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单元练习(提升卷)解析版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单元练习(提升卷)解析版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单元练习(提升卷)解析版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单元练习(提升卷)解析版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单元练习(提升卷)解析版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单元检测(提升卷)一、单选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35题*2分=70分)乌鲁木齐河发源于天山主脉某冰川,某河段因河流下切侵蚀山前冲积扇从而在河流东西两岸发育了多级河流阶地。下图示意该河段地质构造剖面及阶地分布。读图,完成1-3题。1该段乌鲁木齐河谷为()A背斜谷B向斜谷C断层谷D冰川谷2与阶地T2相比,阶地T4()形成年代更晚形成时地壳稳定时间更长地表沟壑更多形成时地壳抬升时间更长ABCD3T5、T7处阶地面上的黄土或黄土状沉积物可能来自于()A基岩风化B山地崩塌C流水沉积D风力堆积【答案】1A 2C 3D【解析】1河谷所在地岩层向上凸,由此可判断背斜,A正确,B

2、错误。断层处易出现泉水,C错误;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受外力侵蚀而成为河谷,与冰川作用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2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图示显示T4级别高,形成时间较早,错误;T4比T2更宽阔,说明T4形成后,地壳稳定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经历下一次抬升,T2窄说明形成后没多久就经历地壳的下一次抬升,正确;T4形成后,地壳稳定了很长一段时间,受外力作用时间长,与T2相比地表沟壑多,正确;形成时地壳抬升时间长短决定阶地高低,图示中T

3、4比T2阶地抬升低一些,说明抬升时间短,错误。故选C。3黄土或黄土状沉积物主要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风力堆积作用形成,D正确;基岩和黄土无关,A错误;山地崩塌中除了黄土外应该还有大量砾石等其他岩石,B错误;流水沉积主要是砾石和粉砂,黄土占一小部分,C错误。故选D。【点睛】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水流的侧蚀加宽了河道使得流速变慢,河流携带的沉积物就在河床发生沉积,在水底堆积满一层沉积物。后来由于气候变化、地壳抬升或者侵蚀基准面下降等因素使得水流的下切侵蚀力剧增,这层堆积物被水流切开形成阶地坡。水流继续往下侵蚀,两侧的堆积物就完全露出水面,高过洪水位,形成阶地面。然后河流继续重复侧蚀、堆积、下切侵蚀等过程

4、,形成下一个阶地。地壳抬升使得该地区河流海拔突然升高,在侵蚀基准面没变的情况下,水流的下切侵蚀力就会剧增,导致阶地面露出、阶地坡形成。之后地壳间歇性地抬升,河流继续侵蚀堆积过程,就出现多级阶地。(2021河北高考真题)下图为我国某盆地油藏地质剖面示意图。其中F1F4为断层。在多次区域性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大型燃料油藏受到构造甲、乙、丙的破坏,使石油组分大量散失。据此完成4-5题。4形成构造甲、乙、丙的局部地质作用是()A水平挤压B水平拉张C垂向挤压D垂向拉张5构造甲、乙、丙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的根本原因是()AF1F4疏导性能好BF1F4延伸到地表C石油埋藏层位较浅DF1F4断至含油层【答案】

5、4B 5A【解析】4图中构造甲、乙、丙位于水平挤压形成的背斜顶部,背斜顶部在变形过程中主要受到拉张力,使得出现多个断层,乙地块出现了断裂陷落,因此形成这些构造的局部地质作用应为水平拉张,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5读图可知,F1F4断层中,中间两个断层延伸至含油层,两侧没有延伸至含油层,这些断层直接或间接导致油气分子散失,这是因此F1F4等断层的疏导性能好,A符合题意,排除D;读图可知,F1F4并没有都延伸到地表,B错误;如果上覆岩层疏导性不好,即使石油埋藏层位较浅,石油也难以有散失通道,不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排除C。故选A。【点睛】第2小题注意抓住根本原因,石油组分之所以能大量散失

6、,主要是断层断至含油层,内部石油受强大压力的作用,沿断层散失,即便断层没有延伸至地表,石油组分也可以沿断层散失至其他岩层裂隙。(2018天津高考真题)读图文材料,回答6-7题。6依据如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的差异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7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间歇性抬升B持续性抬升C间歇性沉降D持续性沉降【答案】6D 7A【分析】本题组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及综合应用。通过图例读出地貌岩石的差异,图示显示出河流阶地的特征和组成物的不同,推知河流阶地是地壳间歇性抬升形成的,根据地貌形态结合所学分析出图示地

7、貌的形成过程是解答关键。6甲、乙、丙位于同一河谷地带,降水量、地质构造相同,植被覆盖率影响不到基本地貌,ABC错,图中显示,三地地貌形成的基岩不同,石灰岩、页岩、砂岩岩石坚硬程度不同,受侵蚀程度不同,页岩、砂岩属于沉积岩,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石灰岩易溶于水,形成喀斯特地貌。选D。7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的两个古河床沉积物显示乙地为河流阶地中的堆积阶地,沉积物高度不同、形成时期不同,显示其形成不是连续性的,排除BD。结合图示,该地貌是由于地壳间歇性抬升,河床裸露接受沉积形成的。(2020天津高考真题)下图所示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读图文材料,完成8-9题。8形成图中所示地

8、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A变质岩、水平裂隙、流水侵蚀B沉积岩、水平裂隙、风力侵蚀C岩浆岩、垂直裂隙、风力侵蚀D沉积岩、垂直裂隙、流水侵蚀9导致图中所示景观岩层出露地表的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A垂直抬升B水平拉张C水平挤压D岩浆喷发【答案】8D 9A【解析】8此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图中岩层层理结构明显,应该是沉积岩,AC错误。图中岩层多次出现坡度较大的陡崖,应该是垂直裂隙发育,岩石被侵蚀形成,该地区位于粤北山区,属于湿润地区,风力侵蚀较弱,以流水侵蚀为主,D正确,B错误。故选D。9.图中岩石为沉积岩,最初形成于低地,形成沉积岩后,受地球构造运动的影响,间歇性的垂直

9、抬升作用使得本区的地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垂直抬升,A正确。水平拉张会导致裂谷出现,水平挤压会导致岩层弯曲出现褶皱山脉,岩浆喷发形成火山地貌,此地貌景观不是裂谷、褶皱山、火山,BCD错误。故选A。【点睛】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下图是北半球某段河流河道形态和断面图,虚线表示河流主航道中心线。读图完成10-11题。10据图中信息判断、河段河流的流向及流速差异,说法正确的是()A河段大致从北向南流,河道a、d侧流速快于对岸

10、B河段大致从南向北流,河道a、d侧流速快于对岸C河段大致从西北向东南流,河道f侧流速慢于对岸D河段大致从东南向西北流,河道e侧流速快于对岸11沙坡是河床底部微地貌,它是流水搬运、堆积作用的结果。读河段河床底部的沙坡地貌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I.泥沙在缓坡侧被搬运,陡坡侧堆积II.泥沙在陡坡侧被搬运,缓坡侧堆积III.河道处河段断面形态的成因主要是河道弯曲IV.河道处河段断面形态的成因主要是受地转偏向力影响AI、IIIBII、IIICI、IVDII、IV【答案】10B 11A【解析】10首先该图要通过直流处的侵蚀和堆积情况判断河流流向,图示为北半球,ef段为直流段,表现为f岸侵蚀,e岸堆积,说

11、明f为右岸,e为左岸,河流整体自西向东流。故根据指向标,-河段大致从南向北流,河道a、d位于河流的凹岸,侧流速快于对岸,A错误,B正确;根据指向标,-河段大致从西北向东南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道f侧流速快于对岸,CD错误。故选B。11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河流自流向,故可判断缓坡为迎水一侧,陡坡为背水一侧。迎水面的一坡较缓,水流不断搬运沙坡迎水面一坡的沙粒,在背水面一坡堆积下来,沙坡便不断向下游移动。可以借助我国西北地区的流动沙丘的知识,推测沙坡在缓坡一侧被侵蚀,在陡坡一侧沉积,I正确,II错误;河道处位于河流曲流段,河段断面形态的成因主要是因为河道弯曲,受到离心力的影响,故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12、而不是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故III正确,IV错误。故选A。【点睛】在河流的直流段,判断侵蚀和堆积岸要用地转偏向力进行判断;但在曲流段,主要是受惯性离心力的影响,造成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与地转偏向力无关。2021年全国甲卷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下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12题。11判断图示珊瑚礁的发育阶段依次是A B C D13图中所示阶段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可能A先升后降 B先降后升 C持续上升 D持续下降【答案】12C 13A【解析】12C 珊瑚环礁的形成过程:首先

13、,在岛屿(尤其是火山岛屿)沿岸形成环绕海岸并与岛屿相连的岸礁;第二阶段,岛屿略微下沉,珊瑚则与沉降速率保持同步向上生长,由于外缘海况条件好,珊瑚礁增长快于内侧,结果珊瑚礁与海岸分开,中间隔以澙湖,形成堡礁;第三阶段,岛屿全部沉降入海,珊瑚仍向上生长,形成环绕澙湖的环礁。读图观察可看出是海底火山喷发出露海面,形成火山岛;是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在浅海岸边沉积形成岸礁;是海平面下降,继续接受沉积,形成堡礁;继续接受沉积,珊瑚礁变厚。ABD错误,C正确。故选C。13A 珊瑚礁与地壳运动有关,正常情况下,珊瑚礁形成于距海面25m以内的海域,高出海面者是地壳上升或海平面下降的反应,反之,标志着海平面上升

14、。图首先是海平面上升,岛屿(地壳)下降,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在海面以下25m以内的浅海岸边沉积;之后海平面下降,珊瑚礁出露海面。BCD错误,A正确。故选A。鸭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中西部,该地区的湖相沉积物在地质作用下形成雅丹地貌。近年来,由于季节性洪水及人类活动等原因,鸭湖地区形成了“水上雅丹”景观。下左图为该地地貌景观图,下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代表不同岩石类型。据此,完成14-15题。14组成“水上雅丹”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ABCD15鸭湖“水上雅丹”的形成过程是()A沉积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湖水增多水上雅丹B地壳抬升风化、侵蚀沉积作用湖水增多水上雅丹C沉积作用湖水增多地壳抬

15、升风化、侵蚀水上雅丹D地壳抬升风化、侵蚀湖水增多沉积作用水上雅丹【答案】14B 15A【解析】14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雅丹地貌是湖相沉积物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可知构成水上雅丹地貌的岩石属于沉积岩。根据图中沉积物可知,为沉积岩,B正确。由岩浆形成,属于岩浆岩,AC错。应为变质岩,D错。故选B。15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雅丹地貌是湖相沉积物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因此首先是流水沉积形成沉积岩;后由于地壳抬升,湖相沉积岩出露于地面,在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雅丹地貌;近年来湖水量增加,湖水汇入形成水上雅丹,演化顺序为流水沉积-地壳抬升-风化侵蚀-湖水增多汇入-水上雅丹,A正确,BCD错。故选A。【点睛】雅丹地貌

16、是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天然堤位于河漫滩上,是由多次洪水不断堆积形成的,洪水期河水溢出河道,流速减小、挟沙能力降低,大量泥沙在河床两侧堆积形成的沿河分布的长堤。读天然堤示意图,完成16-18题。16.推断下列河段容易出现天然堤的是( )A.黄河中游B.黄河下游C.长江上游D.长江三角洲17.推断河流的哪个部位天然堤更易发育( )A.凸岸B.凹岸C.出山口D.入海口18.下列关于天然堤沉积物颗粒大小及剖面形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外侧任一层沉积物越靠近河床颗

17、粒越细B.天然堤剖面形态内侧陡,外侧缓C.水平方向上同层沉积物有分选性 D.垂直方向上沉积物具有层理结构【答案】16B 17A 18A【解析】16结合材料可知天然堤应地势平坦,流速小,泥沙大量沉积的河流下游地区的河漫滩附近的河床两侧。长江上游和黄河中游地区落差较大,河流流速快,不易形成天然堤;长江三角洲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地貌,不易形成河漫滩;因此黄河下游地区最容易出现天然堤,B选项正确。17根据题干材料中天然堤的定义可知河流凸岸在河流洪水期流速要慢于河流凹岸,洪水在凹岸更容易溢出河道,进而在凹岸地区泥沙沉积量大于凸岸;在河流的凹岸天然堤发育较好,在凸岸天然堤与边滩相连。A排除

18、,B正确。河流出山口一般形成山麓冲积扇,河流入海口会形成河口三角洲,CD排除。故选B。18天然堤沉积物的外侧受河床摩擦力和颗粒重力作用影响,越靠近河床流速慢,颗粒物大的先沉积,A说法错误。受河床摩擦力影响,距河床越近河流流速越快,因此朝向河床的一坡较陡,而背向河床的一坡较缓,B说法正确。在天然堤水平方向上受河流流速影响,越往下游,河流流速越慢,颗粒物越来越细,因此同层沉积物具有分选性,C说法正确。天然堤垂直方向上沉积物主要受重力分选,从而使得沉积物具有层理结构,D说法正确。因此A符合题意。黄河小浪底水库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自2000年小浪底水库投入运营以来,长期保持低含沙水流下泄

19、刷深黄河河槽,但下切速率在逐渐减弱。尽管黄河主槽持续加深,但“地上悬河”这一不利形态依然存在,下图示意小浪底下游黄河干流某处横剖面的高程变化。据此完成19-21题。19图示剖面所在河段最有可能()A河流落差较大B两岸岩性坚硬C地处弯道顶端D洪泛风险较低20自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黄河下游河道下切速率逐渐减弱,可能是由于()A流量趋于平缓B冬季下泄水量减小C河床底质粗化D流域水土流失严重21尽管主槽深度变化较大,但“地土悬河”这一不利形态依然存在,反映出()A滩槽水沙交换困难B滩槽高程相差悬殊C输沙总量不断增加D滩涂泥沙黏性较强【答案】19C 20C 21A【解析】19由图可知,该剖面以下切加深为

20、主。但该地位于黄河下游,地处平原,地势平坦,河流落差较小,A错误;黄河下游两岸主要是黄河泥沙形成的沉积物,性质疏松,B错误;黄河东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主槽右偏,但图示断面最深处靠近河流左侧,推测其处于弯道顶端,左侧(北岸)是凹岸,弯道处水流不畅,容易洪水泛滥。C正确,D错误。故选C。20由于持续冲刷,黄河河底的小颗粒物质几乎侵蚀殆尽,残留的大颗粒物质难以被冲走,因此下切速率逐渐减弱。ABD错误,C选项正确。故选C。21据图可知,滩槽高程相差并不大,B选项错误;小浪底建成后,下泄的径流量、含沙量都有所减少,C选项错误;滩涂泥沙性质疏松,黏性较弱,D选项错误;由于主槽深度加深,径流主流被约束,更

21、难以冲走滩涂上积累的泥沙,即滩槽水沙交换困难,A选项正确。故选A。【点睛】黄河调水调沙指利用黄河上的水库对水和沙进行调节,力求以最少的水量输送最多的泥沙,从而减轻下游河道淤积,甚至达到冲刷的效果,使黄河下游河床不再抬高。调水调沙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水库的大量泄水,以较大的流量集中下泄,形成人造洪峰,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能力。2020全国卷改编题目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较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6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读图,

22、回答22-24题。22.推测尖顶山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A岩浆喷出冷却凝固流水侵蚀B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抬升C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D变质作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23.内力作用停止后的若干年内,平顶山( )A高度升高,面积变大B高度降低,面积变小C高度升高,面积变小D高度降低,面积变大24.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是( )A台地、平顶山、尖顶山B尖顶山、台地、平顶山C尖顶山、平顶山、台地D台地、尖顶山、平顶山【答案】22A 23B 24C【解析】22.根据材料可知,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岩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台地)。台地经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平顶山和尖顶山。

23、故选A。23 由材料可知,岩浆喷出冷凝形成平坦的玄武岩地形单元,在海拨 500 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拨 700 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项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说明内力作用停止后,最初的台地不断被流水侵蚀、切割,变成平顶山,平顶山继续被外力作用慢蚀,交成了尖顶山,故平项山的面积会变小;内力作用停止后,平顶山受外力作用侵蚀,高度应降低。故选B24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后形成玄武岩台地,台地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成为山体;后期喷出的岩浆冷凝形成新的玄武岩台地,但后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的山体,故新的 台地上保留了较早形成的山体;再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

24、时间比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更早,故选C。 二、综合题(30分)25(2022湖北武汉情智学校高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巴塔哥尼亚冰原之上的雪山大都由花岗岩组成,山体垂直方向的节理(岩石裂隙)发育。雪山多呈塔状,山峰的崖壁近乎垂直,如一根根针锥插在山上,尖峭挺立。其中位于人烟罕至的菲茨罗伊山峰,因其常年笼罩在“云雾”之中,是世界上最难攀登的山峰(海拔3359米,相对高度1951米)而成为无数登山爱好者、攀岩者的圣地。近年来,巴塔哥尼亚地区因其独特的塔状尖峰和冰原景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图甲示意巴塔哥尼亚冰原和菲茨罗伊峰位置,图乙示意菲茨罗伊山峰景观和岩石节理结构。运用内、

25、外力作用的原理,说明巴塔哥尼亚雪山塔状尖峰形成的过程。【答案】地壳运动,板块挤压,山脉隆起,山体岩石破裂,产生裂隙(节理);山峰经风化,冰川侵蚀,山体逐渐形成角峰;该区域的山体垂直裂隙(节理)发育明显,节理(裂隙)两侧岩石易被侵蚀而剥落,渐渐形成塔状尖峰。【分析】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原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详解】运用内力作用,主要从板块位置及岩性特征分析,该地地处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挤压边界,岩层破碎,岩浆易侵入形成花岗岩;受到板块挤压,地壳抬升,隆起形成高原、花岗岩山地;岩石受到内力作用,山体岩石破裂,产

26、生垂直节理。外力作用的原理主要从外力作用的过程说明,山地海拔较高,有冰川分布,山峰岩体经风化、冰川侵蚀,山体逐渐形成角峰;该区域的山体垂直节理发育明显,节理两侧岩石易被风化、侵蚀而剥落,逐渐形成塔状尖峰。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图。材料二:牛轭湖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一般为淡水湖,湖形多呈弯月形,湖面水域开阔,湖周经济发达,文化历史遗迹丰厚,旅游价值较高。(1)简析长江三角洲海岸线的演变特点。(2)简述长江中下游中原上牛轭湖的形成过程。【答案】(1)海岸线逐渐向海洋推进;北岸推进速度比南岸快。(2)平原地区的河流,河水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

27、之不断地发展;河曲愈来愈弯,出现曲流颈;洪水期,曲流颈被冲开,河流裁弯取直,河水从裁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来弯曲的河道废弃,形成牛轭湖。【分析】本大题以“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图和牛轭湖”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海岸线的演变特点、牛轭湖的形成过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1)通过读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图,对比图中距今20003000年海岸线和现代海岸线可知:海岸线逐渐向海洋推进,北岸为堆积岸导致北岸推进速度比南岸快。(2)平原地区的河流,由于地势平坦,水流速度慢,河流侧蚀作用强,河水冲刷与侵蚀河岸,使得河流弯曲形成河曲;随之河流的不断发展,河曲愈来愈弯曲,出现曲流颈;在洪水期,曲流颈阻挡了水流,由于雨水量增大,河流裁弯取直,使得曲流颈被冲开,河水从裁弯取直的部位流走,而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