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市赛获奖 完整版课件_第1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市赛获奖 完整版课件_第2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市赛获奖 完整版课件_第3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市赛获奖 完整版课件_第4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市赛获奖 完整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0年上海历史卷)元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分别设置了 A中书省、伊犁将军 B宣政院、中书省 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D解析:D。此题考察第3分册第22课元朝的统一一课内容,是最基础知识的检测。中书省管辖大都及其周围地区;伊犁将军(清朝设立),管辖新疆天山南北的军务与民政。(10年浙江卷)16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 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解析】抓住时间信息“唐朝”和关键信息“科举制”。“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指的是九品中正制,人才

2、由有名望的推荐官荐举,排除A项。采用八股考试方式是在明清时期,与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故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与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唐朝科举制的含义就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故正确答案为C项。C10年福建卷14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做相权加强皇权【答案】B。【解析】此题

3、考查三省六部制概念的掌握,显然根据材料和概念的理解,ACD均是正确的。B选项转换换了概念,它不属于监察范畴。【启示】新课程一标多本,但历史基本概念是不变的。对历史基本概念的把握一定要到位,也是今后高考必然会考到的。B(10年山东卷)10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解析】这是宋代分割相权采取的措施,为了集中皇权,分割相权,宋代设立中书省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兵权;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从而达到集中皇权的目的。故本题答案为C。C(10年全

4、国卷2)14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B【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文选中选录了自先秦到齐梁时期的许多诗文作品。唐太宗时期,实行进士科考诗文策论,符合题意。(10年江苏卷)3“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解析: “土番”即吐蕃,

5、也就是西藏地区。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故正确答案为A。 A(10年江苏卷)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解析:“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指的是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出任高官,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只能做地位卑下的小官。很显然造成这一状况的制度原因是九品中正制。故正确答案为C。C(10年江苏卷)1柳宗元封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B解析:汉初在地方实行郡

6、国并行制。故正确答案为B。(10年广东卷)14.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 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题眼:古代唐宋代谏官的职能变化。 考点:古代皇权加强 解析: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到宋代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即从某个侧面说明了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A君权“不受制约”提法错误;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B排除;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向皇帝负责,C项也不对。 答案:D。D(一)两汉地方政治制

7、度的演变、西汉初郡国并行、汉武帝实行刺史制,全国分为州,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与地方高官、东汉刺史制演变为地方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区划转变为州郡县三级,一、中央集权的发展汉景帝公元前154年“七国之乱”汉武帝推恩令中央集权加强节度使政治:很大的自主权经济:控制财权军事:武力强大势力强大发展成为割据势力,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二)唐朝藩镇割据实质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隋朝废郡,形成州县两级制、唐初全国设道,监察地方州县以后形成道州县,同时设置地方节度使(三)北宋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政治:中央派文官任地方长官,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一小部分由地方自己支配,其余收归中央.改变了唐朝以来藩镇

8、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州县两级,州之上设置路,监察地方(四)元朝 、实行行省制、设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地区、晋(河北)、冀(山西)、鲁(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其他形成省、路、府、州、县级制意义: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地方行政沿袭与变化:汉中后期(州郡县) 隋(州县) 唐(道州县) 北宋(路州县) 元(省、路、府、州、县) 秦(郡县) 汉初(郡、国)从汉至元,中央集权演变的特征是:1、从整体看,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中央集权不断被强化。2、从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到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刺史监察、路府州

9、县多级机构,最终发展为行省制。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和补充完善。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认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国家地方权利过大,容易形成潘镇割据过渡削弱地方权利,容易造成地方官对君主的决定依赖,人浮于事,难于对地方实行有效管理(一)两汉1、汉及历代王朝沿袭皇帝制度 -汉承秦制、有所变化2、西汉的中、外朝制度中朝: 决策机构外朝:执行机构中朝:皇帝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决策。尚书令权力日显。外朝;以丞相为首三公九卿组成。且以布衣为相。(中、外朝制)二、君主专制的演进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皇 帝尚书令侍 中常 侍丞 相御史大夫太 尉 九 卿 中朝外朝有事上报汉武帝削弱相权的重要举措

10、是A、建立“中朝”B、设置刺史C、设立“外朝”D、设立六部(二)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三省六部制1、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制,并被后世沿袭魏晋南北朝:形成三省制;隋朝确立、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皇帝 中书省(决策)(草拟、颁发诏令) 尚书省(执行命令) 门下省(审核政令)吏、户、礼、兵、刑、工2、评价: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皇帝中书尚书门下吏户礼兵刑工政事堂(决政)(行政)(议政)宰相 唐朝修建长安城,中央政府部门的三省六部实施该工程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户部B、中书门下尚书工部C、中书门下尚书吏部D、门下尚书中书工

11、部(三)北宋1、中央 “二府”行政:中书门下 行使宰相职权军政:枢密院长官枢密使, 地位略低于宰相2、增参知政事为副相,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分割宰相的财权 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二府三司中书门下枢密院皇帝财政行政军政(三司)度支盐铁户部参政知事(二府) 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专制主义皇权的不断强化B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C中央权力的不断分散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巩固练习:宋朝时,在中央设三司使,相当于唐朝的哪个部门A、工部B、户部C、吏部D、礼部(四)元朝1、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 领六部,行宰相职权2、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3、宣政院-统领宗教及西 藏事务这是元朝加强皇权的新发展一省二院元朝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 中书省吏户礼兵刑工皇帝相权的反弹枢密院宣政院(军事)(行政)(宗教;西藏)中央行政制度的沿袭与变化: 秦(三公九卿) 汉(中、外朝) 隋唐(三省六部制) 北宋(二府、三司使) 元(一省二院)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汉:察举制。地方官吏察访,再举荐给中央。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