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PAGE PAGE II北京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浅议我国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权利保障 学生: 指导老师: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毒人员的数量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吸毒成瘾的人员的种种违法犯罪行为已经成为破坏我国社会安定和居民日常生活的一个潜在的危险要素。对于吸毒人员的治理我国已经出台了多项举措和政策,这其中最具有规范性意义的就是2008年我国出台的禁毒法,明确规定了对于吸毒成瘾的人员要实施强制隔离戒毒。但是我国的强制隔离的戒毒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此笔者谨从我国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保障的现实情况出发,对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权利保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2、,希望可以就我国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权利的保障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关键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保障Discusses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for forced drug addicts forced isolation of our countryName of student Name of tutor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drug addicts the number is rising trend, addiction staff a variety of illegal
3、crime has been the destruction of our social stability and the daily life of residents of a potential risk factor. For drug addicts to govern our country has issued a number of initiatives and policies, which has the most normative significance is the2008China promulgated the criminal law clearly pr
4、ovides for drug addiction, the personnel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ulsory isolation detoxification. But Chinas compulsory isolation detoxification step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ere are certain problems, the author wish from our country of compulsory isolation detoxification right protect
5、ion of the reality of the situa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compulsory isolation detoxification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analysis and summary, hope can with respect to our country of compulsory isolation detoxification personnel rights to find reasonable solutions.Key words: drug addi
6、cts forced isolation; rights;security北京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PAGE 14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25502073 前 言 PAGEREF _Toc325502073 h 1 HYPERLINK l _Toc325502074 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的概述 PAGEREF _Toc325502074 h 1 HYPERLINK l _Toc325502075 (一)法律意义上权利的概念 PAGEREF _Toc325502075 h 1 HYPERLINK l _Toc325502076 (二)强制隔离戒
7、毒及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的内容 PAGEREF _Toc325502076 h 2 HYPERLINK l _Toc325502077 二、我国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保障的现状 PAGEREF _Toc325502077 h 2 HYPERLINK l _Toc325502078 (一)整体分析我国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保障的现状 PAGEREF _Toc325502078 h 2 HYPERLINK l _Toc325502079 (二)以典型案例来看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受到侵害的现状 PAGEREF _Toc325502079 h 4 HYPERLINK l _Toc325502087 三、当
8、前我国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权利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PAGEREF _Toc325502087 h 5 HYPERLINK l _Toc325502088 (一)现行的法律规定存在矛盾 PAGEREF _Toc325502088 h 5 HYPERLINK l _Toc325502089 (二)对于强制隔离戒毒的法律性质的定性不明确 PAGEREF _Toc325502089 h 6 HYPERLINK l _Toc325502090 (三)法律规定中对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某些权利存在空白 PAGEREF _Toc325502090 h 6 HYPERLINK l _Toc325502091
9、(四)强制隔离戒毒的实施手段过于严厉,强戒人员权利得不到保障 PAGEREF _Toc325502091 h 7 HYPERLINK l _Toc325502092 (五)强制隔离戒毒所缺乏法律监督机制 PAGEREF _Toc325502092 h 8 HYPERLINK l _Toc325502093 四、对我国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保障的建议 PAGEREF _Toc325502093 h 8 HYPERLINK l _Toc325502094 (一)完善我国的强制隔离戒毒的法律制度 PAGEREF _Toc325502094 h 9 HYPERLINK l _Toc325502095 (
10、二)积极深化我国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体制的改革 PAGEREF _Toc325502095 h 9 HYPERLINK l _Toc325502096 (三)创建强制隔离戒毒法律监督体系 PAGEREF _Toc325502096 h 9 HYPERLINK l _Toc325502097 (四)提高强制隔离戒毒警察队伍人员的综合素质 PAGEREF _Toc325502097 h 10 HYPERLINK l _Toc325502098 (五)加强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疏导和教育 PAGEREF _Toc325502098 h 10 HYPERLINK l _Toc325502099 结 语
11、PAGEREF _Toc325502099 h 10 HYPERLINK l _Toc325502100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325502100 h 11 HYPERLINK l _Toc325502101 致 谢 PAGEREF _Toc325502101 h 12前 言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毒品问题也开始发展并逐步的蔓延开来。近年来我国涉毒地区和范围不断扩大,毒品的种类、数量、涉案的人员持续增多,吸毒人员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长。就目前形势来看毒品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居民正常生活的重大问题之一。为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挽救社会上的吸
12、毒人员,我国专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建立起了全新的强制隔离禁毒制度。强制隔离戒毒可以对自制能力较差或毒瘾程度较深的吸毒人员提供一个相对封闭、安全的隔离空间,避免外界的各种干扰。并在这种相对清净安全的隔离环境中,通过专业的戒毒指导和治疗人员对吸毒成瘾的人员开展有计划的生理、心理治疗和辅导,最终帮助这些吸毒成瘾的人员戒除毒瘾。就这一制度的实际实施情况来看,强制隔离戒毒对于减少我国社会上的吸毒人员的数量、帮助吸毒人员重新开始生活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毕竟强制隔离戒毒是对吸毒成瘾人员进行的一种强制的制裁,通过行政强制手段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来实现最终戒除毒瘾的目的,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免会对吸毒成
13、瘾人员的基本权利造成侵犯。鉴于吸毒人员身份和心理上的特殊性,我们在对他们进行强制隔离戒毒的同时,必须要科学合理的保障他们的合法权利。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的概述(一)法律意义上权利的概念“权利”一词是一个在法律和政治上被广泛应用的概念,我国关于“权利”的表述最早出现在1864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在他翻译惠顿的万国公法时首次使用了“权利”一词,随后权利这个概念开始在我国广泛的流传。 李贵连,万国公法:近代“权利”之源,摘自北大法律评论,1998法律意义上的权利是指:“人群共处,各有主张,涉及不同之利益,不免发生冲突,为维护社会生活,自须定其分际,法律乃于一定要件之下,就其认为合理正当者,赋予个
14、人某种力量,以享受其利益,因此权利就是得以享受特定利益之法律上之力。权利为主观化之法律,法律为客观化之权利,行使权利,就是为法律而奋斗,且具有伦理上之意义。” 郑玉波,民法总则台北三民书局出版 1979对此笔者认为,权利既为一种得享受特定利益之“法律上之力”,应该包含以下两方面的意义:第一,人民所享有的利益,虽然已经被国家法律制度明确规定为“权利”,但如果政府没有设置专门的权利救济制度,或者是设置之后没有实效而形同虚设,那么这就是剥夺或未曾赋予人民权利,这就是依法治国原则下“有权利有救济”的基本法理。第二,人民所享有的利益,如果政府认为这种利益不值得保护而没有赋予救济的途径和方式,那么这种利益
15、就不具备“权利”应有的地位。(二)强制隔离戒毒的概念和实质关于强制隔离戒毒的概念我们可以分开来理解,对于“强制”,应该是指我国政府运用国家强制力,使得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吸毒成瘾的人员强制进行戒毒,这些进入禁毒场所进行戒毒的人员必须配合戒毒场所的戒毒措施和方法;对于“隔离”,应该是指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禁止毒品和其他干扰因素的进入,保障戒毒人员的绝对安全,给戒毒人员营造一个安静、舒心的戒毒环境; 所谓“戒毒”,应该是指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对于戒毒人员的治疗和辅导,这就包括了对于戒毒人员的生理治疗,通过药物和其他合理的理疗方式,从生理上脱毒,更重要的是心理治疗和疏导,帮助戒毒人员
16、从心理上真正摆脱毒品的依赖和诱惑,此外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种种管理方法和教育方式都要以针对戒毒人员的“治疗”为主。对此我们不难看出,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是我国禁毒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这种举措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具有让戒毒人员服从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规章制度和戒毒治疗方式的法律约束力。因此强制隔离戒毒是指强制隔离戒毒场所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利,通过采取行政强制手段,在特定的场所和期限内,采取合理的治疗手段和方法,实现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收容、管理和教育矫正。从这一定义上我们不难看出强制隔离戒毒具有国家强制性的特点,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在2008以前,也就是我国禁毒法颁布实施之前,我国对于吸
17、毒成瘾人员的强制戒毒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公安强制戒毒而另一种是司法劳教戒毒。而我国的禁毒法正式实施之后,将这两种独立方式的强制戒毒手段合并为一种,也就是本文所讨论的强制隔离戒毒,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强制隔离戒毒既同于司法上的行政劳教戒毒,也不是公安机关的强制戒毒,我国禁毒法中规定的强制隔离戒毒是在这两种戒毒形式上基础之上创制的一种全新的戒毒举措,这种戒毒措施既有对传统的公安强制戒毒和司法劳教戒毒的保留、也有对传统戒毒方式不足的舍弃、更有应对新的形势和挑战的方式创新。依照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对于进行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人员的“强制”主要表现在以限制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人身自由权为主要的强制内容,具
18、体到实践中就是限制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行动自由,凡是进行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人员必须服从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规章制度和治疗进程。所以对于被限制了人身自由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的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我国强制隔离戒毒实施的具体戒毒对象是社会的吸毒成瘾的人员,他们不是罪犯,他们依然是我国的合法公民,依然享有公民的基本权利。依据不同的分析角度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份。从法律意义上来说,这些吸毒人员是违法者;从医学的角度来看,他们又是需要治疗的病人;从社会学意义来说,他们是受到毒品侵害的切实受害者。依据我国禁毒法中的相关规定,我国的强制隔离戒毒措施在实质上并不是对于吸毒成瘾人员的一种行政处罚,而是一种挽救吸
19、毒成瘾人员、避免他们继续伤害自己的的行政强制的手段,我国建立强制隔离戒毒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吸毒成瘾人员摆脱毒瘾,而不是对这些吸毒人员的惩罚措施,由于这种强制隔离戒毒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惩罚性,它只是一种强制吸毒人员摆脱毒品的戒毒措施,因此这种制度体现的主要是国家政府对于吸毒人员的帮助和关怀。需要说明一点的是,这种强制隔离戒毒制度的强制性,是和吸毒人员接受隔离戒毒的义务性相符合的,这就使得这一制度和触犯我国其他关于禁毒方面的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所引起的行政处罚有某些相类似的地方,例如我国禁毒法中有这样的规定:“吸食、注射毒品本身是一种违法行为,可以对吸毒人员实施治安管理处罚”。 详见中华人民共和
20、国禁毒法第62条而我国的治安管理法律条文中还有类似的规定:“对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处以拘留”。 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2条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在对吸毒人员采取强制措施的内容上看,强制隔离戒毒与行政拘留都是一样的,都是剥夺吸毒人员的人身自由的强制手段。(三)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的内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权利,是指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进行戒毒的人员在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内,以及强制戒毒执行期限的存续期间内,所享有或应享有的法律所赋予的种种权益和保障。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权利存续的法理依据既包括宪法和法律对公民各项基本权利的规定, 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也应该包括
21、各种关于强制隔离戒毒的专门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国家政府政策性文件中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所作出的规定,在这里还必须保证不能与国际法中的相关准则底线相违背。在我国强调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加强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合法权利的保障,必须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法定的和应有的权利加以详细的规定说明,比如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所应享有的选举权、休息权、娱乐权、健康权、劳动报酬权、受教育权等基本人身权利。此外还必须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的限制进行明确的规范。二、我国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保障的现状(一)整体分析我国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保障的现状在我国对吸毒人员进行强制戒毒以来,那些担负着公安强制戒毒和司法劳教戒毒的戒毒场
22、所,这些场所对于吸毒人员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一直继承着监狱和劳改场所的管理模式,执行手段和方式也是跟这些机构的模式极为的类似,都是以“收得下,关得住,跑不了”为指导思想,都是严格管理为先,不重视吸毒人员的权利保障,也就不会在性质上把强制戒毒和劳动改造两者加以区别。除了在同等的待遇条件下,吸毒人员与劳动改造的罪犯在奖惩标准上有所不同之外,至于其他的方面,如果不是特别说明的话吸毒人员的待遇和在监罪犯的待遇是一样的,同样在场所范围内被最大程度的限制了人身自由权,显然这种戒毒方式过于重视戒毒人员管理的处罚性而忽略对戒毒人员管理的教育性,这显然与我国禁毒法的立法宗旨和立法目的是不相符的。但是由于我国国情
23、的复杂性,我国禁毒法的宗旨和目的的落实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现在在某些执行强制隔离戒毒的场所,由于管理制度上的不足以及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因素影响,不可避免的在执行强制隔离戒毒的过程中,会使用一些被更加“有效”的管理方式,片面的强调成绩和结果,而模式或忽视被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与强制戒毒人员、劳教戒毒人员及劳教罪犯的主要区分,从而使得被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权利得不到很好的保障。(二)以典型案例来看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受到侵害的现状1、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人格权保障的缺失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进行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一般被要求将头发剪成平头,但大多数还是剃成光头。强制隔离戒毒所这样规定的主要原因就是将强制隔离戒毒人
24、员与其他普通人进行区分,使其更加方便管理。可是,剃光头的要求究竟有没有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呢?答案当然是没有。从我国古代就将毛发看做身体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现代人也将剃光头看做对人格尊严的一种侮辱。根据宪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既然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具有我国国籍,那他们也就是我国的公民,也就是说,强制性的要求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剃光头是违法我国宪法规定的。同时,这也反映了当前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人格权保障的缺失。2、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婚姻自由权保障的缺失 上文中提到,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是我国的公民,那么其理应享受我国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权利,如婚姻自由权
25、。但矛盾的是,由于在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人身自由权受到限制,导致他们不能自由的离开强戒所,婚姻自由权的行使也受到了阻碍。08年,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戒毒人员张平(化名)的未婚妻来所探望,并称其怀孕,所以希望能够与张平尽快完成结婚注册并举行婚礼。这个问题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有反对者认为,张平在进行强制隔离戒毒期间的认识自由权应该是被剥夺的,而且若允许其外出结婚有可能会发生潜逃或者造成严重的社会隐患,这不利于强制隔离戒毒所得管理,所以不能允许其外出结婚。但根据婚姻法中对禁止结婚的情形包括:“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其中并没有限制强制
26、隔离戒毒人员的结婚,也就是说,只要男女双方符合结婚的法定条件,就允许结婚。那么,反对张平外出结婚的一方,对于禁止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外出结婚的依据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只是因为怕对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管理造成麻烦,但是却没有实实在在的法律依据,这样的理由,如何使人信服?从这个案例来看,我国现阶段对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婚姻自由权的保护还存在缺失。以上两个案例只是从具体的两个方面反映我国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的保障还存在缺失。事实上,由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具备各种各样的权利,因而要将他们的所有权利一一列举出来,是不可能的,所以笔者只列举了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的其中两项,旨在 “抛砖引玉”,使更多的人认识到强制隔离戒
27、毒人员权利保护的现状,并加以重视和改进。三、当前我国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权利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的强制隔离戒毒制度刚刚建立不久,因此在具体的实施和政策的落实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被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权利保障也因为制度的不完善而产生了诸多的问题。下面笔者将从我国强制隔离戒毒的基本规定和具体的实践过程,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一)现行的法律规定存在矛盾我国现阶段实施强制隔离戒毒制度的基本法律依据就是于2008年6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以及在此基础上于2009年2月6日颁布实施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管理工作办法、2009年4月22日颁布实施的强制隔离戒毒教育工作规定、2
28、009年7月9日颁布实施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诊断评估办法、2009年10月29日颁布实施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考核办法以及于2010年1月出台的关于加强劳教所强制隔离戒毒所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等等。以上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对于我国实施强制隔离戒毒制度提供了法律指导和依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一些规定是与我国宪法中立法精神存在有一定矛盾,例如我国宪法之中有这样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37条但是我国当前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强制隔离戒毒的规定
29、的是属于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行为,这显然与我国宪法中的立法精神存在很大矛盾和偏差,不利于被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的保护。(二)对于强制隔离戒毒的法律性质的定性不明确关于我国进行强制隔离戒毒的法律性质的定性的问题,目前在学界尚存在很大的争论,就笔者分析总结来看,主要的争论观点有以下两种:第一种观点是,根据我国禁毒法中的相关规定,我国现阶段的强制隔离戒毒并不属于不是行政处罚的划分,这种戒毒的制度存在的助于目的是为预防吸毒成瘾人员再次复吸,治疗被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使他们可以真正的走出毒品的阴影的一种强制性治疗和教育的行政行为。 参见李静,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权利及保障,201
30、0年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第二种观点的主要内容则是认为我国现阶段的强制隔离戒毒是一种限制吸毒人员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而且由于这种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一般比较长,所以这种强制手段还是我国行政处罚类别中最为严厉的一种。(三)现行法律对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某些权利缺乏明确规定 由于目前我国的强制隔离戒毒制度刚刚创建不久,因此法律条文中对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某些权利还没有明文的规定, HYPERLINK file:/C:UserskAppDataLocalTempRar$EX89.560PaperPass检测报告htmlssentence_detail154.htm t right 这就导致了对于强制隔离
31、戒毒人员的权利保障没有完善的法律依据。 HYPERLINK file:/C:UserskAppDataLocalTempRar$EX89.560PaperPass检测报告htmlssentence_detail155.htm t right 例如对于已经成年的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是否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强制隔离戒毒期限内如何保障他们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实现, HYPERLINK file:/C:UserskAppDataLocalTempRar$EX89.560PaperPass检测报告htmlssentence_detail156.htm t right 我国的相关法律还没
32、有明确的规定。还有对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在强制隔离戒毒期间是否享有婚姻自主权,这些都没有明文的法律法规可依。(四)强制隔离戒毒的实施手段过于严厉,强戒人员权利得不到保障就我国的强制隔离戒毒制度来说,由于这一制度的建立时间还不长,在各个方面都显示出它的不足和缺陷,这就有可能会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合法权利造成一定的损害。具体说来,强制隔离戒毒作为一种具有行政强制性的禁毒措施,这种制度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屡教不改、吸毒成瘾、可能对社会秩序和安定造成破坏的吸毒人员。不过从强制隔离戒毒的戒毒期限来看,这个期限一般为两年,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延长一年,也就是说最长的剥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人身自由的期限可以长达三年
33、,这个期限比起监狱里的罪行较轻的罪犯都要长,这就显得这种限制措施比起坐牢还要严厉的多。这也给群众带来了不好的印象,认为强制隔离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就像犯罪判刑了一样,都得“蹲监狱”,这种印象显然是不利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主动接受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戒毒治疗和教育,对于这些人员将来重新回归社会之后的正常生活开始也是很不利的。在我国对吸毒人员进行强制戒毒以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监管制度都是以“关的住,管的牢,跑不了”为主要的指导思想,片面强调管理上的严格性,而对于戒毒人员的实际情况不能认真了解从而区别对待,不论这些强制隔离的戒毒人员是偶犯还是初犯,是惯犯还是累犯,是表现糟糕还是表现优秀,除了在同等条件下奖
34、惩标准有所不同之外,在其他方面的待遇方面基本是都是相同的,都是重视处罚力度,漠视教育疏导。而且我国现有的这些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大部分是从原来的劳教场所转换变化而来,所以在监管制度和管理方式上都还受原来的的管理模式影响很深,极个别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甚至还存在着违法违纪管理的现象,侵犯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合法权利。还有不少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存在着以体力劳动代替戒毒知识学习教育和戒毒康复训练的现象,这样不但直接的损害了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身体健康,间接上也挤占了为数不多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恢复身体健康、进行心理健康疏导的时间。现如今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医疗的水准和硬件设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于全部的强制
35、隔离戒毒人员来说还是很难做到“有病给予及时治疗”,尤其是那些患有慢性疾病和和重大疾病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这就有可能造成部分戒毒人员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延误病情导致身心受损。此外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向检察机关的检举和投诉情况来看,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进行“三超”劳动的问题占绝大多数,还有其它的诸如休息权、娱乐权、健康权、劳动报酬权、受教育权等权利也是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被侵权较多的权利。(五)强制隔离戒毒所缺乏法律监督机制 禁毒法出台,将过去的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模式合并成为了强制隔离戒毒模式,这样的转变,是我国禁毒法律制度改革创新的一大举措。但是,由于强制隔离戒毒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
36、同时也是由司法行政机关、公安机关行使的一种行政权力,而禁毒法中也没有关于强制隔离戒毒法律监督的相关规定,这就可能导致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执法权力的滥用,损害强戒人员的合法权益以及贪污腐败等问题的发生。因而,针对强制隔离戒毒模式建立监督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对此,强制隔离戒毒可以效仿以往劳教戒毒的检察检查监督的做法,加强检察机关对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法律监督。然而在我国当前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检察机关的监督尤其缺乏。由于缺乏立法依据,导致检察机关难以对强制隔离戒毒进行外部监督。由于强戒人员既不是犯罪伏法人员,也非劳教人员,而是接受行政强制治疗措施的行政相对人,而戒毒治疗活动,既非刑罚的执行,也非劳动
37、教养的执行,而是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依法进行公共行政管理,执行行政行为的活动。韩立强,互联网,强制隔离戒毒所检察权配置研究, HYPERLINK /lw/lw_view.asp?no=11207 t _blank /lw/lw_view.asp?no=11207那么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关于检察机关职能的规定来看,检测机关是无权监督强制隔离戒毒这种行政执法活动的。另一方面,强制戒毒人员作为一种特殊的弱势群体,更应注重对其人身权利的保护。由于强戒人员身体机能遭到了毒品的严重破坏,导致他们在戒毒过程中极易受到损伤,这就对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针对强戒所的日常管理应制定强制隔离戒毒日
38、常管理制度,加强戒所的执法活动的外部监督。但当前立法中并未明确规定检查机关对强制隔离戒毒执行程序的监督。而根据禁毒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可以看出,公安机关既是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又是强制隔离戒毒的执行机关,这种决定权和执行权独揽的情况,必会为日后权利的滥用打开方面之门,导致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权利受到侵害。禁毒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二年,执行强制隔离戒毒一年后,经诊断评估,对于戒毒情况良好的戒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可以提出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批准。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前,经诊断评估,对于需要延长戒毒期限的戒毒人员,由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提出延长戒毒期
39、限的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批准。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最长可以延长一年。”四、对于完善对我国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保障的建议目前我国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已经可以依据根据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实际情况对他们的权利保障问题寻求多方面的解决途径,使得我国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权利保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权利保障还有一定得不足和缺憾。要使得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这对于我国政府和禁毒机关而言无疑是一项长艰巨而长期的使命。因此为了更好地保障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权利,可以从几个方面加以考虑:(一)完善我国的强制隔离戒毒的法律制度强制隔离戒毒法律制度是保障强制隔离戒
40、毒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是保障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基本权利的制度性前提。就我国当前的禁毒形势来看,强制隔离戒毒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的工程,为了响应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同时为了帮助无数的吸毒成瘾人员摆脱毒品的阴影,减少毒品对我国公民人身的侵害,全面提高我国公民素质,维护好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就必须通过系统性强制隔离戒毒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出台来对我国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进行指导,规范我国强制隔离戒毒机关从业人员的工作、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戒毒治疗工作提供制度上的指导。1、完善相关的部门法目前我国关于强制隔离戒毒的基本法就是2008年出台的禁毒法,在这部法律当中对于强制隔离戒毒制度作了规范性的规定
41、,但是对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的保障方面却尚显不足。就此而言我国的立法机关可以考虑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保障的法定制度的规定更加的细致,明确规定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所应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为进一步完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权益保障提供基本的法律依据。2、在其他相关基本法律中增加对于强戒人员权利保障的内容对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基本权利,可以就我国宪法中关于公民权利的相关规定为依据,在民法权利保障中对此作出特别的规定,同时对于侵犯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的行为的救济方式作出规定,便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人员在权利受到侵害后积极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利。对于侵犯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情节严重的情况,可以纳入
42、我国的刑法体系,运用刑罚的严厉惩罚手段威慑侵犯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的行为。(二)积极深化我国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体制的改革和禁毒观念的转变深化我国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体制的改革,必须加快强制隔离戒毒场所职能单一化的进程,尽快让我国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从从传统的劳教场所进行分离和转变,使得强制隔离戒毒场所不在于其他强制机关混为一谈。同时作为强制隔离戒毒场所而言也要逐步的转变观念,彻底放弃把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当做犯人看待的观念,把生产真正变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康复理疗训练课程中的一部分,摈弃把劳动成果和成绩作为考核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基本标准的做法,切实保障我国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合法权利。这里还要说明一点的是要切
43、实保障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合法权利,就需要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对于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进行全额拨款,哥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不在以效益为中心,真正实现所企的分离,使得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主要工作精力放在戒毒成功率和降低复吸率的提高上,真正实现我国强制隔离戒毒的存在目的。(三)创建强制隔离戒毒法律监督体系 我国的强制隔离戒毒事业还是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从我国当前的实际国情来看,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民主政治体制建设的进程快速前进,依法治国也不仅仅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它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理念逐步的深入人心。我国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作为强制隔离戒毒制度的实施者和具体工作的执行者,那么他们就更需要顺
44、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转变工作理念,实现从被动接受法律监督到主动放开推动法律监督的跨越,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障我国的强制隔离戒毒事业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切实保障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合法权利。具体的监督体系的创建工作可以分一下两个步骤:第一,强制隔离戒毒场所要建立内部监督机制,戒毒管理部门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对于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内的一些违法乱纪的案件及时进行处理,不断进行自我检查,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第二,加快建立外部监督机制,明确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内的政务公开制度,使场所内的各项工作做到透明公开,并充分运用各种媒体的宣传力量、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方式对社会各界积极公开的本单位的具体
45、工作内容,消除强制隔离戒毒事业在社会各界的消极形象。同时作为强制隔离戒毒场所还必须自觉接受各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和各种人民团体检查、问询,定期组织社会力量进行所内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隐藏的不合理的现象和问题。总之建立和完善对于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合法监督制度才是保障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最基础的保证。(四)提高强制隔离戒毒警察队伍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强制隔离戒毒警察队伍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保障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的最关键环节。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警察是强制隔离戒毒教养人员权利最基础的保护着,他们工作在一线,工作的对象就是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因此提高强制隔离戒毒警察队伍人员的综合素质,才可以做到强制隔离戒毒人
46、员权利的切实保障。(五)加强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疏导和教育从当前我国吸毒成瘾人员的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吸毒人员强文化知识水平较低,法律意识观念薄弱。尤其是对于那些不懂法的社会上的闲散吸毒人员,在禁毒机关面前根本没有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也就更谈不上运用法律的手段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利。因此,加强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法律教育和心理疏导,让他们树立一种法律的观念,这样既可以帮助他们加深认识原理毒品,也可以让他们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结 语每年我国都有大量的吸毒人员走进我们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毒品毁掉了他们的健康和生活,但是并不意味着毁掉了他们应有的权利。我国的强制隔离戒毒制度刚刚建立不久
47、,还属于一种新生的事物,因此在实践中还是存在着种种的问题。但是这不能成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保障不利的借口,因为在任何情况下,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权利的保障,都是不能忽视的。参考文献1夏勇.人权概念的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社,2001年版.2.公安部禁毒局.2011年中国禁毒报告.2011年.3.李贵连.万国公法:近代“权利”之源.摘自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4.郑玉波. 民法总则.台北三民书局出版 ,1979年版.5.柳忠卫.监禁刑执行基本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6.涂显明.人权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7.吴宗宪.西方国家监狱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8.杨立新.人身权法判例与学说.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9.李林主.当代人权理论与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工程造价优化与调整课件
- 2025版个人二手房买卖合同书(含房产证过户)
- 2025版对讲门系统集成与信息安全保障合同
- 2026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考押题语文预测卷含解析
- 疫情家长会初中课件
- 从四季美景中我学到了语文800字14篇
- 疫情下心理主题班会课件
- 畜禽兽医政策解读课件
- 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与支持合同协议
- 2025年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新版真题卷(附详细解析)
- 京东效绩管理制度
- 低压抢修管理制度
- 体育产业综合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针灸推拿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法律职业资格(主观题)真题含答案
- 关注社会责任的年度活动计划
- 林地出租流转协议书
- 线上黄金回收合同协议
- 建设工程纠纷律师课件
- 殡仪馆理论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