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_第1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_第2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_第3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_第4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我们应当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1 圆锥的体积是学生在把握了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重要内容。本节教学分两个层次进行,一是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二是运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在教学时,主要运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

2、总结以下几点做法: 一、大胆推测,培养推测意识。 假设和猜想是科学的天梯,是科学探究的重要一环。任何发明创造都是离不开假设和猜想的。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借助教具和学具,让学生充分观测“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后,再大胆猜想它们的体积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样设计,事实证明不仅仅是能够培养学生的推测意识,更重要的是充分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大家探究的欲望猛烈,为本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操作验证,培养科学的试验观。 数学不仅是思维科学,也是试验科学,通过观测猜想,试验操作得到数学结论,这种形式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最基本形式教学中,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试验得出结论:

3、圆锥的体积是与这个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总结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1/3Sh。 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先分组做试验,在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等底等高的圆柱中,从倒的次数中观测到怎样的现象呢?两者体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我们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三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然后用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所得的状况与以上不同。结果得到一个原理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 圆锥的体积的教学都是先由教师演示等底等高状况下的三分之一,再让学生去验证,结果教师通过比较试验说明不等底等高的差异,而在以上教育中却不然,先采用学生做

4、试验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实践,在实际中懂得其中的道理,用一个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明了的知道其中的知识点,明白了圆锥与圆柱之间的体积关系,从而是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原理,而且有意地将试验的环节复合,在看似混乱无序的实践中,增加了学生对试验条件的分辩及信息的批判,同时这也是这堂课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体,我则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同时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这个试验,实事求是,认真分析自己操作试验出现了和别人不太一样的结论的理由,培养学生科学试验观。学生学的主动,经历了一番观测、发现、合作、

5、探究的过程,既能达到圆满地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又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发挥。 总之,这节课,每个学生都经历了“猜想试验发现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获得的不仅是鲜活的数学知识,获得更多的是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孩子们体验到了探究成功的喜悦,进行了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有利于从小树立科学的试验观。思考:假如长期在这样的探究中去学习知识,学生就会变成有思想、会思考、会研究、会学习的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2 课前,我给每组学生准备一盆沙和等底等高的空心圆柱体、圆锥体各一个。课堂上组织学生4人一组,利用手中的学具一起来摸索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学生们有的将圆锥

6、中装满沙倒入圆柱中;有的将圆柱中装满沙倒入圆锥中很快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在交流中,学生经常把“等底等高漏掉,作业时不注意“等底等高条件,错误率也很高。 反思:教师为了让学生快速完成操作推导出公式,给学生准备学具,只让学生来体验得出结果的一部分操作。这样做截断了知识的来源,学生忽略了对“等底等高这一重要条件的认识,因而对发现的规律认识不全面,最终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时也错误百出。其实,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不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圆锥,这样4组来装沙操作。这样的探究具有很强的选择性、摸索性和创造性,学生在不断地测量、对比、推测、验证中发现“只有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才是

7、圆柱体积的1/3。 收获:探究活动时,教师应避免探究问题开放中“材料过少的现象;探究的问题应当在材料准备上开放;让学生在充沛、具有对比性的试验操作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全面探究的目的。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3 圆锥的体积是在学生直观认识圆锥的特征,会算圆的面积,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的基础上安排教学的。以往几次,都是按老方法进行,一开始教师就准备了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先对比它们的底面积相等,再分别量出它们的高也相等。进而由老师做试验,把圆锥装满水(或沙)往圆柱里倒,学生观测倒了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接着推导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并重点强调求圆锥的体积一定要乘三分

8、之一。一节课上下来十分轻松,十分顺利,时间也充沛,作业效果也还不错。可是到了综合运用问题就出来了:忘掉乘三分之一的,计算出错的,已知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求高时,直接用体积除以底面积的,出的错误五花八门。 再上这节课时,我加强了以下几个点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教学新课时,我出示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让学生观测并推测圆锥的体积和什么有关,学生联系到了圆柱的体积,通过师生交流、问答、猜想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猛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迫切希望通过试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所以做起试验就兴趣盎然; 2、试验时,让学生小组合作亲自动手试验,以试验要求为主线,即动手操作,又动脑思考,努力摸索圆

9、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一个摸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并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新活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悦以及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会逐步变的有思想、会思考、会渐渐发现自身的价值。 3、学生做图形应用题时,引导学生审题,先确定是什么图形,再想相应的计算公式,结果根据公式列出算式。这样对于后面的综合运用题,学生有了这种固定思维模式,就不会乱列式, 4、列出算式后,不要按部就班的从左算到右,先观测算式的特点,寻求简单的计算方法,把口算和计算有机结合。如:3.14(42)8时,先口算(42)=4,再口算48=3

10、2,结果再计算3.1432。又如:3.14(42)9时,先口算9=3,(42)=4,34=12,再计算3.1412。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了学生计算难度,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 教后反思: 上课一开始,有针对性地对圆锥体积公式进行复习,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把握程度,便于教师调控教学进度,为本节课的教学起到较好的铺垫作用。学生在已有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寻觅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与思相结合,教师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学会有序的思考,有利于学生规律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对生活中的常见问题的解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拓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在教学中,重

11、视学生自主探究,尊重学生的看法,重视知识与生活的紧凑联系,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4 课前我安排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应用圆锥的实例和信息资料。教学时我首先列举生活中大量的圆锥实物,在学生观测思考这些物体外形的共同特点,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形体的基础上引入。再引导学生对照模型和图形,互说圆锥的特征,加深对圆锥的认识。感受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提高学生运用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在本课中,我无论从问题的引入,圆锥概念的定义,高的寻觅及测量方法的摸索,我都给予学生充沛的时间进行尝试、研究和探讨,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合作、交流,这样的过程,不仅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遇,也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