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系统电子课件_第1页
计算机控制系统电子课件_第2页
计算机控制系统电子课件_第3页
计算机控制系统电子课件_第4页
计算机控制系统电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计算机控制系统电子课件计算机控制系统电子课件3.1 独立式键盘接口设计3.1.1 键盘的特点及确认键盘是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输入设备,它是人机对话的纽带,它能实现向计算机输入数据、传送命令。1键盘的特点键盘实际上是一组按键开关的组合。通常,按键所用开关为机械弹性开关,均利用了机械触点的合、断作用。一个按键开关通过机械触点的断开、闭合过程,其波形如图3-1所示。键按下键闭合前沿抖动后沿抖动 图3-1 按键抖动波形第2页/共42页3.1 独立式键盘接口设计3.1.1 键盘的特点及确按键的稳定闭合期长短则是由操作人员的按键动作决定的,一般为零点几秒到几秒的时间。 2按键的确认一个按键的电路如图

2、3-2所示。当按键S按下时,VA=0,为低电平;当按键S未按下时,VA=1,为高电平。反之,当VA=0时,表示按键S按下;当VA=1时,表示按键S未按下。键的闭合与否,反应在电压上就是呈现出高电平或低电平,如果高电平表示断开的话,那么低电平则表示闭合,所以对通过电平的高低状态的检测,便可确认按键按下与否。图3-2 按键电路+5VVA10kS第3页/共42页按键的稳定闭合期长短则是由操作人员的按键动作决定的,一般为零3消除按键的抖动消除按键抖动的方法有两种:硬件方法和软件方法。 (1)硬件方法采用RC滤波消抖电路或RS双稳态消抖电路。 (2)软件方法如果按键较多,硬件消抖将无法胜任,因此,常采用

3、软件的方法进行消抖。独立式按键就是各按键相互独立,每个按键各接一根输入线,一根输入线上的按键工作状态不会影响其它输入线上的工作状态。因此,通过检测输入线的电平状态可以很容易判断哪个按键被按下了。独立式按键电路配置灵活,软件结构简单。但每个按键需占用一根输入口线,在按键数量较多时,输入口浪费大,电路3.1.2 独立式按键扩展实例第4页/共42页3消除按键的抖动3.1.2 独立式按键扩展实例第 结构显得很复杂,故此种键盘适用于按键较少或操作速度较高的场合。1采用可编程并行接口采用8255A可编程并行输入输出接口扩展独立式按键的电路如图3-3所示。图3-3 采用8255A扩展独立式按键10k8S1S

4、2S3S4S5S6S7S8 PA0 PA1 PA2 PA3 PA4 PA5 PA6 PA7+5V8255A第5页/共42页 结构显得很复杂,故此种键盘适用于按键较少或操作速度较当某一键按下时,对应位为0,用位检测可以识别按键的工作状态。2采用三态缓冲器采用74HC245三态缓冲器扩展独立式按键的电路如图3-4所示。图3-4 采用74HC245扩展独立式按键D0D1D2D3D4D5D6D7KEYCS74HC2451A 1B2A 2B3A 3B4A 4B5A 5B6A 6B7A 7B8A 8BG DIRS1S2S3S4S5S6S7S8+5V10k8第6页/共42页当某一键按下时,对应位为0,用位检

5、测可以识别按键的工作状态。在图3-4中,KEYCS为读键值口地址。按键S1S8的键值为00H07H,如果这八个按键均为功能键,为简化程序设计,可采用散转程序设计方法。假设背景机为MCS51及其兼容单片微控制器,则程序设计如下:KEYPR: MOVDPTR,#JPTAB ;跳转首地址送DPTR MOVA,KEYBUF;从键值缓冲区KEYBUF中取键值MOVB,AADDA,BADDA,B;键值乘3JMPA+DPTR;转到相应地址JMTAB:LJMPS1PR;转S1功能处理程序LJMPS2PR;转S2功能处理程序LJMPS3PR;转S3功能处理程序LJMPS4PR;转S4功能处理程序LJMPS5PR

6、;转S5功能处理程序LJMPS6PR;转S6功能处理程序LJMPS7PR;转S7功能处理程序LJMPS8PR;转S8功能处理程序第7页/共42页在图3-4中,KEYCS为读键值口地址。按键S1S8的键值3.2 矩阵式键盘接口设计矩阵式键盘适用于按键数量较多的场合,它由行线和列线组成,按键位于行、列的交叉点上。如图3-5所示,一个44的行、列结构可以构成一个含有16个按键的键盘。很明显,在按键数量较多的场合,矩阵键盘与独立式按键键盘相比,要节省很多的I/O口。图3-5 矩阵式键盘结构10k+5V 0 1 2 3 1 4 5 6 7 2 8 9 10 11 3 12 13 14 15 4 1 2

7、3 4 10k10k10k第8页/共42页3.2 矩阵式键盘接口设计矩阵式键盘适用于按键数量较多 按键设置在行、列线交点上,行、列线分别连接到按键开关的两端,行线通过上拉电阻接到+5V上。平时无按键动作时,行线处于高电平状态,而当有按键按下时,行线电平状态将由与此行线相连的列线电平决定。列线电平如果为低,则行线电平为低;列线电平如果为高,则行线电平亦为高。矩阵式键盘结构如图3-5所示。矩阵键盘按键的识别方法,此方法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识别键盘有无键被按下;第二步,如果有键被按下,识别出具体的按键。识别键盘有无键被按下的方法是:让所有行线均置为0电平,检查各列线电平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则说明

8、有键被按下,如果没有变化,则说明无键被按下。(实际编程时应考虑按键抖动的影响,通常总是采用软件延时的方法进行消抖处理。) 3.2.1 矩阵键盘工作原理 3.2.2 按键的识别方法第9页/共42页 3.2.1 矩阵键盘工作原理 3.2.2 识别具体按键的方法是(亦称之为扫描法):逐行置零电平,其余各行置为高电平,检查各列线电平的变化,如某列电平由高电平变为零电平,则可确定此行此列交叉点处的按键被按下。对于独立式按键键盘,由于按键的数目较少,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编码。对于矩阵式键盘,按键的位置由行号和列号唯一确定,所以分别对行号和列号进行二进制编码,然后将两值合成一个字符,高4位是行号,低4位是列号

9、,这将是非常直观的。如12H表示第1行第2列的按键,而A3H则表示第10行第3列的按键等等。 3.2.3 键盘的编码第10页/共42页识别具体按键的方法是(亦称之为扫描法):逐行置零电平,其余各3.3 显示技术的发展及其特点3.3.1 显示技术的发展20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19601990年信息的平均年增长率为20%,到2020年将达到每两个半月翻一番的惊人速度。大量的信息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传送着,要将这些信息传送给人们必然要有一个下载的工具,即接口的终端。研究表明,在人们经各种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视觉占60%,听觉占20%,触觉占15%,味觉占3%,嗅觉占2%。可见,近2/3的

10、信息是通过眼睛获得的。所以图像显示成为信息显示中的最重要的方式。进入20世纪以来,显示技术作为人机联系和信息展示的窗口已应用于娱乐、工业、军事、交通、教育、航空航天、卫星遥感和医疗等各个方面,显示产业已经成为电子信息工业的一大支柱产业。在我国,显示技术及相关产业的产品占信息产业总产值的45%左右。第11页/共42页3.3 显示技术的发展及其特点第11页/共42页电子显示器可分为主动发光型和非主动发光型两大类。前者是利用信息来调制各像素的发光亮度和颜色,进行直接显示;后者本身不发光,而是利用信息调制外光源而使其达到显示的目的。显示器件的分类有各种方式,按显示内容、形状可分为数码、字符、轨迹、图表

11、、图形和图像显示器;按所用显示材料可分为固体(晶体和非晶体)、液体、气体、等离子体和液晶体显示器。但是最常见的是按显示原理分类,其主要类型有:发光二极管(LED)显示液晶显示(LCD)阴极射线管(CRT)显示等离子显示板(PDP)显示电致发光显示(ELD)第12页/共42页电子显示器可分为主动发光型和非主动发光型两大类。前者是利用信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真空荧光管显示(VFD)场发射显示(FED) 只有LCD是非主动发光显示,其它皆为主动发光显示。3.3.2 显示器件的主要参数1亮度 亮度(L)的单位是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对画面亮度的要求与环境光强度有关,例如,在电影院中,电

12、影亮度有3045cd/m2就可以了;在室内看电视,要求显示器画面亮度应大于70cd/m2;在室外观看则要求画面亮度达到300cd/m2。所以对高质量显示器亮度的要求应为300 cd/m2左右。2对比度和灰度 对比度(C)是指画面上最大亮度(Lmax)和最小亮度第13页/共42页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第13页/共42页 (Lmin)之比,即:3分辨力分辨力是指能够分辨出电视图像的最小细节的能力,是人眼观察图像清晰程度的标志,通常用屏面上能够分辨出的明暗交替线条的总数来表示,而对于用矩阵显示的平板显示器常用电极线数目表示其分辨力。4响应时间和余辉时间响应时间是指从施加电压到出现图像显示的时

13、间,又称上升时间。从切断电源到图像显示消失的时间称为下降时间,又称余辉时间。5显示色发光型显示器件发光的颜色和非发光型显示器件透射或反射光的颜色称作显示色。显示色分为黑白、单色、多色和全色四大类。第14页/共42页 (Lmin)之比,即:第14页/共42页6发光效率发光效率是发光型显示器件所发出的光通量与器件所消耗功率之比,单位为流明每瓦(lm/W)。 7工作电压与消耗电流驱动显示器件所施加的电压为工作电压(V),流过的电流称为消耗电流(A)。工作电压与消耗电流的乘积就是显示器件的消耗功率。外加电压有交流电压与直流电压之分,如LCD必须用交流供电,而OLED、LED等则用直流供电。在计算机控制

14、系统中,常用的显示器有: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LCD),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及需要,选择不同的显示器。第15页/共42页6发光效率第15页/共42页3.4 LED显示器接口设计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是一种电光转换型器件,是PN结结构。在PN结上加正向电压,产生少子注入,少子在传输过程中不断扩散,不断复合而发光。改变所采用的半导体材料,就能得到不同波长的发光颜色。Losev于1923年发现了SiC中偶然形成的PN结中的发光现象。早期开发的为普通型LED,是中、低亮度的红、橙、黄、绿LED,已获广泛使用。近期开发

15、的为新型LED是指蓝光LED和高亮度、超高亮度LED。LED的主要优点:主动发光,一般产品亮度1cd/m2,高的可达10cd/m2;工作电压低,约为2V; 第16页/共42页3.4 LED显示器接口设计发光二极管(Light Em由于是正向偏置工作,因此性能稳定,工作温度范围宽,寿命长(105h);响应速度快。对于直接复合型材料为16160MHz;对于间接复合材料为105106Hz;尺寸小。一般LED的PN结芯片面积为0.3mm2。用于通信的LED芯片面积只有发可见光的LED芯片面积的1/50。LED的主要缺点是电流大,功耗大。LED数码显示器是由发光二极管组成的,分为共阴极和共阳极两种,其结

16、构如图3-7所示。 图3-7a为共阴极接法,图3-7b为共阳极接法。LED数码显示器的外形图如图3-8所示。 3.4.1 LED显示器的结构第17页/共42页由于是正向偏置工作,因此性能稳定,工作温度范围宽,寿命长(1COMCOM图3-7 LED显示器结构图gabcdefdp图3-8 LED显示器外形图a b c d e f g dp a b c d e f g dp第18页/共42页COMCOM图3-7 LED显示器结构图gabcdefdp在图3-8中,每一段与数据线的对应关系如下。共阴极和共阳极LED数码显示器的字模如表3-2所示。数据线:D7D6D5D4D3D2D1D0LED段:dpgf

17、edcba显示字符共阳极共阴极显示字符共阳极共阴极0C0H3FHb83H7CH1F9H06HcC6H39H2A4H5BHdA1H5EH3B0H4FHE86H79H499H66HF8EH71H592H6DHp8CH73H682H7DHUC1H3EH7F8H07HY91H31H880H7FHH89H6EH990H6FHLC7H76HA88H77H“灭”FFH00H表3-2 LED显示器字模表第19页/共42页在图3-8中,每一段与数据线的对应关系如下。数据线:D7D63.4.2 LED显示器的扫描方式 LED显示器为电流型器件,有两种显示扫描方式。 1静态显示扫描方式 (1)显示电路每一位LED显

18、示器占用一个控制电路,如图3-9所示。图3-9 静态扫描显示ag、dpag、dpag、dp DBCS0CS1CSn驱动器译码器锁存器驱动器译码器锁存器驱动器译码器锁存器第20页/共42页3.4.2 LED显示器的扫描方式图3-9 静态扫描显示 (2)程序设计被显示的数据(一位BCD码或字模)写入相应口地址(CS0CSn)。2动态显示扫描方式 (1)显示电路所有LED显示器共用ag、dp段,如图3-10所示。图3-10 动态扫描显示ag、dp段驱动器锁存器位驱动器锁存器CS1CS0DB第21页/共42页 (2)程序设计图3-10 动态扫描显示ag、dp (2)程序设计以六位LED显示器为例,设计

19、方法如下。 设置显示缓冲区,被显示的数放于对应单元。 设置显示位数计数器DISPCNT,表示现在显示哪一位。 DISPCNT初值为00H,表示在最低位。每更新一位显示其内容加1,当加到06H时,回到初值00H。 设置位驱动计数器DRVCNT 初值为01H,对应最低位。 某位为0,禁止显示;某位为1,允许显示。DISPBF +0低位+1+2+3+4+5高位第22页/共42页 (2)程序设计DISPBF +0低位+1+2+3+4+5 确定口地址 段驱动口地址:CS0 位驱动口地址:CS1 建立字模表SEGTB:DB3FH;0DB06H;1DB5BH;2DB4FH;3DB66H;4DB6DH;5DB

20、7DH;6DB07H;7DB7FH;8DB6FH;9DB77H;ADB7CH;BDB39H;CDB5EH;DDB79H;EDB71H;F第23页/共42页 确定口地址SEGTB:DB3FH;0DB06H;1DB5 显示程序流程图 显示程序流程图如图3-11所示。关显示根据DISPCNT的内容从DISPBF开始的单元中取被显示的数从SEGTB中查表取字模送CS0口位驱动计数器DRVCNT内容送CS1口位驱动计数器DRVCNT内容左移一位显示位数计数器DISPCNT内容加1(DISPCNT)=00H(DRVCNT)=01HRETYN(DISPCNT)=06H?图3-11 显示程序流程图第24页/共

21、42页 显示程序流程图关显示根据DISPCNT的内容从DISPB3.5 段型LCD显示器接口设计3.5.1 LCD的发展过程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F.Reinetzer首先观察到液晶现象。它在测定有机物熔点时,发现某些有机物熔化后会经历一个不透明浑浊的液态阶段,继续加热,才成为透明的各向异性液态。1889年,德国物理学家O.Lehmann观察到同样的现象,并发现呈浑浊状液体的中间具有和晶体相似的性质,故称为“液晶”。这是世界上首次被发现的一种热致液晶:胆甾醇苯甲酸脂,在6015的温度下呈乳白色粘状液体。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大重视,只是把液晶用在压力和温度的指示器上。现在,液晶已

22、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液晶知识涉及多门学科,如化学、电子学、光学、计算机、微电子、精细加工、色度学、照明等。第25页/共42页3.5 段型LCD显示器接口设计3.5.1 LCD的要全面、深入了解液晶显示器件必须对上述提及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1液晶显示的优点 (1)低压、微功耗极低的工作电压,只要23V,工作电流只有几个微安,即功耗只有10-610-5W/cm2。这是任何别的显示器件做不到的。 (2)平板结构液晶显示器的基本结构是两片导电玻璃,中间灌有液晶的薄形盒。 (3)被动显示型液晶本身不发光,靠调制外界光达到显示目的,即依靠对外界光的不同反射和透射形成不同对比度来达到显示目的。 (4)显示信

23、息量大 3.5.2 LCD的特点第26页/共42页要全面、深入了解液晶显示器件必须对上述提及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液晶显示中,各像素之间不用采取隔离措施或预留隔离区,所以在同样显示窗口面积内可容纳更多的像素,利于制成高清晰度电视。 (5)易于彩色化一般液晶为无色,所以可采用滤色膜很容易实现彩色。液晶所能重视的彩色可与CRT显示器相媲美。 (6)长寿命只要液晶的配套件不损坏,液晶本身由于电压低,工作电流小,所以几乎不会劣化,寿命很长。 (7)无辐射、无污染CRT显示中有X射线辐射,PDP显示中有高频电磁辐射,而液晶显示中不会出现这类问题。第27页/共42页液晶显示中,各像素之间不用采取隔离措施或预留

24、隔离区,所以在同2液晶显示的缺点 (1)显示视角小由于大部分液晶显示的原理依靠液晶分子的各向异性,对不同方向的入射光、反射率是不一样的,所以视角较小,只有3040,随着视角的变大,对比度迅速变坏。 (2)响应速度慢液晶显示大多是依靠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液晶分子的排列发生变化,所以响应速度受材料的粘滞度影响很大,一般均为100200ms。 (3)非主动发光,暗时看不清第28页/共42页2液晶显示的缺点第28页/共42页液晶是一种介于流体与固体之间的热力学的中间稳定相。其特点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和连续性,又有晶体的各向异性,其分子呈长棒形,长宽之比较大,分子不能弯曲,是一个刚性体,

25、中心一般有一个桥链,分子两头有极性。LCD器件的结构如图3-12所示。 3.5.3 LCD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下偏振片封接剂下电级基板(背)反射板.上电级基板(正)上偏振片电极液晶材料图3-12 液晶显示器基本构造第29页/共42页 3.5.3 LCD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下偏振片由于液晶的四壁效应,在定向膜的作用下,液晶分子在正、背玻璃电极上呈水平排列,但排列方向互为正交,而玻璃间的分子呈连续扭转过渡,这样的构造能使液晶对光产生旋光作用,使光的偏振方向旋转90。图3-13显示了液晶显示器的工作过程。当外部光线通过上偏振片后形成偏振光,偏振方向成垂直方向,当此偏振光通过液晶材料之后,被旋转90,

26、偏振方向成水平方向,此方向与下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一致,因此此光线能完全穿过下偏振片而到达反射板,经反射后沿原路返回,从而呈现出来透明状态。当在液晶盒的上、下电极加上一定的电压后,电极部分的液晶分子转成垂直排列,从而失去旋光性。因此,从上偏振片入射的偏振光不被旋转,当此偏振光到达下偏振片时,因其偏振方向与下偏振片的偏振方向垂直,因而被下偏振片吸收,无法到达反射板形成反射,所以呈现出黑色。根据需要,将电极做成各种文字、数字或点阵,就可获得所需的各种显示。第30页/共42页由于液晶的四壁效应,在定向膜的作用下,液晶分子在正、背玻璃电光源 上偏振片液晶盒 下偏振片反射板图3-13 液晶显示工作原理第31

27、页/共42页光源 上偏振片液晶盒 下偏振片3.5.4 LCD的驱动方式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式由电极引线的选择方式确定,因此,在选择好液晶显示器之后,用户无法改变驱动方式。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式一般有静态驱动和时分割驱动两种。由于直流电压驱动LCD会使液晶体产生电解和电极老化,从而大大降低LCD的使用寿命,所以现用的驱动方式多属交流电压驱动。1静态驱动方式静态驱动回路及波形图如图3-14所示。2时分割驱动当显示字段增多时,为减少引出线和驱动回路数,必须采用时分割驱动法。时分割驱动方式通常采用电压平均化法,其占空比有1/2,1/8,1/16,1/32等等,偏压有1/2,1/3,1/4,1/5等。液晶显

28、示器除段形液晶显示器外,还有点阵液晶显示器,可显示汉字、图形、曲线等。第32页/共42页3.5.4 LCD的驱动方式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式由电极引V0 A 0 V0 B 0V0 V0 0-V0C A1=1 LCD A B C 0 0 0 0 1 1 1 0 1 1 1 0不显示显示图3-14 静态驱动回路及波形C0 A-C B第33页/共42页C 1 LCD 不显示显示图3-14 静态驱动回路及波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在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一种新的人机交互作用技术触摸屏技术。利用触摸屏技术,用户只需要用手指轻轻触碰计算机显示屏上的图符或文字就能实现对主机的操作,摆脱了键盘和鼠标操作,使人

29、机交互更为直截了当。触摸屏作为一种较新的电脑输入设备,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它赋予了多媒体以崭新的面貌,是极富吸引力的全新多媒体交互设备。触摸屏在我国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应用于公共信息的查询,如电信局、税务局、银行、电力等部门的业务查询,城市街头的信息查询,办公、军事指挥、电子游戏、点歌点菜、多媒体教学、房地产预售等。将来,触摸屏还会走入家庭。触摸屏在工业控制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6 触摸屏技术 3.6.1 触摸屏技术概述第34页/共42页 3.6 触摸屏技术 3.6.1 触摸屏技术概述 按照触摸屏的工作原理和传输信息的介质,触摸屏可以分为以下四类:电阻式、电

30、容感应式、红外线式和表面声波式。为操作方便,采用触摸屏代替鼠标或键盘。工作时,首先用手指或其它物体触摸触摸屏,然后系统根据手指触摸的图标或菜单位置来定位选择信息输入。触摸屏由触摸检测部件和触摸屏控制器组成。触摸检测部件安装在显示器屏幕前面,用于检测用户触摸位置,接受后送至触摸屏控制器。而触摸屏控制器的主要作用就是从触摸点检测装置上接受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CPU,它同时能接受CPU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触摸屏的基本原理是用手指或其它物体触摸安装在显示器前端的触摸屏,所触摸的位置(以坐标形式)由触摸屏控制器检测,并通过接口(如RS-232串行口)送到CPU,从而确定输入的信息。

31、3.6.2 触摸屏的分类和工作原理第35页/共42页 3.6.2 触摸屏的分类和工作原理第35页/共42页电阻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电阻式触摸屏利用压力感应进行控制。电阻触摸屏的主要部分是一块与显示器表面非常配合的电阻薄膜屏,这是一种多层复合薄膜,它以一层玻璃或硬塑料平板作为基层,表面涂有一层透明氧化金属(透明的导电电阻)导电层,在他们之间有许多细小的(小于)透明隔离点把两层导电层隔开绝缘。当手指触摸屏幕时,两层导电层在触摸点位置就有了接触,电阻发生变化,在X和Y两个方向上产生信号,然后将这两个信号送至触摸屏控制器。控制器侦测到这一接触并计算出(X,Y)的位置,然后根据模拟鼠标的方式进行操作。第

32、36页/共42页电阻式触摸屏的工作原理。第36页/共42页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打印机是重要的外设之一。随着计算机本身性能的不断完善和用户要求的提高,打印机技术正在往高速度、低噪声、字迹清晰美观、彩色化、图形化方向发展。打印机的种类很多,从与计算机的接口方法上,可以分为并行打印机和串行打印机;从打印方式上,有打击式打印机和非打击式打印机之分;从打印字符的形式上,有点阵式和非点阵式之分。并行打印机接口通常按Centronics标准定义插头插座引脚,Centronics标准中各引脚和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3-4所示。 3.7 打印机接口电路设计3.7.1 标准Centronics接口第37页/共42页 3.7 打印机接口电路设计3.7.1 标准Cent引脚号信 号方向(对打印机)说明1STROBE入选通脉冲为低电平时,接收数据2DATA1入数据最低位3DATA2入4DATA3入5DATA4入6DATA5入7DATA6入8DATA7入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