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4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培优训练卷(解析)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八下第四章: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培优训练1某农户发现自己的杨桃果树历经几十年后,生长态势不那么好了,近期他砍伐了一棵,发现树茎有了中空。请问中空部分缺失的主要是茎的( )A.部分韧皮部 B.部分木质部 C.部分形成层 D.部分导管和筛管2你想没想过土壤中的水分被参天大树的根吸收后,是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子上去的( )3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4人们通常将草本植物称作“草”,而将木本
2、植物称为“树”,但是偶尔也有例外,比如竹,就属于草本植物,但人们经常将其看作是一种树。下列关于草本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茎内木质部不发达 B.茎内木质部发达C.主干明显而直立 D.木质化细胞较多5一棵树高3m,在距离地面2m高处作一标记,2年后这棵树长到5m高,这时标记距离地面的高度是( )A.4m B.3m C.2m D.不能确定6在小树上拴铁丝晾衣服,日子久了,在拴铁丝的上方会出现瘤状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 )A.韧皮部能向上运输有机物 B.韧皮部能向下运输有机物C.木质部能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D.木质部和韧皮部都能向下运输有机物7在暴风雨中,大树有时会连根拔起,而树干却折不断,这是
3、因为( )A.木质部发达 B.韧皮部发达 C.树皮较厚 D.韧皮纤维多8一年当中,树木在春夏季长得快,秋季长得慢。下面哪种现象能反映出树木的这种生长规律( )A.一个年轮中颜色由内向外逐渐变深 B.树皮的颜色由嫩绿到黄褐C.茎中心的髓疏松,木质部坚硬 D.形成层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9几位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时得出如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根和茎的导管是连通的 B.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一致的C.根尖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吸收面积 D.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相反的10春暖花开,我们会看到光秃秃的桃树枝头上绽放出美丽的桃花,桃花开花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自
4、于( )A.根毛从土壤中吸收的 B.嫩芽从空气中吸收的C.花瓣光合作用合成的 D.植物体内原来储存的11有些不法分子盗剥名贵植物杜仲的树皮作药材,致使树木死亡,这主要是因为树皮中的什么结构遭到了破坏( )A.树皮的保护作用被破坏 B.有机物不能由筛管向下运输到根部C.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不能向上运输 D.有机养料不能由导管向上运输到茎叶12下列关于植物体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独立的两个过程 B.先吸收水分C.先吸收无机盐 D.吸水分的同时吸收无机盐13.在分析长白山一棵古树的年轮时,发现年轮间距在某一段异常加宽,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相应年份生长季异常温暖B.相应年份降雨
5、量异常少C.相应年份与该树木相邻的树木死亡,竞争压力减小D.相应年份对该树木遮阴的上层树木死亡,光照条件改善14.研究人员正在对某种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进行研究,研究过程如下:他解剖其茎,制作茎切片,发现茎运输物质的通道结构有两种,如图4-19-5中的A、B所示;他认为结构A可能为植物运送水分和无机盐,结构B可能为植物输送有机物;他想将结构A封闭,植物会萎蔫而死亡;他想切断此植物的结构B,一段时间后,在切口的上方会出现瘤状物。则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图4-19-5A.为“推论”,为“实验” B.为“推论”,为“实验”C.为“假说”,为“推论” D.为“假说”,为“实验”15为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
6、的运输,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选取两枝带有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用刀片对其中一枝进行树皮环割处理。环割部位离不定根的距离约为4cm,环割树皮时去掉约2cm宽的树皮(如图4-19-6所示)。把它们的根分别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液液面在环割处下方。放在阳光下培养,两周以后进行观察。(1)实验中对两枝条进行不同处理的目的是 。(2)实验中该同学“对树皮进行环割处理”基于的假设是 。(3)两周后,可通过观察枝条上的不定根或 的变化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图4-19-616请在图号框中填上适当的词,以完善绿色开花植物生命活动的概念图。 , , , , , 。17.把一段带叶的茎放在盛有水的锋形瓶内(如图
7、所示),并向锥形和内滴加几滴红墨水,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34h后,取其茎进行横切(如图4-19-8乙所示),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变红的结构是 ,图乙中变红的结构是 ,这一实验说明了植物根吸收的水分输送到植物体各个器官的途径。(2)图乙中的是 ,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属于 组织,该组织细胞经过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3)从成熟的植物体上取下的这段带叶的茎(即枝条)是由 发育成的。18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图4-19-9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
8、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分析回答。(1)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属于 组织。(2)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 (选填一项)。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3)小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将两烧杯放在温度较高的同一地方,但只在乙烧杯中插入新鲜的芹菜。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快的是 烧杯,该烧杯液面下降较快主要是由于叶片发生了 。(4)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除环境温度外,还有 (填一个即可)等。19宁波市于2014年全面启
9、动“五水共治”以来,治污水方面,清理黑河、臭河、垃圾河1062公里,累计清淤河道3000多公里。清淤时,技术人员对炭泥进行固化处理,产生的“泥饼”制成营养土或绿色肥料。“泥饼”中的 元素能促进植物茎叶茂盛、叶色浓绿,水体中的各种无机盐是通过植物根吸收后由茎中的 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20根据如图回答:(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其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 。(2)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缩,是因为 是通过茎里的 向上运输的。(3)枝条上部位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是: 。21科研人员在研究植物运输无机盐离子的途径时做了如下实验:实验甲:将柳茎一段的韧皮部与木质部剥离分开,在
10、两者之间插人不透水的蜡纸,对照组则不插入蜡纸,在柳树根部施予含放射性42K的无机盐溶液,5h后测定42K在柳茎各部分的分布(如图4-19-11所示)。图4-19-11实验结果A:有蜡纸隔开的木质部含有大量的42K。而韧皮部几乎没有42K。实验结果B:在上一实验枝条上韧皮部和木质部没被剥离的部分,以及对照实验中,韧皮部都有较乡的42K。(1)试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对上述研究结果做出解释。解释结果A: ;解释结果B: 。实验乙:将棉花一段茎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剥离分开,其间插人不透水的蜡纸(对照组不插入)。叶片施用含32P的无机盐溶液。1h后测定含32P的无机盐的分布,结果有蜡纸隔开的韧皮部含大量3
11、2P,而有蜡纸隔开的木质部没有32P。(2)试根据实验乙的结果得出结论: 。(3)请参照上述实验的设计思路,设计实验步骤探究植物叶片合成的有机物的运输途径。实验步骤: .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八下第四章: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培优训练1某农户发现自己的杨桃果树历经几十年后,生长态势不那么好了,近期他砍伐了一棵,发现树茎有了中空。请问中空部分缺失的主要是茎的()A.部分韧皮部 B.部分木质部 C.部分形成层 D.部分导管和筛管【答案】B【解析】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
12、质部和髓。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有韧性)。 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 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单子叶植物茎不能逐年加粗,是因为没有形成层。【分析】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木质茎的结构和功能,本知识结合木质茎的结构图进行分析。【详解】树干的里面是木质部,外面的树皮是韧皮部。木质部的功能一是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依靠其中的导管),二是支撑。而韧皮部主要是向下输送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有机养料,同时可以抵抗拉力。古槐树中空,是木质部被部分损坏,但是肯定没有全部木质部都缺失,否则古槐树就会倒下来的。只要还有部分木质部,
13、就可以继续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古槐树照样可以枝叶繁茂。同样道理,环剥了主干的树皮,根部得不到有机养料就会死亡,整个植株就不能存活。但是部分主干的树皮被剥掉,植物还能活。因此,位于我市古槐路因路中间有一颗千年“神槐”而得名,古槐主干部分中空,缺失的主要是茎的部分木质部。故选:B。2你想没想过土壤中的水分被参天大树的根吸收后,是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子上去的()【答案】B【解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据此答题。【分析】植物的主要组织以及功能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掌握,平时识记时注意图文结合,效果会很好。【详解】A、是保护组织,细胞排列紧
14、密,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不符合题意;B、是导管的结构图,能运输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属于输导组织。符合题意;C、图中细胞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属于营养组织,不符合题意;D、图中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属于分生组织,不符合题意。故选:B。3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图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D【解析】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
15、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分析】分清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与生活应用。【详解】图中甲是表皮,乙是韧皮部,丙是髓,丁是木质部。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因此“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中。故
16、选:D。4人们通常将草本植物称作“草”,而将木本植物称为“树”,但是偶尔也有例外,比如竹,就属于草本植物,但人们经常将其看作是一种树。下列关于草本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茎内木质部不发达 B.茎内木质部发达C.主干明显而直立 D.木质化细胞较多【答案】A【解析】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草本植物的茎包括表皮、薄壁细胞和维管束组成,其中维管束由韧皮部、木质部组成,没有形成层。【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草本和木本的区别,掌握常见的草本植物。【详解】草本是一类植物的总称,但并不是植物科学分类中的一个单元,与草本植物相对应的概念是木本植物。人们通常将草
17、本植物称作“草”,而将木本植物称为“树”。 草本植物茎内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组织较少,茎干柔软,植株矮小。如小麦、高粱、玉米,但是偶尔也有例外,比竹;木本植物茎内木质部发达,木质化组织较多,质地坚硬,主干明显而直立,有形成层能逐年粗,系多年生的植物。如杨树、柳树等,A正确。故选:A。5一棵树高3m,在距离地面2m高处作一标记,2年后这棵树长到5m高,这时标记距离地面的高度是()A.4m B.3m C.2m D.不能确定【答案】C【解析】植物的长高主要是依靠顶芽的生长,植物长粗主要依靠形成层,据此分析解答。【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植物生长的特点。【详解】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对侧芽
18、有一定的制约关系。当顶芽生长旺盛时,侧芽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这种现象叫做顶端优势。如果摘除顶芽,侧芽会很快就发育成枝条。在生产实践中,一小树茎高3米,两年后这棵树长到了5米高,杨树的生长主要是依靠顶芽的生长。因此,一小树茎高3米,小明在其主干上距地面2米处作一标记。两年后这棵树长到了5米高,这时标记离地面的高度是2米。故选:C。6在小树上拴铁丝晾衣服,日子久了,在拴铁丝的上方会出现瘤状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A.韧皮部能向上运输有机物 B.韧皮部能向下运输有机物C.木质部能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D.木质部和韧皮部都能向下运输有机物【答案】B【解析】 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1、导
19、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2、而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分析】分清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详解】小树的树干上栓铁丝,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茎的加粗,铁丝会将韧皮部中的筛管切断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这样营养物质就积存在铁丝上端,使铁丝上端的形成层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胞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分裂而形成瘤状物。故选:B。7在暴风雨中,大树有时会连根拔起,而树干却折不断,这是因为()A.木质部发达 B.韧皮部发达 C.树皮较厚 D.韧皮纤
20、维多【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木质茎的生长解答时可以从茎的结构、形成层的功能方面来切入。【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木质部的特点。【详解】木本植物茎包括树皮、木质部和髓,其中维管束由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组成,其中维管束由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组成,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木质部有大量的木纤维组成,坚硬,有很大的支持作用,故在暴风雨中,大树有时会连根拨起,而树干却折不断。故选:A。8一年当中,树木在春夏季长得快,秋季长得慢。下面哪种现象能反映出树木的这种生长规律()A.
21、一个年轮中颜色由内向外逐渐变深 B.树皮的颜色由嫩绿到黄褐C.茎中心的髓疏松,木质部坚硬 D.形成层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答案】A【解析】年轮亦称生长层或生长轮木本植物茎横切面上的同心圆轮纹通常每年形成一轮,故名。每一轮代表一年内所形成的次生木质部,包括当年的早材和晚材。因形成层活动随季节更替而表现出有节奏的变化,故一年之中由维管形成层活动所增生的木质部亦显现出结构上的差异以生长在有寒暖季节交替的温带和亚热带,或有干湿季之分的热带的乔木和灌木最为明显。在春夏季,形成层活动旺盛,所形成的细胞径大、壁薄、因而所形成的次生木质部色淡而宽厚,结构疏松,称早材或春材;在夏末及秋季或干旱季节,形
22、成层活动减弱,所产生的细胞径小、壁厚,因而所形成的次生木质部色深而狭窄,结构致密,称晚材或秋材当年形成的早材和晚材逐渐过渡,共同组成一个年轮。当年的晚材和次年的早材之间,界限分明,出现轮纹,称年轮线多年的年轮线在横切面上形成了若干同心轮纹,使木材的横切面上显现出年轮在生产和科研中,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数,可推断树木的年龄。【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形成层的活动与气温变化的关系。【详解】年轮的形成与形成层的活动状况有关由于一年中气候条件不同,形成层由活动有盛有衰,这就使其所形成的细胞有大有小,细胞壁有薄有厚因此,不同季节所形成的次生木质部的形态出现差异,因而出现年轮。春季,气温回暖,形成
23、层细胞分裂旺盛,分裂后的细胞大而壁厚,颜色浅,质地较软,这样的木材称为春材;形成层分裂减慢,以后细胞生长减慢,壁更厚,体积缩小,颜色变深,质地较硬,这样的木材被称为秋材。因此一年当中,树木在春夏季长得快,秋季长得慢。能反映出树木的这种生长规律是一个年轮中颜色由内向外逐渐变深。故选:A。9几位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时得出如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根和茎的导管是连通的 B.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一致的C.根尖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吸收面积 D.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相反的【答案】D【解析】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
24、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可以吸收更多水分。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是: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和熟记茎的结构。【详解】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而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
25、输导有机物的管道。故D说法错误。故选:D。10春暖花开,我们会看到光秃秃的桃树枝头上绽放出美丽的桃花,桃花开花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A.根毛从土壤中吸收的 B.嫩芽从空气中吸收的C.花瓣光合作用合成的 D.植物体内原来储存的【答案】D【解析】植物体内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其中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筛管的功能是把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自上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分析】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制造场所以及植物体内的能量转换器作用。【详解】A、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并输送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A错误;B、空气中没有有机物,B错误;C、花瓣属于植物体的生殖器官,
26、不能进,C错误;D、有机物是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桃花等植物植物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有机物来自上一年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于树干,在开花时通过筛管输送到花瓣,D正确;故选:D。11有些不法分子盗剥名贵植物杜仲的树皮作药材,致使树木死亡,这主要是因为树皮中的什么结构遭到了破坏()A.树皮的保护作用被破坏 B.有机物不能由筛管向下运输到根部C.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不能向上运输 D.有机养料不能由导管向上运输到茎叶【答案】B【解析】筛管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上。【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筛管的位置和功能。【详解】在杜仲树皮内侧的韧皮部里面有
27、筛管,它可以从上往下把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植物的根部。当不法分子盗剥杜仲树皮,伤到了树皮韧皮部内的筛管,杜仲的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能由筛管向下运输到根部,从而致使杜仲死亡。故选:B。12下列关于植物体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独立的两个过程 B.先吸收水分C.先吸收无机盐 D.吸水分的同时吸收无机盐【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水和无机盐的吸收解答时可以从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方面来切入。【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毛吸水与吸无机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详解】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当细胞周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失
28、水;当细胞周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是吸水。根据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根吸水主要取决于土壤溶液的浓度和植物根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的差。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形成离子,才能被植物的根尖吸收。土壤溶液中的无机盐透过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的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的过程,不仅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质的协助,而且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因此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是有选择性,是一个主动吸收的过程,需要的就多吸收,不需要的就不吸收。根毛吸水与吸无机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根吸收的矿质元素离子要溶解在水中,随着水分的运输而运输;反过来,根吸收的矿质元素离子又使根毛细胞的渗透压增大,促进了对水分的
29、吸收。故选:A。13.在分析长白山一棵古树的年轮时,发现年轮间距在某一段异常加宽,最不可能的原因是()A.相应年份生长季异常温暖B.相应年份降雨量异常少C.相应年份与该树木相邻的树木死亡,竞争压力减小D.相应年份对该树木遮阴的上层树木死亡,光照条件改善【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木质茎的生长,解答时可以从茎的结构、形成层的功能方面来切入【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形成层的功能。【详解】年轮的形成与形成层的活动状况有关。由于一年中气候条件不同,形成层由活动有盛有衰,这就使其所形成的细胞有大有小,细胞壁有薄有厚。因此,不同季节所形成的次生木质部的形态出现差异,因而出现年轮。春季,气温回
30、暖,形成层细胞开始分裂,分裂后的细胞大而壁厚,颜色鲜嫩,科学家称之为早期木;以后细胞生长减慢,壁更厚,体积缩小,颜色变深,这被称为后期木,树干里的深色年轮就是由后期木形成的在这以后,树又进入冬季休眠时期,周而复始,循环不已这样,许多种树的主干里便生成一圈又一圈深浅相间的环,每一环就是一年增长的部分。这种年轮在针叶树中最显著,在大多数温带落叶树中不明显,而许多热带树中则根本没有。所以相应年份降雨量异常少年轮不明显。故选:B。14.研究人员正在对某种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进行研究,研究过程如下:他解剖其茎,制作茎切片,发现茎运输物质的通道结构有两种,如图4-19-5中的A、B所示;他认为结构A可能为植
31、物运送水分和无机盐,结构B可能为植物输送有机物;他想将结构A封闭,植物会萎蔫而死亡;他想切断此植物的结构B,一段时间后,在切口的上方会出现瘤状物。则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图4-19-5A.为“推论”,为“实验” B.为“推论”,为“实验”C.为“假说”,为“推论” D.为“假说”,为“实验”【答案】C【解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根据题意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事实”是指事情的真实情况,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和局势及情况的变异态势。(3)“推论“是从一系列的示例找出一个组型。当受测者能从一系列
32、示例中,藉由登录相关联的属性与注意到示例间的关系,进而抽取出一个概念或程序知识。推论的历程包含:比较示例,指认出组型规则,使用组型规则产出新符合组型规则的新示例。(4)假说即指按照预先设定,对某种现象进行的解释,即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推测和说明,而且数据经过详细的分类、归纳与分析,得到一个暂时性但是可以被接受的解释。(5)实验是指对已经认定的科学定理和试验结果进行验证性的试验,一些实验的结果往往是已经知道的或者是确定的,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结果或找出与结果不同的实验条件,很多时候还是为了教育或培训学员,让学习者通过实验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分析】
33、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根据具体的描述来区分判断事实、推论、假说和实验。【详解】他解剖其茎,制作茎切片,发现茎运输物质的通道结构有两种,是通过实验观察到的事实;他认为结构A可能为植物运送水分和无机盐,结构B可能为植物输送有机物,是假说;他想将结构A封闭,植物会萎蔫而死亡;他想切断此植物的结构B,一段时间后,在切口的上方会出现瘤状物,都是根据已有知识作出的推论。因此判断正确的是为“假说”,为“推论”。故选:C。15为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选取两枝带有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用刀片对其中一枝进行树皮环割处理。环割部位离不定根的距离约为4cm,环割树皮时去掉约2cm宽的树皮(如图4
34、-19-6所示)。把它们的根分别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液液面在环割处下方。放在阳光下培养,两周以后进行观察。(1)实验中对两枝条进行不同处理的目的是 。(2)实验中该同学“对树皮进行环割处理”基于的假设是 。(3)两周后,可通过观察枝条上的不定根或 的变化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图4-19-6【答案】(1)作对照;(2)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在树皮内(回答合理即可);(3)环割切口处【解析】本题以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的实验这一现实问题为出发点,考查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解此题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探究计划包括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方面切入【分析】解此题的关键是作出假设,确定实验变量
35、,设置对照实验。【详解】(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实验中对两枝枝条进行不同处理的目的是作对照;(2)作出假设:根据问题,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是怎样运输的呢?作出假设: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在树皮内。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3)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在树皮内,实验变量是树皮是否环割,可通过观察枝条上的不定根或环割切口处的变化,说明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在树皮内。树皮环割是破坏了树皮中的韧皮部中的筛管,筛管是运送有机物(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输导组织,从上到下运输,积累在破
36、坏部分的上方;如下图所示故答案为:(1)作对照;(2)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在树皮内(回答合理即可);(3)环割切口处。16请在图号框中填上适当的词,以完善绿色开花植物生命活动的概念图。 , , , , , 。【答案】筛管;导管;水;氧气;叶绿体;线粒体【解析】茎的木质部内有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韧皮部内有筛管,运输有机物;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分析】正确识图和理解水分、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是解题关键。【详解】由图解可知,(2)位于茎的木质部,作用是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故为
37、导管;(1)位于茎的韧皮部作用是向下运输有机物,故(1)为筛管;(3)是由呼吸作用产生的,又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导管运输的物质,因此,(3)为水;(4)是光合作用产生的,又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故为氧;(5)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故是叶绿体;(6)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故为线粒体。故答案为:(1)筛管;(2)导管;(3)水;(4)氧气;(5)叶绿体;(6)线粒体。17.把一段带叶的茎放在盛有水的锋形瓶内(如图所示),并向锥形和内滴加几滴红墨水,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34h后,取其茎进行横切(如图4-19-8乙所示),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变红的结构是 ,图乙中变红的结构是 ,这一实验说明了植物根吸
38、收的水分输送到植物体各个器官的途径。(2)图乙中的是 ,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属于 组织,该组织细胞经过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3)从成熟的植物体上取下的这段带叶的茎(即枝条)是由 发育成的。【答案】(1)叶脉;木质部;(2)形成层;分生;(3)芽【解析】【分析】【详解】(1)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促进蒸腾作用),过一段时间,将枝条纵切开来,可以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木质部,因为木质部中含有导管,能自下而上输送红墨水,叶脉中也有导管,因此图一叶脉会变红,图二中木质部会变红;(2)3是形
39、成层,能不断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属于分生组织;(3)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芽的幼叶发育成枝条的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故答案为:(1)叶脉;木质部;(2)形成层;分生;(3)芽。18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图4-19-9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分析回答。(1)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属于 组织。(2)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 (选填一项)。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
40、多蓝点少 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3)小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将两烧杯放在温度较高的同一地方,但只在乙烧杯中插入新鲜的芹菜。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快的是 烧杯,该烧杯液面下降较快主要是由于叶片发生了 。(4)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除环境温度外,还有 (填一个即可)等。【答案】(1)输导;(2)D;(3)乙;蒸腾作用;(4)光照强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填对一个即可)【解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以及蒸腾作用。【分析】(1)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
41、腾作用;(2)植物的组织有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等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功能,分布在叶的表皮;输导组织,具有输送物质的功能,分布在叶脉中。 营养组织,具有制造、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分布在叶肉中; 机械组织,具有支撑、保护功能,分布在茎等处;分生组织,具有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功能,分布在根尖和茎顶;(3)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4)温度、光照强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都对蒸腾作用有影响。【详解】(1)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因此,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是导管,属于输导组织;(2)通过实验可知,同侧叶柄里的导管,向同侧的
42、叶片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故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故选D;(3)由于新鲜的芹菜的蒸腾作用,使乙烧杯的液面下降较快,而甲烧杯中没有芹菜,液面下降较慢;(4)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除环境温度外,还有光照强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故答案为:(1)输导;(2)D;(3)乙;蒸腾作用;(4)光照强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填对一个即可)。19宁波市于2014年全面启动“五水共治”以来,治污水方面,清理黑河、臭河、垃圾河1062公里,累计清淤河道3000多公里。清淤时,技术人员对炭泥进行固化处理,产生的“泥饼”制成营养土或绿色肥料。“泥饼”中的 元素能促进植物茎叶茂
43、盛、叶色浓绿,水体中的各种无机盐是通过植物根吸收后由茎中的 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答案】氮;导管【解析】本题考查无机盐的作用和植物对水分吸收及运输。【分析】理解掌握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无机盐对植物的作用。【详解】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以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需要量最大,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所以“泥饼”中的氮元素能促进植物茎叶茂盛、叶色浓绿。水和无机盐再经茎中的导管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则经茎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故答案为:氮;导管。20根据如图回答:(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其原因是
44、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 。(2)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缩,是因为 是通过茎里的 向上运输的。(3)枝条上部位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是: 。【答案】(1)B;筛管;(2)水分;导管;(3)枝条上的1处会出现明显肿胀因为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枝条上端的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1处时受阻而23之间没有绿叶,基本不会制造有机物,所以3处不会明显肿胀。4处虽然有绿叶但有机物是通过筛管向下运输,4处有机物积存不会太多,所以4处也不会明显肿胀。【解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如果对树皮进行环割就相当于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分析】分清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
45、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详解】由图可以看出A周围有叶子,叶制造的有机物能不断送到A果实,可以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故可以继续发育;B在其上下都进行了环割,是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送到B果实,到营养物质B将停止发育而凋落。如果对茎进行环割,这样营养物质就积存在节口上端,使节口上端出的形成层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胞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分裂而形成瘤状物,我们发现枝条上的1处会出现明显肿胀因为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枝条上端的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1处时受阻。而23之间没有绿叶,基本不会制造有机物,所以3处不会明显肿胀。4处虽然有绿叶但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4处不会有有机物积存,所以4处也不会明显肿胀我们还可知道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主要输导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而图中的处理并没有伤及木质部,所以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还在。枝条上部的叶片会得到水分和无机盐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蔫。故答案为:(1)B;筛管;(2)水分;导管;(3)枝条上的1处会出现明显肿胀因为有机物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设计2 (新版)新人教版
- 七年级音乐上册 《红旗颂》教学设计 (人教版)
- 采购合同风险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审计重点基础知识点
- 采购合同电子化归档系统维护重点基础知识点
- 项目行业分析报告
- 承包宾馆经营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美食摊位租赁合同
- 物业处理淤泥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服装加工合同书
- 二零二五聘用制片人合同范文
- IPM原理及测试方法课件
- 新生儿肺炎临床路径【2020版】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初一 英语Unit9SectionA2a-2d课件
- 2022年防腐防火涂装、钢结构变形检测试卷及答案
- 倾斜摄影建模及测图技术解决方案
- 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 外研版五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加油站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 第十四章 五四时期的政治思想.课件电子教案
- 义务教育(科学)新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
- 初中数学不等式组初中数学计算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