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千里寄相思教学设计备课人:赵亚玲千里寄相思从羁旅行役诗的三种主要意象出发备课人:初一语文赵亚玲【教学目标】1.通过预习,掌握文本资料中出现的新字生词,初步了解文本诗歌;2.从课内到课外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能够理解羁旅行役诗及诗歌意象的含义;3.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评,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诗歌中出现的各种意象;4.通过探究合作,学生能够逐步解析意象的特点;5.通过教师延伸和学生自主探究,浅谈古人作羁旅行役诗的背景;6.古今对比谈情感,动笔向这些寄托了古往今来无数华夏儿女无限相思的意象写下你的赞美之词。【教学重难点】1.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评,学生能够准确的找出诗歌中出现的各种意象;2.通过探究合作,
2、学生能够逐步解析意象的特点;3.古今对比谈情感,动笔向这些寄托了古往今来无数华夏儿女无限相思的意象写下你的赞美之词。【教学方法】1.朗读法2.讲授法3.自主学习法4.合作探究法5.口头表达法【课前准备】PPT、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话筒【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主题是“千里寄相思从羁旅行役诗的三种主要意象出发”。首先大家来看一首诗歌。二、快速齐答次北固山下我看到有不少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那我们大家就一起来背一下这首诗歌。学生背诵教师提问:听大家背完之后老师有问题想要问一下,请大家快速回答:1.此时诗人在哪个地方?学生回答:北固山下2.你从哪个字眼发现诗人停留
3、在北固山下的?学生答:次3.次的意思是停留、驻扎。那诗人的家在哪儿?学生答:洛阳教师:(1)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此时是在路上的状态,在古诗里,我们把这种在路上或者寄居他乡的状态称之为“羁旅”或者“行役”,因此这类诗歌被称之为“羁旅行役诗”。(2)羁旅(j l):羁是羁绊,旅是旅途;行役的意思是出行,旧时多指因为服兵役和公务出行。总的来说,连起来“羁旅”的意思就是客居他乡。(3)因此我们常常说zu客,有两种客法。一是客人,做客。接受别人或热情或冷漠的招待。二是作客,孤独的寄居他乡。教师:请问王湾此时是哪一种zu客?(4)羁旅行役诗通常会在题目里使用这些字眼“次、宿、泊、旅”。次北固山下就是一首典
4、型的羁旅行役诗。4.这首诗歌想要表达的情感是?学生答:思念家乡5.你是从诗歌的哪一联看出来作者在思念家乡?学生答:尾联 6.尾联当中的哪些事物让你印象深刻?学生答:乡书、大雁教师:在这首诗歌中作者就是将自己思乡的情感寄托在家信和大雁身上,我们把这种寄托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称之为“意象”。三、意象含义解析1.什么是意象呢?(它在学术上有一个比较复杂的解释)意象: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1)在这个概念里有两个关键词需要大家明白。第一个是“客观物象”,第二个是“创作主体的情感”。什么是“客观物象”呢?我们教室里的桌椅板凳都是物象,什么是主观情感呢?中国有句俗
5、语“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狗窝真心比金窝银窝好吗?不是的,那是什么原因致使我认为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呢?感情!因此中国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什么意思呢?直白点就是:我去看这个具体的事物啊,这个事物就会或多或少的沾染上我的情感。(2)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今天我心情好,看到落红满地,我会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些落下的花儿不是没有情感的,而是变成春泥来呵护来年的春花。我的情感是喜悦的,态度是乐观的。那如果我今天心情不好,我看到落红满地,我就会想到“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断香消有谁怜”,或者更狠一点想到“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
6、漫天飞花,又有谁来爱怜他们呢?更何况等到年华尽去,红颜衰老,花落了,人死了有可能都没人知道。多么凄惨!此时我的情感是悲伤的,态度是消极的。花都是落花,只是因为我的主观情绪的不同而造成了我对落花的感触的不同。在这里“落花”就不仅仅是一个飘零的物象,而是寄托了我的主观情感的物象,也就是“意象”。四、分析意象特点(1)知道了意象的概念,我们就要进入具体的诗歌去找一找诗歌中出现的意象。请大家拿上文本,下面我们要来朗读三组六首诗文。在朗读之前老师提一下朗读的要求。第一遍朗读要求:自由朗读,音量适中,不吼叫,不沉默;边读边勾画出这些诗歌中的意象,找出每组诗歌中的共同意象。教师提问:听到大家的声音都逐渐小了
7、下去,相信这是大家给我的暗示:已经朗读完毕。那么,请问第一组诗歌的意象有哪些? 学生回答:明月、烛、露;寒鸦、月教师提问:找的非常完整,说明你对意象理解的很透彻。请坐。请问第二组诗歌的意象有哪些?学生回答:大雁、花;秋雨、大雁教师总结:不仅能够找到意象,还能总结出情感,看来刚才的朗读你很用心。请坐。请问第三组诗歌的意象是什么? 学生回答:第五首:黄雀、长江、鱼书(教师补充:鱼书就是书信)第六首:秋风、家书(2)能够准确的找到意象,就离我们读懂诗歌更近一步了。带着情感,我们再读这些诗歌。并思考:作者通过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第二遍朗读要求:1.小声的自由朗读,边读边体会。2.用自己的语
8、言说说诗人笔下的景象。学生发言,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朗读和体会分享,我们会发现这些诗人都借用意象抒发了自己身在异乡的孤独与惆怅,表达了自己的思乡怀人之情。让我们再去一起读一下这些诗歌,这次让我们齐声朗读,慢慢地读,细细地品味,去体会诗人的情感。第三遍齐读要求:稍微放大声音齐读,不抢读,不回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3)读完诗歌我们发现,好像那轮能勾起诗人思乡之情的明月就在我们眼前,那阵能唤醒诗人思乡之意的雁鸣就在我们耳畔,那封诗人交给信差又拿回来再添笔的书信就在我们心中。这明月、大雁和书信就是羁旅行役诗中常用的三种意象。诗人往往借用他们来表达自己思乡怀人的情感。因此,羁旅行役诗也叫
9、作思乡怀人诗。第一组:明月特点:海上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夜征人尽望乡); 时圆时缺第二组:大雁特点:秋日往南飞(衡阳雁)归家的代表 鸿雁代指书信第三组:书信特点:写 寄(暗指有接收人思念的对象)教师提问:除了老师提供的诗歌文本,大家还能举出别的例子吗?学生回答: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意象:月亮)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意象:杨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花、子规、明月)水调歌头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qu),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q
10、ing)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教师补充:杜鹃,猿啼,浮云,梦,楼五、背景追析(1)这种思念家乡怀念亲人或者友人的情怀在某些特定的日子是特别强烈的,比如:中秋节、除夕、重阳、冬至(2)而这些思念家乡怀念亲人或者怀念友人的诗人他们所具有的共同状态是离家,或者与友人和亲人分别老师明确:离家(行走在路上的:宦游不归,官职升降,将士戍边;停留在一个地方的:闺怨,到他乡的)特别提醒:戍、戊、戌、戎、戒(戊戌变法)六、古今对比谈情感同样的,今天我们也有可能与家人分别,与朋友
11、离别,然而为什么我们缺失了古人的那种思乡怀人的情怀呢,我们似乎没有那么深沉的情感去表达,也没有那么遥远的距离去见证,大家能不能试着去分析一下原因。同学回答。(交通方便、手机微信、现代化速度等)七、动笔写一写尽管在现在我们将情感的一角掩藏,但是在我们需要表达的时候,想要抒发的时候,渴望倾诉的时候,那轮明月,那行大雁,那封写在心里但还没来得及寄出去的书信,就悄悄的从几千年的华夏文化中走了出来,带着我们隐秘的情思,诉诸笔端,发于唇间。因此,请同学们拿起你们手中的笔,动笔向这些寄托了古往今来无数华夏儿女无限相思的意象写下你的赞美之词吧,或者借这些意象表达你对某人某地的思念之情。十分钟的时间,然后分享。
12、八、总结感谢同学们的分享,你们优美的言辞,深情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我。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我们收获了在思乡怀人诗中三种主要的意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欧阳修也曾经说过:“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因为人有情,因此风月才染情。老师希望在人生的长河中大家做生命的有情人,在日常的繁杂中做生活的有心人。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千古咏月思人的词,涤荡我们内心的繁芜,为思念留下一片净土,为孤独的自我撑起一片天空。九、板书设计千里寄相思从羁旅行役诗的三种主要意象出发思乡怀人明月时圆时缺、天涯共此时大雁南飞(衡阳雁)书信对象(写寄)千里寄相思从羁旅行役诗的三种主要意象出发编辑/赵亚玲
13、= 1 * GB3 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 2 * GB3 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 = 3 * GB3 竟夕:终夜,通宵,即一整夜。 = 4 * GB3 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 = 5 * GB3 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1-1望月怀远 = 1 * GB3 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 = 2 * GB3 ,竟夕 = 3 * GB3 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 4 * GB3 不堪(kn)盈手 = 5 * GB3 赠,还寝(qn)梦佳期。送 魏 二唐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采桑子宋吕本中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1-2客晓唐家受宏千里作远客,五更思故乡。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霜。2-1人日思归隋(su)薛(xu)道衡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2-2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纺织品的自动化检验设备考核试卷
- 外汇市场流动性分析考核试卷
- 纺织电气自动化控制原理考核试卷
-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提升考核试卷
- 木材结构优化设计与力学性能考核试卷
- 皮装饰制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染料进出口贸易分析与市场前景考核试卷
- 供应链数字双胞胎实现端到端可视化考核试卷
- 西南石油大学《数据挖掘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无锡太湖学院《医学检验基本技术与仪器设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钢筋优化技术创效手册(2022年)
- 美丽的西双版纳课件
- 调到新单位的简短发言8篇
- (2024年)初中七年级历史学习心得交流
- 员工心理健康与调适课件
- 学校心肺复苏
- 充电桩采购安装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电动牙刷替换头市场调研报告
- 化学合成反应中的选择性控制
- 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 整体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