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术基础课件_第1页
摄影技术基础课件_第2页
摄影技术基础课件_第3页
摄影技术基础课件_第4页
摄影技术基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摄影基础陈 明第一章 优秀照片的基本原则1、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 有时也称之为题材。或是表现一个人,或是表现一件事物,甚至可以表现该题材的一个故事情节。主题必须明确,毫不含糊,使任何观赏者一眼就能看得出来。2、一幅好照片具有吸引了的被摄主体 换句话说,使观赏者的目光一下子就投向被摄主体。3、一幅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 只包括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而排除或压缩那些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鲜明的主题杰作对主题的要求: 对于真正的杰作不仅要有明确的一般性的主题,还应能表现普遍性意义。 把被摄对象不仅看作是具体的人或事物,而要提炼出共性如,“妇女”、“母亲”或“少女”,等具有普遍性意义

2、的主题。只要看到她(他),就能了解了她(他)的某些经历,就触动了我们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普遍性。 比如,拍摄儿童少年,能捕捉到“童年”、“天真”或“青春”。婚纱摄影,捕捉到“爱”、“情”、“人生”或“幸福”。 一幅照片可能有多个不同的寓意,对照片主题的理解,取决于观赏者对被摄主体的看法,见仁见智。可能和作者的意图一致,也可能相左好照片要有主题图片赏析 母亲 照片的一般性主题:正在削苹果的妇女 这幅照片确实很简单,但却有其动人之处,为什么? 原因之一,是这位削苹果的妇女的姿态。她看着我们,目光温和而开朗。 原因之二,是她的周围环境:她周围的景物能说明她是什么样的人和她一向是怎样生活的。 原因之三,是

3、她周围的气氛:大树、空气和阳光都有力地强调了她所做的事情都是非常平凡的。 这张照片里的所有因素综合起来表现了一个普遍性的主题这不只是一个正在削苹果的妇女,她代表着所有这一类型的妇女她们勤劳、朴素、踏实、坚强、善良、健壮。这是美国人理想中的典型的母亲形象。图片赏析 在拍这幅照片的时候,耐心地等待着合适的瞬间,眼睛紧盯着牛群,一头小牛,天真而好奇地把脸转向了镜头。 毫无疑问,小牛犊就是这张照片的主体。 “牛犊”这张照片中,摄影师是怎样简化画面的呢?画面中没有任何分散注意力的东西。没有看到别的牛犊在抬头看着你,看不到半点牛栏,也看不到牧人。画面中的每样东西都为了烘托主题。你见到的只有牛群中心的一头小

4、牛的面庞,而这个牛群却大得一直挤到画面之外的四面八方。画面简洁到了极点。照片三原则 在你按下快门之前,有三个问题值得考虑:第一、 这幅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第二、 我怎样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身上,又如何把观赏者的视线吸引过来? 第三、 画面简洁了吗?是不是只包括了有利于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的东西?是否舍掉了那些分散注意力的不必要的每一项内容?训练摄影眼光 1、本照片的主题是什么?它表达的普遍性意义是什么? 2、作者是怎样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的? 3、为了简化画面,作者是如何进行取舍的? 必须用全新的方式重新观察你周围的一切。 把你熟悉的人或事物当作拍摄主体来观察。 摄影术的诞生 针

5、孔成像及暗箱针孔成像理论依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即在均匀介质中光线为一直线。 针孔成像: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针孔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反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墨子(公元前468376年)在墨经一书中提到的小孔成象原理,十四世纪中叶,元代天文数学家赵友钦在他所著的革象新书得出了关于小孔成像的规律,制作了针孔成象匣 。 摄影术的诞生 针孔成像及暗箱暗箱的诞生: 13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利用针孔成像原理制成的映像暗箱 文艺复兴时代,画家用暗箱作为写生描绘的工具。 公元15

6、53年,意大利人玻尔塔发表了自然魔术书中详尽介绍Camera Obscura。可以当作绘画工具使用。他的著作说,使用暗箱,只要用铅笔将反射在画纸上的影像描绘出轮廓,再着色即可完成一幅,很有真实感的画像,再高明的画家也不能相比。 1568年,意大利贵族丹尼尔巴尔巴洛,发明透镜摄影暗箱。到了18世纪,暗箱被普遍使用。出现便于描绘肖像,静物,和室内绘画小型暗箱摄影术的诞生 达盖尔“银版摄影法” 达盖尔:1787年11月18日1851年7月1日是巴黎舞台布景家,因发明银版照相法而闻名 1837年达盖尔成功地发明了一种实用的银版摄影术。 即用涂有碘化银的铜板曝光,然后蒸以水银蒸气,使银板上受光部分与水银

7、化合成有光泽的汞合金,从而形成影像中的明亮部分,未受光的碘化银用硫代硫酸钠溶解掉,从而拍摄出衬以银色背景的灰白影像。这种银板摄影法被其命名为“达盖尔摄影法” 1839年8月19日,法国科学院将达盖尔银版摄影术公诸于世,这一天定为摄影术诞生日。 “达盖尔摄影法”特点:影像清晰,曝光时间(到1842年)只需20秒左右 曝光。成本高,技术繁琐,一次只能得一张影像左右相反的照片(没有底片)画室现存最早达盖尔银板摄影术照片 有文字可考,1844年,首位在中国用银版法拍摄的是法国海关总检察官J埃迪尔,同时来华的还有他的同胞传教士G?南格禄,也携有照相器具。摄影术的诞生 卡罗式摄影法 在达盖尔宣布摄影发明后

8、不久,英国科学家威廉福克斯塔尔博特宣布发明了一种首先制作照像底片的摄影术。 1841年2月申请专利,命名为“卡罗式摄影法” 方法:把碘化银涂在纸上制成相纸,曝光1分钟左右后浸泡在没食子酸溶液(三羟基苯甲酸 )中显影,显影后再浸在硫代硫酸钠溶液(海波)中定影(防止影像的进一步黑化)。晒出的影像是负像(即黑色部分代表白,白色部分代表黑),把这负像通过光线印在另一张感光纸上,可以表现出正确的影调来。 特点:负正法奠定了现代摄影术的基础,可印制多张正像照片,价格低廉。但纸质底片影纹粗糙易褪色受损,影响照片清晰度,感光度低,曝光时间长,工序多,需化学知识。 塔尔博特实际上是在1835年制出了他的第一批照

9、片,早在达盖尔摄影术首次问世的两年前,这不能不令人惊奇,塔尔博特因忙于其它几个项目的研究,没有立即把他的照像实验进行到底。 窗口最早的负片, 塔尔博特自然画笔1844年6月出版,最早以照片做插图的书。摄影术的诞生 火棉胶摄影法火棉胶:硝化棉溶液 (硝化纤维素又名硝化棉) 1851年,英国伦敦的一位雕塑家阿切尔(Fredrick Scott Archer 1813 1857)把碘化银溶于火棉胶后马上涂布在干净的玻璃上,装入照相机曝光,经显影、定影后得到一张玻璃底片。 火棉胶调制后须立刻使用,干了以后就不再感光,所以这种摄影方法称为“湿版法”。 特点:较银版法轻便且成本低(为银版法的十二分之一),

10、曝光比快,影像清晰度也高,玻璃底片又可以大量印制照片。 因为是湿版,操作麻烦,需备暗房或帐篷(户外),20分钟内完成从配药、涂布、曝光到显影定影等全过程。摄影术的诞生 干版和软片 干版:1871年9月,英国人马多克斯研究出用明胶溴化银乳剂代替火棉胶涂在玻璃板上制作成新的感光材料。 特点:干燥后不会像火棉胶那样发生结晶现象。冲洗时乳剂会适当膨胀,便于显影液、定影液发生作用。 优势:携带方便,冲洗可带回家或专业店代办;室外1/25秒、感光度强可在煤气灯下放大印制照片 到1879年这种干版较普及,商店可买到 软片:1865年问世首批人造塑料赛璐璐 ,1889年伊斯曼公司生产出采用赛璐璐做片基的软片。

11、1891年生产出胶卷,感光材料从此步入成熟阶段。摄影术的诞生 彩色胶卷 加色法:所谓加色法,就是用红、绿、蓝三原色光按不同比例相加而取得其他色彩的一种方法。一种色光与另一种特定的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色光。混合后产生白色光的两种色光的色,称做互补色。 三原色光:红光、绿光、蓝光色光叠加: 减色法:颜料或染料所呈现的颜色是由于吸收了天然白光中的一部分而呈现出未被颜料或染料所吸收而反射出的那部分色光颜色。如品红颜料是由于颜料本身吸收了白光中的绿光,而反射出未被吸收的红光与蓝色“叠加”而呈现出品红色。这样,以从白光中减去(吸收)三基色中的一种或两种基色而生成不同彩色的方法称为彩色减色法。减色

12、法原理适用于颜(染)料的配色 1935年,出产彩色胶卷;1936年出产彩色反转片照相机的发展 摄影术发展简史二、照相机的发展 1、早期照相机的发展 暗箱、滑箱相机、徕卡相机、禄莱福莱相机、爱克森塔相机、 哈苏、康泰克斯(Rectaflex相机)、宝丽来相机、尼康、佳能2、现代电子相机 TTL技术、程序自动曝光、自动对焦3、数码相机的发展 CCD的发明、第一台数码原型机、索尼“玛维卡”、柯达DC210、富士S-300、柯达DSC100、尼康D1 数码单反相机:佳能EOS-1DS 六大厂商:佳能、尼康、索尼、富士、奥林巴斯、适马照相机的发展 现代电子相机 宾得(潘太克斯)SP :日本旭光公司196

13、0年推出,首台TTL技术(镜头测光)135单反相机。相机进入内测光发展时期。 美能达Hi-Matic:1962年产,装备程序自动曝光系统。 柯尼卡C-35AF:1977年,日本小西六公司产,首推自动聚焦,能自动曝光、自动闪光、自动聚焦、自动卷片等。 随技术发展,除135、120相机外,110等小幅相机,“摆头式相机”、微光相机、水下相机等相继问世。 90年代后,3D-RGB彩色矩阵测光技术(尼康F5)、眼控对焦技术、超声波驱动镜头、影像静置系统等新技术广泛应用。照相机的发展 数码相机的发展 CCD的发明: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博伊尔和史密斯在贝尔实验室发明CCD传感器。电子成像技术诞生

14、。光可以被电子化记录下来,取代胶卷。带来了摄影术的革命性变革。 第一台数码原型机:1975年,柯达的塞尚研制。1万像素,3.9公斤,以磁带记录机为存储设备,1张照片存储耗时23秒。 “玛维卡”静态视频相机:1981年索尼产,28万像素,软盘存储,外型接近传统相机。 柯达DC210、富士S-3001:1997年产,达百万像素。 柯达DSC100:1991年产,数码单反,140万像素 尼康D1:1999年产,300万像素的 数码单反相机:、 佳能EOS-1Ds:2003年产,标志数码单反技术成熟 六大厂商:佳能、尼康、索尼、富士、奥林巴斯、适马 尼康D800、尼康D4、佳能5D Mark II 、

15、佳能1DX 第三章 照相机的性能第一节 相机的基本结构一、相机的基本装置主要部件:机身、镜头、光圈、快门、取景器(调焦装置)、感光材料CCD、输片装置、计数器及电子系统(测光、聚集、自动曝光等)二、快门三、光圈四、快门与光圈组合五、相机的稳定第二节 镜头一、镜头的发展二、焦距:标准镜头、长焦镜头、短焦镜头、变焦镜头三、特殊用途镜头四、镜头调焦五、焦距与景深六、透视 第三章 照相机的性能第三节 调焦一、调焦概念二、调焦系统三、调焦应用照相机性能 快门一、快门与光线1、快门:调节感光材料曝光时间的装置 通过开启时间的长短控制光线量2、快门速度: 衡量快门开启时间的长短,快门速度的单位是“秒” 快门

16、速度一般从1/8000秒到30秒之间不等, 照相机设置的标准快门速度有: 304、2、1、1/2、1/4、1/8、1/15、1/30、1/60、 1/125、1/250、1/500、.1/8000, 3、各挡快门速度与曝光量的关系: 快门开启时间增加到原来的两倍,照射到感光材料上的光线量就是原来的两倍,我们称增加一档曝光;快门开启的时间减少到原来的一半,照射的光线量是原来的一半,称曝光量减少一档; 4、相机上速度的标识:相机上只显示快门速度的分母部分,实际的曝光时间是快门速度标识的倒数。如“2”表示1/2秒,用特殊标识区分秒,如颜色或“2”照相机性能 快门4、B门:按住快门不动,快门一直处开启

17、状态 T门:第一次按下快门时快门打开,再次按下则关闭5、机械相机一般提供整档快门速度的调节 电子快门可设定1/2或1/3档 1/2档:2、1、2、3、4、6、8、11、15、20、30、45、60、 90、125、180、250、350、500 1/3档: 2、1、 1.5、1.6、2、2.5、3、4、5、6、8、10、 13、15、20、25、30、40、50、60、80、100、125、160、 200、250、320、400、5006、数码相机的快门速度可任意设定,如, 1/387、快门时滞:按下快门按键与快门开启的时间差。影响抓拍照相机性能 快门二、快门的工作原理 1、快门的种类:机械

18、快门、电子快门 (快门工作方式) 焦平面快门、镜间(叶片)快门 (快门位置) 2、镜间快门 :快门位于镜头中间,主要用于大画幅相机、部分中幅及傻 瓜相机。 结构原理:由几个重叠的金属薄片组成。根据设定的速度,这些薄片打开时让光线进入,感光材料(CCD)曝光。 优缺点:声音小、可以任何速度与闪光同步。 但最高速度低(约1/500秒)、快门实际速度存在差异 3、焦平面快门:快门位于胶片的前面。有左右或上下运动方式 结构及原理:由两片叠在一起的帘幕组成。当快门在慢速释放时,第、一片帘幕(打开)移动扫过胶片,打开窗口,使胶片曝光。待设定的时间结束,第二片帘幕(跟随)关闭停止曝光。在使用高速快门时,第二

19、片帘幕在第一片还没有完全打开时就已经开始关闭,胶片的曝光是通过两片帘幕间移动的缝隙扫过胶片完成的。快门速度越高,这条缝隙就越小。 优缺点:最快速度高(达1/8000秒)但闪光同步稍慢(1/250秒)闪光同步速度:第一片帘幕(在第二片帘幕开始移动之前)能够完全打开的最高速度。通常,两片帘幕同时移动时不能使用电子闪光灯照相机性能 快门三、快门与运动: 控制被摄体动静虚实程度及其动感效果和画面氛围 1、运动物体产生模糊影像,是因为它通过镜头投射到胶片上时,快门开启的瞬间它依然是运动的。 影像在胶片(CCD)上移动的距离对照片影像的模糊程度产生影响 快门速度(开启时间)及物体本身运动速度(快慢)共同影

20、响照片影像模糊程度。快门速度高,运动的物体就越清晰;快门速度低,运动物体越模糊。高速快门可以减弱或消除运动物体的模糊,定格运动的物体,低速快门会使运动物体出现模糊效果,增强动感。快门速度放慢一档,模糊程度增加一倍 相机的稳定:一般快门低于1/30秒时,手持相机拍摄可能会使静态的物体出现影像模糊的情况。 2、影响运动物体模糊程度的因素: 近距离拍摄运动物体比远距离拍摄更易模糊, 物体运动方向也对模糊程度产生影响,与镜头光轴方向垂直,更易模糊 相同的拍摄距离使用长焦距镜头比短焦距镜头拍摄更易模糊 3、追踪拍摄移动的物体,会使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注意选用低速快门) 物体到达预定位置前开始移动相机(相

21、机的运动方向与物体相同),到达预期位置按下快门,曝光后继续完成追拍动作。拍摄时镜头的焦距越长,相机的实际运动弧度就要越少 照相机性能 快门4、追拍参考值: 拍摄距离运动形式速度8米15米30米备注快步走8 ( kph)1/1251/601/30奔跑的小朋友15 ( kph)1/2501/1251/60赛跑的运动员30 ( kph)1/5001/2501/125飞速汽车80 (kph)1/10001/5001/250照相机性能 快门四、在静止的画面中传达动感 用较低的快门速度(较长时间曝光),使得移动的人们模糊起来,而站立不动的人或静止的物体却是清晰的,形成强烈对比。五、拍摄运动物体的训练 预测

22、很重要:物体运动方向、调焦的位置、有趣瞬间何时出现六、影响快门速度选择的因素: 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距离及镜头的焦距,照相机的震动等。 快门的作用:调节曝光量、改变被摄体形态,表现运动感和动作感 (控制被摄体动静虚实程度及其动感效果和画面氛围)作业:静止的画面体现动感 运动物体的动感(低速快门及追随拍摄) 定格快速运动的物体 1/30秒1/8秒1/4秒1/15秒快门速度与光线轨迹变化照相机性能 光圈一、光圈与光线: 什么是光圈、光圈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光圈系数含义、标准光圈系数、各光圈系数间的逻辑关系、镜头口径、快镜头慢镜头的含义及优劣二、光圈与景深 模糊圈、景深、景深与光圈的关系三、光圈的运

23、用 照相机性能 光圈 一、光圈与光线 1、光圈:位于相机镜头内两组透镜组间的一圈薄而重叠的环形金属膜片组成的可调节进光孔径大小的装置,控制着照射到感光材料(胶片、CCD)上的光线亮度 光圈的工作原理:通过镜头上的光圈调节环或相机身上的调节机构来控制光圈膜片的开合,以调节光圈的开口的大小,类似人眼的瞳孔。膜片可以开得大,让更多的光线进入,开得小减少进入的光线量 2、光圈系数(F/系数):表示光圈的大小,即镜头打开口径大小,用(f/系数)表示, 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 (镜头焦距与镜头入射光孔直径之比) 相同的光圈系数,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光圈 F系数按递增顺序排

24、列在镜头光圈调节环上(或显示在数据屏或取景器上) F系数是一个以2的平方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相邻两级间为2的平方根倍 一般从f/1.4f/64等(数码相机不是靠旋转镜头调节环来设定光圈而是在相机机身上按键调节,改变镜头开口大小)。 标准光圈系数、1/2级、1/3级光圈系数对比值如下:f/1.4f/2f/2.8f/4f/5.6f/8f/11f/16f/221.41.722.32.83.444.75.66.789.51113161922271.41.61.822.22.52.83.23.544.555.66.37.18910111314161820222528f/32f/44f/64照相机性能 光

25、圈 3、光圈系数的数值越小对应的光圈越大,进入的光线多,反之,数值越大,镜头打开口径越小,进光量越少。比如f/2.8 的光圈开口比f/5.6的光圈大 尽管光圈的变化是可以连续不断的,但光圈指数的设定和快门类似都是倍数关系,每个标准光圈系数之间相差一档曝光量(或1/2,1/3),进光量是相邻的一倍(或一半)。整个光圈系数范围中,光线量的变化很大,如f/1是f/64的4000倍 4、镜头口径:镜头最大光圈 一般可以是F1.2、3.5、5.6、7.7, 口径大为快镜头。 快镜头是指镜头最大光圈更大的镜头,是相对的说法, f/1.4的镜头比f/2的镜头快。 快镜头有利用你在光线较暗的环境拍摄,或选择高

26、速快门拍摄。便于控制精深,取景器光线更好。照相机性能 光圈二、光圈与景深 1、模糊圈:在摄影上,图片影像是由无数个色调不同的点(极微小的圆圈)组成的,把那种能在视觉效果上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大圆圈称为“模糊圈”。构成影像的圆圈大于模糊圈时,就产生虚糊的影像;反之,构成影像的圆圈只要小于模糊圈,就能产生清晰或较为清晰的影像。 2、景深:指被摄景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离。 在景深范围内的景物影像清晰度并不完全一致,其中以焦点上的影像清晰度最高,其余影物的清晰度按它离开焦点的距离而正比例下降。 景深范围内的景物清晰度效果与照片放大的尺寸(即放大倍率)以及观看照片的距离密切相关 光

27、圈越小,景深越大(景物的清晰范围大),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当光圈改变时景深也随之改变 光圈超焦距:聚焦在,镜头到景深近界限的距离。聚焦在超焦距的位置时,景深范围扩大为1/2超焦距至远,这是在相应光圈下最大景深。超焦距=镜头焦距的平方K2(K为焦距折算系数)(F16时) 光圈放大1档,得到的结果再乘1.4就可以了,即:当光圈为F11时,超焦距=F16的超焦距1.4 当光圈为F8时,超焦距=F16的超焦距2 你可以用下面的步骤使用超焦距进行拍摄:构图,确定使用的焦段,判断画面中最近景物的距离 确定超焦距的位置,并设定光圈 对着超焦距的位置进行对焦 锁定焦点 构图、锁定曝光 拍摄 光圈超焦距表照相机

28、性能 光圈三、光圈的运用 控制曝光量、控制景深、影响成像质量 预置式光圈:单反相机通常在未按下快门前,无论设置了哪一档光圈,都采用预置的最大光圈,以便取景器有足够的照度取景、聚焦、测光。按下快门按钮曝光时,光圈收缩到设置的大小,曝光结束又恢复到最大。 景深预测:多数单反都会自动用最大光圈来显示景物,因为取景和调焦的视线更明亮。通过最大光圈观察景物意味着看到的景深是最小的。通过景深预测装置可以把光圈缩小到设定的位置,从而看到所设置的光圈景深范围(景物影像的清晰程度) 景深运用:浅景深常用在特写作品上,长景深常用在风景上和故事情节上。如,曝光条件F8,快门1/60秒为例, 为了延长景深可将光圈调至

29、F22,由F8至F22等于缩了3格光圈.此时快门尚在1/60秒,如按下快门.将会曝光不足3档,解决的方法是降低快门速度.由60分之一降至1/8秒,等于降3档快门速度 最佳光圈:最大光圈收缩23档。大光圈,浅景深,突出主题小光圈,大景深照相机性能 快门与光圈组合一、等量曝光 1、等量曝光:照射到相机内胶片(CCD)上的光线量由光圈大小(光圈系数)和曝光时间(快门速度)共同决定。快门速度和光圈系数的不同组合可实现相同的曝光效果,这些组合的曝光量相同,称为等量曝光。 2、倒易律: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配合较较大的光圈;或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配合较小的光圈,它们之间的曝光量是等值的。这种照度(光圈大小)和

30、时间量(快门速度)值可以互相置换的关系,在摄影曝光上叫倒易律,也称互易律。 3、倒易律失效:以同样的曝光量作用于同感光胶片,而产生不同的曝光效果,这种现象就是倒易律失效 。通常高速快门可能出现倒易律失效。如,快门速度高于 1/1000秒或1秒以下时,可能出现曝光不足。 4、倒易律失效的后果:曝光不足,色彩失衡,反差变化,层次受损等。 解决方法:适当增加曝光量。(曝光补偿)二、决定快门和光圈组合的因素 曝光量、相机的稳定、运动物体的动感状态、景深的大小及成像质量等。照相机性能 快门与光圈组合运用实践快门作用: 与光圈配合调节曝光量,改变运动体形态,表现运动感及凝固瞬间动作 决定快门选择的因素:运

31、动物体的速度、方向、距离、焦距及曝光量低速快门的运用: 1、低速快门使运动物体形态变得虚糊,曝光时间越长被摄体越虚糊。一般会将相机固定在三脚架等支撑物上防相机抖动。另外,为避免曝光过度,室外阳光下多用小光圈,否则不易获得够低的快门速度。如果光线太强可在镜头上加灰镜或偏振镜减低快门速度。 2、利用适度的低速快门,可以让静止的画面传达出动感来。即在某个静态环境中,如果有运动的人或物就可以使移动的人(或物)模糊起来,而静止不动的环境(包括人(或物)保持清晰状态,静中有动。 3、用追随拍摄移动物体。若拍摄快门速度较低可使画面背景虚动,而移动物体可以呈现较清晰的状态。追随拍摄一般快门速度设定为1/60秒

32、或1/30秒 4、适当的低速快门,还可让一个运动场画面呈现多种不同速度感的区域。 (如,运动场上有飞奔的运动员虚糊程度最强、走动观众或运动员稍有虚动、静态的看台和看台上的观众保持清晰)高速快门的运用: 1、凝固动作及抓取运动中的瞬间表情(注意运用陪体的衬托体作用) 2、使高速运动物体呈现清晰影像。快门速度越高,凝结的影像越清晰。 3、防止相机震动(手持相机一般快门速度高于镜头焦距的倒数)照相机性能 快门与光圈组合运用实践光圈的作用: 与快门配合调节曝光量,控制景深、1、景深因素:大光圈小景深,小光圈大景深2、曝光量:环境光线因素3、照片品质:最大光圈收缩两到三档为佳超焦距=镜头焦距的2次方K2

33、(K为焦距折算系数) (当光圈为F16时)第二节 镜头一、镜头的成像原理1、光波的运行特点:2、针孔成像的特点3、透镜成像的优势4、镜头的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二、镜头的主要性能 1、焦距:焦距与放大率、焦距与视角、焦距和孔径、焦距与景深、等效焦距2、镜头速度(镜头口径)3、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4、镜头的防抖功能5、镜头卡口6、透视畸变、线性畸变三、不同焦距镜头的特性标准、广角、长焦、变焦及特殊镜头(人像、微距、鱼眼、移轴、透视控制镜头)第二节 镜头四、镜头的调焦1、手动调焦 2、自动调焦五、焦距与景深1、锐度2、控制景深3、锐度与景深4、区域调焦5、超焦距七、镜头的养护及选购镜头光(波)的运行特点

34、: 光在 同一介质里直线传播 光穿过不同透明(或半透明)介质表面时产生折射或散射 景物上的每一点都向外反射光线针孔成像及特点: 孔径小,曝光时间长(如果孔径大则影像模糊)透镜成像原理及优势: 通过光的折射(散射)汇聚光线,形成清晰影像 影像清晰、曝光时间短镜头镜头构造及光学特性:1、镜头主要部件:透镜组、光圈、调焦环、减震器、卡口、景深预测2、镜头标识:直径、最大光圈、焦距、景深表、摄距3、镜头的主要光学概念: 透镜、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焦平面、节点、主面、物距、像距、清晰像场、有效像场、像场角、视角、视场、镜头焦距与视角和放大率之间的关系、杂散光、镀膜、像差 镜头像差:球差、慧差、像散、

35、场曲、畸变、色差、炫光4、镜头成像质量评价:“分辨率检测”、“星点检验”、“光学传递函数”镜头5、光学中最基本的(高斯)成像公式: 1/u + 1/v = 1/f, 即物距的倒数加上像距的倒数等于焦距的倒数。 当物距为无穷远时,像距等于焦距,成像在焦平面上; 当物距为无穷无与两倍焦距之间时,像距在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成缩小的实像; 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此时物像等大,1:1微距即此种情况; 当物距小于两倍焦距并大于焦距时,像距大于两倍焦距,成放大的实像; 当物距等于焦距时,像距为无穷大,物上的光线经透镜后为平行光线,不成像; 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像距为负值,即在物的同侧成虚像。

36、镜头6、有效像场: 当将镜头光圈开至最大,并对准无限远景物调焦时,在镜头后磨砂玻璃上呈现出的影像均位于一圆形面积内,而圆形外则没有影像。影像的圆形范围称为该镜头的最大像场。这个圆形范围内中间清晰,周边暗淡虚糊。能使无限远景物结成清晰影像的区域称作清晰像场。 照相机的成像片框位于清晰像场之内,这一限定范围称为有效像场。像场对应的景物范围称为视场, 镜头中心与像场直径构成的夹角就是像角,视角与像角相等。7、视角:镜头所能看到和记录的影像范围。镜头中心点到成像平面对角线两端所形成的夹角就是镜头视角。镜头的主要光学特性镜头焦距 1、焦距: 镜头聚焦到无限远时,镜头的光学中心到焦点间的距离。用f表示,单

37、位是毫米(mm),通常标注在镜头的前镜片压圈或镜筒上,如f=50mm(表示镜头焦距是50毫米)。 景物上一点的光线透过镜头汇聚成像的点称为焦点。 注:无限远是指光线可以平行进入镜头的任何距离。 一个镜头的焦距可以是标准的、短焦的或长焦的,这是根据相机使用的感光材料(CCD)的大小而定的。镜头2、焦距与影像放大率、摄距、视角的关系: 摄距不变,放大率与焦距长短成正比 放大率不变,摄距远近与焦距长短成正比 焦距长短与视角大小成反比。 焦距越短,视角越大,呈现的景物越多;反之,焦距越、长视角越小,涵盖的主体所在场景范围就越小。视角小放大率大,视角大放大率小。视角小二分之一,影像大一倍 焦距长短决定着

38、被摄体在胶片(或影像传感器)上形成的影像的大小。焦距越长,影像中的景物越大;焦距越短,形成的影像越小。影像的大小随焦距长短等比增加。如,50mm镜头成像比25mm成像大一倍。镜头3、焦距和孔径的关系:确定f值(光圈系数) 到达胶片(影像传感器)的光线量是由镜头焦距和孔径共同确定的。(F=焦距孔径) 光圈系数相同,焦距长的镜头比焦距短的镜头口径更大 光圈系数相同焦距越短景深越大,焦距越长景深越小4、等效焦距: 小幅面影像传感器(小于35mm幅面)记录的影像较35mm幅面记录的影像,画面效果如同更长焦距镜头拍摄的效果。人们用“焦距转换系数”把小幅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转换成对应的135相机镜头的焦距值

39、,以方便了解其成像特点。 如,APS画幅传感器为23.7mm15.6mm,是135相机画幅面积的42.8,相当于传统135相机镜头用于APS画幅时镜头焦距延长了1.5倍。1.5为焦距转换系数。 全画幅数码机不存在这类问题 镜头镜头速度 指特定镜头在特定时间内所能传送的光量。传送光量多为快镜头,传送光量少称为慢镜头。通常用镜头口径表示镜头快慢。镜头口径(有效口径) 镜头最大进光孔直径和焦距之比,即镜头最大光圈。 口径大的镜头比口径小的镜头在特定时间内传送光量多,为快镜头,反之为慢镜头。 镜头的最大口径即最小f值就是镜头的速度 大口径(快)镜头的优势:1、利于在光线暗的场合拍摄2、可采用更高的快门

40、速度,3、开大光圈可取得较小景深,以突出主体,4、取景器更明亮,方便取景调焦观察景物。 但口径大的镜头一般价格更贵、体积更大、重量更重。 镜头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 光学变焦是通过改变镜头视角而改变镜头焦距。 数码变焦在镜头原视角的基础上,在CCD成像的影像信号范围内,截取部分影像加以插值放大,以实现更长焦距镜头拍摄效果镜头的防抖功能: 镜头中备有震动感应器,可以将震动转化为电子信息,镜头中的镜片组对这些信号作出反应,抵消震动,使投射在影像传感器上的影像保持稳定,避免模糊。 镜头防抖标识:尼康VR、佳能IS。注:使用三脚架时请关闭 除光学防抖技术外, 还有CCD防抖、电子防抖镜头卡口: 镜头与相

41、机连接方式一般分为旋转卡入式和螺纹直接旋入式。 镜头1、透视畸变: 相同大小的被摄体产生近大远小的变形;远距离拍摄出现空间压缩的效果。 透视变形受摄距影响,与焦距无关。摄距越近,透视变形越强烈;摄距相同,透视程度相同。摄距非常远时会产生空间压缩的扁平的透视效果(即相距较远的两个被摄体在照片上显得比实际距离更近) 焦距不同,改变所有景物大小,不改变景物间比例关系2、线性透视畸变: 近距离拍摄高大直线结构(建筑、树木)时,为拍全貌选择仰视拍摄,会导致原本平行的线条成像显得不平行了,建筑(树木)似要倾倒,这种失真为线性畸变。 原因:相机倾斜,被摄物与像平面没有保持平行 纠正方案:退后、超广角、机背取

42、景相机、PC镜头 运用:选择被摄物中合适的静点位置拍摄,使被摄物线条汇聚合理,产生可以接受的夸张透视效果。 夸张的透视可以使照片产生空间被压缩或扩展的效果,是一种增加影像冲击力的方法,有助于视觉上表现某种观点。 镜头不同焦距镜头的特性: 镜头焦距分类:标准、广角(超广角)、长焦(中焦、远摄)、变焦及特殊类(鱼眼、肖像 、微距、透视矫正镜头等) 分类依据:焦距(视角)1、标准镜头: 镜头的视角与人眼的视角相近的镜头,视角为4553,标准焦距由胶片大小决定,长度接近35mm底片对角线的长度,其焦距如下: 135(35mm)或全画幅相机(2436mm)为50mm, APS画幅传感器(23.7mm15

43、.6mm )相机为35mm 120相机(5656mm)为75mm, 110相机(1317m的为20mm。 特点:成像效果与人眼视觉效果接近,比较自然,是 让画面主体说话的一种方法标准镜头(定焦)口径大,画质优(分辨率、色彩还原更好) 轻巧,用途广(人像、风光、纪实、建筑等)镜头2、广角镜头 普通广角:指视角为6080的镜头。 35毫米相机一般为3524mm焦距长度小于底片对角线的长度 超广角:指视角为90104的镜头, 35毫米相机焦距为1721mm的镜头。特点:景深大,清晰范围广,(傻瓜相机多采用广角镜头) 视角大,镜头涵盖面积大, 摄距相同时,较标准镜头,景物影像更小,拍摄景物范围宽广,能

44、展现宏大壮观气势 能增强画面空间纵深感 增强了近大远小的透视畸变效果,焦距越短,摄距越近越明显。(靠近拍摄可突出主体,也会凸显变形) 镜头像差明显,画面边缘的被摄体被拉伸 使用闪光灯时注意阴影 较标准镜头相机震荡对相片的影响减低(例如手震) 运用:建筑、室内、风光(带前景)、街道等,景深大利于清晰表现纵深度大的被摄体。 注意:被摄体透视变形、人像失真镜头 3、长焦距镜 视角为3010的镜头。35毫米相机焦距大于底片对角线长度分为:中焦距镜头 2818 85135mm 长焦距镜头 188 135300mm 超长焦距镜头 8 300mm 折反射式远摄镜头 :镜筒比相同焦距的长镜头短,固定光圈。 特

45、点:视角小、影像大、空间压缩(纵深感小,出现扁平透视效果),景深小 较标准镜头,更笨重,易抖动。手持拍摄快慢速度要求更高,调焦精度要求更高。一般长焦镜头价格也更贵 运用:远距离“拉近”被摄体,摄取物体较大影像,利于删除多余景物,简洁画面;被摄体之间的距离看起来比实际更近。控制景深突出主体。多用于无法接近的被摄体,如体育摄影、动物摄影、舞台摄影、街拍、人像等. 镜头 4、变焦距镜头 指镜头焦距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调节而改变的镜头。通过移动变焦镜头的镜片组件,使其相互间关系变化,从而改变焦距和视角(将不同焦距集成到一个镜头中) 1、变焦范围: 1735mm 广角变焦 3570mm(28 70mm)

46、标准变焦 70210mm 中远变焦 200400mm 远摄变焦 28300mm(35350mm)广角至长焦 2、变焦倍率 2倍焦:2550mm,75150mm,100200mm,2855mm 3倍焦:2885mm,35105mm,85250mm,100300mm 4倍焦:50200mm,150600mm 5倍焦:28135mm,50250mm 6倍焦:35210mm,50300mm 3、变焦方式 :单环推指式,双环转动式 4、运用:快速改变焦距,方便构图,利于抓拍,与定焦镜头比,成像品质略次,体积大且重,价格也更高。变焦范围越大,缺陷越明显。较标准镜头其最大光圈更小(最大光圈固定者价格很高)镜

47、头特殊种类镜头: 1、鱼眼镜头:视角类似鱼眼的极端超广角镜头 指视角110220焦距为616mm的镜头。 特点;透视感强,极大夸张远近景物间的大小差别;画面中心正中清晰,四周成桶形失真(像差),影像边缘的直线变得弯曲;景深极大。 运用:近距离拍摄广阔的景物范围,景物透视极大夸张的特殊效果2、微距镜头:拍摄微小物体,可获得影像放大倍率1:1的特写画面。焦距:20、35、50、80、135、200mm等。焦距越短放大倍率越大。部分变焦镜头也有微距功能(Macro) 非常近的距离拍摄3、透视调整镜头:位移镜头,具有校正拍摄透视功能,避免平行线倾斜4、增距镜:安装在镜头和相机之间以增加镜头焦距的部件。

48、 需注意增加曝光。聚焦一、聚焦的含义: 透镜成像关系(高斯公式): 1/u + 1/v = 1/f 聚焦,就是根据焦距、物距的变化改变像距,使被摄体形成清晰影像一、手动聚焦1、固定焦点(图标式) 设定焦距或采用图标式聚焦指标,用于简易自动相机。2、聚焦标尺(距离刻度式)聚焦 镜头上刻有距离标志3、磨砂玻璃聚焦 在磨砂玻璃上看是否清晰地成像。单反、双反、机背取景4、测距器聚焦裂像式(重影式) 在磨砂玻璃取景器中增加了一个圆环,被摄体模糊时可以在圆环内看到双重影像或裂开的影像,调焦使影像重合恢复正常,聚焦清晰微棱镜式 圆形环带内呈齿形破碎状闪耀,说明聚焦不准,用于DF型相机。聚焦5、手动聚焦训练:

49、 摄距越短聚焦要求越精确、聚焦后前后稍移身体观察影像清晰度、寻找参照物聚焦、拍摄与镜头同轴移动的物体(预先选聚焦点或跟随聚焦)、拍摄远景选择、近景至远景都要求清晰选择超焦距。聚焦三、自动聚焦 红外线(超声波)光电自动聚焦四、数码相机自动聚焦 1、原理:主动式、被动式 2、聚焦模式:AF-S、AF-A、AF-C、MF,AF辅助照明 3、聚焦区域模式:单点、动态区域、自动区域、3D跟踪(11点对焦) 4、对焦锁定:AF-L/AE-L (AF-S模式下,半按快门按钮对焦自动锁定)聚焦五、影响自动聚焦系统精确对焦的干扰因素:1、被摄体前的网栅2、闪动的光源及其照射的物体3、不能反射红外光的低反射物体4

50、、光滑的高反射面,如镜面.5、无固定形状物,雾、烟、水柱.6、主体极暗7、主体和背景间缺少对比。如,色彩相同8、景物以规则性(重复)图案为主。如,大片规则的窗栏9、聚焦点内存在亮度差异极大不同区域。如,人物站在明暗交界处10、对焦点内包含远近不同的被摄体,如,树丛后的人物11、拍摄对象为细节极多的景物。如,大片的细碎的小花(缺乏亮度变化的被摄体)取景器一、光学框式取景器 取景时眼紧贴小框正视大框,在大框内看到的景物即为取景范围二、毛玻璃取景器 象位子毛玻璃上,左右、上下相反。如座机(机背取景),单反、双反等三、平视五棱镜式取景器 物体通过镜头的像在毛玻璃调焦屏上成像后再通过转像五棱镜达目镜四、

51、液晶电子显示屏曝光什么是曝光 曝光是感光元件(影像传感器)接受透过镜头的光线并形成影像的过程。正确曝光涉及的技术问题1.怎样测光及正确理解测光结果2.根据创作意图设定曝光组合曝光曝光组合: 感光度(ISO ): 影像传感器对光线的灵敏程度,ISO越高所需曝光量、少,反之IS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多。ISO过高容易产生噪点,影响画面品质。一般选择ISO为100或200.感光度级数分为: 100、200、400、800、1600、3200、6400 等量曝光:快门速度和光圈系数的不同组合可实现相同的曝光效果,这些组合的曝光量相同,称为等量曝光。 选择曝光组合的相关因素: 正确的曝光量、控制景深和运动物

52、体的虚糊程度及减少相机抖动等。 曝光与测光测光分类 反射式测光:即测被摄物体本身的反射光线(明暗值)。一般相机都用这种方式测光。 入射式测光:即测量落到被摄物体上的光线。与反射式测光不同,它不是从照相机位置指向被摄物体,而是从被摄物体处指向照相机。这种方式没有测量被摄物体本身的明暗值,而是测量落到被摄物体上的光线。一般相机没有入射光测光功能,这种测光方式一般是独立测光表所特有的。测光 相机的测光原理:反射式测光 照相机的测光系统会指出测光对象的亮度,然后给出一个把这种亮度再现为中灰色调(反射率为18%的灰色)所需要的曝光组合。反射率为18%的中灰色调成为相机的测光标准。 为什么依据18%的灰作

53、为相机测光标准 人眼观察到的场景中都包括有多种色彩和影调 (很黑、深灰、中等灰度、浅灰、白等),这些影调的平均值为中等的灰色调,这个中等的灰色调的反射率为18%,所以把18%的灰作为相机的测光标准。这个中等灰色调称为中间灰,这个中间灰反射18%的光线。 物体的反光率一般从3.6%(黑体)到90%(白色)。人眼观察到的亮度变化,18%的中等灰正好是从黑到白的中间值。 相机测光是测量被摄对象的亮度,给出的曝光组合是依据亮度的变化,标准就是将被摄对象再现为中灰色调。测光测光 相机在测光过程中,会将相机看到的所有物体都默认为反射率为18%的灰色(中性灰),即不管你把测光系统对准什么色调的物体进行测光,

54、它总是认为被摄对象是18中灰色调,并提供将其再现为18中灰色调的曝光数据(光圈快门组合)。当用这个曝光数据曝光时,所拍摄的对像在明度上都与18中灰色(中性灰)相同。 这样,当你把它对准黑色或白色物体时,用测光系统提供的曝光数据曝光都会拍成18中灰色调,而不能如实再现原来的色调。 只有当测光对象是18反射率色调(明度相当于中性灰)时,用测光系统提供曝光数据曝光才能产生准确的影调。所以测光时要找准测光对象18反射率的对象。测光 测光模式 1、平均测光 这是最基本的一种测光方式,这种测光方式是测量整个取景屏画面范围内的平均亮度。平均测光的特点是使用简单,但测光精度不高,在取景范围内明暗分布不均匀的状

55、况下,较难直接依据测光数值来确定合适的曝光量。尤其是当画面中有大面积的白或黑色物质时,给我们提供的往往是一个不准确的曝光值。这种类型的测光系统,主要是在一些低档的入门级数码相机中应用。 2、中央重点测光 中央重点测光主要是测量取景屏画面中央长方形或圆形(椭圆形)范围内的亮度,长方形或圆形(椭圆形)范围外的亮度对测光结果的影响较小。至于中央面积的多少,因相机不同而异,约占全画面的20-30%。由于是依据画面中央最重要主体的光亮度来读取合适的曝光值,显然,这种测光系统的精度高于平均测光。测光3、点测光点测光的测光范围是取景器画面中央占整个画面约23%面积的区域。点测光基本上不受测光区域外其它景物亮

56、度的影响。如要点测光准确,就必须对准场景中反射值相当于18%(明度相当于中性灰)的地方测光,测好后最好用曝光锁定保持曝光数据,直到重新构图(如果需要的话)并按下快门。点测光适用情况:点测光方式在取景内光线分布不均而且反差很大的情况下适用。这种情况如果不用点测光,可能会造成需要表现的主体曝光不正确,太亮至白或者是太暗没有细节。测光4、矩阵测光:测光点测光与曝光锁定: 相机的测光点在取景区的中心(有些相机的测光点也可能与相机的多个对焦点联动)。 使用点测光的时候,需要把取景区中心点(对焦点)对准需要表现的主体来测光。 如果在你想要表现的取景中,表现主体并不在中心点,可以先用测光点对准表现主体进行测

57、光,并使用相机的曝光锁定功能锁定对主体测光的数据,最后根据自己的想法,重新构图,对焦后按下快门。 大多数相机的曝光锁定都有专门的按钮,可先测光后曝光锁定,然后重新对焦并构图。 有些相机不能提供单独的曝光锁定,可以先对主体点测光后记下曝光数据,然后把相机的拍摄模式设置为M档,按点测光的数据设定曝光数据,然后进行对焦和构图。测光怎样正确测光 测光表指向哪? 如何理解测得的曝光值? 测光容易产生的问题?测光摄影常用到一块灰板来测光,这种灰板的一面被染成18灰色,当用点测光指向18%灰板测光时,测光表给出的曝光值,能够产生一张与18%灰板色调完全相同的照片。关键在于,既然灰板上的18灰色会真实地再现,

58、那么所有其他色调也会真实地重现。使用灰板时要保证照射到灰板上的光线与照射到被摄体上的光线基本相同。拍摄静物或人像时,我们一般将灰板放在被摄体位置,正面朝向相机镜头位置,使灰板和被摄体两者处于同样的光照强度下。例如,当被摄对象站在阴影里,不要对暴露于阳光下的灰板测光。同样测光时摄影师注意切勿将光线挡住,确保测量的光线和拍摄时的光线是一样的。 如没18%灰板,最常用的代测物是自己的手背,手背的肤色接近18灰卡反射率。曝光模式 曝光(场景)模式相当一部份摄影者使用的是数码相机的AUTO自动模式,而在特定的拍摄环境中,其相片质量当然难以保障。因此为了更加方便初级用户的使用,数码相机厂商在数码相机内加入

59、了数种曝光(场景)模式,这样就更加方便拍出高质量的照片。曝光模式 曝光(场景)模式1、AUTO自动模式一个自动的“即取即拍”模式,其中大多数设置由相机根据拍摄条件进行控制。一般此时预设的闪光模式和对焦模式也是“自动”,相机会依据光线条件决定是否开启闪光灯、同时将焦点指向取景范围内亮度中等的部份自动对焦、计算曝光参数。2、自动/闪光灯关闭模式与AUTO自动模式类似,不同的是无论光线是否充足,闪光灯都不会打开,适合于禁止使用闪光灯的场合及婴儿拍摄。3、人像模式选择人像模式后,数码单反会倾向于使用更大的光圈,这样在拍摄人像时,可以得到背景虚化效果。另外,相机将会轻微地降低饱和度,以便再现真实而不过分

60、的肤色效果。4、风景模式风景模式与人像模式正好相反。选择此模式后,数码相反将会使用小光圈来增加景深,保证前景和后景的成像都达到清晰。同时,部分数码单反还将适当增加画面的对比度和饱和度,或者是适当突出蓝色和绿色,以保证拍摄出来的画面更加鲜亮而生动。5、运动模式运动模式下,数码单反将会倾向于使用高速快门或高ISO,用较高速的快门来凝结物体的运动。因此,在光线较为昏暗的情况下,请慎用运动模式进行拍摄,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曝光不足,从而影响到成像质量。6、微距(近摄)模式用来拍摄细微的目标如花卉、昆虫等等。曝光模式7、夜景模式用于夜景拍摄。由于长时间曝光容易产生热噪声,所以夜景模式下,相机将会倾向于使用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