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障碍》课件_第1页
《进食障碍》课件_第2页
《进食障碍》课件_第3页
《进食障碍》课件_第4页
《进食障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 (Anorexia Nervosa, AN)定义:一种以体重明显减轻、闭经、体像障碍和盲目追求瘦为特征的精神障碍。女性、青少年多见;发病的两个高峰年龄为1314岁和1718或20岁 ;最致命心理障碍:死亡率高达20%病学资料欧美:终生患病率: 0.5%3.7%75%,41%, 50%中国:AN在中国大陆呈增多趋势 1992年上海、重庆女大学生调查:ED患病率1.1%2002年北京女大学生调查: ED患病率3.62%病因学研究多因素生物、心理、家庭、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因素:崇尚“瘦”和“完美体形”,“节食促进成功”(下载美图)人际因素:过去因体形、体重受到过嘲讽生物学因素神经

2、内分泌异常:心理学因素:自我中心不合群、幼稚幻想、抑郁强迫倾向心理学因素身体形象是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部分视觉成分:你如何“看”你自己心理成分:你相信或认为你的外表如何情绪成分:你如何感觉你的身体,包括身高、体重和体型运动知觉成分:你如何感受你身体所具有的内在感觉,而不只是有关你身体的感受进食障碍的重要特征对于身体的重量、体形、尺寸存在感知障碍为适应对身体的感知,行为上采取控制或减低体重临床表现特点(1) (一)生理障碍1症状:畏寒,便秘、胃胀、恶心、呕吐、嗳气等胃肠道症状,疲乏无力,眩晕、晕厥,心慌、心悸、气短、胸痛、头昏眼花,停经(未口服避孕药)、性欲减低、不孕,睡眠质量下降、早醒。2体征:

3、(1)营养不良,面容消瘦,皮肤干燥,全身皮下脂肪减少,后背、前臂和脸部侧面出现柔软的细毛,高胡萝卜血症病人手掌橘黄颜色;(2)消瘦、生长迟滞、乳腺停止发育(青春期前发病者);(3)腮腺、下颌下腺肿胀(特别是贪食者);(4)经常催吐病人的前牙齿内侧面的腐蚀;(5)手脚凉、低体温;(6)心率减慢、直立性低血压、心律失常(特别是低体重、电解质紊乱者);(7)下肢浮肿;(8)近侧肌无力(蹲位站起困难)。 神经性厌食的恶性循环消极的自我感觉加快排出 抑制进食暴食 CCMD-3诊断标准:1.明显的体重减轻或在青春期前不能达到所期望的躯体增长标准,并有发育延迟或停止;2.自己故意造成体重减轻,至少有下列 1

4、项:回避“导致发胖的食物”;自我诱发呕吐;自我引发排便;过度运动;服用厌食剂或利尿剂等;3.常可有病理性怕胖:指一种持续存在的异乎寻常地害怕发胖的超价观念,并且病人给自己制订一个过低的体重界限,这个界值远远低于其病前医生认为是适度的或健康的体重;4.常可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广泛内分泌紊乱。女性表现为闭经(停经至少已 3个连续月经周期,但妇女如用激素替代治疗可出现持续阴道出血,最常见的是用避孕药),男性表现为性兴趣丧失或性功能低下。可有生长激素升高,皮质醇浓度上升,外周甲状腺素代谢异常,及胰岛素分泌异常;5.症状至少已 3个月;6.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此时只诊断为神经性厌食);7.排除躯体疾

5、病所致的体重减轻(如脑瘤、肠道疾病例如 Crohn病或吸收不良综合征等);治 疗全身支持疗法: 水电解质平衡、营养疗法药物疗法:三环类:氯丙咪嗪等抗精神病药:舒必利、氯丙嗪等苯二氮卓类心理治疗家庭治疗:了解家庭特点,进行扰动认知行为疗法:针对怕胖动机;奖惩法分析性心理治疗流行病学年轻女性BN的发病率是3%-6%,女性的终身患病率为2%-4%男性不超过1%,男性为女性的1/10平均起病年龄16-18岁暴食的成因假说25%的胖子患有经常地暴食发作,大脑进食中枢的化学物质平衡失调暴食不是意志力的问题。男性身体形象进食障碍不仅仅是女性的问题:男性患者的精神动力学背景,可能是“理想自我”与不断发展的现实冲突决定;也与对母亲强烈依赖与认同有关。CCMD-3诊断标准:1.存在一种持续的难以控制的进食和渴求食物的优势观念,并且病人屈从于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物的贪食发作;2.至少用下列一种方法抵消食物的发胖作用:自我诱发呕吐;滥用泻药;间歇禁食;使用厌食剂、甲状腺素类制剂或利尿剂。如果是糖尿病人,可能会放弃胰岛素治疗;3.常有病理性怕胖;4.常有神经性厌食既往史,二者间隔数月至数年不等;5.发作性暴食至少每周 2次,持续 3个月;6.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暴食,及癫痫、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继发的暴食。说明:有时本症可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