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备考之初中文言文17个重点虚词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9dd67f3ac61533d027618801344f70f/09dd67f3ac61533d027618801344f70f1.gif)
![2022年中考语文备考之初中文言文17个重点虚词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9dd67f3ac61533d027618801344f70f/09dd67f3ac61533d027618801344f70f2.gif)
![2022年中考语文备考之初中文言文17个重点虚词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9dd67f3ac61533d027618801344f70f/09dd67f3ac61533d027618801344f70f3.gif)
![2022年中考语文备考之初中文言文17个重点虚词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9dd67f3ac61533d027618801344f70f/09dd67f3ac61533d027618801344f70f4.gif)
![2022年中考语文备考之初中文言文17个重点虚词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9dd67f3ac61533d027618801344f70f/09dd67f3ac61533d027618801344f70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文言文17个重点虚词一、之1、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例如: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水陆草木之花。(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公将鼓之。久之。怅恨久之。2、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 们”。例如:具答之。亲戚畔之。彼竭我盈,故克之。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 “这件事”、“那”、“那 样”等。例如:渔为甚异之。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
2、”。例如:辍耕之垄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语法作用。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例如:何陋之有?宋何罪之有?(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例如:马之千里者。居庙堂之高那么忧其民。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想、感叹。如:死国可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亦不可以已乎!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类似于“于”的用法。如:在乎山水之间也颓然乎其间者三、者1、结构助词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假设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2、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局部一般用 “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北
3、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四、以1、用彳乍1V1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 “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 “凭借”、“根据”等。如:(1)何以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一一凭借(2)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一一根据2、作连词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 表顺接时,相当于“而”;表结 果时,可译作“以致”;表原因时,可译作“由于”、“因为”。如:(1)属予作文以记之一一(用)来(2)以伤先帝之明一一以致(3)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一一因为(4)卷石底以出。一一相当于“而”3、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如:(1
4、)皆以美于徐公。4、特殊用法:通假字,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五、而表顺接关系的连词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那么)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3、递进关系译作“而且” “并且”或不译。如: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 “着”,或不译。如: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面山而居。表转接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可是”“却”。如:(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学而不思那么 罔六、其1、
5、代词表示第三人称,译作“他”“他的” “他们”“他们的”“它”“它 们” “它们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指示代词,可译为“那” “那个” “那些” “那里”;也可表示“其中 的”,后面多为数词。其人视端容寂,假设听茶声然。复前行,欲穷其林。 其一犬坐于前。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 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 “或许”“恐怕” “一定” “怎么”“难道” 等,或省去。其真无马耶?可译作:“难道”其真不知马也。可译为:大概其必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其:可译为“恐怕”。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一定”。七、为1
6、、作介词时除表被动外都读作泥i,可译作“被”、“对”、“给”、“替”、“当”, “为了”、“因为”等。如: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山峦为晴雪所洗(W0i,被。)缺乏为外人道 也。(wei “向”“对”)为楚造云梯之械。(wji, “给”)为其来也,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wei, “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wJi,因为,由于)2、当“为”作动词时读w6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做”,“当作”、 “成为”,“雕刻”,“是”等。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当, 成为)为宫室、器皿。(雕刻)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有)橘 生
7、淮南那么为橘,生淮北那么为枳(称为,叫做)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造)3、特殊用法: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名词,心理活动)八、于1、引进动作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灵活地译为“在”、“向”、“到”、从”、“跟”、对“、给”等。例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 也(对)舜发于吠亩之中(从)欲报之于陛下也(向)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拟,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皆以美于徐公。九、焉1、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 “哪里”。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熟语)2、语气助词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3、
8、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4、兼词5、兼词5、兼词相当于“于此”(曹刿论战“在这里” “在那里”。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十、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三峡)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十一、然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父利其然也(伤仲永)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3、助词(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的样
9、子”。如:翼然临于泉上、颓然乎其间者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用于句尾,常与“如”“假设”连用,构成“如然”“假设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假设听茶声然(核舟记)十二、以.用作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例:乃入见。问:“何以战? ”(曹刿论战)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 为“用、拿、把、按照”。策之不以其道。(马说).用作连词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例:俯身倾耳以请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表示动 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用作副词译为“已”,“
10、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十三、那么1、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例:居庙堂之高那么忧其民。(岳阳楼 记)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那么”。 例:万众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诚如是,那么霸业可成。(出师表)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例:余那么蕴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 序)2、表示判断,可译为“就是”。例: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十四、因1、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就”。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2、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由于”、“凭 借”、“依靠”。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隆中对)3
11、、介词,可译为“根据”、“依照”。例: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4、副词,可译为“因此”。例: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传)十五、且1、副词用在动词或数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将要”、“将近”。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2)表示行为的状态,可译为“姑且”、“暂且”。例: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 矣。(石壕吏)2、连词表示递进,可译为“况且”。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还”。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 说)表示并列或递进,可译为“和”、“而且”、“并且。例:盖余之勤且艰 假设此。十六、乃副词(1)可译为“竟然”。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2)可译为“于是”、“才”、“就”。例: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岳阳楼记).判断词,可译为“是”、“就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工业彩色标签打印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嵌入式格栅荧光灯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电脑镇痛泵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可编程玩具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二诊”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商场地产景区蛇年元宵节情人节发财(好巳花生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 物流协议合同
- 智能环保设备研发生产合同
- 2025委托代销合同样本新范文
- 三方消防工程合同
- 《聚焦客户创造价值》课件
- 公安校园安全工作培训课件
- PTW-UNIDOS-E-放射剂量仪中文说明书
- 保险学(第五版)课件全套 魏华林 第0-18章 绪论、风险与保险- 保险市场监管、附章:社会保险
- 许小年:浅析日本失去的30年-兼评“资产负债表衰退”
- 典范英语2b课文电子书
- 17~18世纪意大利歌剧探析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合理用药
-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 第一章:公共政策理论模型
- GB/T 4513.7-2017不定形耐火材料第7部分:预制件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