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有哪些_第1页
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有哪些_第2页
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有哪些_第3页
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有哪些_第4页
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有哪些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在实际生产中,作物生理性病害和传染性病害常易混淆,一旦误 诊,可能延误最佳防治时间,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或者滥用农药, 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对人畜带来残毒为害,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准 确、及时的诊断鉴定,是搞好植物病害防治工作的前提和保障,那植 物病害的种类有哪些呢?植物病害的种类很多,根据病原的种类可分 为两大类,一是非侵染性病害包括由非生物引起,例如营养元素的缺 乏,水分的不足或过量,低温的冻害和高温的灼病,肥料、农药使用 不合理,或废水、废气造成的药害、毒害等;另一类是侵染性病害, 包括由生物引起,有传染性,病原体多种,如真菌、细菌、病毒、线 虫或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2、那充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呢?1、症状诊断:在诊断植物病害时,首先进行症状观察,根据症状特点,区别 病害还是伤害。伤害是没有病变过程,病害是有病变过程的。如果是 病害,还要区别是非传染性的,还是传染性的病害。在观察症状时, 一般用扩大镜或用肉眼观察病株的外部表现,当外部症状不明显时, 再进行病理解剖,检查内部症状。由于各种病害在田间的发生和发展 其表现有一定的规律。病毒病害与非传染性病害容易混淆,因为病毒病害在外表看不 出病症,区别病毒病与非传染性病害,除根据有无传染现象外,还可 根据病害的发生特点。非传染性病害在田间大都是普遍、均匀、成片 发生,发病地点与地形土质或环境条件有关。病毒病害在

3、田间多是分 散发生,在病株周围可找到健株,其症状除呈现花叶、黄化或矮缩畸 形外,还常与传毒昆虫的活动有密切关系。2、病原鉴定:鉴定病原是对植物病害进行诊断最可靠的方法。对不同性质的 炳原必须采取不同的鉴定方法。(1)非传染性病害的病原鉴定:在对养分、水分、温湿度和厌 围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可进行化学诊断,就是将有病的植物 榨出液或病土进行分析,测定矿物营养(如氮、磷、钾、硫、铁以及 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是否符合健康植物的标准,并查明所缺元素。 其次还可以进行人工诱发试验,如水培法和砂培法,人为的提供可疑的类似条件,观察是否发病。(2)传染性病害的病原鉴定病毒病害的病原鉴定:病毒病害的病

4、原用普通显微镜观察不 到组织病变。目前在电子显微镜还不普及的情况下,多采用人工接种 试验来验证。人工接种试验是用病株汁液磨擦接种、嫁接、昆虫传染 等方法。同时还可以根据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如传播方法、寄主范围、 寄主反应、体外保毒期、稀释终点以及血清方法等来区别病毒的种类。 有些植物病毒还可以采用指示物进行鉴定。细菌病害的病原鉴定:对细菌病害的病原鉴定,多采用“细 菌溢”的方法。具体是切取小块病组织制片,放载玻片于显微镜下检 查,如觉现有“细菌溢”从病组织(维管束)涌出,即可勿步确定为细菌 病害。如果鉴定细菌的种类,就可进行革兰氏染色,通过阳性和阴性 反立来区别。此外还可以进行分离培养,获得较纯

5、的培养菌种,然后通过伤口或白然孔(水孔、皮孔、气孔等)人工接种,来确定细菌的种 类。目前,对细菌病害病原的鉴定,较迅速准确的方法是采用血清 反应。具体方法是取一定病原的细菌液少许放载玻片上,然后加入某 种用生理盐水稀释过的“抗血清”,如果两者产生“凝集”即证明是某细 菌病害的病原。例如鉴定马铃薯环腐病的病原菌时,可将已培养好的 环腐病细菌液注射到兔子体内,然后抽取兔子血液,使沉淀后取上部 的血清(即抗血清),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放载玻片上,与被怀疑为马铃 薯环腐病的病原细菌掖混合,如产生“凝集”,即证明为环腐病病原。 否则为非环腐病病原。真菌病害的病原鉴定:鉴定真菌病害,一般常用的方法是挑 取病株组织上的菌丝或子实体制片,然后置显微镜下观察病菌的形 态、特征、色泽、大小、结构等。其次是采用分离培养和接种试验。 分离培养是切取小块病株组织经表面消毒和灭菌水洗后,移到一定的 培养基平板上,在一定的恒温下培养,几天后观察菌落、菌丝体、无 性抱子、有性抱子等形态、色泽。接种试验应根据真菌病害不同的侵 染类型,将病菌抱子进行拌种、花器接种、土壤接种、涂抹接种或将 抱子棍悬液进行喷雾接种。线虫病害的病原鉴定:植物受线虫为害后,多在受害部位产 生虫廖或膨胀的形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