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史视野下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归国后心态变化研究_第1页
心态史视野下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归国后心态变化研究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18 -心态史视野下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归国后心态变化研究黄书摘要:孔子学院是外国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形塑中国国家形象与助推中外关系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孔子学院汉语教师是孔子学院的生命力所在,他们拧好了孔子学院每一个具体的“螺絲钉”,孔子学院这台“机器”方能有效运转;在海外时“孔子学院汉语教师”这一身份承载了他们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学生尊重与社会认同,而回国后失去该身份的他们同样失去了这个身份带给他们的附加值,回归普通人的他们在承受心理落差与心态失衡的同时还面临着就业压力、升学压力、情绪低落等发展瓶颈。本文详细调查了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的归国汉语教师,从心

2、态史的视角探析他们归国后的心态变化,并针对心态变化呈现出的消极状态进行对策研究,以期为该群体的整体良性发展建言献策。孔子学院汉语教师是当代颇具“弘道”色彩的伟大群体,从心态史视野下关注他们归国后的状态,给予他们(一个为推广中国语言与文化做出切实贡献的群体)应有的关注、关怀、尊重、认同与帮助,以期能够有效缓解该群体归国后的焦虑与困境,为该项目的长期良性运行提供深层结构的原因探讨,同时做到以人为本。关键词: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归国汉语教师;心态变化;心态史;对策研究一、引言心态史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入学界以来,受到了历史学、文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关注,并涌现了多种心态

3、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心态史学是运用心理学方法研究历史上人们心理状态的一种史学方法”1,在法国年鉴学派的推动下欣欣向荣。心态史聚焦人物的内心深层结构,关注人物的日常生活以及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通过微观的、活态的、连贯的视角来研究人物群体以及相应的社会历史,将人与日常生活、与社会关联起来。“心态史是一种观照历史的独特视角和方法,聚焦于人内在的精神状态和外在的行为,探究日常生活中人的观点、看法、行为、态度是什么,如何产生以及如何相互作用”2。孔子学院是外国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形塑中国国家形象与助推中外关系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孔子学院以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为己任,促进了中国文

4、化的国际表达和国际认同,也推动了多元文化在交融、激荡和碰撞中催生新文化的可能。而这一崭新的国际合作模式,就是以联通互惠为基本要义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典型代表”3。孔子学院汉语教师是孔子学院的生命力所在,他们拧好了每一个具体的“螺丝钉”,孔子学院这台“机器”方能有效运转。他们在国内时是意气风发的学子、辛勤耕耘的教师,在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的一声号召下,他们以“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苍茫宏大气象远离祖国、奔赴海外,在世界的角落传播着中国的语言文化;他们把杂糅汗水与泪水的孤影留给深夜,在一个个太阳升起的白昼又挺立身躯站在三尺讲台上,用汉语凝聚起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海外学子;他们以勇猛开拓、坚

5、忍负重的气概圆满完成了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神圣使命。“孔子学院汉语教师”这一身份承载了他们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学生尊重与社会认同,而回国后失去该身份的他们同样失去了这个身份带给他们的附加值,回归普通人的他们在承受心理落差与心态失衡的同时还面临着就业压力、升学压力、情绪低落等发展瓶颈,在回国后的时间段没有体验到良性过渡。目前,学界对孔子学院汉语教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岗前与岗中,对离岗归国的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关注则较少,相应的研究也较少,从心态史视野来探析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归国后的心态变化则更鲜见。20222022年,笔者有幸通过北京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在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孔

6、子学院工作了三年,为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以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归国汉语教师为切入口,利用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定量分析法、分析比较法、归纳演绎法等探讨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归国后的心态变化,并进行对策研究,以期为该群体的整体良性发展建言献策。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本文以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归国汉语教师(以下简称“孔子学院归国汉语教师”)为调查研究对象,收回的有效问卷共66份4。其中52人为女教师,占比78.79%,14人为男教师,占比21.21%;17人在20-25岁之间,41人在26-31岁之间,6人在32-37岁之间,1人在38-43岁之间,1人在44-49岁之间。可以看出,20-37

7、岁的青年教师占比96.97%,是孔子学院汉语教师的主干部分,该年龄段的青年回国后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就业;有50人为志愿者教师,占比75.76%,12人为公派教师,占比18.18%,4人经历了从志愿者教师到公派教师,占比6.06%;他们在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工作的年限为:21人工作了1年,31人工作了2年,8人工作了3年,3人工作了4年,1人工作了5年,2人工作了7年,其中,工作1-2年的基数最大,为52人,占比78.79%。在海外工作期间,该66位孔子学院汉语教师有34人为普通教师,15人为教学点负责人,12人为HSK/HSKK、奖学金、汉语桥、新闻工作等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有5人担任办公室

8、主任,负责行政、教务、文化活动等工作;有30人回国1-2年,有36人回国3-4年。目前这66位孔子学院归国汉语教师有7人正在备考硕士/博士,5人正在备考工作,15人为在读硕士/博士,3人为公务员,14人在事业单位,4人在私企,11人在私校/机构,3人为自由职业,3人在其他国家担任孔子学院汉语教师,1人在国外学习。三、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归国汉语教师出国原因追溯心态史将深藏于个人无意识思考与行为之后的抽象性东西挖掘出来,并辅之以持续性的观察了解,得出来自人内心深层结构的一般性解释。“无论是心理还是心态的研究,都将历史的观察深入到无法直接探知的精神和心理层面,解释人们的动机、情感,及其细微的变

9、化”5,调查归国汉语教师出国的初衷,有利于了解他们出国时的心态以及个人价值观,对探讨他们归国后的心态变化有所助益。在此次调查中,以多选题的形式对孔子学院归国汉语教师进行了“出国原因”追溯。其中排列前八的原因是:认为“国家提供出国机会,能增加自身阅历与能力”占比81.82%,排列第一;认为这是“对自身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追求”占比77.27%,排列第二;“有致力于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理想”占比57.58%,排列第三;“猎奇,对外国的好奇与渴望”占比33.33%,排列第四;“国家提供出国机会,减轻个人出国经济负担”占比30.30%,排列第五;“希望通过孔子学院汉语教师这个群体能增进国与国之间的认识

10、与了解,消除隔阂”占比28.79%,排列第六;“国家提供出国机会,工作挣钱之余顺带能旅游、购物、交友”“国家对孔子学院汉语教师的待遇比较好”“孔子学院汉语教师的身份能得到社会更大的认同与尊重”同时占比27.27%,排列第七;“渴望积极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并能为其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占比19.70%,排列第八。从调查数据可知,孔子学院归国汉语教师的出国初衷基本上是积极正向的,他们把提升个人阅历与能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通过孔子学院汉语教师该群体增进国与国之间的认识与了解等原因纳入了出国考虑范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精神性原因超过了“国家对孔子学院汉语教师的待遇比较好”

11、(排列第七)这个物质原因,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学院汉语教师赴外任教这一行为彰显了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责感与使命感、体现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在“和而不同”的前提下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信念、承载了他们“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情怀。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一定程度的经济保障能够促进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在海外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有序进行。四、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归国汉语教师对孔子学院从教工作的认知如何评价自身的工作经历是体现孔子学院汉语教师价值观与个人态度的重要侧面。我们从心态史观来观察归国汉语教师他们在任时的心理状态,以联动的视角来理解他们归国后的心态变化。“心态史以趋于恒常的日常生活为

12、场域,考察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呈现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状态。这种精神状态和行为状态是长期岁月中每日生活的重复、继承、累积,形成了人内心最深的沉淀層”6。(一)孔子学院归国汉语教师对孔子学院该平台定位高选择一份工作首先从对该工作平台的定位开始,一个人的工作状态、工作效率也与对该平台的评价息息相关。孔子学院归国汉语教师对孔子学院该平台如何看待呢?本文以多选题的形式进行了调查。其中,认为孔子学院是“外国人学习、了解中国语言的平台”与“外国人学习、了解中国文化的平台”各占比83.33%,排列第一;认为孔子学院是“一张在外国的中国名片”占比77.27%,排列第二;认为孔子学院是“促进两国交流、合作的平台”占比

13、72.23%,排列第三;认为孔子学院是“促增进两国了解的平台”占比54.55%,排列第四;认为孔子学院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占比42.42%,排列第五;认为孔子学院是“一所国际语言(中文)学校”占比31.82%,排列第六。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心目中,孔子学院已经超越了一所国际语言(中文)学校的实体意义,拥有了传播中国语言文化、形塑中国国家形象、促进中外交流、增进两国了解、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高屋建瓴的站位。孔子学院寄托了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宏愿,也承载了他们一颗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之心。这

14、是当代中国青年该有的气象,在孔子学院汉语教师身上得到了有效彰显。(二)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对该身份价值评判高且对自我履职满意度强清楚认识了孔子学院该平台之后,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如何认识与定位自己的身份?带着这个身份的他们在海外工作、生活了1-7年,他们对自己的工作、生活满意度如何评定?调查报告显示,认为孔子学院汉语教师是“一名汉语国际教育教师”与“一名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同时占比80.30%,排列第一;认为孔子学院汉语教师是“一张行走的、具体的中国名片”占比78.79%,排列第二;“一名推广中文的使者”占比75.76%,排列第三;认为孔子学院汉语教师是“一名促进两国交流与合作的助力者”占比51.52

15、%,排列第四;认为孔子学院汉语教师是“一名促进国与国之间和平发展的和平使者”占比50%,排列第五;认为孔子学院汉语教师是“一名增进两国了解的助力者”占比48.48%,排列第六;认为孔子学院汉语教师“融入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潮流中”占比34.85%,排列第七;认为孔子学院汉语教师是“一名外国人眼里的外教”占比33.33%,排列第八。从以上数据可知,在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心目中,将该身份上升到汉语国际教育教师、文化传播使者、中国名片、中文推广使者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例,他们认可该身份赋予的文化交流使命,而不仅仅只是一名教外国人学习中文的教师。同时,他们把该身份与助推中外关系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6、关联起来,彰显了他们的家国情怀与时代使命感。在认可了该身份之后,他们如何评定该身份的践行效果呢?调查数据显示,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对自身在任期间的生活状态“满意”以上占比95.46%,其中,“比较满意”、“很满意”“非常满意”共占比86.37%;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对自身在任期间的工作状态“满意”以上占比96.98%,其中,“比较满意”“很满意”“非常满意”共占比92.43%。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心里对自身在任期间的状态还是很满意的,尤其是对自我履职满意度高,这与他们对孔子学院该平台以及孔子学院汉语教师该身份持有极大肯定是有密切关联的。当然这也离不开他们自身的知识水平与能力素质。在孔子学院总部

17、/国家汉办选派赴外汉语教师的标准中,孔子学院汉语教师至少为大学本科学历(志愿者教师),且有大部分是硕博士研究生以及高校教师;加之在派出前,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会对各位汉语教师的知识水平与能力素质进行严格把关,这对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履职效果好起了很大的保障作用。心态史以细腻的、微观的、持续的独到眼光留心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呈现出来的思想、态度、言行举止以及与社会的关联,探究人们这一切表象之后隐形的、深层次的心态因素。“心态”是什么?因其广泛性与模糊性,学界至今还没有作出一个清晰且权威的解释与界定,但“心态”像涓涓细流一样,可以悄无声息地流进人类生活的每个领域。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在任期间对自身的海外生活

18、状态、工作状态满意度高,反映了他们内心深层对孔子学院该平台、对孔子学院汉语教师该身份、对自身的选择、对海外社会历史环境的满意与认可。五、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归国后心态变化探析“心态史展现的是历史的惰性发展,属于历史的深层结构探究,研究的是人在日常生活中所持有的观点、看法,所表现出的行为、态度”7,这一系列的观点、看法、行为、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以细微的、长时段的方式累积而成,被具有广泛性与模糊性的“心态”所统摄,并在人的日常生活中以及人与社会的关联互动中得以发微。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岗前、岗中、岗后一系列的观点、看法、行为、态度在心态史视野下是具有深层关联的,与人物自身有关联,与所处的社会

19、历史背景也有关联。(一)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归国后心态变化起伏不一前面探析了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出国前与在任时的心态状况,回国后的他们在心态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调查报告显示,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归国后的心态变化排列前七的是:“个人的思想、眼界、心胸变得开阔许多”占比60.61%,排列第一;“变得更加积极向上,立志要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占比54.55%,排列第二;“归国后会时不时想起孔子学院的生活与工作”占比53.03%,排列第三;“能较快地(两三个月内)调整好归国后的心态,积极进入国内生活节奏”占比40.91%,排列第四;“能迅速地(两三个星期或者一个月内)调整好归国后的心态,能在短时间内明确自己的下一步

20、计划”占比39.39%,排列第五;“归国后,以后还想出国做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占比31.82%,排列第六;“归国后会经常想起孔子学院的生活与工作”占比27.27%,排列第七。从调查报告得知,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归国后的积极心态是占主导地位的,尤其是“个人的思想、眼界、心胸变得开阔许多”与“变得更加积极向上,立志要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占据了较大比例,这更加体现了孔子学院从教工作经历赠予他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大部分教师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调整好自己,尽快适应、回归到国内生活;甚至还有部分教师“以后还想出国做孔子学院汉语教师”(31.82%)。我们联动地观察了解到,积极因素在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岗前、岗中、岗后是一

21、以贯之的,这体现了心态史学所强调的内心深层结构持续性特点。“由于这些无意识行为已深深地积淀和根植于特定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成为影响甚至支配个人和集体活动及历史发展的强大的历史惰性力量,因此,心态史学也被标榜为:深层的历史学”8,在这个意义上,于孔子学院汉语教师个人或者群体发展历史而言,积极正向这个旋律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值得留意的是,积极因素在孔子学院归国汉语教师心态变化方面占据较大比例,但比例较大并不代表全部,还有相当一部分归国汉语教师“眷念在柬时的生活与工作,备考、学习或者工作状态不佳”(7.58%)、“眷念在柬时的生活与工作,需要一段时间(半年以内)才能适应国内的生活”(7.58%),甚至

22、有部分教师“一度生活在关于孔子学院的回忆中,无法适应国内的生活状态”(6.06%)、“眷念在柬时的生活与工作,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半年以上)才能适应国内的生活”(4.55%)。虽然这些消极因素所占比例不大,但比例不大并不代表不存在,还要根据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二)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归国后消极心态原因探析根据调查得知,部分孔子学院归国汉语教师在心态方面出现不容乐观的原因主要有,“国家对归国汉语教师无明确的保障机制,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在归国后的就业压力中充满彷徨”占比43.94%,排列第一;“在孔子学院工作时未关注国内的就业局势与相关就业资讯,归国后掌握不了国内的就业局势与动态,失

23、去了就业先机”占比40.91%,排列第二;“在孔子学院工作时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归国后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没有或者很少体现,心理有落差”与“归国后在就业方面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因为自身有孔子学院汉语教师的经历而对工作预期高,但自身的学历与能力又无法达到高水平工作的要求”同时占比39.39%,排列第三;“孔子学院汉语教师的待遇比较好,国内的工资比不上”占比37.88%,排列第四;“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在海外是一个受到尊重的身份,回国后失去这个身份,受尊重的程度减少或者丧失,心理有落差”占比34.85%,排列第五;“在孔子学院工作时,已经适应并习惯那里的生活,归国后无法很快适应

24、国内的生活”占比33.33%,排列第六;“在孔子学院有熟悉的老师和学生,从情感层面已经有了归属感,归国后舍不得、放不下、走不出”与“孔子学院是一个相对单纯的工作环境,归国后面对纷繁复杂的职场感到抵触、害怕与无力”同时各占比30.30,排列第七;“在孔子学院工作时脱离了国内的朋友圈,归国后在情感层面感到孤独”与“自身能力还不够强,无法在归国后尽快升学或者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同时各占比24.24%,排列第八;“其他”(比较适应国内生活)排列第九;“自身心理素质差,无法尽快调整自己归国后的状态”排列最后。前面提到,20-37岁的青年教师是孔子学院汉语教师的主干部分,占比96.97%,该年龄段的青年回

25、国后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就业。就业难是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回国后面临的主要困境,成年人在无法找到一个安身立命之所时,来自社会、家庭乃至友人、爱人方面的压力是可以想象的。除了就业困境导致的心态消极以外,我们从调查报告可以清楚地看到,导致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归国后心态失衡的原因是多样化的。回国后,首先直观体验到的是整个生活大环境的变化,在海外时已熟悉并习惯的生活方式、文化习惯、情感联结等也相应地跟着变化,这样迅速的、由外到内的大幅度“变动”容易冲击到孔子学院归国汉语教师,以至于一下子接受不了;在直观可触的大环境变动之后,紧接着而来的是心理方面的大变动。在海外时,孔子学院这个平台、孔子学院汉语教师这个身份给予

26、了他们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学生尊重与社会认同,而回国后的他们失去了这个平台、失去了这个身份、也相应地失去了这个平台这个身份所给予他们的附加值,他们从具有神圣光环的“文化使者”变到一个普通人,这样剧烈的冲击是其他人无法感同身受的。陈子骄、李慧敏曾对334名归国汉语教师志愿者做过调查,发现“有39.1%的人认为,自己的志愿者經历并没有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用人单位甚至不了解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也不了解其工作性质。志愿者的海外服务经历,并没有对其求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9,可以想象,这于他们而言是多么大的落差。他们曾以青春昂扬、无限上进之精神面貌积极响应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的号召,服从组织安排被派往

27、世界各地传播中国语言文化,在任期间以刚毅自强、坚忍负重的积极状态在跨文化背景下渡过种种难关顺利完任务。一定意义上来说,他们是文化使者、是中国名片、是中外关系的纽带,而回到国内,社会上部分群体连他们曾经为之孜孜不倦慷慨赴道的工作都不知道,甚至“许多用人单位根本不了解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志愿者的海外经历和工作经验并不能得到认同,反而会由于志愿者延期毕业、毕业后未马上从业等问题而受到用人单位的质疑”10,他们用时间、精力、生命风险(部分派出国有自然灾害、疾病、甚至动乱等)所作出的价值贡献没有被认同,他们的心态怎么能积极起来?此时的他们是社会上的“价值边缘人”,是还没有被社会关注到的“青年孤独者”。此

28、外,个人因素也是导致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归国后心态落寞的原因之一。在海外没有及时关注国内就业资讯、对工作预期高但自身学历与能力又无法达到高水平工作要求、自身能力不强、心理素质差等也是具体原因。六、关于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归国后适应对策与保障机制探讨孔子学院汉语教师是当代颇具“弘道”色彩的伟大群体,从心态史视野下关注他们归国后的心态变化,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人文关怀,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与认同,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赴外汉语教师该项目的长期良性发展。针对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归国后的应对措施与保障机制亟须进一步建立健全。“健全的志愿服务长效工作机制,不仅可以提高志愿服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汉语教师志愿者的

29、服务热情,而且能推动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11。2022年4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赴国外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服务期满相关工作的通知,为汉语教师志愿者归国保障提供了制度支持,保障的范围大致可归纳为:户口、档案、学籍等方面的保障;同等条件优先录取为教师的保障;回国三年内考研,初试总分加10分的保障。由此观之,保障的范围还是可以有探讨空间的,还可以从孔子学院归国汉语教师的心态方面作出具体应对措施。笔者针对此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并把思考探索出的11条对策对孔子学院归国汉语教师进行了认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第一,国家对归国汉语教师再出国(学习或工作)有明确的

30、鼓励与保障,认同率占比71.21%,排列第一;第二,国家对归国汉语教师设有一定的升学与工作保障机制,认同率占比63.64%,排列第二。目前,国家对归国汉语教师有了一定的升学保障回国三年内考研可以申请初试总分加10分;但在就业方面的保障除了“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申请国家公派出国教师、孔子学院专职教师且符合要求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申请各地、各校教师岗位且符合要求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12的允诺外,目前没有其他就业方面的保障。“政府的政策支持能够提高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政府应该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激励志愿者的个人发展”13。此外,“希望国家、政府在孔子学院汉语教

31、师归国后提供就业引导与保障”也是笔者对部分孔子学院汉语教师进行访谈时他们多次提到的;第三,当地政府或者学校吸纳孔子学院归国汉语教师,认同率占比56.06%,排列第三。当然这也必须由国家出面、地方贯彻落实方可。第四,国内的国际学校/学院等吸纳孔子学院归国汉语教师,认同率占比56.03%,排列第四,这需要借助官方政策的支持;第五,国家为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在海外工作时开设定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帮助汉语教师在海外也能及时了解国内的就业局势与动态,认同率占比40.91%;第六,国家对孔子学院归国汉语教师开设一定时长的归国培训班,从专业素质、工作能力、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开班培训,助其调整心态、尽快

32、适应国内生活,认同率占比36.36%;第七,国家为孔子学院归国汉语教师开设线上心理疏导班,开通线上心理疏导热线,由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老师助其调整心态、尽快适应国内生活,认同率占比33.33%;第八,国家或者当地教育局安排新老孔子学院归国汉语教师见面会,老归国汉语教师分享自己归国后调整心态的方法与经验,以帮助到新归国汉语教师,认同率占比31.82%;第九,朋辈互助:归国汉语教师之间互相多沟通多交流多鼓励,认同率占比27.27%;第十,国家为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在海外工作时开设定期的线上心理健康课,帮助汉语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与工作中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认同率占比24.24%;第十一,靠汉语教师自己调

33、整,认同率占比18.18%。此外,笔者经过访谈获取了部分孔子学院归国汉语教师关于如何尽快适应国内生活的方法以及建议,具体整理如下:第一,在海外时与国内交际圈保持联系,回国后与海外共事的同事保持联系;第二,重拾以往的交际圈,多与人接触,多与社会接触,重建自己的关系,获得归属感;第三,多了解、感受社会的变化,调整心态,客观看待自己的过往经历;第四,政府应该更多地介入,提供指导与帮助;第五,接受国内外待遇有较大落差的事实,面对现实,尽快融入国内环境,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第六,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积极寻找工作;第七,在任期间孔子学院汉语教师要做好回国的各种准备,包括心理上、工作上与学习上;第八

34、,先不要急于找工作,给自己一段时间来调整;第九,多读书,制定相应的人生规划,走向下一个人生目标;第十,國家应该设置专门针对孔子学院归国汉语教师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让老师们能够获取更多关于就业的资讯;第十一,社会应多关注赴外汉语教师该项目,认识、尊重与帮助孔子学院归国汉语教师;第十二,企业应彰显社会责任感,为孔子学院归国汉语教师提供就业资讯渠道或者相应的就业平台。导致部分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归国后心态落寞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应对之策也是多方面的。国家给予一定的指导与保障;政府提供力量帮助;社会给予尊重、认同与支持;企业提供就业资讯与相关就业渠道;个人从学识上、能力上、心理素质上积极提升

35、,自上而下形成一套系统的、完备的保障机制,共同合力促进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回国后体验到良性过渡,帮助该群体把在海外孔子学院工作时的那种青春自信与坚韧不拔转移到国内来,把价值体验域转投国内,在平凡具体的工作岗位中踏踏实实工作,有一分力,发一分光。七、结语心态史在帮助研究者探究人物、群体、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深层因素上具备大有可为的空间。笔者在心态史视野下追溯了孔子学院归国汉语教师的出国原因与在任状态,探究了该群体归国后心态变化起伏不一的原因与相应对策,其中既看到了“心态”作为群体常态化表现背后的深层次推动力,又看到了“心态”与社会历史背景的关联互动。“心态”将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出国前、在任时、归国后的一系列观点、态度、价值评判与言谈举止等囊括进去,让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为完满的、充满生命力的孔子学院汉语教师群体。本文着重分析探讨了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归国后的心态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