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过关专练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含解析选修5_第1页
高考化学过关专练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含解析选修5_第2页
高考化学过关专练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含解析选修5_第3页
高考化学过关专练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含解析选修5_第4页
高考化学过关专练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含解析选修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塑料、尼龙、橡胶统称三大合成材料B.鸡蛋白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钱溶液后会析出白色沉淀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元素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D.丝棉、蚕丝、酶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解答】答案B【解析】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A不正确。B是蛋白质的盐析,正确。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不正确。丝棉属于纤维,不是蛋白质,D不正确。答案选Bo.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A.叩溶液B.酒精溶液C?b5b溶液d.N*。丑溶液【解答】答案A试题分析:旧*)2。”溶液可以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又不改变它的性质,故A

2、正确;B中,酒精会使蛋白质失活,改变了它的性质,所以B不能选;C为重金属盐,同样会使蛋白质失活,改变了它的性质,所以C不能选;D为强碱,同样会使蛋白质失活,改变了它的性质,所以D不能选。考点:蛋白质点评:本题考查了蛋白质的性质,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本题比较容易。.截止2015年5月25日,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累计实验室确诊的感染MERS-CoVW例(即中东呼吸综合症,简称MERS共1139例,其中431例死亡(病死率37.8%)。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名称定为“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关于此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向他人传染B.该病毒在浓盐溶液中一定会

3、发生变性C.通常将病毒样本保存在福尔马林中D.该病毒在一定条件下水解最终会生成氨基酸【解答】答案D试题分析:A.该病毒主要通过空气向他人传染,A错误;B.该病毒在浓盐溶液中不一定会发生变性,也可能发生盐析,B错误;C.将病毒样本保存在福尔马林中会发生变性,C错误;D.该病毒在一定条件下水解最终会生成氨基酸,D正确,答案选Do考点:考查蛋白质结构与性质的判断.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和苯都能与滨水反应B.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营养物质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镒酸钾溶液鉴别【解答】答案A试题分析:A、苯与滨水不反应,A错误;B、乙酸和竣基

4、,油脂含有酯基,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正确;C、糖类和蛋白质都是人体重要营养物质,C正确;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烷不能,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D错误,答案选A。考点:考查有机物鉴别、结构和性质判断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乙烯使滨水退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可以水解C.只用水就可以鉴别四氯化碳、苯和乙醇D.石油分储是物理变化、煤干储是化学变化【解答】答案B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毛巾、口罩等个人用品要经常用开水蒸煮,被褥要放在太阳光下直射,其目的都是使病毒蛋白质变性B.用浓NaSO、CuSO溶液或浓硝酸溶液使蛋清液发生盐析,进而分离、

5、提纯蛋白质C.蛋白酶是蛋白质,它不仅可以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反应,还可以催化淀粉的水解反应D.甘氨酸(H2N-CHCOO册有酸性,又有碱性,是最简单的氨基酸【解答】答案AD试题分析:B选项,蛋白质与重金属铜会发生变性,不是盐析,因此B选项是错误的。C选项酶具有专一性,因此不能催化淀粉的水解。所以BC选项是错误的。考点:考查基本营养物质蛋白质的相关知识点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天然气和煤的主要成分都是烷烧B.氧化铝可用作制造高温耐火材料,如制耐火醇、增期等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指纤维素和油脂D.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

6、高分子化合物解答:答案B解析: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石油的主要成分为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煌,A项错误;氧化铝熔点很高,可用于制造高温耐火材料,B项正确;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蜡烛的主要成分为石蜡,属于烧,C项错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SiO2,D项错误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使滨水褪色的反应方程式是:CH=CH+Br2-CH3CHBi2HOC2CHCOOHT以发生取代反应C.煤干储可得到大量汽油和煤油D.淀粉(C6HwQ)n和纤维素(C6HoQ)n互为同分异构体,其水解产物都能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解答】答案B解析:A错,乙烯使滨水褪色的反应

7、方程式是:CH=CH+Br2-CH2BrCH2Br;B正确,HOC2CHCOO份子结构中有一OHCOOHT发生取代反应;C错,石油的蒸储可得到大量汽油和煤油,而煤的干储得到的是出炉煤气、煤焦油、焦炭;D错,淀粉(C6HwQ)n和纤维素(C6HoO)n不是同分异构体,它们的n值不同。10某高级脂肪酸0.1mol发生加成反应时需氢气0.2g;取相同质量的此酸完全燃烧,生成CO和H2O共3.5mol,下列脂肪酸中有可能是该酸的是()A.G5Hb9COOHB.G6H9COOHC17H31COOHD.Ci7H33COOH【解答】答案D解析:由高级脂肪酸0.1mol发生加成需H20.1mol,说明有1个碳

8、碳双键,由生成CO和H2O的量计算含碳个数。11.甘氨酸和丙氨酸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的链状二肽的种数为A.1B.2C.3D.4【解答】答案D解析:氨基酸之间脱水反应时,可自身脱水,也可互相之间脱水,所以二种氨基酸可得到四种二肽。12.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在溶有AlCl3和MgCl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至过量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部分溶解金属性:NaMgAlB何某废液申先加入烧碱溶液,后加入葡萄糖溶液无砖红色沉淀产生废液中不含Cu2+C向盛有Fe(NO)2溶液的试管中滴入H2SQ溶液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溶液中NO-被Fe

9、2+还原为NOD加热分解钠盐X,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中实验开始立即产生白色沉淀X可能是NaHCO【解答】答案A试题分析:A.在溶有AlCl3和MgCl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至过量,开始发生反应:AlCl3+3NaOH=Al(OH)3J+3NaCl;MgCb+2NaOH=Mg(OH)+2NaCl,产生白色沉淀;当NaOH溶液过量时,又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22H2O,产生的沉淀又部分溶解,由于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所以元素的金属性:NaMgAl,正确;B.向某废液中先加入烧碱溶液,若溶液仍显酸性,然后加入葡萄糖溶液,

10、加热也不会有砖红色沉淀产生,因此不能证明废液中是否含CiT,错误;C.向盛有Fe(NQ)2溶液的试管中滴入H2SO溶液,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溶液中NO-被Fe2+还原为NQ遇到空气中的氧气被氧化变为NO,不能证明反应产生了NO气体,错误;D.加热分解钠盐X,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中,实验开始立即产生白色沉淀,由于在酸性条件下CO2不能与BaCl2发生反应,所以X不可能是NaHCO可能是NaHSQ错误。考点:考查物质的反应、现象及结论的关系正误判断的知识。(6分)你留意过标签上的化学吗?这是某品牌休闲西服标签上的部分内容:(2)从此标签中可感觉羊毛、绦纶两种纤维的共同点

11、有(3)将面料、里料中各抽出一根来点燃,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解答】答案(1)绦纶(2)不耐高温、有可燃性(3)羊毛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绦纶无此现象。【解析】考查化学与生活、生产等。(1)三大合成材料是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所以属于合成纤维的是涤纶。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2)根据熨烫标准:中温,不超过150c可知,二者都不耐高温、有可燃性。(3)蛋白质灼烧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据此可以鉴别二者。(6分)中国在新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开发可再生能源以缓解石油短缺引起的能源危机是一个重要的课题。2003年元月份,辽宁省投资建设一个年产工业酒精500万吨的工厂,目的是为了将工业酒精与汽油混

12、合作为汽车燃料而减少汽油的消耗量。已知制酒精的方法有三种:方法一:在催化剂作用下乙烯与水反应MaOH卜方法二:CH-CHkBr+H2O工.CHCHOH+HBr方法三:(C6H0Q)n(淀粉)+nH2O淀粉酶nGHkO6(葡萄糖)C6Hi2O6(葡萄糖)酒化酶2GHOH+2CO2T(1)你认为应用哪一种方法生产工业酒精能够缓解石油短缺带来的能源危机?为什么?(2)方法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3)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解答】答案(1)运用方法三,因为淀粉是可再生资源,而乙烯、澳乙烷都是来自于以石油为原料制得的产品,是不可再生资源,利用它们制成酒精还不如直接利用石油。催化剂,(2)CH2CH

13、+HOCHCHOH燃烧(3)CH3CHOH+3O2CO+3H2O【解析】由澳乙烷和GH生产乙醇,是石油化工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二者均是不可再生资源,故应使用第三种方法,淀粉是可再生资源15.葡萄可用于酿酒。(1)检验葡萄汁含葡萄糖的方法是:向其中加碱调至碱性,再加入新制备的Cu(OH2,加热,其现象是。(2)葡萄在酿酒过程中,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过程如下,补充.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酹C6H12O6(葡萄糖)2+2C2H50H(3)葡萄酒密封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酯,酯也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来制备。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试管a中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是。试管b中盛放的试剂是

14、饱和溶液。实验开始时,试管b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若分离出试管b中生成的乙酸乙酯,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填序号)。a.漏斗b.分液漏斗c.长颈漏斗【解答】答案(1)产生红色沉淀(2)CO(3)CHCOOH+2C5O把一;CHCOOO+HO(2分,没写可逆号扣1分)N&CO防止溶液倒吸b试题分析:(1)葡萄糖中含有醛基,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所以实验现象是产生红色沉淀。CO。(2)CO。(3)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浓HS04CHCOOH+C50HCHCOOO+H2Q由于乙醇和乙酸都是易挥发的,所以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除去乙

15、醇和乙酸的试剂是饱和的碳酸钠溶液。由于乙醇和乙酸都是和水互溶的,如果直接插入水中吸收,容易引起倒吸,所以试管b中的导管不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防止溶液倒吸。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分液即可,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分液漏斗,答案选bo考点:本题考查葡萄糖的性质;乙酸乙酯制备实验的有关探究.味精是烹制菜肴时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化学式为QHsNONa)。谷氨酸钠有鲜味,易溶于水。某品牌味精包装上标注:“谷氨酸钠含量80%NaCl含量W20%。某学校化学科研小组现对此味精中NaCl的含量进行测定。查阅资料:资料表明,谷氨酸钠的存在不影响NaCl含量的测定。设计实验方案:(1)实验原理:(2)实验试剂:

16、水、试剂X的溶液等。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操彳1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描述操作2的过程:通过计算判断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其包装上标注的标准:加水溶解所得溶液A为50mL,则溶液A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解答】答案(1)通过硝酸银与氯化钠反应生成的氯化银质量的测量,根据化学方程式算出试样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3)烧杯、玻璃棒、普通漏斗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蒸储水,直至恰好淹没沉淀物,待水自然流尽后,重复上述操作23次试样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23.4%20%依据题意,不符合其包装上标注的标准0.4mol-L1【解析】测定味精中NaCl

17、的含量,可使之与AgNO反应,根据生成的AgCl的质量,计算出NaCl的含量。需注意,必须将新得AgCl洗净,干燥后再称重。实验操作:将味精试样5.0g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形成溶液A,向A中加入AgNO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AgCl沉淀,然后将其洗涤、干燥、称量。(:禺COM4.油脂A的通式为。丹03(煌基R中不含有叁键)。0.1molA与溶有96g液澳的四氯化碳溶液恰好完全反应,0.1molA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和H2O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0.6mol,求油脂A的结构简式,写出油脂A氢化的化学方程式。【解答】答案设与油脂A中的竣酸有相同碳原子数的饱和高级脂肪酸为GHnQ,则其形成的甘油酯的分

18、子式通式为C3n+3H6n+2Q。96g心.=0mol160gf榜/每摩尔A燃烧可生成(3n+3)molCO2和(3n-5)molH2Qmolx(3n+3)+0.1molx(3n-5)=10.6mol解得n=18c/hC。一c凡CH.COO-CRIfJI油脂A的结构简式为GtH和coo一%油脂A发生氢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COOCH2C什HyCDO-CHjIMICHCOOCH+6KCITKXOO-CHH51COOCH,C汗H加CQO-CH?【解析】从油脂A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可求出油脂分子中双键的个数。然后从与A具有相同碳原子数的高级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应具有的分子通式,推知油脂

19、A的分子通式,最后从燃烧后生成的CO和HaO的总物质的量可求出油脂A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16分)某兴趣小组以乙烯等为主要原料合成药物普鲁卡因:0:7I已知:RX+HN- f R、一0:7I已知:RX+HN- f R、一+HX ?(1)对于普鲁卡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分子中有11个碳原子B.不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可发生水解反应(2)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1mol化合物I能与molH2恰好完全反应。(3)化合物I在浓HbSO和加热的条件下,自身能反应生成高分子聚合物出,写出出的结构简式。(4)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以乙烯为原料制备B(无机试剂任选)的有关反应,并指出所属的反应类型。【解答

20、】答案(16分)(1)C(2分)(2)C7HzNO(正确书写给2分。元素符号下标数字写错,0分;CH顺序写错,0分;H与N或H与O的顺序写错,0分;N与O的顺序写错,不扣分)3(2分)或HT照-(符合要求且书写规范的给2分)催寸司(4)CH=CH+HCl!-*CHCHCl(2分,不写条件扣1分),加成反应(2分)2CH3CHCI+NH3fHN(CHCH)2+2HCI(2分,没有配平扣1分),取代反应(2分)试题分析:(1)A.根据普鲁卡因的结构简式可知一个分子中有13个碳原子,A错误;B.苯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错误;C.分子中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故C正确,答案选C;(2)根据化合物

21、I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7HNO;分子中只有苯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化合物I能与3molH2恰好完全反应;(3)化合物I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竣基,在浓H2SO和加热的条件下,氨基与竣基能发生反应生成高分子聚合物出,则出的结构简式为HfNH-Q-CfOH(4)根据普鲁卡因和化合物I的结构简式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HOCHCHN(CHCH)2。B与环氧乙烷反应生成A,则根据已知信息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CHCH)2NH可由CHCHCl和NH反应生成,以乙烯为原料,则应先和HCl加成,生成CHCHCl,相关反应的方程式为催,W剂CH=CH+HCl,CHCHCl、2CHCHC1+NH3fHN(

22、CHCH)2+2HCI。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ABC是与生命运动密切相关的三种化合物,它们所含的元素不超过三种,并有下列转化关系:其中化合物D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单质甲进一步发生如下变化:化合物回+3悚质喇-3怯合包+2码物M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ABC、D四种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相同的是、(填物质名称)。(2)常温下,A和B是通过什么途径转化为C的?。(3)目前,化合物B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对环境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4)化合物D另有一种同分异构体,这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解答】答案(1)葡萄糖乙醇(2)水和二氧化碳是通过

2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的(3)大量燃烧含碳燃料,人口膨胀、森林大面积砍伐等(4)CH3-O-CH试题分析:A、BC是与生命运动密切相关的化合物,则AB、C可能为水,糖类,油,蛋白质等,人呼吸时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也是与生命运动相关的化合物,根据“目前,化合物B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可推知B为二氧化碳,化合物A与化合物B(CO)反应生成单质甲和化合物C,由于水和二氧化碳在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所以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知A为水,甲为氧气,化合物C为葡萄糖,葡萄糖能在酒化酶作用下转化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则化合物D为乙醇,据此回答:(1)在AB、

24、C、D四种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相同的是葡萄糖、乙醇。(2)常温下,水和二氧化碳是通过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的(3)CO的大量排放导致了温室效应,则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燃烧含碳燃料,人口膨胀、森林大面积砍伐等。(4)化合物D是乙醇,根据同碳数的饱和一元醇和醛互为同分异构体,则化合物D另有种同异构体是甲醛,甲醛的结构简式为CH3O-CH。考点:考查物质的推断,同分异构体的判断等知识。AB、C是大家熟悉的与生命运动密切相关的三种化合物,它们所含元素不超过三种,并有如图所示关系:化合物了.化合物了.甲| 化合物B T化合物c|一定条件下化合物B 一化合物D回答下列问题:A、RCD的化学式分别为:A)B)C)Do(2)在常温下A、B通过途径转化为C,而人体内的蛋白质是由各种通过(3)工业上制备D有两种方法,一是乙烯合成法,二是农作物秸秆发酵法,请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类型。(4)油脂水解生成的醇与D是否为同系物(填“是”或“否”),请写出硬脂酸甘油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皂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目前,化合物B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对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解答】答案(1)HQCO,QH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