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_第1页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_第2页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_第3页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_第4页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但就我国中小学实践来看, 许多学校和教师对什么是“校本课程”,什么叫“校本课程开发”,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 值追求”等理论问题并不甚明了,甚至有诸多误解。这既不利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建构, 也不利于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运行与完善,因而有必要加以澄清。本文着重讨论校本课程开 发的价值追求问题。笔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 展,学校特色形成。一、学生个性发展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健康发展,从而 使每一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但是通过教

2、育发展健康的个性这一理想 远未实现,我们的教育过多地强调统一性和共同要求,学生几乎没有自己的空间,从而也就 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校本课程则强调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一个自 由发展的空间,也就是说,把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追求。(一)以人为本。校本课程开发,在形式上看是以校为本”,而隐藏其背后的真正的哲学理 念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充分自由的健康发展为最高目标。以人为本的理念既强调全体学生 都得到全面发展,又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主体。校本课程 开发不仅承认学生的差异,而且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的发展需要,以促进学生的最大限度的 发展。也就是

3、说,学生的充分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因而课程开发不是以学 科为中心,也不是以成人(学科专家、教师)为中心,而是注重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 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发展的主体性、主动性。应该说,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与素 质教育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不但注重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而且注重每个学生发展的 差异性、可持续性,从而真正确立“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1的理念(二)给学生留下空间。个性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自由空间,没有空间也就没有发展。在校 本课程开发环境下,学生可以参照校方提供的校本课程清单,从中圈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不仅如此,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参与课程决策的权利

4、,既可以明确告诉教师自己想学什么 不想学什么让教师去取舍,也可以不选某些课而让它自动消失。此外,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 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有增减内容的权利,而且内容的 结构和呈现方式是在师生互动中完成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应“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 合性和选择性”,2它强调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要求课程具有选择性,让学生根据自己 的需要进行选择,这样就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一个空间。(三)课程为学生而存在。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的需要而开发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 的。成人的世界毕竟不是儿童的世界,学生实际上需要什么,在很多时候教师们并不是很清 楚,习惯于用成人的眼

5、光、根据世俗的需要去推断学生的需求,而这种推断很可能是错误的。 教师一般认为,对高中学生来说,学习方法、应试技巧等应该是最为重要的,计算机、外语 等也是时下热门的,应该是学生最迫切需要的。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根据江苏省某高级中 学的调查,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第二需要是具有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第三需要才 是学会学习。3没有个人需要的满足,会有个性发展吗?校本课程开发就是以学生合理需要 的满足为前提,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一 个动态过程。(四)差异性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给学生提供了自我个性张扬的现实条件。每个学生都可以 对自己想学的内容作系统安排,根据

6、自己将来发展的需要形成具有独特性的个别化课程。当 然这课程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养成个性。正如所有校本课程的开发都是为了达成一个共同的 目标一一学校教育哲学一样。总之,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课程与教学向学 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种新的课程形态中,教师是学生学习 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教师必须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注意学 生的差异性,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教 育。二、教师专业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的变革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4比 较而言,校本课程开发更重视教师的发展,而不仅

7、是课程文本的开发。换言之,课程开发是 手段,教师发展才是目的。教师要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使自己的专业得到一定程度的 发展。(一)知识结构的完善。知识可以分为三类: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5 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数学、语文、外语等。一般在师范院校中 可以获得,但本体性知识并不是越多越好。知识量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就不再是影响学生学习 质量的显著因素。6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包括教育与教学的一般原理、课 程与教学的知识、课程评价的知识等)和心理学(教材的呈现顺序、学生的心理、知识的结构 等)知识。这类知识一般是动态的,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而掌握,但更多

8、的是在课程实施过 程中逐渐地了解和习得,需要动态性地去把握和领会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与加深。实践性知 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际的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时所具有的关于客观现实的背景知识。这类知 识大多来自教师的课程开发实践,具有明显的经验性成分,是教师经验的累积。换言之,实 践性知识只能在教师的具体实践中才能获得,而教育实践的情境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所以就要求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对教师而言,最为需要的是后两种知识,而 它们只能在实践中获得。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不仅能加深自己对本体性知识的理解,而且能 丰富条件性知识,累积实践性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二)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教师

9、的教学能力的高低受制于多种因素,其中对学生的了解 和对课程的把握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如果不了解学生的需要和追求,不了解学生的知识背 景、思维特征、情感体验、兴趣爱好等等,教学也就失去了针对性;而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 课程的目标、所选内容的价值、呈现方式的内在逻辑等等,教学也就成了一种盲动。校本课 程开发所蕴含的一种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因而必须以充分了解学生为前提,而且由于 教师自己参与了课程开发掌握了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与技巧,因此必然会对所教学科的知识 性质、知识结构、呈现方式等有一个新的认识和理解,并能从整个课程结构的角度,对所教 学科有一个全面的、整体的认识,提高自己驾驭课程的能力,从

10、而对所教学科作出符合学生 实际的安排。从教学角度而言,校本课程更多地关注学生,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重视学 生多元智能的发展,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同时追求体验性学习。这样教师不再仅仅是 知识的传递者,而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相应地要求教师掌握新的教学理论, 运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课堂管理艺术等等,这样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就 能自然地得到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也就是说,要求教师从事行动研究, 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 的分析与总结,使教师从“经验型”向“专家型”发展。教师的研究是为了

11、深入认识自身行为的 性质并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因为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总 结经验教训、研究教学过程,形成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最终提高自身的教学 水平和研究能力。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对教育理论和实践持有一种健康的怀疑,在教育实 践过程中关注理论的构建和实践的反思。久而久之,教师就能养成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努 力借助相关的理论解决问题的习惯。(三)精神世界的提升。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的主观世 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给教师带来了一系列新的观念,如民主的观念、合作的观念、科学 的观念、创新的观念等。校本课程开发把一部分权力下放给教师

12、和学校,课程开发的垄断局 面不复存在,教师成了课程开发的重要一员,而不仅仅是课程的消费者,这样教师就必须关 注课程的现实,发扬参与精神,养成创新意识,而且再不能把教学视为刻板训练的例行公事, 而要把它看成是一个创新的机会。此外,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 人员、课程专家等通力协作,这必然有助于教师合作精神的养成。从课程学角度考察,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课程观念的转变。传统上,教师认为,课 程只是一些供儿童学习的材料。这只是课程内涵的一个方面。从本质上讲,有了儿童才有课 程,课程是有计划地安排儿童学习机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 增加体验。课程不仅指学习材

13、料,也不单单是学科科目,它还是一种过程、一种结果、一种 意识。同时,教师认识到自己并非课程开发的局外人”,而是课程开发的参与者,是学校课 程开发的主体。三、学校特色形成校本课程开发的第三个追求是学校特色的形成,其实这也是前两个追求的自然结果。从 实践方面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校本课程的本质、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式等都给学校特色的 形成提供了现实背景。(一)课程政策。一个学校有没有特色,首先要看它有没有明确的办学目标,或者说是学校 教育哲学。应该说,国家对于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规格都有一定的规定,但是,这种 规定只是最基本的、普遍性的、原则性的要求,不可能照顾到各地各级各类学校的现实存在 的特殊

14、性,当然也不可能是学校特色的表征。1999年6月我国明确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 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7 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目的之一就是尊重地方差异和学校差异,给学校一个空间,让学 校在国家总目标之下能够根据自身的客观现实(学生、家长、社区的需求)确定自己学校的教 育哲学(通常用学校办学目标或办学宗旨来表述)。就是说,学校可以根据师生的特点、教育 资源、学校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旨趣来确立学校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这样,国家就在政 策层面上保证了学校可以有自己的教育哲学以便办出学校特色。例如“全面发展,人文见 长。”“合格+特长”“一门熟

15、练的外语,人人上网学习,人人会开汽车。”等。很显然,这些学 校教育哲学都是在达到国家规定的培养目标基础上充分考虑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而提出的, 也是学校特色的很好表征。(二)课程开发程式。课程开发程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国家课程开发和地方课程开发。第 一种程式由国家权力机构掌握着整个教育系统的资源与权力的组织、分配,也规定着学校的 所有课程。课程开发是全国统一的,采用自上而下的“研究一开发一推广”程式,注重全国性 课程计划和标准化的课程方案的建构。第二种程式,即校本课程开发程式则是由学校、教师、 学生、家长、社区人士等共同参与课程开发,注重各校的具体情况和客观差异,采用的是“实 践一评估一开发”的

16、程式。我国长久以来都是由国家统一课程,学校和教师并没有广泛地参 与学校的课程开发,因而课程是单一的、统一的。可是个性、特色与差异共生,没有差异也 就没有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为学校课程在个性和特色建设上提供可能。因为校 本课程开发的立足点就是承认各类学校的具体差异,满足学校和社区的特殊需要。学校可以 根据学校、社区环境,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挖掘其潜在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社区或 学校特色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三)课程本质。课程是教学的心脏,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一切的教育改革最 后都要落实到课程的实施上,可以说课程是一个学校特色的基础和保障,任何学校特色都需 要一定的课

17、程作为支撑,没有一定的课程支持学校特色是难以形成的,所以要形成学校特色 就必须首先关注课程的差异性。而国家课程主要关注的是基础性与统一性,追求的是共同、 统一,为的是保证年轻一代的共同素质,这对于保证公民的总体素质是极为必要的。校本课 程开发则主要关注差异性,并通过校本课程来达成学校的特色。事实上,学校特色多多少少 是由校本课程的开发来实现的。如果学校要以“健身休闲”为特色,那么就必须以一系列的校 本课程来保障。同样,若以“人人都会开汽车”为特色,当然得有配套的课程来支持。可以说, 校本课程是学校特色形成的一种具体保障。四、学生、教师、学校三者的关系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形成,是

18、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这三者并 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依存的,是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学生的充分自由发展离 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学校的熏陶;同样,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以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为依托; 学校特色的形成更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换个角度说,学生的发展水平越高,教师 的专业发展也就越快,学校特色也更易形成;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学生的发展的可能性 就越大,学校的声望也更好;而一个学校有特色,学生相应地也有特长,教师专业发展的机 会也就越多。(一)学生个性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追求。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以促进学生潜能的 最大限度发挥为主要任务,可以说学生的发展既是教育的最基本的目

19、的,也是教育的终极追 求。就校本课程开发而言,初始的考虑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不同需 求,让每一个学校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特点开发特色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 的特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让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就是说,校本课程开发的 出发点和最终追求是: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全面的发展,使自己成为这个世界 的惟一。教师和学校是学生学习机会的提供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也是学生学习成果的评 估者。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教化与合理引导,也需要学校给学生提供一个 安全的、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或者说是学习空间,这无疑会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相 应发

20、展。但不管是教师或是学校的发展,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换言之,学生的发 展是最根本的,也是最为主要的,任何离开学生发展的改革都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必要的。 所以,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为终极追求。(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追求。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任何 课程改革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都是不可能成功的,从校本课程开发角度而言,“没有教 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8教师的专业无论是对学生、对学校,还是对课程开发本身都具 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校本课程开发追求学生个性的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但学生的发展离不开 教师,没有教师的发展也就没有学生的发

21、展,一个没有个性、没有专长的教师是不可能培养 出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的。如果一个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那么他就会时时刻刻地反 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总结其中的优劣得失,从而使自身的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能 力、专业精神得到提升。学校特色的形成需要教师的努力,如果教师没有专长,那么一个学 校就很难形成什么特色。简言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特色形成的前提,也是学生个性发 展的必然保障。因此,教师专业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然追求。(三)学校特色形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自然追求。学校与教师、学生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 关系。一方面,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他们的发展都要依托于学校,学校的地理位置、文化 氛围、心理环境、物质设施等都会给师生带来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师生 的发展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