,因此此时硫酸钠是过量的,溶液中除了氢氧化钠还有剩余的硫酸钠,因此离子为钠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C错误;D.硫酸钠换为氯化钠后,由于没有沉淀生成,所以溶液中增加了氯离子和钠离子,离子浓度不断增加,导电性增加,曲线一开始就会升高,古D错误。故选A。 5.(2020南湖模拟)某同学查阅资料获知: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该同学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甲、乙两

8、个烧杯中并插入导电传感器,往甲杯中滴加稀硫酸,往乙杯中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曲线对应的是乙烧杯溶液导电性B. A曲线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一直在减小C. B曲线对应的烧杯中溶液始终为红色D. B曲线对应溶液导电性始终比A曲线对应溶液导电性强【答案】 C【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的产物判断离子浓度的变化,从而确定溶液导电率的变化趋势;(2)根据(1)中的分析判断;(3)根据氢氧化钡和硫酸钠的反应产物确定溶液的酸碱性,从而确定溶液颜色的改变;(4)根据两条曲线是否有交点分析判断。【解答】A.氢氧化钡和稀硫酸

9、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在二者反应的过程中,离子浓度在不断减小,导电率在不断减小;当二者完全反应时,离子浓度为零,它的导电率也为零。此后,随着稀硫酸的滴入,离子浓度增大,导电率不断增大。因此A曲线对应的是甲烧杯中导电性的改变,故A错误;B.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曲线对应的甲烧杯中离子浓度先减小再增大,故B错误;C.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因此在反应过程中,溶液始终成碱性,则B曲线对应的是乙烧杯中始终为红色,故C正确;D.根据图像可知,两个图像有交点,说明某个时刻,二者的溶液导电性相同,故D错误。故选C。6.(2020温州模拟)小雅将滴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

10、两份,置于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往甲、乙两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硫酸钠溶液至过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烧杯中,溶液的颜色始终为红色 B. 甲烧杯中,氢离子的数量一直不变C. 乙烧杯中,溶液的颜色始终为红色 D. 乙烧杯中,钠离子的数量一直不变【答案】 C【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硫酸和硫酸钠都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与硫酸反应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减少,与硫酸钠反应,氢氧根离子不变分析。【解答】A、甲烧杯中硫酸过量,溶液颜色变成无色,不符合题意;B、 甲烧杯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了水分子,数量减少 ,不符合题意;C、 乙烧杯中,溶液中氢氧根离子不变,颜色始

11、终为红色,符合题意;D、 随着硫酸钠的加入,乙烧杯中,钠离子的数量不断增加,不符合题意;故选C。7.(2020绍兴模拟)将某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如图所示曲线。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a至b段有蓝色沉淀生成 B. a至d段硫酸钠质量不断增大C. c至d段,溶液pH不断减小 D. c点比a点所含的溶质种类少【答案】 D【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当硫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据此分析即可。【解答】A.ab段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没有蓝色沉淀生成,故A错误

12、;B.ab段和bc段,氢氧化钠分别和硫酸,硫酸铜反应,都有硫酸钠生成,这段时间内硫酸钠的质量不断增大;而cd段就没有硫酸钠生成了,所以它的质量保持不变,故B错误;C.c点时,溶液中原来的两种物质完全反应,而cd段是氢氧化钠的质量不断增大,因此溶液的pH不断增大,故C错误;D.a点时反应还没有开始,溶质为H2SO4和CuSO4 , c点时反应结束只有Na2SO4 , 故D正确。故选D。8.(2019九上温州期末)温州人过小年有吃芋头的习俗,但是处理芋头外皮时,汁液沾到皮肤上奇痒难忍,是因为芋头皮里有一种名为皂角素的物质。有人提供了有效的小妙招:用醋浸泡、用火炉烤手或者用热水浸泡等方法止痒。根据以

13、上信息,不能推测皂角素具有( )A. 能 溶 于 水 B. 碱性 C. 挥发性 D. 热不稳定性【答案】 C【考点】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止痒方法确定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依据芋头外皮时,汁液沾到皮肤的止痒方法用醋浸泡,可能是因其呈碱性,用火炉烤手可能是其不稳定,用热水浸泡可能是其溶于水,所以不能推测是否有挥发性;故选C。9.(2019九上温州期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他们都能用来中和酸性土壤B. 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阳离子不同C. 他们与任何酸反应时均无明显现象D. 他们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也能吸收一氧化碳

14、【答案】 B【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A、氢氧化钠是强碱,有腐蚀性,不能用来中和酸性土壤,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阳离子不同 ,符合题意;C、酸碱发生反应时会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不能与碱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B。10.(2020九上江干期末)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硫酸铜溶液,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B. M点时甲

15、曲线的烧怀中的固体和液体中均没有离子C. 乙过程中溶液始终为红色D. 乙过程中溶液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答案】 C【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两种沉淀及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分析。【解答】A、甲曲线电导率变化大,说明为氢氧化钡与硫酸铜反应,不符合题意;B、 M点时甲曲线电导率为0,说明烧怀中的固体和液体中均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不符合题意;C、 乙过程为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溶液始终为红色,符合题意;D、 乙过程中氢氧根离子和钠离子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C。11.(2020九上江干期末)在二氧化碳

16、酚酞试液稀盐酸碳酸钠四种物质中,能和氢氧化钙反应且反应中表现出了“碱的通性”的组合是( )A. B. C. D. 【答案】 B【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分析,碱的通性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氢氧根离子。【解答】 二氧化碳能与碱溶液发生反应,属于碱的通性;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红色,属于碱的通性;稀盐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属于碱的通性;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但不属于碱的通性;故选B。12.(2020九上滨江期末)人若长期食用“镉大米”(镉含量超标)会引起痛痛病。研究表明水稻对镉的吸收率与土壤的pH有紧密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率的是( )

17、A. 生石灰 B. 熟石灰 C. 烧碱 D. 硫酸亚铁(水溶液显酸性)【答案】 B【考点】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根据熟石灰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结合图像中土壤pH与水稻对镉的吸收率分析。【解答】 水稻对镉吸收率随土壤pH的升高而降低,熟石灰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增加土壤的pH,从而 降低水稻对镉吸收率 ;故选B。13.(2020九上嘉兴期中)2008年9月27日,太空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A. 与二氧化碳反应 B. 与盐酸反应

18、 C. 与氧化铁反应 D. 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答案】 C【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碱的通性分析判断。【解答】氢氧化锂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锂和水,故A正确不合题意;氢氧化锂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故B正确不合题意;氢氧化锂不能与氧化铁反应,故C错误符合题意;氢氧化锂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锂,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14.(2019九上慈溪期末)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g时,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g7在

19、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先减小后不变A. B. C. D. 【答案】 A【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将氢氧化钠滴入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它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这段时间内没有沉淀产生,机0b之间;当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即bc段;c点时,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大,说明其中的氯化铜已经完全反应;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呈碱性,即cd段。【解答】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g时,氯化铜还未开始反应,而盐酸还未完全反应,因此溶液中含有氯化铜、盐酸和反应产物氯化钠三种溶质,故错误;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g7,故正确;在

20、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并未与其它元素生成沉淀或气体,因此它的质量保持不变,故错误。那么正确的是。故选A。15.(2021金华模拟)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 d点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C. ab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D. 整个变化过程溶液中镁离子数目没有改变【答案】 C【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结合各点反

21、应情况确定溶液中溶质成分分析。【解答】 A、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镁反应, a点为盐酸部分发生反应,所以溶液呈酸性, 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B、 d点溶液为氯化镁恰好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溶质是NaCl,不符合题意;C、 ab段(不含b点)为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符合题意;D、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整个变化过程溶液中镁离子数目减少 ,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16.(2020九上宁波月考)某同学用如图总结NaOH的四类化学性质(即NaOH能够与四类物质发生化

22、学反应)。(1).将稀盐酸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有酚酞),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中和反应放热),变化情况如图所示,B点溶液颜色刚好 。(2).为了验证性质,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_(填字母)。A.Na2CO3B.HClC.FeCl2D.CO2(3).为了验证性质,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_ _(填字母)。A. Na2CO3 B. HCl C. FeCl2 D. CO2【答案】 (1)由红色变为无色(2)C(3)C【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分析,结合盐的定义及中和反应过程中酚酞颜色的变化解答。 【解答】(1)性质是氢氧化钠和盐类的反应,碳酸钠与氢氧化钠不反

23、应,A错误;盐酸属于酸,B错误;氯化亚铁属于盐,且能与氢氧化钠反应,C正确;二氧化碳为非金属氧化物,D错误;(2)B点为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图像,溶液颜色刚好由红色变为无色;(3)性质是氢氧化钠和盐类的反应,碳酸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A错误;盐酸属于酸,B错误;氯化亚铁属于盐,且能与氢氧化钠反应,C正确;二氧化碳为非金属氧化物,D错误;故答案为:(1)C;(2)由红色变为无色;(3)C。17.(2019九上奉化期末)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好科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小丽总结了氢氧化钙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即氢氧化钙能够与图中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1)为了检验反应能够发生,你可

24、以选择的物质有 。A.HClB.CuCl2C.CaOD.CaCO3E.Na2CO3(2)农业上常用氢氧化钙来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中的_(填序号)(3)运用图中的性质可以用来检验_(填物质名称)。【答案】 (1)B,E(2)(3)二氧化碳【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检验反应能够发生,那么这种物质应该是盐,且能够和碱发生复分解反应才行;(2)碱和酸能够生成盐和水,因此可以改变物质的酸碱性;(3)氢氧化钙(澄清的石灰水)能够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通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解答】(1)在AE这五种物质中,只有B、D和E是盐,其中氯化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

25、淀和氯化钙,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只有碳酸钙不能与氢氧化钙反应,故选BE。(2)农业上常用氢氧化钙来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中的;(3)运用图中的性质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18.(2020九上苍南期末)如图装置可以制造非常有趣的“化学喷泉”,将胶头滴管中的NaOH溶液挤入烧瓶内,在导管的尖嘴处就会形成美丽的“喷泉”。(1)该现象的出现,原因是瓶内发生化学反应而使瓶内气压减小,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若将烧瓶中的CO2换成下面的四种气体,仍可产生“喷泉”现象的瓶是 。A.SO2B.H2C.O2D.HCl【答案】 (1)CO2+2NaOH=Na2CO3+

26、H2O(2)A,D【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分析;(2)根据氢氧化钠能与酸性氧化物和酸发生反应分析。【解答】(1)瓶内发生的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 ;(2) 产生“喷泉” 是瓶内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压强减少,二氧化硫和氯化氢也能氢氧化钠反应,也会产生相同的现象;故答案为:(1) CO2+2NaOH=Na2CO3+H2O ;(2)AD。19.(2019九上温州月考)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先关闭止水夹,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

27、再打开止水夹.(1)锥形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 ;(2)根据上述现象,能否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反应”的结论?为什么?答:_【答案】 (1)溶液变浑浊(或出现白色沉淀)(2)不能,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也会出现上述现象【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然后碳酸钠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2)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而碳酸与氢氧化钙反应也能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解答】(1)锥形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浑浊(或出现白色沉淀) ;(2)根据上述现象,不能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反应”的结论,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

28、成碳酸,也会出现上述现象。20.(2019九上奉化月考)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1)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_性,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2)氢氧化钠若没有密封保存易变质,要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下列试剂无法达到目的的是 。(填选项)A.稀HClB.酚酞试液C.CaCl2溶液D.Ca(OH)2溶液【答案】 (1)腐蚀性(2)B【考点】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的强腐蚀性分析;(2)根据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性质分析。【解答】(1)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2)氢氧化钠变质是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加稀盐酸、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钙

29、溶液都能与碳酸钠反应有明显现象,而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所以酚酞溶液无法鉴别氢氧化钠变质;故答案为:(1)腐蚀性;(2)B。21.(2019九上天台月考)小科通过图示装置验证CO2能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注入过量20%的NaOH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1)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2)实验中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来替代CaCl2溶液,原因是_。【答案】 (1)CaCl2溶液进入集气瓶,集气瓶溶液变浑浊(2)Ca(OH)2溶液会与CO2反应【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会使装置内压

30、强会减小及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钙分析。【解答】(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且装置内压强会减小,所以打开止水夹,会观察到CaCl2溶液进入集气瓶,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会产生碳酸钙沉淀,所以集气瓶溶液变浑浊 ;(2) 氢氧化钙溶液会与二氧化碳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所以实验中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来替代CaCl2溶液;故答案为:(1) CaCl2溶液进入集气瓶,集气瓶溶液变浑浊 ;(2) Ca(OH)2溶液会与CO2反应 。 22.(2019九上婺城期中)小金通过图示装置验证CO2能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注入过量20%的NaOH溶

31、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1)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2)反应后将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所得溶液中除CaCl2外,还存在的溶质有_。【答案】 (1)氯化钙溶液流入左边集气瓶中,并且溶液变浑浊(2)NaOH和NaCl【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使装置内压强减小,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及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的用量分析。【解答】(1)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使得装置内压强变小,打开止水夹后会观察到 氯化钙溶液流入左边集气瓶中,并且溶液变浑浊;(2)因向 集气瓶中注入过量20%的NaOH溶液 ,反应后将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所得溶液

32、中除CaCl2外还一定有剩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故答案为:(1) 氯化钙溶液流入左边集气瓶中,并且溶液变浑浊 ;(2) NaOH和NaCl 。23.(2019九上温州月考)氢氧化钾的性质与氢氧化钠的性质相似:纯净的氢氧化钾是白色固体;氢氧化钾极易溶解于水;氢氧化钾固体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水而潮解;氢氧化钾和氯化铁溶液混合可以制得氢氧化铁。根据上面短文的内容,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填空:(1)氢氧化钾的物理性质为_。(填序号)(2)氢氧化钾与氯化铁反应的现象为_。(3)根据氢氧化钾的性质,你认为氢氧化钾固体的保存方法应是_。【答案】 (1)(2)产生红褐色絮状沉淀(3)密封保存

33、【考点】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气味、状态、是否易融化、凝固、升华、挥发,熔点、沸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2)氢氧化铁是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沉淀;(3)根据氢氧化钾的性质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解答】(1)氢氧化钾的物理性质有:纯净的氢氧化钾是白色固体;氢氧化钾极易溶解于水;氢氧化钾固体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水而潮解;(2)氢氧化钾与氯化铁反应的现象为:产生红褐色絮状沉淀;(3)氢氧化钾溶于水,易潮解,因此应该做好防潮措施,即密封保存。24.(2019九上温州月考)室温下将稀盐酸滴入装有氢氧化钠

34、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汁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由图可知该反应是_(填”放热“或”吸热“)的。图中_(填字母)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答案】 放热;B【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如果溶液温度上升,那么反应是放热的;如果溶液温度降低,那么反应是吸热的;(2)当反应进行时,不断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当反应结束后,不再放热,那么溶液温度开始下降;因此溶液温度最高时就是酸和碱完全反应的时刻。【解答】(1)根据图像可知,反应发生后,溶液的温度是升高的,所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2)因为B点的温度最高,所以图中B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25.(2019九上柯桥月考)钠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

35、泛的应用。(1)汗水中产生咸味的含钠物质是由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2)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_(可多选),可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中OH-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稀盐酸KNO3CaCl2溶液MgSO4溶液(3)下列是分析放置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其中不合理的是A.证明变质:取样,加入过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B.确定成分:取样,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C.除去杂质:取样,加水溶解,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答案】 (1)离子(2)(3)B【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食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

36、成的;(2)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红色,加入稀盐酸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这时溶液中的氢氧根消失,红色消失;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镁后,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同时红色消失,因此二者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中OH-能使酚酞试液变红;(3)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根据碳酸钠的性质分析即可。【解答】(1)汗水中产生咸味的含钠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汗水中产生咸味的含钠物质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2)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或硫酸镁溶液,可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中OH-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选;(3)A.取样,加入过量稀盐酸,如果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

37、有碳酸钠,进一步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故A合理;B.取样,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即使溶液变红色,也不能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这是因为氢氧化钙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B不合理;C.取样,加水溶解,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除去碳酸钙后得到氢氧化钠溶液,故C合理。故选B。三、解答题26.(2021婺城模拟)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被腐蚀的氢氧化钠溶液,为了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及结果记录如下:(注:方案2滴入酚酞试液的质量忽略不计: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

38、gCl+2NaOH=2NaCI+Mg(OH)2)(1).方案1中进行过滤时,需要用到下列器材中的 (填字母编号,可多选)。(2).根据方案1中的数据,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根据方案2中的数据,算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发现与事实严重不符,小明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加入的稀盐酸过量,为证明稀盐酸确实过量需要进行的实验是 (写出实验操作与相应现象)。【答案】 (1)B、D、E(2)解:设100g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为x。MgCl2+ 2NaOH=2NaCl+ Mg(OH)2 80 58 x 2.9g 解得:x=4g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4%

39、(3)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加入适量的碳酸钙粉末,产生大量气泡;加入适量的金属锌,锌的表面产生气泡【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结合实验方案图,实验过程对照实验器材解答。(2)根据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3)紫色石蕊溶液遇到酸变为红色;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锌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解答】(1)、过滤需要用到玻璃仪器为烧杯、漏斗、玻璃棒;(2)、根据化学方程,已知白色测定质量,可以求得氢氧化钠的质量;(3)、检验盐酸是否过量,可以用指示剂、活动金属、大理石等。(2)、 解:设100g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为x。MgCl2+ 2NaOH=2NaCl+

40、 Mg(OH)2 80 58 x 2.9g 解得:x=4g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4%(3)、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加入适量的碳酸钙粉末,产生大量气泡;加入适量的金属锌,锌的表面产生气泡。27.(2020九上杭州月考)向一含有盐酸的氯化铁溶液边振荡边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且至过量,某同学了如图,要表明反应过程中,溶液总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请看图分析:(1)b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化学式为_;(2)图中部分线段有误,请在答题卡的图中,重新画出溶液溶质总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的溶液质量变化关系曲线(要求标出abc折线点)【答案】 (1)FeCl3和NaCl(2)【

41、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分析;(2)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溶液质量增加,反应结束后继续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仍增加分析。【解答】(1) b点为盐酸与氢氧化钠刚好完全反应图像,对应的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化学式为 NaCl ;(2)当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完全后,继续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总质量仍会增加,正确图像为;故答案为:(1)NaCl ;(2)。四、实验探究题28.(2020九上温州期末)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稀盐酸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它们之间是否发生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稀盐

42、酸是否发生反应及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实验设计】步骤:关闭 K1、K2 , 快速将注射器内的氢氧化钠溶液推入 A 中。步骤:打开 K1 , C 中红色液体流入 A 中。步骤:打开 K2 , 风哨鸣叫,B 中稀盐酸流入 A 和C 中。【表达交流】(1).该组某成员观察了步骤之后的现象,得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一定反应了的结论, 你认为是否可以得到该结论,并说明理由: 。(2).进行了步骤之后,若 C 中溶液呈无色,则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情况是(除酚酞以外) 。(填化学式)(3).进行步骤之后,若最终 A 中溶液呈红色,要验证溶质成分,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答案】 (1)不能,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

43、液中的水反应或者溶于水也会出现类似现象(2)NaCl或NaCl、HCl(3)向A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或者氯化钙溶液【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或与水反应都会使装置内压强减少分析;(2)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或酸过量都会使酚酞呈无色分析;(3)根据验证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成分时需先将碳酸钠除去再利用氢氧化钠碱性验证分析。【解答】(1)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反应或者溶于水也会出现类似现象,所以通过观察了步骤之后的现象,不能得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一定反应了的结论;(2) 进行了步骤之后,若 C 中溶液呈无色,可能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

44、是盐酸过量,所以溶液中溶质可能是NaCl或NaCl、HCl;(3) 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呈碱性,进行步骤之后,若最终 A 中溶液呈红色,要验证溶质成分,需向A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或者氯化钙溶液,将碳酸钠除去,然后利用溶液的颜色是否变色来判断氢氧化钠是否有剩余;故答案为:(1)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反应或者溶于水也会出现类似现象;(2) NaCl或NaCl、HCl;(3) 向A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或者氯化钙溶液 。29.(2019九上温州期末)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查阅资料】a硫酸钠溶液呈中性;b氢氧化镁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1).甲实验通过试管

45、内液面上升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但需补充一个对比实验,请简要写出补充的实验: 。(2).乙实验试管中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3).丙实验观察到试管中有蓝色沉淀生成,上层溶液为无色。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 对丙实验试管中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展开了探究。【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猜想二:硫酸钠。【设计实验】要证明猜想一成立,下列试剂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酚酞试剂 B. 氯化钡溶液 C. 氯化镁溶液 D. 石蕊溶液【答案】 (1)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重复上述实验(2)通过溶液颜色的变化证明反应的发生(3)B【考点

46、】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且能溶于水分析;(2)根据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但没明显现象分析;(3)根据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1)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或溶解于水时试管内液面也会上升,所以为了使结果更准确,应进行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重复上述实验进行对比;(2)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但没明显现象,所以可通过酚酞的颜色变化来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3)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成约色,A能达到目的;因溶液中一定有硫酸钠,加入氯化钡一定有沉淀生成,B不能达到目的;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硫酸钠不反应,C能达到目的;石蕊试液遇氢氧化钠变成蓝色,D能达到目的;

47、故答案为:(1)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重复上述实验 ;(2)通过溶液颜色的变化证明反应的发生 ;(3)B。30.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小金模仿化工生产,用如图装置来制取Na2S2O5。已知:A中发生的反应为:H2SO4(浓)Na2SO3=Na2SO4SO2H2O;B中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1).图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 ;(2).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在实验过程中,滴加浓硫酸不宜过快,理由是 ;(4).该实验开始滴加浓硫酸时,应先除尽装置内的空气,若忘记这一操作,新制取的Na2S2O5产品中会混有Na2S

48、O4杂质,这与O2的 (填化学性质)有关。【答案】 (1)分液漏斗(2)SO22NaOH=Na2SO3H2O(3)防止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过快,来不及与B中的亚硫酸钠进一步反应生成Na2S2O5(4)氧化性【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分析。【解答】(1)图中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2)C中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钠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3)防止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过快,来不及与B中的亚硫酸钠进一步反应生成Na2S2O5,所以浓硫酸不宜加入过快;(4)氧气有氧化性,会将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

49、五、综合说理题31.(2020九上鄞州月考)小科在化学晚会上观看了“瓶吞鸡蛋”的境术(如图中甲),看到鸡蛋被吞进瓶内。小科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进行了如图乙的实验,他加入的试剂 P 为稀盐酸,结果鸡蛋吐了出来。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鸡蛋被被吞进瓶内和吐出来的原因。【答案】 2NaOHCO2Na2CO3H2O 气体反应完,使瓶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鸡蛋被外界大气压压向瓶内;反之图 2Na2CO32HCl2NaClH2OCO2反应产生气体,使瓶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鸡蛋被瓶内气压压出瓶外【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使装置内压强减小,碳酸钠与

50、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又会使压强增大分析。1 / 1(外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内装订线)登陆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专题复习: 常见的碱一、单项选择题1.(2020九上宁波月考)忘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变质。下表中分析与设计错误的是( )选项 问题 分析与设计A 为何变质 2NaOH+CO2Na2CO3+H2OB 是否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C 是否全部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观察产生沉淀多少D 如何除去杂质 取样,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A. A B. B C. C D. D2.(2020九上余杭月考)小金完成了图

51、示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实验中石灰水有剩余 B. 实验中有气泡产生C. 实验中没有明显现象 D. 实验所得溶液中一定含CaCl和NaCl3.(2020九上拱墅开学考)碱溶液中都含有OH- , 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的一些共同的性质。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 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C. 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 能与CO2反应生成水4.(2020玉环模拟)电导率传感器可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现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

52、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H2SO4 , 往另一份滴加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Na2SO4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曲线上点电导率几乎为零的原因是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B. 乙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C. 乙曲线上N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只有Na+和OH-D. 若将滴加Na2SO4溶液换成滴加NaCl溶液,其电导率变化与乙曲线相似5.(2020南湖模拟)某同学查阅资料获知: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该同学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甲、乙两个烧杯中并插入导电传感器,往甲杯中滴加稀硫酸,往乙杯

53、中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曲线对应的是乙烧杯溶液导电性B. A曲线对应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一直在减小C. B曲线对应的烧杯中溶液始终为红色D. B曲线对应溶液导电性始终比A曲线对应溶液导电性强6.(2020温州模拟)小雅将滴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甲、乙两个烧杯中,分别往甲、乙两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硫酸钠溶液至过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烧杯中,溶液的颜色始终为红色 B. 甲烧杯中,氢离子的数量一直不变C. 乙烧杯中,溶液的颜色始终为红色 D. 乙烧杯中,钠离子的数量一直不变7.(2020绍兴模拟)将某氢氧化钠溶

54、液逐滴滴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如图所示曲线。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 a至b段有蓝色沉淀生成 B. a至d段硫酸钠质量不断增大C. c至d段,溶液pH不断减小 D. c点比a点所含的溶质种类少8.(2019九上温州期末)温州人过小年有吃芋头的习俗,但是处理芋头外皮时,汁液沾到皮肤上奇痒难忍,是因为芋头皮里有一种名为皂角素的物质。有人提供了有效的小妙招:用醋浸泡、用火炉烤手或者用热水浸泡等方法止痒。根据以上信息,不能推测皂角素具有( )A. 能 溶 于 水 B. 碱性 C. 挥发性 D. 热不稳定性9.(2019九上温州期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关于

55、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他们都能用来中和酸性土壤B. 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阳离子不同C. 他们与任何酸反应时均无明显现象D. 他们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也能吸收一氧化碳10.(2020九上江干期末)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硫酸铜溶液,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B. M点时甲曲线的烧怀中的固体和液体中均没有离子C. 乙过程中溶液始终为红色D. 乙过程中溶液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11.(2020九上

56、江干期末)在二氧化碳酚酞试液稀盐酸碳酸钠四种物质中,能和氢氧化钙反应且反应中表现出了“碱的通性”的组合是( )A. B. C. D. 12.(2020九上滨江期末)人若长期食用“镉大米”(镉含量超标)会引起痛痛病。研究表明水稻对镉的吸收率与土壤的pH有紧密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率的是( )A. 生石灰 B. 熟石灰 C. 烧碱 D. 硫酸亚铁(水溶液显酸性)13.(2020九上嘉兴期中)2008年9月27日,太空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

57、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A. 与二氧化碳反应 B. 与盐酸反应 C. 与氧化铁反应 D. 与氯化铜溶液反应14.(2019九上慈溪期末)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g时,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g7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先减小后不变A. B. C. D. 15.(2021金华模拟)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58、的是( )A. 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 d点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C. ab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D. 整个变化过程溶液中镁离子数目没有改变二、填空题16.(2020九上宁波月考)某同学用如图总结NaOH的四类化学性质(即NaOH能够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1).将稀盐酸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有酚酞),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中和反应放热),变化情况如图所示,B点溶液颜色刚好 。(2).为了验证性质,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_(填字母)。A.Na2CO3B.HClC.FeCl2D.CO2(3).为了验证性质,该同

59、学可选择的物质是_ _(填字母)。A. Na2CO3 B. HCl C. FeCl2 D. CO217.(2019九上奉化期末)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好科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小丽总结了氢氧化钙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即氢氧化钙能够与图中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1)为了检验反应能够发生,你可以选择的物质有 。A.HClB.CuCl2C.CaOD.CaCO3E.Na2CO3(2)农业上常用氢氧化钙来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中的_(填序号)(3)运用图中的性质可以用来检验_(填物质名称)。18.(2020九上苍南期末)如图装置可以制造非常有趣的“化学喷泉”,将胶头滴管中的NaOH

60、溶液挤入烧瓶内,在导管的尖嘴处就会形成美丽的“喷泉”。(1)该现象的出现,原因是瓶内发生化学反应而使瓶内气压减小,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若将烧瓶中的CO2换成下面的四种气体,仍可产生“喷泉”现象的瓶是 。A.SO2B.H2C.O2D.HCl19.(2019九上温州月考)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先关闭止水夹,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再打开止水夹.(1)锥形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 ;(2)根据上述现象,能否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反应”的结论?为什么?答:_20.(2019九上奉化月考)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活、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