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文献概述课件_第1页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文献概述课件_第2页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文献概述课件_第3页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文献概述课件_第4页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文献概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文献概述山东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导 张灿玾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原系东汉末年,南阳大医张仲景(名机)先生伤寒杂病论一书之流传遗本。仲景先生原著问世不久,因逢乱世,遂遭散佚,经汉、晋间人王叔和重整,再度问世,其后几经传抄,遂成多种传本。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众传本之一种也。今存为宋臣林亿、高保衡等校定本。该书自问世以来,甚得医家青睐,后世奉之为医学经典,犹业医必读之书,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八百余年,不仅不失其历史文献地位,而且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对中医学术的继承和发展,开创了全新的道路。 本文仅就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文献方面的几个问题,加以概述。 一、成书背景 仲景先生,后汉书无传,据其伤

2、寒杂病论序及诸多野史杂记中有关史料,知其生当汉末,正值汉祚颓倾、战乱频仍、疫病流行之时。仲景先生深感不幸,遂有是作。其成书背景,大致有以下几方面,与之相关。l、时代背景。东汉末年,当桓、灵二帝时,帝祚已衰,宦官专权,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疫病流行。后汉书中多有记载。又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中亦云:“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此文足可说明在南阳地区疫病流行,对人民健康造成的伤害是何等严重。总之,在张仲景生活的数十年间,正值黄巾起义,诸侯割据,战争频仍,疫病流行之时,造成了人民生活难以保障,生命受到威胁的政治经济危机。此时,在医药卫生方面,一者如“居世

3、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患及祸至,而方震慄,降志屈节,钦望巫祝”,或“委付凡医,恣其所措。一者如仲景先生,“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爱人知人、爱身知己”的献身精神,促成了医学发展。这正是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严重危机之际,也是医药学术发展的大好机遇。仲景先生正是在这样历史条件下,把临床医学推向了一个空前的高度。2、医学文献。据汉书艺文志方技类著录医学文献,医经类7家216卷,经方类11家274卷,房中类8家186卷(实为191卷),神仙类10家205卷(实为20l卷)。合计凡36家868

4、卷(实为862卷)。说明汉代之医学,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理论方面,己具有完整的体系,在学术方面,亦具有系统的学说。就以今日存世之黄帝内经为例,其中有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等学说,为后世医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难经、本草经等经典著作,亦均在此间问世。仲景先生,正是在此基础上,继承了前人之学,又加之个人的实践,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医学术。这在今存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均有所体现。说明仲景之学,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3、学有师承。太平御览卷七二二方术部三:“何颙别传曰:同郡张仲景,总角造颙,谓曰,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卒如其言。颙先识独觉,言无虚发

5、。”又伤寒论林亿等序云:“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精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详何颙,后汉书有传,曾与王允等谋董卓,以它事,为卓所系,忧愤而卒。事当在汉献帝初年间,颙长于仲景,故其别传所记,应为信史,据上述诸记,则仲景师从同郡张伯祖,当无疑。由于仲景识用精微,必能尽得其师传,故时人以为过其师。 二、学术贡献 仲景先生之所以被后世誉为医中之圣,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亦被后学奉为医学经典,要在仲景先生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概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l、中医临床医学文献的

6、奠基之作。在仲景著作之前,就今日所知古代医学文献,虽有不少关于论述病证及方药者,如素问、灵枢论病诸篇,出土医学文献如长沙马王堆汉墓五十二病方及武威汉代医简等,但均不足以称为较为系统、完整的临床医学文献。而今存仲景先生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就科别而言,已有外感病(伤寒)一大类,各科杂病一大类。在各科杂病类中之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虽有详略之不等,但已基本上具有科别之雏形,尤以内、妇两科,更趋完善。就其内容而论,各科均以病名或证名为题,记述其病因、病机、病形、诊法、治则、方药等,虽有繁简之别,但己具有临床诊疗学之主要内容。特别是以病名与证名并列为题名的构架,和以辨其病、脉、形、证而治之的方法,

7、体现了中医临床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后世医家临床文献,大都遵而行之,良有以也。 2、继承发展中医学术。据今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全部内容来看,它不仅继承了此前医学典籍的理论与经验,而且通过临床验证,又对传统医学理论有所发展。如伤寒论之“三阴三阳”学说,乃是在黄帝内经三阴三阳与脏腑、经络相结合的基础上,又与伤寒病演变过程中的病候相结合,使“三阴三阳学说,既有脏腑、经络的生理基础,又有伤寒病变的病理基础,极大地发展和丰富了“三阴三阳”学说的内容。又如伤寒论三阴三阳病理演变问题,伤寒论中,既沿袭了素问热论热病传变程序,提出了“传经”、“再经”及“过经”等新的概念,又在具体条文中论述了伤寒病传变的实际情况,如诸

8、多病变日数的不确定性描述,即属乎此。从而说明仲景先生对伤寒、热病的病程演变,既认定其具有一定的程序性与规律性,但绝非病程演变的固定模式。此正仲景先生于继承中加以发展之高明所在。5、创建了临床学科的学术体系。从今存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之体例可见,伤寒病是以三阴三阳病为题名,以具体证候为条目,结合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辨证法则,确立治法,遣方用药,形成了一套理、法、方、药相互联结的诊疗体系。也为伤寒病学奠定了一个比较完整和系统的学术体系。为后世外感病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对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亦有重大影响。金匮要略则是以病名与证名并用的形式为题名,以具体证候为条目,结合病变定位及阴阳、

9、表里、寒热、虚实的辨证法则,确立治法、遣方用药的一整套理、法、方药相互联结的诊疗体系,亦为临床各科奠定了一个较为完整与系统的学术体系。为后世各科杂病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对后世内、外、妇、儿等学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总之,该书的学术体系,对后世临床学科的贡献和影响,是十分重大和深远的。6、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全部内容来看,它的学术价值不仅在于其所具载的一批直至今日仍为临床常用的经典医方,而重要的是它乃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典医著,它不仪足继承了黄帝内经以来中医传统理论,而更重要的是它把中医理论结合到临床实践中去,使理论成为现实,使实践有所指导,并在实践运用中有所

10、发展。如伤寒论伤寒例一篇,对外感热病,曾提及多种概念,若伤寒、温疫、温病、时行寒疫等,在病因方面,除提及“非其时而有其气”外,又有所谓“毒气”、“寒毒”、“异气、“疫气等,凡此种种,乃指有别于六淫之邪的一种能致人于病的异物。从病因方面,较之黄帝内经六淫学说,在认识上更为深化,这也是通过医疗实践对病因学说的新发展。至于内、难等经典中提出的诸多理论,在伤寒、金匮论述疾病之篇章中,均有充分的体现。故该书诚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三、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启示片语。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乃业医者必读之书,但由于其学之博大精深,故绝非浅尝辄止者所能知。若学无门径,亦难登堂入室。根据我个人数十年学习所得,聊陈治此道之体会一二。 1、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构建了仲景学术的完整体系。此在前文已曾言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本是仲景先生伤寒杂病论一书,后因多种原因,遂分为二。若据敦煌卷子本南朝时梁人陶弘景撰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己云“张机撰伤寒论”之义,亦或在南北朝时期,已有此分化之本。而后世遂有伤寒与金匮分治之学。但就其学术思想的完整性而论,则二者必须兼治,方得其全璧。另方面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