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915e7c72bab4da36fd2a4dd098a99b1/e915e7c72bab4da36fd2a4dd098a99b11.gif)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915e7c72bab4da36fd2a4dd098a99b1/e915e7c72bab4da36fd2a4dd098a99b12.gif)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915e7c72bab4da36fd2a4dd098a99b1/e915e7c72bab4da36fd2a4dd098a99b13.gif)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915e7c72bab4da36fd2a4dd098a99b1/e915e7c72bab4da36fd2a4dd098a99b14.gif)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915e7c72bab4da36fd2a4dd098a99b1/e915e7c72bab4da36fd2a4dd098a99b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2 2 2 2 2 2 2 2 52 2 3 42 4 一.空气.氧气的性质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不能用木炭、硫粉代替红磷做上述实验,原因是木 炭、硫粉燃烧产生的分别是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内气体压强 没有明显变化,谁不能进入集气瓶中,不能很好地测出氧气的体积。 实验现象: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 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最后水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 15。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 1/5 体积的原因可能是: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 夹。若测得水面上升大于 1/5 体积的原因可能是:点燃红磷后,没
2、有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幷盖紧瓶盖,实验前止水夹没夹紧, 气体膨胀从导管逸出。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 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 78% 、氧气为 21%(氮气比氧气 约为 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 0.94%、二氧化碳为 0.03% 、其它气体 和杂质为 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 SO 、CO、NO ,SO 、CO、NO 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
3、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 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5.、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黑色)C 和 O 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淡黄色)S 和 O 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O 。(紫红色或白色)P 和 O 反应的现象是:冒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P O ),放出热量(用于发令枪)(银白色)Mg 和 O 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用于照明弹等)(银白色)Fe 和 O 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
4、体 Fe O ,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高温熔化物落下来炸裂瓶 底。 H 燃烧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CO 燃烧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CH 燃烧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二分子、原子、元素6、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12 2 2 2 2 2分子的特点: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 率越快;分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物质三态的改变是分子间隔变化的结果,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 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7、原
5、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原子间隔越大。水银温度计遇热汞柱升高,就是因为 温度升高时汞原子间间隔变大,汞的体积变大。例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保持 CO 化学性质的最小粒 子是 CO 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在电解水这一变 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 的三种粒子是: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荷)。 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有一种氢原子无中子)。 某原子的相对原
6、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 原子质量的 1/12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 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一般不写。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 性(即电中性)。8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 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也可能由原子构成的。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 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组成物质的种类不同,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
7、类不同。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 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 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 气体、硅和碳、磷、硫。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 H 、O 、N 、Cl 等,一些氧化物, 如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如 NaCl。(金属元素 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即一种元素
8、和另一种元素的本 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类别的也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 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 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22 3 42 2 2 2 2 2 3 22 4 2 22 2 22 22 2 22 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 Ne、HF、H O、NH 、CH 。 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10、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 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小结:在
9、化学反应中:五个一定不变的是: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元素的种类 和元素的质量 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两个一定改变的是: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一个可能改变的是 分子的数目 物质的状态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表示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三、气体的实验室制取11、(固-固加热装置):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氯酸钾加 热制 O 的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装置):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 用制 CO 的发生装置。12、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 气小且不与空气
10、中的物质反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 难或不溶于水且不与水 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CO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O 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也可以用排水集 气法收集; CO、N 、(N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13、实验室制 O 的方法是: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 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化学方程式: eq oac(,1)2KClO3MnO22KClO +3O 2KMnO4K MnO +MnO +O MnO2H O 2H O+O 用第一种方法制取气体: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 破裂)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排水法收集完
11、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炸 裂)用第二种药品制取时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未进入 导管,堵塞导管。)用第二种方法制取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导气管伸的不能 过长工业上制制 O 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变化)原理:利用 N 、O 的沸点不同,N 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 蓝色钢瓶中)。32 + 2 22 32 32 214、实验室制取 CO 气体(1) 药品:石灰石和稀盐酸或大理石和稀盐酸(不用碳酸钙,因为碳酸钙与盐酸反 应太剧烈,不容易收集;不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混在 二氧化碳里,使二氧化碳不纯)_(
12、2) 反应原理:CaCO3+2HCl CaCl2 H2O+CO2(3) 发生装置:固+液 不加热型(4)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5) 检验: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是 二氧化碳;四、水15、电解水:正氧(气);负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2:1 氢气和氧 气质量比=1:8电解水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分。水的组成的正确表述:(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水由水分子 构成;(3)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都讲个数)16、水的净化:某些乡村,利用明矾溶于水
13、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 (1)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没有蒸馏) (2)净化水的方法:蒸馏、吸附、过滤、沉淀四种,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 蒸馏、吸附、过滤、沉淀17、硬水和软水(1)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2)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3)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向盛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浮渣少, 泡沫多是软水;浮渣多,泡沫少是硬水把适量水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有固体剩余物是硬水,没有纯水。 (4) 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煮沸法;蒸馏法(过滤和吸附不能降低水的硬度)离子交换法(5) 蒸馏:获取纯净水的
14、一种方法。注意: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圆底烧瓶 中加入沸石,防止暴沸。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8、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在 一定条件下能变成固体,二氧化碳固体叫干冰(2)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 生成的碳酸(CO +H O H CO ),碳酸不稳定, 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H CO CO +H O)42 2 2 3 2 点 燃2 2 33 42 2 2能和石灰水反应:CO +Ca(OH)H O + CaCO 能和碳反应:CO +C (3)二氧化碳的用途高温2CO用途 :灭火 气体
15、肥料 制汽水等饮料 干冰作制冷剂、人工降雨 化工原料 对应的性质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在叶绿素作用下,二氧化 碳和水反应生成有机物,放出氧气 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干冰升华 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 与一些物质反应生成化肥(4)、二氧化碳对人类不利的一面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时,人便神志不清, 最后缺氧而死亡。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温室效应的可能后果: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 淹没沿海城市;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原因: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人和动植物的呼吸;森林火灾;怎样控制温室: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和利用 太阳能、风能、地热新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五)、CO 的性质:可燃性:2COO 2CO2还原性:3CO+Fe O高温2 Fe+3CO24CO+Fe O高温3Fe+4COCO+CuO高温Cu+COCO 有毒性,原因是 CO 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身体缺氧气,新陈 代谢停止,最后死亡。煤燃烧要注意通风,防止 CO 中毒;一氧化碳的用途作燃料,水煤气的主要成分(H 和 CO)冶炼金属 用于炼铁(利用 CO 的还原性)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环保科技广告合作开发合同
- 2025年度教育培训机构课程研发与授权合同
- 2025年燃气安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家具行业环保认证服务合同范本-@-3
- 2025年度房地产股权代持合同模板
- 2024Q2中国手机地图市场监测报告
- 2025年度宠物家庭寄养与宠物看护合同
- 2025年度房地产项目风险评估与咨询合同-@-1
- 2024-2030年中国儿童泳衣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出国留学申请书怎么
- 社区获得性肺炎教学查房
- 现金盘点表完整版
- 病例展示(皮肤科)
- GB/T 39750-2021光伏发电系统直流电弧保护技术要求
-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
- 糖尿病运动指导课件
- 完整版金属学与热处理课件
- T∕CSTM 00640-2022 烤炉用耐高温粉末涂料
- 304不锈钢管材质证明书
- 民用机场不停航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 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教学平台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