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及反思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及反思1【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1)识“炕、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2.过程和方法目标:(1)能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2)能够利用导读解决疑难,培养略读课文的阅读方法。(3)能够运用写作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并从中获得感悟。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重难点】1.能通过阅读捕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解决疑难。2.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预设

2、流程】一、导入课文师:滋养我们黄种人的土地是肥沃的,这片土地孕育了一代代勤劳朴素的中国农民。今天我们将跟随记者梁衡走访一位晋西北的农民,在课文青山不老中了解他的故事。(板书课题)二、自读课文,提出质疑,初谈老人印象1.自读课文师:1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2把你认为比较难理解词句多读几遍。2.再读课文,初谈印象师:青山是不会老的,但养育青山的人是会老的。文中作者所要拜访的就是一位老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答案。(画出描写老人的词句)生:瘦小、让人同情、敬佩、伟大3、深入课文,重识老人师:老人果真如同学们刚刚所说的那样吗?让我们走近老人,拜访这位

3、护林使者。(一)感受老人人生的酸楚师:谁来说数这个老人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生:1.外表:旱烟瘦小2.年龄:65813.居住环境:孤独师:找体会归纳,你感受到了什么?(二)感受老人的壮举师:这样的老人在中国的晋西北还有很多,可仅凭这一点,不会让作家写成这篇文章。那么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呢?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及反思2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师:读完这段话,你觉得这段话的内容怎么样?生:(优美、树木郁郁葱葱、绿意盎然)师:让我们带着这种美认真地读一读。让你感受到了什么?出示杨树、柳

4、树课件欣赏,让学生感受林海的美观。引导板书(美丽壮观)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及反思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师:你体会到什么?预设:树的茁壮、顽强、勇敢生:一层层的.树经历了一次次的泥沙的侵袭,一层层的梯就是他们与泥沙抗争的有力证明。老人铁锹下的孩子,就像这老人一样顽强而永不言弃。师:保住了这些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老人创造的是一个学生接“了不起的奇迹”。感受老人的悲情三、照应前面,总结课堂,领悟“青山不老”师:老人已是81岁高龄

5、,看着他的背影,你想说些什么呢?你能把体会写下来吗?生: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老人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这是一种为了造福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师: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是老农创造的这片青山,可以与山水共存;是老农创造奇迹的这个精神更值得永远流传;是老农面对困难能够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地努力改造,这种精神会永远闪光;是老农这样含辛茹苦地做,不是简单地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这个山沟里的人们,甚至可以说是为了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气概

6、永远流传。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说青山是不老的吗?师: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就是“另一种东西”,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句话。师:你们说得都很好,这就是我们对课文中“青山不老”又一个新的认识。同学们,只要有千千万万的人具有老人这样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这青山会老吗?教学反思: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

7、身上所体现的精神。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明白了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样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粗知不是浅知,粗知不是少知。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句、学词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略读课文应该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间,把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加以迁移运用,在这节课上还应该有更多的小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更加努力。青山不老教学设计及反思4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师:读完这句话

8、你知道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生:“十五年如一日”的执着师生:十五年,他失去五位与他共同坚守岗位的护林伙伴,多少泪水读十五年,他失去了与他朝夕相处的老伴,却来不及说一声再见读十五年,多少次梦中惊醒,多少次泪如雨下,却无助孤独读体验绿洲所处环境的险恶和老人所处的环境艰苦:这样的一片绿洲在祖国大地上随处可处见,能称之为是“了不起的奇迹”吗?(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用课件介绍晋西北的干旱、霜冰、沙尘暴。结合注释理解“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的意思。在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

9、山植树造林,创造出这座青山,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啊!那么,老人的生活环境又是怎样的呢?你能想象出老人战胜恶劣环境的困难树种的一个场景吗?(2)“8条沟、七条带、3700亩”的顽强多少崎岖坎坷,多少次跌倒又爬起,他绿化了3700亩,那是一条一条的,像互相挽住的臂膀,绵延多少坡,怀抱多少坎啊!读(3)升华:这就是一个用瘦小的身躯扛起来的一个奇迹,读第一篇: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3)通过模拟购物,初步认识商品有标价,感知购物的过程。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10、: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谈话:同学们到超市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呢?(用钱去买)对了,你还知道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钱?师:看来钱的用处非常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用到钱。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 生:人民币。师: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人民币。(板书课题)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说一说。师: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吗? 生:认识。师:谁能告诉老师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 生1:我认识1毛,2毛,1块,2块。生2:我认识5毛,10块,20块,100块,50块。师:刚才小朋友说的几毛、几块又

11、叫几角、几元。 生3:我全部都认识。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认识这么多人民币。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人民币,咱们一起来认一认,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认识它们的?引导:“同学们真不错,用那么多方法来认识人民币。请把课桌上你认识的人民币,给你的伙伴说一说。”学生活动,互相说认识的人民币。师小结:识记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师:观察人民币的正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师小结:都有国徽,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人们银行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同时我们小朋友要勤俭节约,不能浪费一分钱。给人民币分类。师:这么多的人民币小朋友都能认识

12、,真棒!不过,这么多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同学们按规律分一分,把钱摆整齐。(同学先思考再小组互相讨论怎样给人民币分类,然后动手分类。)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整理结果?做得最好的这一小组上来吧! 生:我们组是这样整理的,我们把元的人民币放在一起,角的放在一起,分的放在一起。(边说边展示不同的人民币) 元的有:100元的(1个),50元的(2个),20元的(2个),10元的(2个),5元的,2元的,1元的(3种) 师:刚才这个小组的小朋友是把元和元放在一起,角和角放在一起,分和分放在一起。(板书:元、角、分)整理得很好,既清晰,又有条理。还有没有其他的整理方法? 生:我们组是把大钱和

13、大钱放在一起,小钱和小钱放在一起。大钱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小钱有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生:我们组是把都是1的放在一起,有100元、10元、1元、1角、1分;都是2的放在一起;都是5的放在一起生:我们是把硬币放在一起,纸币放在一起。(2)、由学生的分类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板书: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3、探索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提出问题:“老师这里有1元钱的橡皮,你能想到不同的付钱方法买到这块橡皮吗?”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讨论,然后把想好的方案说给大家听听。 可能从以下几方面汇报交流:(1)、我直接付1张1元的 (2)、我付2张5角的。(

14、3)、我付5张2角的,还可以付10张1角的。 (4)、我还可以付1张5角和5张1角。引导:“同学们想出的付钱方法还真多,哪位同学能说说元和角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1元=10角。4、换钱游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1)师生间进行换钱游戏师:现在老师有一张5角的人民币,想换有1角和2角的零钱,谁愿意帮老师的忙?(学生自由发言)(2)生生间进行换钱游戏1个5分的可以换( )个1分的; 1张2角的可以换( )张1角的;1张5角的可以换( )张1角的;一张5角可以换( )张2角和( )张1角的。 1张1元的可以换( )张5角的,还可以换( )张2角的;三、巩固提高。谈话:同学们的

15、动手能力可真棒,人民币王国的国王呀想考考大家了,你愿意接受挑战吗?1.完成做一做第1题。出示各种物品及价格a、教师卖,学生买。(教师出示真实物品及价格让学生付钱) b、学生卖,教师买。(目的是训练学生找钱)c、学生卖,学生买。(四人小组合作,用模拟人民币和标有价格的模拟物品小纸图片进行交易活动。)四、全课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你们学会了什么?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教学反思:认识人民币是在人教版第二册的教学内容。 对于“人民币”学生都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在上这个单元之前,本以为课会很好上的,但是上了之后,我感到好难好难,完成得还不是很顺利。这让

16、我思考了许久,为什么呢?总结了原因,有以下几点:1、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对于面值大的人民币,孩子们接触的太少了,有些孩子认知出现了混乱。特别是在作业中出现的2角和2元辨认不清楚。由于见不到真人民币,一切都变的抽象了,因而给后面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转换带来困难。当然我也准备了雪菊人民币。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看的很仔细。2、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换出老师所说的多少人民币或是怎样拿这些钱,如:4元3角、50元、80元6角等。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学生的学具又小又多,十分的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30几位学生的差距也很大,优生早

17、就换好,可差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币。如何让优生和差生都能很快的兑换出人民币呢?这点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研究。3、部分学生对于买东西的题型缺乏生活经验,甚至有的小朋友对于“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购物者应该付多少元”、“至少需要带几张十元的钱”等等理解困难,原本想课中设计一个“小超市”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人民币,但考虑到课堂会比较难控制而放弃。第二篇: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46P49例1、2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

18、的进率。 (2)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2、过程与方法:(1)运用生活经验,在换币、取币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模拟购物,初步认识商品有标价,感知购物的过程。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从小懂得要爱护人民币、爱惜人民币,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谈话:同学们到超市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呢?(用钱去买)对了,你还知道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钱?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 师:看来钱的用处非常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用到钱。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

19、生:人民币。师: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人民币。(板书课题)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 1认一认,说一说。师: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吗? 生:认识。师:谁能告诉老师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 生1:我认识1毛,2毛,1块,2块。生2:我认识5毛,10块,20块,100块,50块。师:刚才小朋友说的几毛、几块又叫几角、几元。 生3:我全部都认识。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认识这么多人民币。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人民币,咱们一起来认一认,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认识它们的?(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引导:“同学们真不错,用那么多方法来认识人民币。请把课桌上你认识的人民币

20、,给你的伙伴说一说。”学生活动,互相说认识的人民币。 随机认识样币。 小结:识记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观察人民币的正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结:都有国徽,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人们银行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同时我们小朋友要勤俭节约,不能浪费一分钱。2、给人民币分类。(1)师:这么多的人民币小朋友都能认识,真棒!不过,这么多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同学们按规律分一分,把钱摆整齐。(同学先思考再小组互相讨论怎样给人民币分类,然后动手分类。)小组代表发言,说说分类的方法和想法。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整理结果?做得最

21、好的这一小组上来吧! (一个小组代表上台展示) 生:我们组是这样整理的,我们把元的人民币放在一起,角的放在一起,分的放在一起。(边说边展示不同的人民币) 元的有:100元的(2个),50元的(2个),20元的(2个),10元的(2个),5元的,2元的,1元的(3种) 师:怎么会有两个100元的呢? 生:一个100元是现在用的,一个100元是原来用的。 师:说得真好,一个是新版的100元,一个是旧版的100元。两个50元、20 元、10元的人民币也分别是一个新版的,一个旧版的。(学生再展示角的、分的人民币) 师:刚才这个小组的小朋友是把元和元放在一起,角和角放在一起,分和分放在一起。(板书:元、

22、角、分)整理得很好,既清晰,又有条理。还有没有其他的整理方法? 生:我们组是把大钱和大钱放在一起,小钱和小钱放在一起。大钱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小钱有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生:我们组是把都是1的放在一起,有100元、10元、1元、1角、1分;都是2的放在一起;都是5的放在一起生:我们是把硬币放在一起,纸币放在一起。(2)、由学生的分类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板书: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3)、学生评价(你最喜欢谁的分法,为什么?)3、探索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提出问题:“老师这里有1元钱的橡皮,你能想到不同的付钱方法买到这块橡皮吗?”小组的

23、同学互相讨论讨论,然后把想好的方案说给大家听听。 可能从以下几方面汇报交流:(1)、我直接付1张1元的 (2)、我付2张5角的。(3)、我付5张2角的,还可以付10张1角的。 (4)、我还可以付1张5角和5张1角。引导:“同学们想出的付钱方法还真多,哪位同学能说说元和角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学生归纳,教师板书:1元=10角。4、换钱游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1)师生间进行换钱游戏师:现在老师有一张5角的人民币,想换有1角和2角的零钱,谁愿意帮老师的忙?(学生自由发言)(2)生生间进行换钱游戏1个5分的可以换( )个1分的; 1张2角的可以换( )张1角的;1张5角的可以换( )张1角的;一

24、张5角可以换( )张2角和( )张1角的。1张1元的可以换( )张5角的,还可以换( )张2角的;三、巩固提高。谈话: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可真棒,人民币王国的国王呀想考考大家了,你愿意接受挑战吗?1.完成48页的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订正。2、买卖东西交易活动(实践活动) 出示各种物品及价格a、教师卖,学生买。(教师出示真实物品及价格让学生付钱) b、学生卖,教师买。(目的是训练学生找钱)c、学生卖,学生买。(四人小组合作,用模拟人民币和标有价格的模拟物品小纸图片进行交易活动。)四、全课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你们学会了什么?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五、作业。课本

25、第53页第1、2题。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元 角 分1元=10角1角=10分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认识人民币是在人教版第二册的教学内容。 对于“人民币”学生都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在上这个单元之前,本以为课会很好上的,但是上了之后,我感到好难好难,完成得还不是很顺利。这让我思考了许久,为什么呢?总结了原因,有以下几点:1、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对于面值大的人民币,孩子们接触的太少了,有些孩子认知出现了混乱,如:2元与2角辨认不清楚。孩子们经过观察、比较终于能很快辨认了,非常高兴。因为面值比较大,不便于老师为学生准备学具,见不到真人民币,一切都变的抽象了,因而给后面的不同面值

26、的人民币转换带来困难。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看的很仔细。2、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换出老师所说的多少人民币或是怎样拿这些钱,如:4元3角、50元、80元6角等。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学生的学具又小又多,十分的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40几位学生的差距也很大,优生早就换好,可差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币。如何让优生和差生都能很快的兑换出人民币呢?这点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研究。3、部分学生对于买东西的题型缺乏生活经验,甚至有的小朋友对于“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购物者应该付多少元”、“至少需要带几

27、张十元的钱”等等理解困难,所以课后我还设计一个“红领巾小卖部”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人民币,同时掌握人民币的兑换的方法。第三篇: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认识人民币元角分1元=10角教学反思:认识人民币是在人教版第二册的教学内容。 对于“人民币”学生都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在上这个单元之前,本以为课会很好上的,但是上了之后,我感到好难好难,完成得还不是很顺利。这让我思考了许久,为什么呢?总结了原因,有以下几点:1、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对于面值大的人民币,孩子们接触的太少了,有些孩子认知出现了混乱,如:2元与2角辨认不清楚。孩子们经过观察、比较终于

28、能很快辨认了,非常高兴。因为面值比较大,不便于老师为学生准备学具,见不到真人民币,一切都变的抽象了,因而给后面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转换带来困难。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看的很仔细。2、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换出老师所说的多少人民币或是怎样拿这些钱,如:4元3角、50元、80元6角等。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学生的学具又小又多,十分的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40几位学生的差距也很大,优生早就换好,可差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币。如何让优生和差生都能很快的兑换出人民币呢?这点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研究。3、

29、部分学生对于买东西的题型缺乏生活经验,甚至有的小朋友对于“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购物者应该付多少元”、“至少需要带几张十元的钱”等等理解困难,所以课后我还设计一个“红领巾小卖部”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人民币,同时掌握人民币的兑换的方法。第四篇: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大全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46P49例1、2。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2)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2、过程与方法:(1)运用生活经验,在换币、取币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

30、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模拟购物,初步认识商品有标价,感知购物的过程。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从小懂得要爱护人民币、爱惜人民币,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教学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教学准备:人民币、购物小商品、每人1元钱。现在流通的各面值的人民币若干。学生准备人民币学具、练习纸。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谈话:同学们到超市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呢?(用钱去买)对了,你还知道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钱?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师:看来钱的用处非常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用到钱。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

31、叫什么吗?生:人民币。师: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人民币。(板书课题)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说一说。师: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吗?生:认识。师:谁能告诉老师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生1:我认识1毛,2毛,1块,2块。生2:我认识5毛,10块,20块,100块,50块。师:刚才小朋友说的几毛、几块又叫几角、几元。 生3:我全部都认识。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认识这么多人民币。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人民币,咱们一起来认一认,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认识它们的?(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引导:“同学们真不错,用那么多方法来认识人民币。请把课桌上你认识的人

32、民币,给你的伙伴说一说。”学生活动,互相说认识的人民币。随机认识样币。小结:识记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观察人民币的正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结:都有国徽,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人们银行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同时我们小朋友要勤俭节约,不能浪费一分钱。2、给人民币分类。 (1)师:这么多的人民币小朋友都能认识,真棒!不过,这么多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同学们按规律分一分,把钱摆整齐。(同学先思考再小组互相讨论怎样给人民币分类,然后动手分类。)小组代表发言,说说分类的方法和想法。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整理结果?做得

33、最好的这一小组上来吧!(一个小组代表上台展示)生:我们组是这样整理的,我们把元的人民币放在一起,角的放在一起,分的放在一起。(边说边展示不同的人民币)元的有:100元的(2个),50元的(2个),20元的(2个),10元的(2个),5元的,2元的,1元的(3种)师:怎么会有两个100元的呢?生:一个100元是现在用的,一个100元是原来用的。师:说得真好,一个是新版的100元,一个是旧版的100元。两个50元、20 元、10元的人民币也分别是一个新版的,一个旧版的。(学生再展示角的、分的人民币) 师:刚才这个小组的小朋友是把元和元放在一起,角和角放在一起,分和分放在一起。(板书:元、角、分)整

34、理得很好,既清晰,又有条理。还有没有其他的整理方法?生:我们组是把大钱和大钱放在一起,小钱和小钱放在一起。大钱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小钱有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生:我们组是把都是1的放在一起,有100元、10元、1元、1角、1分;都是2的放在一起;都是5的放在一起生:我们是把硬币放在一起,纸币放在一起。(2)、由学生的分类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板书: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3)、学生评价(你最喜欢谁的分法,为什么?)3、探索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提出问题:“老师这里有1元钱的橡皮,你能想到不同的付钱方法买到这块橡皮吗?”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

35、讨论,然后把想好的方案说给大家听听。可能从以下几方面汇报交流:(1)、我直接付1张1元的(2)、我付2张5角的。(3)、我付5张2角的,还可以付10张1角的。(4)、我还可以付1张5角和5张1角。引导:“同学们想出的付钱方法还真多,哪位同学能说说元和角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学生归纳,教师板书:1元=10角。4、换钱游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1)师生间进行换钱游戏师:现在老师有一张5角的人民币,想换有1角和2角的零钱,谁愿意帮老师的忙?(学生自由发言)(2)生生间进行换钱游戏1个5分的可以换( )个1分的;1张2角的可以换( )张1角的;1张5角的可以换( )张1角的;一张5角可以换( )张

36、2角和( )张1角的。1张1元的可以换( )张5角的,还可以换( )张2角的;三、巩固提高。谈话: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可真棒,人民币王国的国王呀想考考大家了,你愿意接受挑战吗?1.完成48页的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订正。2、买卖东西交易活动(实践活动)出示各种物品及价格a、教师卖,学生买。(教师出示真实物品及价格让学生付钱)b、学生卖,教师买。(目的是训练学生找钱)c、学生卖,学生买。(四人小组合作,用模拟人民币和标有价格的模拟物品小纸图片进行交易活动。)四、全课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你们学会了什么?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五、作业。课本第53页第1、2题。板书

37、设计:认识人民币元 角 分1元=10角教学反思:认识人民币是在人教版第二册的教学内容。 对于“人民币”学生都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在上这个单元之前,本以为课会很好上的,但是上了之后,我感到好难好难,完成得还不是很顺利。这让我思考了许久,为什么呢?总结了原因,有以下几点:1、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对于面值大的人民币,孩子们接触的太少了,有些孩子认知出现了混乱,如:2元与2角辨认不清楚。孩子们经过观察、比较终于能很快辨认了,非常高兴。因为面值比较大,不便于老师为学生准备学具,见不到真人民币,一切都变的抽象了,因而给后面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转换带来困难。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可

38、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看的很仔细。2、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换出老师所说的多少人民币或是怎样拿这些钱,如:4元3角、50元、80元6角等。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学生的学具又小又多,十分的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40几位学生的差距也很大,优生早就换好,可差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币。如何让优生和差生都能很快的兑换出人民币呢?这点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研究。3、部分学生对于买东西的题型缺乏生活经验,甚至有的小朋友对于“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购物者应该付多少元”、“至少需要带几张十元的钱”等等理解困难,所以课后我还设计一个“红

39、领巾小卖部”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人民币,同时掌握人民币的兑换的方法。第五篇: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课题:认识1元 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执教:龙先英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70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2.使学生经历认币、换币、付币、取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感受1元的实际价格,感受1元的实际价值。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六条。教学重、难点: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

40、角,1角=10分。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经常要买东西,小朋友上学要买文具,这些东西都是用什么买来的?(钱)对了,买东西离不开钱。世界上的钱有很多种,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认识几种小面值的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二、实践求知1教学例1: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1)多媒体出示例1中的场景图,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说说图意。师:同学们,你们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有3个小朋友在商场门口,他们可能要到商场买东西)小结:我们要买东西需要人民币,那我们就要认识人民币,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2)出示1元、1角和1分的纸币、硬币。师:你们认识这

41、些人民币吗?你是怎样辨认它们的。你什么时候用过? 引导学生说说1元、1角、1分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使他们认识到可以根据人民币上的数和文字进行区分。小结:1元、1角和1分的人民币都有纸币和硬币两种,但它们的币值是一样的。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3)教学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课件出示例1中的第二幅场景图。师:请同学们在观察这一幅图,图中的3个小朋友在做什么?提问:笔记本的价钱是1元,如果你买一本笔记本,你准备怎样付钱?请同学们用手中的人民币付一付。学生活动后,交流不同的付钱方法。教师小结:买一本1元的笔记本,可以付1元,也可以付10角,1元就是10角。板书:1元=10角。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

42、元=10角,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请同学们用1分硬币,数出1角钱。(4)完成课本第66页的填空。填完后学生齐读两遍。 (5)除了1元、1角和1分以外,1元以内还有这样一些人民币你认识吗?2.教学例2. (1)出示5角、5分和2分的人民币,问:它们各是多少钱?和组内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辨认这些人民币的。组织交流后,追问:5角是几个1角?5分是几个1分?2分是几个1分?(2)课件出示一张1元的人民币,提出要求:这里有一张1元的人民币,用它可以换几张五角的人民币?学生在小组内活动,组织交流时,引导他们说说换钱时的思考过程。追问:请同学们再想一想,几枚5分的硬币可以换1枚1角的硬币?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换

43、一换,并说一说换钱时的思考过程。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问: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学生独立完成连线后组织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二题。先让学生各自填一填,再组织交流:左边一幅图中的两张人民币各是几角,把它们合起来是多少角?右边一幅图中的人民币各是多少,其中1枚5角与3枚1角合起来是几角,8角与1元再合起来呢?指出:把几元几角合在一起,就是“几元几角”。3.完成“想想做做”第三题。引导学生观察场景图,问:从图中你能了解到什么?如果让你买一枚1元2角的邮票,你准备怎样付钱?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付钱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并理解各种不同的付

44、钱方法。 4. 完成“想想做做”第四题。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问:这里有一些商品,你能说说每件商品的价钱吗?提出要求:哪两件商品的价钱和起来是1元? 结合学生的回答,强调;1元钱可以买一个气球和一本方格本,也可以买一支铅笔和一根胶棒。追问:1元钱还可以买那些商品?在小组里说一说。 进一步追问:如果用1元钱买一个气球,应找回几角?买一支铅笔呢?小结:用1元可以买到价钱与1元相等的商品,也可以买到价钱比1元少的商品。如果买价钱比1元少的商品,就要找回一些钱。四、创设情境,有机渗透教师:在刚才购物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同学把人民币揉成一团;有的同学不小心把人民币弄坏了;有的同学在人民币上乱涂乱写(出示一张

45、上面乱写的人民币),他们这样做对吗?学生自由说说。结课点睛:这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对我们的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还知道要爱护人民币,知道爱护人民币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爱护人民币。禁止损害人民币和妨碍人民币流通。)板书设计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1元=10角角=10分 1醉花阴中学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其人及其前期诗风2、梳理词意、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清新精美的词作特色。【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梳理词意、理清思路,把握词作内容及其情感难点:体会作者将抽象情思具

46、体化时清新精美的艺术特色。解决办法:本文字词内容不难,理解起来相对简单,但若不将这首词分不同角度去欣赏,很容易将词作的情思落入俗套。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知识导入)宋词单元,四位词人,两种风格。婉约:柳永、李清照;豪放:苏轼、辛弃疾。二、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女词人。其词清新精美,富有真情实感,故名噪一时,称“易安体”。早期生活于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的北宋,十八岁嫁给情投意合的赵明诚,婚后夫妇二人诗词唱和、共同整理金石文物,生活颇为舒心适意。对于此时的李清照来说,闺房绣户是她的生活世界,美满婚姻是她的人生理想。但随着赵明诚的出仕,

47、夫妻暂离,生活中出现些许缺憾。因此,李清照早年词作主要表现一个少女、少妇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趣,内容多写自然美景、闺阁生活以及夫妇之间的离别相思,词调清丽、明快。后期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剧,生活剧变,境遇孤寂凄苦,因此,李清照后期词作多表现她晚年的凄凉身世和寂寞愁苦,词调凄凉、低沉。三、诵读体会1、学生齐读,解决基本字音、断句问题2、老师(女)范读,情境引导,体会词人情感3、录音(男)范读,加强情感体会。4、再次学生齐读,回味词作。四、品析词作(一)说重阳问1:请在词作中找出,本词创作于哪一天?明确:重阳节(回归原文:佳节又重阳)问2: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说一说你对重阳节的了解。参考:重

48、阳名称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故重九亦叫“重阳”。重阳节传说桓景治瘟魔重阳活动 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重阳诗歌A、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B、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C、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D、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二)品词作问1:重阳节所有的人都在高高兴兴与家人团聚、庆祝节日。我们的词人在这一天又是何种心情呢?词作中哪个字指明了这种心情?明确:愁。(原文:薄雾浓云愁永昼)问2:请同学们紧扣“愁”字,结合词作说说自己的体会。参考:环境:薄雾浓云重阳不阳,反倒是阴沉的天气,更衬得词人心情低沉阴郁。景物:瑞脑金兽这一句看似写物实则写人,描画了作者一个人无限凄凉地独坐窗边,呆呆地看着炉忠瑞脑慢慢烧完的形象,从而体现出词人孤独、无聊生活中无限的相思之意。玉枕纱厨:描画了作者秋夜独眠的情景,一个“凉”字看出词人的辗转反侧、孤枕难眠,也只有失眠之人才能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