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高三语文《文言虚词10》36 完整版课件PPT_第1页
高三复习高三语文《文言虚词10》36 完整版课件PPT_第2页
高三复习高三语文《文言虚词10》36 完整版课件PPT_第3页
高三复习高三语文《文言虚词10》36 完整版课件PPT_第4页
高三复习高三语文《文言虚词10》36 完整版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三语文文言虚词十五、其代 词 十五、其代 词 十五、其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代 词 十五、其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代 词 十五、其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代 词 十五、其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2、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活用作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活用作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活用作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指示代词,作

3、定语,相当于“其中”“其中的”副 词 副 词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副 词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副 词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副 词 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4、)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肴之战) 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 在句中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肴之战) 连 词 连 词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连 词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连 词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

5、马也?(马说)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连 词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诗经氓)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诗经氓)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诗经氓)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复音虚词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兄弟

6、不知,咥其笑矣 (诗经氓)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复音虚词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诗经氓)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复音虚词多么4.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课堂练习: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3.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也。4.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课堂练习: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们的”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3.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也。4.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课堂练习: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三人称代

7、词,译为“他们的”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指示代词,译为“其中的”3.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也。4.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课堂练习: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们的”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指示代词,译为“其中的”3.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也。连词,表假设,译为“如果”4.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课堂练习: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们的”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指示代词,译为“其中的”3.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也。连词,表假设,译为“如果”第三人称代词,“上卿的”

8、8.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5.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6.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7.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8.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5.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指示代词,那个6.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7.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8.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5.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指示代词,那个6.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译为“是还是”7.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8.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5.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指示代词,那个6.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译为“是还是”7.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第三人称代词,

9、他的8.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5.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指示代词,那个6.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选择,译为“是还是”7.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前一个是音节助词,不译;后一个是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些”9.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1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0.安陵君其许寡人!1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9.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1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连词,表选择,译为“是还是”10.安陵君其许寡人!1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9.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1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连

10、词,表选择,译为“是还是”10.安陵君其许寡人!副词,表祈使,译为“一定”1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9.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1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连词,表选择,译为“是还是”10.安陵君其许寡人!副词,表祈使,译为“一定”1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副词,表揣测,译为“恐怕”9.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1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连词,表选择,译为“是还是”10.安陵君其许寡人!副词,表祈使,译为“一定”1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副词,表揣测,译为“恐怕”副词,表反问,译为“难道”15.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13.国无主,其能久乎?

11、14.霰雪纷其无垠兮15.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13.国无主,其能久乎?副词,表反问,译为“难道”14.霰雪纷其无垠兮15.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13.国无主,其能久乎?副词,表反问,译为“难道”14.霰雪纷其无垠兮补充音节,无义15.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13.国无主,其能久乎?副词,表反问,译为“难道”14.霰雪纷其无垠兮补充音节,无义指示代词,译为“其中的”十六、若代 词 十六、若代 词 十六、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更若役,复若赋,何如?代 词 十六、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你们更若役,复若赋,何如?代 词 十六、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你们更

12、若役,复若赋,何如?你的代 词 十六、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你们更若役,复若赋,何如?你的1.人称代词,你(的), 你们(的)代 词 十六、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你们更若役,复若赋,何如?你的1.人称代词,你(的), 你们(的)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代 词 十六、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你们更若役,复若赋,何如?你的1.人称代词,你(的), 你们(的)2.指示代词,这样。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连词,表假设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动 词动 词“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动 词1.动词,译为“赶得上”,“比得上”,相当于“

13、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动 词1.动词,译为“赶得上”,“比得上”,相当于“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上善若水天涯若比邻动 词1.动词,译为“赶得上”,“比得上”,相当于“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2.动词,译为“像”、“如同”。上善若水天涯若比邻动 词1.动词,译为“赶得上”,“比得上”,相当于“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2.动词,译为“像”、“如同”。上善若水天涯若比邻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3.相同,类似动 词1.动词,译为“赶得上”,“比得上”,相当于“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14、曰:“不若也。”2.动词,译为“像”、“如同”。上善若水天涯若比邻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复音虚词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复音虚词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复音虚词译为“像那”、“至于那”1.既使吾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邪?课堂练习:2.独乐不若与人乐 3.予我千金,吾生若 4.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5. 万里赴戎机,

15、关山度若飞 6.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1.既使吾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邪?课堂练习:2.独乐不若与人乐 代词,“你”3.予我千金,吾生若 4.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5.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1.既使吾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邪?课堂练习:2.独乐不若与人乐 动词,比得上,如代词,“你”3.予我千金,吾生若 4.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5.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1.既使吾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邪?课堂练习:2.独乐不若与人乐 动词,比得上,如代词,“你”3.予我千金,

16、吾生若 第二人称代词4.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5.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1.既使吾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邪?课堂练习:2.独乐不若与人乐 动词,比得上,如代词,“你”3.予我千金,吾生若 第二人称代词4.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动词,像5.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1.既使吾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邪?课堂练习:2.独乐不若与人乐 动词,比得上,如代词,“你”3.予我千金,吾生若 第二人称代词4.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动词,像5.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动词,好像6.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1

17、.既使吾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邪?课堂练习:2.独乐不若与人乐 动词,比得上,如代词,“你”3.予我千金,吾生若 第二人称代词4.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动词,像5.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动词,好像6.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连词,表假设7.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10.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孟子8.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9.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7.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10.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孟子连词,表假设8.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9.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7.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1

18、0.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孟子连词,表假设8.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指示代词,“这样”9.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7.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10.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孟子连词,表假设8.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指示代词,“这样”9.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动词,比得上,如7.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10.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孟子连词,表假设8.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指示代词,“这样”9.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动词,比得上,如动词,相同十七、以介 词 十七、以介 词 十七、以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

19、列传) 介词,表对象,可译为“把” 介 词 十七、以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表对象,可译为“把” 介 词 十七、以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表对象,可译为“把” 介 词 十七、以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介词,表工具,可译为“拿”“用”等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介词,“凭身份”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0、。介词,“凭身份”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身份”介词,“凭借”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表凭借,可译为“凭借”或“凭身份”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凭身份”介词,“凭借”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介词,表时间,可译为“在” 介词

21、,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1.成以其小,劣之 2.屠惧,投以骨 课堂检测: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5.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6.皆好辞而以赋见称3.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至于泰安。(登泰山记)1.成以其小,劣之 介词,因为2.屠惧,投以骨 课堂检测: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5.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6.皆好辞而以赋见称3.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至于泰安。(登泰山记)1.成以其小,劣之 介词,因为2.屠惧,投以骨 介词,用、拿课堂检测: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5.果予以未

22、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6.皆好辞而以赋见称3.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至于泰安。(登泰山记)1.成以其小,劣之 介词,因为2.屠惧,投以骨 介词,用、拿课堂检测: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5.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6.皆好辞而以赋见称3.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至于泰安。(登泰山记)介词,在1.成以其小,劣之 介词,因为2.屠惧,投以骨 介词,用、拿课堂检测: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介词,根据、按照5.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6.皆好辞而以赋见称3.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至于泰安。(登泰山记)介词,在1.成以其小,劣之 介词,因为2.屠惧,投以骨 介词,用、拿

23、课堂检测: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介词,根据、按照5.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介词,在6.皆好辞而以赋见称3.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至于泰安。(登泰山记)介词,在1.成以其小,劣之 介词,因为2.屠惧,投以骨 介词,用、拿课堂检测: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介词,根据、按照5.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介词,在6.皆好辞而以赋见称介词,凭借3.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至于泰安。(登泰山记)介词,在7.于是辞相印不拜,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8.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9.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7.于是辞相印不拜,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24、8.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凭借.的身份9.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7.于是辞相印不拜,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8.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介词,把凭借.的身份9.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7.于是辞相印不拜,以资政殿学士行。(指南录后序) 8.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介词,把凭借.的身份9.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介词,因为连 词 连 词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表并列,相当于“又”“并且”等 连 词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表并列,相当于“又”“并且”等 连 词 木欣欣以

25、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表并列,相当于“又”“并且”等 连 词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表修饰,可译为“而”或省去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沧海) 表目的,可译为“用来”“来”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沧海) 表目的,可译为“用来”“来”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沧海)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表目的,可译为“用来”“来”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沧海) 连词,表原因,译为“因为”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鸟兽,往往有得,

2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表目的,可译为“用来”“来”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沧海) 连词,表原因,译为“因为”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表结果,译为“因而”、“以致” 表目的,可译为“用来”“来”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沧海) 连词,表原因,译为“因为”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动 词 动 词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任用 动 词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任用 动 词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任用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动

27、词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任用 以为,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动 词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任用 以为,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宫之奇以其族行带领、率领动 词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任用 以为,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宫之奇以其族行副 词 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副 词 副词,通“已”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副 词 名 词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名 词 名词,原因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名 词 复音虚词 复音虚词 “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复音虚词 “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8、(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 “以为”,相当于“把当作”;有时也可以作“认为”讲,动词 “以为”,相当于“把当作”;有时也可以作“认为”讲,动词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以为”,相当于“把当作”;有时也可以作“认为”讲,动词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把当作“以为”,相当于“把当作”;有时也可以作“认为”讲,动词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把当作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为”,相当于“把当作”;有时也可以作“认为”讲,动词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把当作臣窃以为其

29、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廉颇蔺相如列传) 认为何以,译为“凭什么”、“用什么”或“为什么”何以,译为“凭什么”、“用什么”或“为什么”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何以出尔反尔?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战?何以,译为“凭什么”、“用什么”或“为什么”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凭什么何以出尔反尔?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战?何以,译为“凭什么”、“用什么”或“为什么”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凭什么何以出尔反尔?为什么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战?何以,译为“凭什么”、“用什么”或“为什么”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凭什么何以出尔反尔?为什么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为什么何以战?何以,译为“凭什么”、“用什么”

30、或“为什么”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凭什么何以出尔反尔?为什么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为什么何以战?凭什么1.路幽昧以险远 2.各各竦立以听 3.淫侈之俗日日以长 4.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课堂检测:5.杀之以应陈涉 6.属予作文以记之 7.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路幽昧以险远 连词,表并列2.各各竦立以听 3.淫侈之俗日日以长 4.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课堂检测:5.杀之以应陈涉 6.属予作文以记之 7.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路幽昧以险远 连词,表并列2.各各竦立以听 连词,表修饰3.淫侈之俗日日以长 4.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课堂检测:5

31、.杀之以应陈涉 6.属予作文以记之 7.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路幽昧以险远 连词,表并列2.各各竦立以听 连词,表修饰3.淫侈之俗日日以长 连词,表修饰4.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课堂检测:5.杀之以应陈涉 6.属予作文以记之 7.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路幽昧以险远 连词,表并列2.各各竦立以听 连词,表修饰3.淫侈之俗日日以长 连词,表修饰4.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课堂检测:5.杀之以应陈涉 6.属予作文以记之 7.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连词,表原因1.路幽昧以险远 连词,表并列2.各各竦立以听 连词,表修饰3.淫侈之俗日日以长 连词,表修饰4.晋侯秦伯围

32、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课堂检测:5.杀之以应陈涉 连词,表目的6.属予作文以记之 7.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连词,表原因1.路幽昧以险远 连词,表并列2.各各竦立以听 连词,表修饰3.淫侈之俗日日以长 连词,表修饰4.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课堂检测:5.杀之以应陈涉 连词,表目的6.属予作文以记之 连词,表目的7.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连词,表原因1.路幽昧以险远 连词,表并列2.各各竦立以听 连词,表修饰3.淫侈之俗日日以长 连词,表修饰4.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课堂检测:5.杀之以应陈涉 连词,表目的6.属予作文以记之 连词,表目的7.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连词,表结果,以致连词,表原因8.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3.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10.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9.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12.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