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体解剖学第二章细胞及基本组织演示文稿第一页,共六十一页。运动(肌肉)、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分泌、神经和循环系统、感觉系统 人体结构可分为9大系统:人体的4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第二页,共六十一页。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传统: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现代:膜性体系、微纤维体系、微球体体系 细胞的形态和大小根据所处的环境、生理功能不同而由很大的差别:第三页,共六十一页。第四页,共六十一页。一、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内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其主要成分为:(1)脂质 70%磷脂、30%胆固醇、少量鞘脂 均为双噬性分子,形成双分子层,体温条件下呈液态。(2)蛋白质 镶嵌蛋白
2、:以螺旋或球形结构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 表面蛋白: 结合蛋白: 可作为载体、通道、离子泵、受体、酶、免疫蛋白等。(3)糖: 为寡糖和多糖,形成糖脂和糖蛋白,是细胞的特异性标志。 如:红细胞膜A、B凝集原的差别在于糖链中一个糖基的差别。第五页,共六十一页。二、细胞的结构第六页,共六十一页。(一)细胞膜 从原始生命物质向细胞进化所获得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生命物质外面出现一层膜性结构即细胞膜又称质膜。细胞膜不但是细胞核环境之间的屏障也是细胞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信息传递的门户。 第七页,共六十一页。(1)化学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厚约7.510nm。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主要由脂类和蛋白
3、质组成,还包含少量的糖。糖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或糖脂。第八页,共六十一页。(2)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在电镜下细胞膜可以分为三层,即在膜的靠内外两侧各有一条2.5nm的电子致密带,中间夹有一条厚约2.5nm的透明带。总厚度为7.5nm左右。这种结构不仅见于各种细胞的细胞膜,亦见于各种细胞器的膜性结构,如线粒体膜、内质网膜等。因而它被认为是一种细胞中普遍存在的基本结构形式称为单位膜式生物膜。第九页,共六十一页。(二)细胞质 1、细胞质基质 如果把细胞膜和核膜之间的大小不等的结构全部除去,剩下的胶态物质就是细胞质基质,简称基质或胞浆。 主要功能:细胞质基质也进行着一定的代谢活动。 2、核蛋白体
4、(核糖体),它是由核蛋白体核糖核酸(简称rRNA)和蛋白质构成的 椭圆形颗粒小体, 主要功能:核蛋白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主要构造,因此有人喻之为“装配蛋白质的机器”。第十页,共六十一页。3、内质网 内质网是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的膜性管道系统。大小管、泡互相吻合形 成网状。内质网膜可与核膜、高尔基复合体膜和细胞膜等相连,这说明整个细胞的膜性结构是互相连接的一个整体,内质网膜表面附着由许多核蛋白体的称为粗面内质网,没有核蛋白体附着的称为滑面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合成密切相关,它既是核蛋白体附着的支架,又是运输蛋白质的通道。 滑面内质网;其功能比较复杂,例如,肝细胞内的滑面内质网
5、可能与糖原 的合成和贮存有关;皮质腺和产生类固醇物质的内分泌腺细胞中,滑面内质网有合成脂类物质的功能;骨骼肌细胞内的滑面内质网又称“肌质网”,与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机制有关等。第十一页,共六十一页。4、高尔基体(高尔基复合体),它是由数层重叠的扁平囊泡、若干小泡及大泡三部分组成的膜性结构。主要功能:是与细胞内一些物质的积聚、加工和分泌颗粒的形成密切相关。此外,高尔基体也参与溶酶体酶?的形成。5、线粒体 是由内外两层单位膜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囊状结构。主要功能:线粒体中存在着催化物质代谢和能量转化的各种酶和辅酶,因而供能物质(如糖酵解产物丙酮酸)在线粒体内能得到彻底氧化分解,生成更多高能磷酸
6、化合物ATP以备细胞其它生命活动需要。细胞生命活动中所需要能量约有95来自线粒体,因此,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的氧化供能,故有细胞内“动力工厂”之称。6、溶酶体 是一种囊状小体,主要功能:溶酶体是细胞内重要的消化器官。除上述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外,尚有微丝、微管、中心粒等细胞器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丝状和管状结构。它们与其它细胞器的位移、分泌颗粒的运输、微绒毛的收缩以及细胞的运动等功能有密切关系。第十二页,共六十一页。(三)细胞核 所谓细胞核,在形态上只是核物质的集中区域,一般靠近细胞中央部分,在功能上是遗传信息传递的中枢及细胞主要遗传物质的所在地,并控制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数量和质量,从而调节细胞
7、的各种生命活动。 第十三页,共六十一页。 1.、核 膜 是位于细胞核表面的薄膜,由两层单位膜组成。主要功能:核膜的特殊作用就是把核物质集中在靠近细胞中央的一个区域内,核物质的区域化有利于实现其功能。核膜上还有许多散在的孔,称为核孔,核孔是核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孔道。在核内形成的核糖核酸(RNA)可经核孔进入细胞质。2、核 仁 绝大多数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核仁,它通常只出现于间期的细胞核中,在有丝分裂期则消失。核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主要是核糖核酸);第十四页,共六十一页。3、染色质和染色体 间期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即染色质(或称染色质纤维)。染色质的基
8、本化学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和组蛋白。二者结合形成染色质结构的基本单位核小体。 在细胞有丝分裂时,若干核小体构成的染色质纤维反复螺旋,折叠,最后组装成中期染色体。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实际上是同一物质在间期和分裂期的不同形态表现。DNA分子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 贮藏、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 控制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详见生物化学)。 由上可知,细胞各组成部分(简称组分)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它们又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配合成为统一的整体。从而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第十五页,共六十一页。 第二节 基本组织 组织(tissue):结构和机能上具有密切联系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
9、组成。 细胞间质是由细胞产生,并位于细胞之间的不具有细胞形态的物质。 细胞间质的作用:对细胞主要起支持、连接和营养等作用,并参与构成细胞生存的微环境。 基本组织分为: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第十六页,共六十一页。 、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由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 一般特点: (1)细胞多,细胞间质少;细胞排列紧密。(2)细胞有极性,可分为游离面和基底面。(3)上皮内一般无血管,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4)分布:体表、体腔和有腔器官内表面、腺体。 (5)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等。(6)来源:三个胚层均可形成上皮。上皮组织的分类被覆上皮腺上皮第十七页,共六十一页。(一)
10、 被覆上皮 广泛分布于人体的外表面或衬贴在有腔器官的腔面,称被覆上皮。根据上皮细胞的排列层数和形状,分类如下。 上皮类型 主要分布单层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 内皮: 心、心血管和淋巴管间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单层立方上皮 肾小管等单层柱状上皮 胃、肠、子宫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呼吸管道复层上皮变移上皮 肾盂、输尿管和膀胱复层扁平上皮 口腔、食管和阴道;皮肤复层柱状上皮 男性尿道等第十八页,共六十一页。 1) 单层扁平上皮: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从表面看,细胞是不规则形,细胞边缘互相嵌合,从上皮的垂直切面看,胞质很薄。如分布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上皮。第十九页,共六十一页。 2) 单层立方上皮:由
11、一层形似立方状的上皮细胞组成。如分布于甲状腺、肾小管的上皮等,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第二十页,共六十一页。 3) 单层柱状上皮: 由一层形似柱状的上皮细胞组成。如衬贴于胃肠道、子宫腔面的上皮,具有分泌、吸收等功能。 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一页。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组成柱状细胞梭形细胞基底细胞夹有杯状细胞 (分泌粘液)特 点 细胞高矮不等, 细胞核的位置也呈现高低不同, 每一个细胞的基部均位于基膜上。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一页。 5) 变移上皮:又名移行上皮,是一种复层上皮,分布于肾盂、输尿管、膀胱等处。细胞没有固定的形状和层次,常随器官充盈情况而变化。 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一页。 6. 复层扁平上
12、皮细胞层数:十余层或数十层。各层特点: 表面几层细胞为扁平状; 中间层为数层多边形细胞; 基底层为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分布-表皮、口腔等。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一页。 (二) 腺上皮和腺 外分泌腺,又称有管腺, 内分泌腺,又称无管腺 腺 体 腺上皮是由腺细胞组成并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以腺上皮为主组成的器官称腺。 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一页。外分泌腺的分类:1、根据腺体细胞的数量: 单细胞腺:单个细胞、杯状细胞。 多细胞腺:分泌部(腺泡),排泄部(排泄管)。2、根据腺细胞排列形状分类: 泡状腺(皮脂腺)、管状腺(胃底腺)、管泡状腺(腮腺)3、根据腺细胞分泌物的性质分类: 浆液性腺泡:由蛋白质分泌细
13、胞组成。 粘液性腺泡:由糖蛋白分泌细胞组成 混合腺泡:在分泌部有两种细胞,即浆液性和粘液性细胞。4、根据分泌的形式分类: 全质分泌腺(皮脂腺)。 顶质分泌腺(大汗腺等)。 局质分泌腺(胰腺外分泌腺泡)。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一页。二、结缔组织 一)结缔组织的一般特点 1大量的细胞间质、细胞量少。2细胞无极性,包埋于间质中。3细胞间质包括基质、纤维和组织液。4结缔组织分布广泛,形态多样。5血管、神经丰富。6功能多样:支持、连接、营养、保护、 修复、防御、免疫等。二)结缔组织的分类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一页。三) 固有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
14、织网状组织 (一)疏松结缔组织 1 、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 a 细胞种类较多,细胞数量少; b 基质多,纤维少,结构疏松,呈蜂窝状,故又称蜂窝组织。 2 、分布与功能 存在于各器官之间、组织之间、甚至细胞之间。 连接、支持、防御、传递营养和代谢产物等功能。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一页。 成纤维细胞 浆细胞 巨噬细胞细胞 肥大细胞 脂肪细胞 未分化间充质细胞 白细胞 胶原纤维纤维 弹性纤维 网状纤维基质 3、疏松结缔组织的特征 细胞间质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一页。成纤维细胞形态:扁平多突起; 胞核:大而圆,浅染 胞质:丰富,弱嗜碱性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功能:合成纤维和基质第三十页,共六十
15、一页。巨噬细胞: 形态:不规则 胞核:小而圆,深染 胞质:丰富,嗜酸性功能:吞噬; 趋化性运动; 分泌; 抗原提呈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一页。浆细胞 形态:圆形 胞核:圆,偏于一侧,染色质 呈致密块状,呈放射状 排列于核膜之下。 胞质:丰富,嗜碱性,近核处 有一浅染区。功能:合成和分泌 抗体(免疫球 蛋白)。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一页。肥大细胞 形态:大而圆,多沿血管分布。 胞核:小而圆,深染。 胞质:丰富,充满异染颗粒, 颗粒内含肝素、组织胺、嗜酸 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功能:引起过敏反应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一页。脂肪细胞 大而圆;核扁平,居胞膜之下;胞质内充满一大脂滴。功能:储存能量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一
16、页。(2)细胞间质: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由三种纤维和基质组成。细胞间质纤维基质 胶原纤维 在新鲜标本上呈白色,化学成分是胶原蛋白。特点是韧性大,抗拉力强,但弹性差。网状纤维 其主要化学成分也是胶原蛋白。弹性纤维 在新鲜标本上呈黄色,是由弹性蛋白构成。特点是弹性大,韧性小。是无定形的胶状物质。充满于纤维、细胞之间。基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粘蛋白、水、无机盐等。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一页。(2)致密结缔组织 特点是细胞成分少,基质少,而以纤维为主, 且排列紧密,具有支持、连接和保护作用。致密结缔组织不规则致密致密结缔组织。如真皮。规则致密致密结缔组织。如肌腱、韧带。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一页。 3脂肪组织 由大
17、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成群脂肪细胞之间,有疏 松结缔组织分隔成许多的脂肪小叶。 脂肪组织主要分布于皮肤下、腹腔网膜、肠系膜及黄骨髓等处。 脂肪组织具有贮存脂肪、支持、保护、参与能量代谢、维持体温等作用。 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一页。 4网状组织 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组成。 主要分布于造血器官。 网状细胞为多突星形细胞,胞核大,着色浅,核仁明显,胞质较丰富,相邻细胞的突起相互接触,构成细胞网架。网状纤维细而有分枝,彼此结合成纤维网架。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一页。一)肌肉组织组成及结构特点: 1、肌肉组织是由有收缩能力的肌细胞组成。 2、肌细胞细长呈纤维状,所以又称肌纤维。肌纤维 的细胞膜称肌
18、膜,细胞质称肌浆。 3、在肌纤维间有神经、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分布。 二)肌组织的分类: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按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横纹肌平滑肌骨骼肌心肌按神经支配方式随意肌不随意肌 三、肌肉组织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一页。骨骼肌结构示意图第四十页,共六十一页。1. 肌纤维的组织结构 肌纤维为细长圆柱的多核细胞。细胞核位于周边靠近肌膜处;肌浆中含有丰富的肌原纤维和肌管系统,在肌原纤维之间还有大量的线粒体、糖原颗粒等。 (一)骨骼肌 骨骼肌的基本组成成分是骨骼肌纤维。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一页。 肌原纤维:直径约 12m,其长轴与肌纤维的长轴一致,一条肌纤维中可含上千条肌原纤维,每条肌原纤维都有明暗相间的
19、横纹。第四十二页,共六十一页。 在肌原纤维上染色浅的带纹称明带(又称 I 带),染色深的带纹称暗带(又称 A 带)。在明带中部有色深的间线,称 Z 线,在暗带中部有较明亮的 H 带,在 H 带的中部有色深的中线称 M 线。 在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肌小节由 1/2 I带+ A带+ 1/2 I带组成。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一页。 肌原纤维 肌原纤维是由粗、细两种肌丝有规律地平行排列组成。 粗肌丝位于暗带中,长约1.5m,直径约为10nm。M线可能是对粗肌丝起固定作用的某种结构。 细肌丝的直径约5nm,长度约1.0m,它们的一端固定于Z线,另一
20、端伸向Z线两侧的明带和暗带,游离于粗肌丝之间,和粗肌丝处于交错和重叠的状态。 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一页。肌原纤维: 粗肌丝: 由肌球蛋白组成,其头部有一膨大部横桥:能与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发生可逆性结合;具有ATP酶的作用,与结合位点结合后,分解ATP提供横桥扭动(肌丝滑行)和作功的能量。 细肌丝: 肌动蛋白,表面有与横桥结合的位点,静息时被原肌球蛋白掩盖;原肌球蛋白:静息时掩盖横桥结合位点;肌钙蛋白:与Ca2+结合变构后,使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出结合位点。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一页。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一页。 肌管系统横管:肌膜凹入肌细胞内,形成小管,穿行于肌原纤维之间,走行方向与肌原纤维垂直。肌质网
21、:包绕在肌原纤维周围,与肌原纤维平行,故称纵管。纵管互相沟通,并在靠近横管处管腔膨大并互相连接形成终池。每一横管和其两侧的终池共同构成三联体。 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一页。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一页。(二)心肌 分布于心和靠近心的大血管壁上。 (一)心肌纤维的光镜结构特点 心肌纤维呈短柱状,有分支,并互相连接成网。单核且位于细胞的中央。连接处,细胞膜特化形成阶梯状的闰盘。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一页。心肌纤维的特点:1、肌原纤维的粗细不等、界限不很分明,肌原纤维间有极为丰富的线粒体以及横小管、肌浆网等。2、横小管较粗,位于Z线水平。3、肌浆网稀疏,纵小管不发达,终池少而小,多见横小管与一侧的终池紧贴形成二联体。4、闰盘的横位部分位于Z线水平,有中间连接和桥粒,使心肌纤维间的连接牢固;在闰盘的纵位部分存在缝隙连接,便于细胞间化学信息的交流和电冲动的传导,分别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整体的收缩和舒张同步化。第五十页,共六十一页。闰盘第五十一页,共六十一页。 (三)平滑肌 平滑肌纤维呈梭形,无横纹, 核位于中央。以粗细端相间成层排列。 第五十二页,共六十一页。平滑肌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美食广场租赁合同及商家入驻协议3篇
- 2025个人挂靠建筑公司承包合同实施细则8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体广告品牌曝光量提升合同4篇
- 2025绿化工程分包合同范本
- 2025房企合同管理和设计采购施工合同等规范管理培训大纲
- 2025大连市现行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合同示本
- 2025年度老旧小区电力线路改造承包电工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销售佣金合同(含客户信息保密协议)4篇
- 2025版新能源汽车停车场委托管理与充电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营采购合同3篇
- 三年级数学添括号去括号加减简便计算练习400道及答案
- 健康指南如何正确护理蚕豆病学会这些技巧保持身体健康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简便计算300题及答案
- 澳洲牛肉行业分析
- 老客户的开发与技巧课件
- 计算机江苏对口单招文化综合理论试卷
- 成人学士学位英语单词(史上全面)
- KAPPA-实施方法课件
- GB/T 13813-2023煤矿用金属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 GB/T 33084-2016大型合金结构钢锻件技术条件
- 航道整治课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