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 2022年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 2022年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 2022年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 2022年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 2022年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高二下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H2O2的电子式:BF-的结构示意图:C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2017ClDNH3的电子式:2、下列物质的结构或性质与氢键无关的是A乙醚的沸点B

2、乙醇在水中的溶解度C水的沸点比硫化氢的高DDNA的双螺旋结构3、如图是氯化铯晶体的晶胞示意图(晶体中最小的重复结构单元),已知晶体中2个最近的Cs核间距为a cm,氯化铯(CsCl)的相对分子质量M,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氯化铯晶体的密度为 Ag cm3Bg cm3Cg cm3Dg cm34、 “神舟十号”的运载火箭所用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 )( 其中N 的化合价为-3 )和四氧化二氮(N2O4)。在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发生反应: C2H8N2 +2N2O42CO2+3N2+4H2O 提供能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燃料无毒,在燃烧过程中不会造成任何环境污染B每有0.6molN2生

3、成,转移电子数目为2.4NAC该反应中N2O4是氧化剂,偏二甲肼是还原剂D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O2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5、已知:KClO36HCl(浓)=KCl3Cl23H2O,如图所示,将少量试剂分别放入培养皿中的相应位置,实验时将浓盐酸滴在KClO3晶体上,并用表面皿盖好。下表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滴有KSCN的FeCl2溶液变红Cl2具有还原性B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Cl2具有酸性C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Cl2具有漂白性DKI淀粉溶液变成蓝色Cl2具有氧化性AABBCCDD6、在乙醇发生的各种反应中,断键方式不正确的是A与金属钠

4、反应时,键断裂B与醋酸、浓硫酸共热时,键断裂C与浓硫酸共热至170时,键和断裂D与HCl反应生成氯乙烷时,键断裂7、某溶液中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H+、Cu2+、Cl-、SO42- BHCO3-、NO3-、SO42-、Na+CCl-、SO42- 、Na+、K+ DFe3+、SO42-、Cl-、AlO2-8、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且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SO2BNaCCaODC6H12O6(葡萄糖)9、下列反应与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无关的是( )A存放NaOH的试剂瓶不用磨口玻璃塞B与水反应制备氧气C烧煤时加入生石灰脱硫D与澄清石灰水作用10、Cl2是纺织工业中常用的漂

5、白剂,Na2S2O3可作漂白布匹后的“脱氯剂”,S2O32-和Cl2反应的产物之一为SO4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Cl2发生还原反应B根据该反应可判断还原性:S2O32-Cl-C脱氯反应后,溶液的酸性增强DSO2与氯气的漂白原理相同,所以也可以用SO2作纺织工业的漂白剂1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与浓HNO3和浓H2SO4的混合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B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CO2或CH3COOC2H5C可以用碳酸钠溶液区分乙酸、乙醇、苯D乙烯通入溴水中,得到无色、均一溶液12、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CH4+H2O=3H

6、2+CO,每消耗11.2L CH4转移3mol电子B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C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熔融盐由电极B向电极A移动D电极A上CO参与的电极反应为CO4OH- 2e- = CO32-2H2O13、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性:NaOHMg(OH)2Al(OH)3B第一电离能:NaMgAlC电负性:NaMgAlD还原性:NaMgAl14、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生活中废弃的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A无机物B盐类C有机物D糖类15、由CH3CH3CH3CH2ClCH2= CH2CH3CH2OH的转化过程

7、中,经过的反应是A取代消去加成B裂解取代消去C取代加成氧化D取代消去水解16、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中:Na+、Cu2+、Cl-、NO3-B强酸性溶液中:Na+、K+、OH-、SO42-C强碱性溶液中:K+、Mg2+、NO3、NH4+D无色透明溶液中:Al3+、Na+、SO42-、Cl-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有机物 A、B、C、D、E 的衍变关系如下所示。其中,A 是粮食发酵的产物,D 是高分子化合物,E 具有水果香味。请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名称是_,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2)写出 A 和 B 反应生成 E 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的类型为_。

8、(3)D 的结构简式为_。(4)写出把 C 通入溴水中的现象_。18、分子式为C12H14O2的F有机物广泛用于香精的调香剂。为了合成该物质,某实验室的科技人员设计了下列合成路线:试回答下列问题:(1)A物质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呈现_种峰;峰面积比为_。(2)上述合成路线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填编号)。(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4)F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物质结构简式: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含有与F相同的官能团;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其中一个取代基为CH2COOCH3:_。19、实验小组同学对乙醛与新制的Cu(OH)2反应的实验进行探究

9、。实验:取2mL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2%的CuSO4溶液和5滴5%的乙醛溶液,加热时蓝色悬浊液变黑,静置后未发现红色沉淀。实验小组对影响实验成败的因素进行探究:(1)探究乙醛溶液浓度对该反应的影响。编号实验实验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加热,蓝色悬浊液变红棕色,静置后底部有大量红色沉淀加热,蓝色悬浊液变红棕色,静置后上层为棕黄色油状液体,底部有少量红色沉淀已知:乙醛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CH3CHO+CH3CHOCH3CH=CHCHO+H2O ,生成亮黄色物质,加热条件下进一步缩合成棕黄色的油状物质。 能证明乙醛被新制的Cu(OH)2 氧化的实验现象是_。 乙醛与新制的Cu(OH

10、)2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分析实验产生的红色沉淀少于实验的可能原因:_。(2)探究NaOH溶液浓度对该反应的影响。编号实验实验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加热,蓝色悬浊液变黑加热,蓝色悬浊液变红棕色,静置后底部有红色沉淀依据实验,得出如下结论:. NaOH溶液浓度一定时,适当增大乙醛溶液浓度有利于生成Cu2O。. 乙醛溶液浓度一定时,_。(3)探究NaOH溶液浓度与乙醛溶液浓度对该反应影响程度的差异。编号实验实验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加热,蓝色悬浊液变黑加热,静置后底部有红色沉淀由以上实验得出推论: _。20、准确称量8.2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烧碱样品,配成500mL待测溶液。用0.1000molL

11、1的硫酸溶液进行中和滴定测定该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试验回答下列问题:(1)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若用酚酞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_。(2)根据表数据,计算烧碱样品的纯度是_(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滴定次数待测溶液体积(mL)标准酸体积滴定前的刻度(mL)滴定后的刻度(mL))第一次10.000.4020.50第二次10.004.1024.00(3)下列实验操作会对滴定结果产生什么后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观察酸式滴定管液面时,开始俯视,滴定终点平视,则滴定结果_。若将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然后再加入10.00mL待测液,则滴定结果_。21、石油分馏得到的轻汽油可

12、在Pt催化下脱氢环化,逐步转化为芳香烃。以链烃A为原料合成两种高分子材料的路线如下:已知以下信息:B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组峰;G 为一氯代烃。R-x+R-xR-R(x为卤素原子,R、R为烃基)回答以下问题:(1)H的化学名称为_,C 的官能团名称为_。(2)J的结构简式为_,G生成H的反应类型为_ 。(3)F合成丁苯橡胶的化学方程式为_。(4)I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_种(不含立体异构)。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面积比为6:2:1:1的是_ (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2

13、-甲基已烷和一氯甲烷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化合物E的合成路线: 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A、H2O2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是,故A错误;B. F-核外有10个电子,结构示意图:,故B正确;C.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质量数是37,该原子表示为3717Cl,故C错误; D. NH3的电子式是:,故D错误,答案选B。2、A【解析】A乙醚不能形成分子间的氢键,其沸点只受范德华力的影响,A符合题意;B乙醇与水分子间易形成氢键,所以乙醇与水互溶,B不合题意;C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增大了水分子间的作用力,使水的沸点出现反常,从而使水的沸点比硫化氢的高,C不合

14、题意;DDNA的双螺旋结构中,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维系,D不合题意;故选A。3、C【解析】由晶胞的示意图可知,Cs位于顶点,Cl位于体心,则晶胞中含Cs的个数为8=1,含Cl个数为1,晶胞的质量为g,晶胞的体积为a3cm3,由晶体的密度等于晶体的质量与晶体在该质量下的体积的比可得晶体的密度为gcm3,故选C。4、C【解析】A、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都有毒,故A错误;B、根据方程式C2H8N2+2N2O42CO2+3N2+4H2O,每有0.6molN2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3.2NA,故B错误;C、该反应N2O4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偏二甲肼中C、N元素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故C正确;D、N2既是

15、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O2是氧化产物,故D错误。【点睛】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通过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是氧化产物、通过还原反应得到的产物是还原产物。5、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是氯气的化学性质,根据实验现象可以推断物质的化学性质。【详解】A.滴有KSCN的溶液变红,是因为氯气的氧化性把亚铁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与KSCN反应使得溶液呈红色,故A中结论错误;B.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再与碱反应,这里是与水反应的生成物表现为酸性,不是氯气表现为酸性,故B中结论错误;C.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先

16、酸性,故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褪色是因为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而非氯气,故C中结论错误;D.因为氯气的把碘化钾中碘离子氧化成碘,故KI淀粉溶液变成蓝色,故D中结论正确。故答案是D。6、B【解析】A与金属钠反应时,生成乙醇钠和氢气,乙醇中的O-H键断裂,即键断裂, A项正确;B与醋酸、浓硫酸共热时,发生酯化反应,醇脱H,故乙醇中的O-H键断裂,即键断裂,B项错误;C与浓硫酸共热至170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和水,C-O、甲基上的C-H键断裂,即键和断裂,C项正确;D与HCl反应生成氯乙烷时,-OH被-Cl取代,C-O键断裂,即键断裂,D项正确;答案应选B。7、C【解析】某溶液能与铝粉反应放出氢气,该

17、溶液一定是非氧化性酸或强碱溶液,A.碱性溶液中,H+会与OH-反应,同时Cu2+会与OH-生成Cu(OH)2,故A错误;B.HCO3-既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存在也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存在,故B错误;C.所有离子均可以在酸性或者碱性条件下存在,故C正确;D. Fe3+在碱性溶液中会生成Fe(OH)3沉淀,AlO2-会在酸性溶液中反应生成Al3+,故D错误;故选C。8、A【解析】溶于水和在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据此判断。【详解】A由于SO2溶于水后可生成亚硫酸,其水溶液可导电,但其自身并不能电离出离子,为非电解质,A选;A金属钠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不选;BCaO熔融状

18、态下能电离出阴阳离子,为电解质,C不选;D葡萄糖为非电解质,水溶液也不能导电,D不选;答案为A。【点睛】电解质、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两者的区别在于给定条件下能否导电,具体做题的时候可以根据其含义或根据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常见分类来判断。例如电解质包括有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非电解质包括有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氨气等。9、B【解析】酸性氧化物是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是氧化物一般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详解】A项、氢氧化钠能与玻璃中的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与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有关,故A错误;B项

19、、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制备氧气是氧化还原反应,存在化合价变化,与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无关,故B正确;C项、烧煤时加入生石灰,碱性氧化物氧化钙与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与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有关,故C错误;D项、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与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有关,故D错误;故选B。10、D【解析】S2O32-和Cl2反应的产物之一为SO42-,S硫元素平均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6价,Na2S2O3是还原剂,Cl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Cl2是氧化剂,则Cl2NaCl或HCl,根据电子转移相等,所以n(Na2S2O3)2(6-2)=n(Cl2)2,故n(Na2S2O3)n(

20、Cl2)=14,结合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反应的方程式为:5H2O+S2O32-+4Cl2=2SO42-+8Cl-+10H+,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及规律分析解答。【详解】反应的方程式为5H2O+S2O32-+4Cl2=2SO42-+8Cl-+10H+。A因Cl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氧化剂是Cl2,反应中被还原,故A正确;B由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知,还原性:S2O32-Cl-,故B正确;C由反应可知生成氢离子,溶液的酸性增强,故C正确;DSO2与氯气的漂白原理不相同,氯气是利用其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的氧化性漂白,而二氧化硫是利用化合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D。11、D

21、【解析】A、苯与浓HNO3和浓H2SO4的混合液共热,在不同的温度下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或间二硝基苯,选项A正确;B、乙醇在氧气中燃烧得到CO2,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得到CH3COOC2H5,选项B正确;C、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气泡、乙醇与碳酸钠溶液互溶不分层、苯与碳酸钠溶液不互溶分层,现象不同,可区分,选项C正确;D、乙烯通入溴水后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溴乙烷,溴水褪色,溴乙烷是有机试剂与水分层,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D。12、B【解析】分析:A、1molCH4CO,化合价由-4价+2上升6价,1molCH4参加反应共转移6mol电子,但没给条件,11.2L不一定为0.5mol;B、B为

22、正极,氧气得电子,结合CO2生成CO32-,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C、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电子只能在导线中移动;D、根据示意图可知电池中不存在OH-,正确的电极反应式为:COCO32- 2e- = 2CO2。详解:A、1molCH4CO,化合价由-4价+2上升6价,1molCH4参加反应共转移6mol电子,但没给条件,11.2L不一定为0.5mol,A错误;B、B为正极,氧气得电子,结合CO2生成CO32-,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B正确;C、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电子只能在导线中移动,C错误;D、根据示意图可知电池中不存在OH-,正确的电极反应式为:C

23、OCO32- 2e- = 2CO2,D错误。答案选B。点晴:1、一般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反应的本质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并能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是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的基础,通过电池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可确定电极反应中得失的电子数目,通过电池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和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确定电极反应中的反应物和产物。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根据题意写出电池反应。(2)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剂、还原剂。(3)根据还原剂负极材料,氧化产物负极产物,氧化剂正极材料,还原产物正极产物来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和反应产物。根据电池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来确定电极反应中

24、得失的电子数目。(4)注意环境介质对反应产物的影响。2、复杂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复杂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式较简单一极的电极,反应式。如CH4酸性燃料电池中CH42O2CO22H2O总反应式,2O28H8e4H2O正极反应式,得:CH42H2O8eCO28H负极反应式。13、D【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可知Na、Mg、Al属于同一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项,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元素的金属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减弱,则碱性:NaOHMg(OH)2Al(OH)3,故A项错误;B项,同一周期,从左往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Mg的3s能级容纳2个电子,为全满稳定状态,失去电子

25、需要的能量高,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的相邻元素,则第一电离能:NaAlMg,故B项错误;C项,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元素的电负性增强,则电负性:NaMgAl,故C项错误。D项,同周期元素原子的失电子的能力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还原性:NaMgAl,故D项正确。答案选D。14、C【解析】根据组成元素可知,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有机物,答案选C。15、A【解析】乙烷和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乙烷,氯乙烷通过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选A。16、D【解析】A.Cu2+的水溶液显蓝色,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A不合理;B.强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26、+,H+、OH-会发生反应产生H2O,不能大量共存,B不合理;C.强碱性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OH-、Mg2+、NH4+会发生反应产生Mg(OH)2、NH3H2O,不能大量共存,C不合理;D.在无色透明溶液中:Al3+、Na+、SO42-、Cl-之间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合理;故合理选项是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乙醇 羟基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取代(酯化)反应 溴水褪色 【解析】A是粮食发酵的产物,A是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C是乙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D是高分子化合物,E具有水果香味,说明B是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

27、成乙酸乙酯。据此判断。【详解】(1)A的名称是乙醇,结构简式为CH3CH2OH,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羟基。(2)写出A和B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该反应的类型为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3)D是聚乙烯,结构简式为。(4)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则把C通入溴水中的现象是溴水褪色。【点睛】明确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是解答的关键,注意题干中信息的提取,例如“A是粮食发酵的产物,D是高分子化合物,E具有水果香味。”等。18、4 3223 【解析】根据流程图,反应是A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可以判断A为CH2=C(C

28、H3)CH2CH3,反应是水解反应,生成物B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CH3)OHCH2OH;B氧化得到C,则C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CH3)OHCOOH;根据C和D的分子式的可判断,反应是消去反应,且D含两个甲基,所以D为CH3CH=C(CH3)COOH,反应属于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则E为,E和D通过酯化反应生成F,则F的结构简式为,据此分析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A为CH2=C(CH3)CH2CH3,B为CH3CH2C(CH3)OHCH2OH,C为CH3CH2C(CH3)OHCOOH,D为CH3CH=C(CH3)COOH,E为,F为。(1)A为CH2=C(CH3)CH2CH3,含

29、有4种H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呈现4种峰,峰面积比为3223,故答案为:4;3223;(2)根据题中各物质转化关系和分析可知,反应为加成反应,反应为取代反应,反应为氧化反应,反应为消去反应,反应为取代反应,反应为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故答案为:;(4)反应为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反应为酯化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4)F为,在F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说明这2个取代基位于对位。其中一个取代基为-CH2COOCH3,则另一个取代基含有碳碳双键,因此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点睛】注意从A的结构入手采取正推的方法进行推断,把握官能

30、团的性质以及官能团的转化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4),要注意题中限制条件的解读。19、蓝色悬浊液最终变为红色沉淀 CH3CHO + 2Cu(OH)2 + NaOH CH3COONa + Cu2O+ 3H2O 相同条件下,乙醛的缩合反应快于氧化反应;多个乙醛缩合,使醛基物质的量减少 适当增大NaOH浓度有利于生成Cu2O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该反应的影响程度更大 【解析】(1)新制氢氧化铜为蓝色悬浊液,氧化乙醛后铜元素化合价从+2价降低到+1价会变成砖红色沉淀Cu2O,据此证明乙醛被氧化;乙醛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被新制的Cu(OH)2氧化生成乙酸钠、氧化亚铜和水;对照实验,实验的现象说明乙

31、醛发生了缩合反应,据此分析作答;(2)对照实验和实验,分析氢氧化钠浓度对反应的影响;(3)实验砖红色现象明显,根据变量法分析作答。【详解】(1)若乙醛被新制的Cu(OH)2氧化,则实验中颜色会发生明显变化,即蓝色悬浊液最终会变为红色沉淀,据此可证明乙醛被新制的Cu(OH)2氧化,故答案为蓝色悬浊液最终变为红色沉淀;乙醛与新制的Cu(OH)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 + 2Cu(OH)2 + NaOHCH3COONa + Cu2O+ 3H2O,故答案为CH3CHO + 2Cu(OH)2 + NaOHCH3COONa + Cu2O+ 3H2O;实验中上层清液出现棕黄色油状液体,底部有少量

32、红色沉淀,其可能的原因是相同条件下,乙醛的缩合反应快于氧化反应;多个乙醛缩合,使醛基物质的量减少,故答案为相同条件下,乙醛的缩合反应快于氧化反应;多个乙醛缩合,使醛基物质的量减少;(2)通过实验和实验的现象可以看出,乙醛溶液浓度一定时,适当增大NaOH浓度有利于生成Cu2O,故答案为适当增大NaOH浓度有利于生成Cu2O;(3)通过对比实验和实验,实验中氢氧化钠的浓度较大,乙醛的浓度较小,通过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该反应的影响程度更大,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该反应的影响程度更大。20、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滴入最后一滴硫酸溶液,溶液由浅红色变为无色,且30s内颜色不变 97.

33、56% 偏高 偏高 【解析】(1)滴定过程中两眼应该注视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若用酚酞作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硫酸溶液,溶液由浅红色变为无色,且30s内颜色不变,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完全反应;(2)依据题给数据计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再计算烧碱样品的纯度;(3)依据标准溶液体积变化和待测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分析解答。【详解】(1)滴定过程中两眼应该注视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若用酚酞作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硫酸溶液,溶液由浅红色变为无色,且30s内颜色不变,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完全反应,达到滴定终点,故答案为: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滴入最后一滴硫酸溶液,溶液由浅红色变为无色,且30s内颜色不变;(2)由表格数据可知,第一次消耗硫酸的体积为(20.500.40)ml=20.10ml,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