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总复习学习目标1.经历对本学期各个领域所学内容进行梳理的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初步感受归纳、整理的数学思想。2.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数,能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能正确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半时;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和顺序;能进行长短、高矮、轻重的比较;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对简单几何体进行分类。3.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建议学习课时数:5课时。编写说明教科书在总复习的编排上分为两个板块。板块一:回顾与交流这一板块主要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两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两个栏目
2、:“独立思考”和“相互启发”。在“独立思考”中,教科书结合一些提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本学期学习的各个领域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和整理,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如何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初步感受归纳、整理的数学思想。要说明的是,这些问题是举例,并不代表所学的全部内容,目的是通过举例引导学生学会回顾与反思。“相互启发”是针对“独立思考”中提出的问题,有选择地进行启发性的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独立思考”中提出的问题。数与代数1.独立思考教科书在这一栏目中呈现了7个问题。第1,2,3题是关于“数的认识”的内容,围绕预备单元“可爱的校园”和“生活中的数”“加与减(二)”
3、两个单元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20以内的数,巩固对20以内数的认识。第4,5,6题是关于“数的运算”的内容,围绕“数的加减法”“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解释和应用”几个内容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加减法。第4题呈现了12道题目,目的是复习巩固基本的计算技能,对于一年级上册,基本要求是达到1分钟6道题。第5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回忆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回顾加减法的意义。第6题用“数线”的雏形表示“8+6=14”的计算过程,然后鼓励学生借助小棒和计数器回顾如何进行计算,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第7题是“常见的量”的内容,结合生活情境,复习整时和半时。2.相互启发这一栏目选择了“独
4、立思考”中的部分问题进行回答,一是给学生做一个示范,二是引导学生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学生的语言回答了对数的一些认识,加法的意义和运用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图形与几何1.独立思考教科书在这一栏目中呈现了4个问题。第1题把图形的认识和分类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既复习了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又回顾了分类的方法。第2,3,4题主要是复习位置与顺序的内容,巩固对上下、左右、前后的认识,理解生活中的位置与顺序。2.相互启发学生的语言代表了对分类思想的理解和对位置与顺序的认识。板块二:练习这一板块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部分,设计了相应的巩固练习题,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5、和巩固本学期所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学建议板块一:回顾与交流数与代数教学时,可以把这部分内容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三个方面进行整理。对于“数的认识”,可以先鼓励学生通过举例,回忆学习了哪些内容;也可以列出一些数来,请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然后感受数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最后再复习数的表示和数的大小比较。如果学生在回忆学习内容中有困难,可选择教科书第94页中的问题1,2,3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回答。要让学生多举一些例子,补充想到的内容,如我知道1个萝卜和1筐萝卜都可以用“1”表示;我想到2支粉笔和2盒粉笔都可以用“2”来表示;我想到我们组有8个人,从前往后数我是第5个;我知道可以用一
6、个对着一个的方法比较多少;计数器上表示11的2个珠子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十位上的1个珠子表示的是1个十,个位上的1个珠子表示的是1个一;等等。对于“数的运算”,可结合教科书第94页中的第4,5,6题进行教学。第4题是计算题,可以先让学生算一算,也可以根据本班情况进行调整,在订正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计算的方法;还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自己经常算错的题进行练习。第5题是帮助学生回忆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复习时,要鼓励学生提一些运用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尝试列出算式,并说明如何进行计算,要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语言或画图等)表示自己对于加减法的认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找一找课本中的加法问题和减法问题,在小组
7、内交流。在此基础上,全组提出一个生活中的加、减法问题,尽量与其他组不一样,再在全班交流并解决。要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进行回顾和复习。第6题可以先鼓励学生选一道加法题和减法题,尝试说明是如何计算的,特别是运算的道理。在学生说明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借助小棒、计数器和图形等直观模型。对于“常见的量”,复习时,可以让学生回忆并说一说学过了什么,知道了什么,然后再结合情境认一认钟面上的时刻,连一连,做一做。图形与几何第1题,让学生对图中的生活用品按形式分一分,再说出几何体的名称。在此基础上,可以鼓励学生借助这些物体,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各种几何体的特点。第2,3题,可以先借助教室中的情境,鼓励学生回顾上下、
8、左右,然后再解决问题。第4题,要让学生结合自己排队的情况,说一说前后的同学。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座位情况,说一说前后的同学。板块二:练习数与代数第1题复习按照一定的规律数数。包括1个1个地数,2个2个地数,以及正着数和倒着数等。答案:10,12,13,14,15,17,18,19;14,16,20;13,15,17,19。第2题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图,进一步理解基数与序数,并解决实际问题。答案:9,2,6。第3题复习数的组成以及位值的相关内容。要明确个位、十位上的数所代表的意义。答案:5,1;1,8;13;14;17;10;11;15。第4题复习运用左右表示物体的位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学生实
9、际做题时,题目中要明确“参照物”。比如此题,先给出红色珠子,使学生明确了什么是从左数,然后再画出黑色珠子。不要让学生去猜什么是“参照物”。第5题先算出结果,再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起来。第6题通过计算或直接判断填上合适的符号。答案:,=,=;,。第7题本题答案不唯一,不要求学生将所有答案全部写出,学生只要能填出一个即可。全班交流时可以交流不同的答案。第8题要求准确计算,并进行涂色。涂完后学生会发现涂的算式组成了一头大象。第9题通过看图列出加法算式。答案:7+4=11或4+7=11。第10题通过涂色并列出相应的加减算式,巩固学生对于加减法的理解和如何得到运算结果。第11题能根据图意列式计算。鼓励学生
10、先说明题意,特别是对于右图的理解,然后再解决问题。答案:7+5=12或5+7=12;15-2=13。第12题通过观察一组连环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意,编数学故事,再列式计算。答案:3+2+5=10,10-3-4=3。第13题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发现其中的规律,再进行计算。第14题说说怎样计算“7+6=”和“18-6=”,然后在图上画一画。第15题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学生可以提出两个(或三个),例如,小朋友一共捡了多少个贝壳?谁比谁多几个?谁再捡几个就和谁一样多?等等。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并计算。有些问题如果学生现有的知识不能解决,可先存入“问题银行”,留待以后解决。第16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根据前3个图形的规律,接着画下去。教师要适时引导如何进行观察,比如,可以观察后一个图形比前一个图形“多”了什么。第17题引导学生观察跷跷板上小动物的位置高低,并进行简单推理,比较三只小动物谁最轻、谁最重。答案:小熊最重,小兔最轻。第18题先看图说出钟面上的具体时间,然后再连一连。图形与几何第1题本题将“位置与顺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郑人有且买履者》课件
- 《理想的翅膀》课件:2024年我们的健康之旅
- 2023年暑期初高中语文衔接第7课:文言语法篇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例子
- 人教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A卷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试卷及答案大全
- 2课件学习:2024年泵与风机在温泉行业中的应用
- 大气污染会议纪要
- 掌握Visio2024:高效办公图表绘制教程
- 四年级数学下册二乘除法的关系和乘法运算律乘除的分配律说课稿西师大版
- 音标3元音字母e发音用上课
- 第十三章医疗服务管理课件
- 工程质保期满验收报告模板
- 高考地理复习:过程类推理综合题解析-以地貌景观题为例
- 初中语文阅读专题教学课件
- 胶质瘤的综合治疗课件
- 孟子三章课件
- 关于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PPT,2022)
- 互联网发展历程课件
- 教育科研征文
- CT增强检查及风险知情同意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