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常规货币政策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f4d1b07d785f4d55326ad8111b7f42c/8f4d1b07d785f4d55326ad8111b7f42c1.gif)
![专题四 常规货币政策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f4d1b07d785f4d55326ad8111b7f42c/8f4d1b07d785f4d55326ad8111b7f42c2.gif)
![专题四 常规货币政策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f4d1b07d785f4d55326ad8111b7f42c/8f4d1b07d785f4d55326ad8111b7f42c3.gif)
![专题四 常规货币政策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f4d1b07d785f4d55326ad8111b7f42c/8f4d1b07d785f4d55326ad8111b7f42c4.gif)
![专题四 常规货币政策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f4d1b07d785f4d55326ad8111b7f42c/8f4d1b07d785f4d55326ad8111b7f42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专题四 常规货币政策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理论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操作规范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第四节 菲利普斯曲线的演变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2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二、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三、通货膨胀目标制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3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稳定币值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平衡国际收支对内和对外金融稳定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避免货币危机、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的重要前提4诸目标之间的统一与冲突: 稳定币值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平衡国际收支 金融稳定5中国货币政策采取了多目标制周小川:新世纪以来货币政策的10个特点第一保持低通货膨胀第四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第三是保持较为充分的
2、就业第二是推动经济合理增长6新世纪以来货币政策的10个特点2012年财新峰会(1)总体来讲中国经济在转轨过程中还是普遍存在“过热冲动”,需要始终强调防范通胀(2)中国货币政策采取了多目标制(3)高度重视金融机构的健康化,强调在线恢复和紧急救助(4)货币政策的手段上,从有计划经济色彩的手段逐步转向更加市场化的手段(5)适应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变化,准确把握汇率改革进程(6)货币政策有效运行首先一个基点就是要做好流动性对冲(7)率先启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丰富了货币政策的工具箱(8)配合金融改革进程来把握利率市场化和利差形成(9)应对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货币政策快速反应、力度充分、适时退出(10)不断测算
3、产出缺口、潜在增长能力和供求结构匹配性7宏观调控要概念清楚易于操作2012.11.18金融街论坛货币政策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灵活性宏观调控的经济描述与工程描述目标和要求具体操作沟通主要阐述了以下问题:前瞻性问题、有效性问题、超调问题、刺激政策退出问题,以及在具体操作上单变量怎么操作,多变量怎么操作,状态如何识别等10(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理论的发展1、80年代前:利率、货币存量或社会信用总额等金融变量。2、90年代以来,选择名义GDP或通货膨胀率等非金融变量。3、卢卡斯批判 (Lucas critique) 一旦某一变量被选作中介目标用于货币政策操作,历史上的稳定联系很可能发生逆转。因此,
4、将货币政策操作建立在任何单一的中介目标之上都必须会加大操作失误的危险。 11(三)美国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与泰勒规则泰勒规则121718泰勒规则的发展在批评之中逐渐完善起来对预期因素的忽视 传统的泰勒规则对通货膨胀缺口的衡量是直接以当期实际通胀率扣除物价上涨来表示的,计算上虽然简便但是用处并不大,因为事前预期的通胀率才是斟酌货币政策取向的关键。基于此Clarida、Gali、Gertler将预期引入构建了“前瞻性”泰勒规则(forward-looking)。以预期为基础的前瞻性泰勒规则表示如下: 其中 表示t期的信息It来预测t+1期的通货膨胀率。19 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体中,汇率可以通过国际贸易
5、和资本流动来影响通货膨胀。基于此,Lawrence Ball建立了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规则,形式如下: 等式左边的变量为MCI(货币条件指数),是根据经济状况分别对利率和汇率赋权,权重和(1 )分别是利率和汇率对总支出影响的比重,代表实际汇率。这个公式的优点在于引入了汇率因素,政策的制定者可以通过调整利率以抵消汇率对支出的影响,熨平经济波动,但缺陷在于的赋值带有主观色彩。对汇率因素的忽视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优越性1、通货膨胀目标制克服了传统货币政策框架下单纯盯住某种经济、金融变量的弊端,实现了规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2、通货膨胀目标制提高了货币政策的透明度。3、通货膨胀目标制有助于经济的稳定。2
6、4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概述(一)含义(二)理论发展的背景及其重要意义 (1)货币政策研究的基础2、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1、理论发展的背景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货币政策的规范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2)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第二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253、基本结论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 贷款利率准备金 贷款量基础货币 货币存量金融市场短期利率 长期利率公众、企业投资、消费总需求国民收入综合传导经济变量传导机构传导26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一)凯恩斯通论中的观点利率传导机制1、货币政策从两方面影响经济:(1)新增货币
7、弥补财政赤字,直接扩大总需求。(2)货币政策经由利率影响有效需求。2、传导过程:R MsrIY。(1)利率变动: R Ms r 。(2)投资变动: r I 。(3)总需求的增加: I Y 。(4)半通胀理论:Y。3、凯恩斯货币政策传导理论的特点(1)间接的迂回的。(2)利率是整个传递机制的核心。资本边际效率投资乘数274、利率传导机制的新诠释(1)托宾“q”理论q=企业真实资本当期证券价格企业资本的当期重置成本 “资本的重置成本”:在产出品市场上购买该企业的厂房和设备需要支付的费用 MsrPs q IY28(2)莫迪利亚尼“生命周期理论”影响人们消费的是一生的财富MsrPs FW LRC YP
8、s:股票市价FW :消费者金融资产LR :消费者一生财富量C :消费支出29Ms r 耐用消费品支出 Y Ms r E(本币汇率) NX(净出口) Y Ms r 新住宅支出 Y(3)其他观点302、传导过程:R MsrLKY L表示资产流动性(银行) K表示信用量。(1)资产流动性变动:R Msr L。(2)信用量进而名义收入变动:LK IY。1、罗萨(Robert Roosa)提出信用可得论的背景(二)信用可得论(the Credit Availability Doctrine)银行资产流动性313、信用可得论的特点(1)传导过程重点为rLK的变化,利率对贷款者的资产状况和信用决策产生影响。
9、(2)从研究利率对投资影响转到了研究利率对信用可得性,既坚持了凯恩斯的传导机制理论,又修正投资对利率不敏感的偏差,为货币政策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依据。342、传导过程:RMsA、C(I) Y A表示各种金融资产(1) RMs。货币供给量增加。(2) Ms A、C(I)。货币持有者调整其资产结构 (由金融资产开始,直至包括地产、消费品等实物资产的调整)1、货币主义政策传导理论产生的背景(四)货币主义的观点(Monetarism)(3) A、C(I) Y 经过复杂的资产调整过程,最后以生产增减及价格涨跌,改变名义收入,实现新的货币均衡。353、弗里德曼传导机制理论的特点:(1)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10、3)强调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调整。(2)强调价格作用。364、伯伦纳和梅尔泽“财富调整论”(1)经济体系分为四个市场现行产品市场证券市场资本品市场货币市场(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过程分两个阶段存量调整阶段 央行购入证券资产 证券资产价格上升货币市场利率下降公众货币持有量增加人们财富增加公众对现行产品市场需求增加流量调整阶段现行产品市场价格和产出提高37(1)资产组合效应(Portfolio effect)。 (2)财富效应(Wealth effect)。 1、新凯恩斯主义政策传导理论产生的背景(五)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New-Keynesism) 第一,价格诱发的财富效应:MsPW 第二
11、,利率诱发的财富效应: Msr债券P W 第三,真实现金余额效应: Ms M/P W(3)信用分配效应(Credit rationing effect) L 。(4)预期效应(Expected effect)。2、传导过程:RMsAW C(I) Y1Y2 L净财富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银行贷款渠道Y1Y2383、特点:(1)强调货币政策传导的综合性。(2)强调货币政策传导的复杂性。 第二轮效应,Y1Y2 反馈效应 394041(一)模型的类型。1、结构型模型(联立方程模型)Structure ModelM Y优点: (1)能够深入理解货币政策是否对经济有重大影响。 (2)能够准确预测货币供应量
12、对收入的影响。 (3)能够分析经济中制度的变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缺点: 只有全部传导机制都被充分理解的情况下,它才是最好的。 i I422、简化模型(单方程模型)Reduced ModelM Y优点: 如果我们不能确定所有传导机制都已了解,那么,考察货币变动和产出之间的的相关性更能够发现货币政策的全部效应。缺点: 传导过程是多样的、可变的,相关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Correlation does not necessarily imply causation. 逆因果(reverse causation):警察-犯罪;医生-病人 两个一起变动的变量背后可能存在着作
13、为推动力的另外一个未知因素。?433、研究方向(1)建立更为复杂的货币主义的简化模型(2)结构性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开始将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效应包括在内。44增长率(%)时间:季度联邦资金利率增加1%的影响(二)货币政策变动的实际效果产45(一)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银行信贷渠道在起重要作用。 进入90年代:央行开始逐渐将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由传统的贷款规模转向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并于1998年取消信贷计划。由此初步建立了 “货币政策工具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货币政策间接传导机制和 “中央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企业和居民国民收入”的间接传导体系。 目前: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利率杠杆的运用,
14、货币政策传导开始向信贷、利率和资产价格多渠道传导过渡。四、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461、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2、金融市场的发育3、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换4、企业行为的市场化(二)制约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因素47一、货币政策的操作规范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研究第三节 货币政策操作规范和中央银行独立性48一、货币政策的操作规范 “单一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一)含义 1、货币政策的操作规范 是指在货币政策实施期间,事先确定并据以操作政策工具的程序或原则。 2、相机抉择: 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不受任何固定程序或原则的束缚,而依时依势灵活取舍,以实现最终政策目标。 3、单一规则: 央行应长期一贯地维持一固
15、定的或稳定的货币增长率,而不应应用各种权力和工具企图操纵或管制各种经济变量。 49(二)理论分歧1、支持货币单一规则的理由:(1)经济体系存在自动收敛的能力(2)政策制定者可信度缺乏稳定经济所必需的知识。缺乏稳定GDP的诚意,稳定维持低利率、稳定汇率等等。无法避免货币政策受政治因素左右。无法确保经济主体享有稳定的货币政策环境预期。 502、支持相机抉择的理由:(1)在市场无法自发均衡的理念下,相机抉择对经济进行微调,具有应付意外冲击的灵活性。(2)不存在不变的规则。(3)时滞是否真的很长且易变?(4)金融创新使单一规则难以执行。(5)货币政策离不开与财政政策的协调。51 (三)货币政策的时滞问
16、题 1、定义 (1)货币政策的时滞 从经济形势变化到货币当局调整并实施货币政策,进而对经济运行产生效应之间的时间间隔。 (2)内时滞形势变化需要采取行动-货币当局采取该行动 (3)外时滞当局采取行动-有关经济变量发生变动。52现象发生识别认知采取行动对利率产生影响影响支出影响产出就业识别时滞行政时滞决策时滞产出时滞内时滞中期时滞外时滞广义外时滞2、时滞的划分53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研究1、独立性理论研究的内容央行不受政府干扰,独立决定货币政策的程度。 (1)独立性的含义与测度 (2)保持央行独立性的内在原因(3)若存在某种关系,如何在制度上保证央行的独立性以实现既定的目标。5455包括两方面:
17、 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2、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563、保持央行独立性的原因(1)央行目标与政府目标是冲突的。(2)央行业务的技术性较强。(3)防止出现经济运行的政治周期(4)防止财政赤字货币化。 但同时,央行政策要与政府的总体经济政策相协调。574、独立性的测度(1)目标独立(2)经济独立(3)政治独立 是否有权解散央行决策层。 是否有政府代表 是否有投票权 是否有否决权585、独立性的反思(1)测度反思 指标选择 指标解释 立法与实际运作。(2)独立性与宏观变量间的关系 独立性与通胀 独立性与政治周期(3)独立性制度设计的反思 保守型央
18、行官员 央行对外宣布指标,保持独立性 央行的制度结构设计以保持独立性59第四节 菲利普斯曲线与货币政策效应本节要点 1、菲利普斯曲线将通货膨胀与失业联系在一起,按照现代菲利普斯曲线的观点,通货膨胀取决于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和失业。 2、菲利普斯曲线货币政策效应分析以及中国对策。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中就业者和正在积极找工作的失业者。失业率:失业人口占劳动力的比率。自然失业率: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仍存在的失业率。周期性失业:超过自然失业率的失业。潜在GDP: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的GDP。几个重要概念: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中就业者和正在积极找工作的失业者。失业率:失业人口占劳动力的比率。自然失业率:
19、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仍存在的失业率。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中就业者和正在积极找工作的失业者。失业率:失业人口占劳动力的比率。自然失业率: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仍存在的失业率。4.1 Phillips曲线_引入自然失业率是我们考察失业率的一个基准,实际失业率的波动要比自然失业率大的多。当劳动力市场未实现(偏离)充分就业均衡时,工资是否与失业率相关?4.1 Phillips曲线_引入Phillips教授(1958)在其著名的论文中,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二者负相关。这篇论文是一项关于英国18611957年间工资变动状况的综合性研究成果。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的一种反向关系,失业
20、率越高,工资膨胀率越低。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弗里德曼考虑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将其发展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4.2 Phillips曲线_提出Phillips曲线的表达式Phillips曲线的经济含义如下:实际失业率超过自然失业率,工资下降;反之工资上升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工资与失业无关。 :工资对失业率的 反映程度4.3 Phillips曲线_发展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原始的Phillips曲线与实际比较吻合4.3 Phillips曲线_
21、发展在上个世纪70年代后,原始的Phillips曲线与实际不再吻合4.3 Phillips曲线_发展在上个世纪70年代后,原始的Phillips为什么失灵啦?仅通过u*的变化能否解释失业率与通货膨胀(工资变动率)70年之后的变动态势?u*ugWu1*仅通过u*的变化来解释失业率与通货膨胀70年之后的变动态势,则需要假定u*大幅度上升我们引入一个新的变量,预期通胀率。因为人们最关心的还是工资的实际增长率。4.3 Phillips曲线_发展原始的Phillips曲线就可以变为ugW如果u*不变,预期通货膨胀发生变化,比如增加,Phillips曲线将会如何变化?如果u*也发生变化,比如提高,Phil
22、lips曲线将会如何变化?u*移动前移动后滞胀(stagflation ):高失业和高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4.3 Phillips曲线_发展发展后的Phillips曲线与原始的Phillips曲线的关系:前者不是对后者的否定,而是把其作为一个特例,进而把其一般化Phillips曲线的发展进一步推进了经济理论的发展适应性预期:根于过去预测现在和未来;Friedman和Phelps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理性预期:改变了宏观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理性预期宏观经济学)4.3 Phillips曲线_发展发展后的Phillips曲线是否与实际比较吻合我们采用简单的适应性预期,即P
23、hillips曲线就可以变为假定厂商的价格以劳动的生产成本为基础。由于每单位劳动生产 单位的产品,每单位产品的劳动生产成本就是 。比率 称为单位劳动成本。厂商在劳动成本上附加加成比例 来确定价格,在劳动成本上加成,补偿了厂商利用其他生产要素的成本: 即 4.3 Phillips曲线_发展维持实际工资不变的假定,实际通货膨胀率 将等于工资膨胀率。 4.4 Phillips曲线_小结u*ugWu*ugWugWu*移动前移动后4.4 Phillips曲线_小结货币学派认为,长期中,预期通货膨胀率总是等于实际通货膨胀率,所以长期失业率总是等于自然失业率。因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经过自然失业率的垂线。
24、 货币学派的观点是:短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替代关系,长期中,由于适应性预期的作用,替代关系消失。4.4 Phillips曲线_小结滞胀、通货膨胀预期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美国的情况。滞胀是怎样产生的:一旦当经济处于高通货膨胀预期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上,衰退将实际通货膨胀推到低于预期的通货膨胀水平(沿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移动),但通货膨胀的绝对水平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即:即使通货膨胀低于预期通货膨胀水平,但仍大大高于零。(如下图中的S点) 4.4 Phillips曲线_小结4.4 Phillips曲线_小结Phillips曲线的政策含义: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的基石失业和通货膨胀不可兼得,但至少
25、可安需取舍。Phillips曲线的理论含义:为什么工资是黏性的主要有两类解释: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的解释:不完全信息假定工人无法确认工资水平变动是源于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还是自身工资水平的相对上升。如果是前者,工人不会提供更多劳动;如果是后者,工人应提供更多劳动。由于存在不完全信息,工人只好折中处理,多工作一点。Lucas在市场出清(理性预期)的分析框架内揭示了在短期内存在Phillips曲线。4.4 Phillips曲线_小结新凯恩斯主义的解释:工资交错调整出发点:劳资双方是合同关系,工资等不可能随时调整,比如每年调整一次;而且分两批调整,A批是每年1月、B批是每年7月。假定2005年10月,对劳动的需求增加,工资将会如何调整?2005.102006.12006.7w0W *时间?两点补充:为什么不经常调整工资?(菜单成本理论)厂商为什么不和失业者谈判?(内部人-外部人模型,效率工资理论) 工资粘性:成因 不完全信息市场出清 (预期错误) 协调问题:风险成本理论:厂商调价有风险 效率工资理论 价格变动的成本菜单成本 合同与长期关系(固定合同、隐性合同、交错的工资调整过程) 内部人外部人模型4.5 货币政策效应_核心通货膨胀与失业两者 之间短期内的替代关 系取决于公众对通货 膨胀的预期。当偏离 公众预期时,货币政 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最大。但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理解成语的方法》课件
- 《教师演示技能》课件
- 《骨骼系统MRI袁飞》课件
- 《中长链脂肪乳》课件
- 三年级语文作文指导课-我爱吃的水果课件
- 确定合同完成进度的方法
- 探索本科理科研究
- 强化“五个认同”筑牢新时代内蒙古民族团结基石
- 快速制作网页的方法
- 2025年皮革、毛皮及其制品加工专用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2024年浙江省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pcn培训培训课件
- 对高质量教育发展看法和建议
- 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 含解析
- 浙江省2023年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检测卷(四)(含答案解析)
- 2024年重庆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新外研社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表
- 友情 创可贴 课件 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下册
- 选择性必修中册写作任务·申论
- 《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