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综合布线和网络设备的方案的报告_第1页
办公楼综合布线和网络设备的方案的报告_第2页
办公楼综合布线和网络设备的方案的报告_第3页
办公楼综合布线和网络设备的方案的报告_第4页
办公楼综合布线和网络设备的方案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综合布线和网络设备解决方案目录TOC o 1-4 h z uHYPERLINK l _Toc392098619一、项目概况 PAGEREF _Toc392098619 h 3HYPERLINK l _Toc3920986201.1工程背景 PAGEREF _Toc392098620 h 3HYPERLINK l _Toc3920986211.2构建原始然后 PAGEREF _Toc392098621 h 3HYPERLINK l _Toc3920986221.3建立规则 X PAGEREF _Toc392098622 h 5HYPERLINK l _Toc3920986231.3.1信息与网

2、络系统设计标准 PAGEREF _Toc392098623 h 5HYPERLINK l _Toc3920986241.3.2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设计标准 PAGEREF _Toc392098624 h 5HYPERLINK l _Toc3920986251.3.3机房工程系统设计标准 PAGEREF _Toc392098625 h 5HYPERLINK l _Toc3920986261.3.4信息安全设计标准 PAGEREF _Toc392098626 h 6HYPERLINK l _Toc3920986271.3.5智能系统设计规则 X PAGEREF _Toc392098627 h 6HYP

3、ERLINK l _Toc3920986281.3.6防雷接地系统设计标准 PAGEREF _Toc392098628 h 6HYPERLINK l _Toc3920986292.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 PAGEREF _Toc392098629 h 8HYPERLINK l _Toc3920986302.1综合布线系统架构 PAGEREF _Toc392098630 h 8HYPERLINK l _Toc3920986312.1.1工作区子系统 PAGEREF _Toc392098631 h 8HYPERLINK l _Toc3920986322.1.2水平区域子系统 PAGEREF _Toc3

4、92098632 h 9HYPERLINK l _Toc3920986332.1.3管理间子系统 PAGEREF _Toc392098633 h 9HYPERLINK l _Toc3920986342.1.4骨干子系统 PAGEREF _Toc392098634 h 10HYPERLINK l _Toc3920986352.1.5设备间子系统 PAGEREF _Toc392098635 h 10HYPERLINK l _Toc3920986362.2办公楼综合布线设计 PAGEREF _Toc392098636 h 11HYPERLINK l _Toc3920986372.2.1信息点统计 P

5、AGEREF _Toc392098637 h 11HYPERLINK l _Toc3920986382.2.2综合布线产品 PAGEREF _Toc392098638 h 11HYPERLINK l _Toc3920986392.2.2.1屏蔽电缆 PAGEREF _Toc392098639 h 11HYPERLINK l _Toc3920986402.2.2.2屏蔽线配线架 PAGEREF _Toc392098640 h 12HYPERLINK l _Toc3920986412.2.2.3盾牌信息模块 PAGEREF _Toc392098641 h 13HYPERLINK l _Toc392

6、0986422.2.2.4屏蔽软跳线 PAGEREF _Toc392098642 h 13HYPERLINK l _Toc3920986432.2.2.5非屏蔽电缆 PAGEREF _Toc392098643 h 13HYPERLINK l _Toc3920986442.2.2.6非屏蔽配线架 PAGEREF _Toc392098644 h 14HYPERLINK l _Toc3920986452.2.2.7 未屏蔽信息模块 PAGEREF _Toc392098645 h 14HYPERLINK l _Toc3920986462.2.2.8非屏蔽柔性跳线 PAGEREF _Toc3920986

7、46 h 14HYPERLINK l _Toc3920986472.2.2.9 理线架 PAGEREF _Toc392098647 h 15HYPERLINK l _Toc3920986482.2.2.10面板 PAGEREF _Toc392098648 h 15HYPERLINK l _Toc392098649三、网络系统设计 PAGEREF _Toc392098649 h 15HYPERLINK l _Toc3920986503.1网络通信系统技术介绍 PAGEREF _Toc392098650 h 15HYPERLINK l _Toc3920986513.1.1局域网技术概述 PAGER

8、EF _Toc392098651 h 15HYPERLINK l _Toc3920986523.1.2分布式系统架构 PAGEREF _Toc392098652 h 16HYPERLINK l _Toc3920986533.1.3虚拟网络 PAGEREF _Toc392098653 h 17HYPERLINK l _Toc3920986543.1.4路由功能 PAGEREF _Toc392098654 h 17HYPERLINK l _Toc3920986553.1.5容错 PAGEREF _Toc392098655 h 17HYPERLINK l _Toc3920986563.1.6出口防火

9、墙 PAGEREF _Toc392098656 h 18HYPERLINK l _Toc3920986573.2办公楼网络设备设计 PAGEREF _Toc392098657 h 19一、项目概况1.1 工程背景在当今社会,信息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如果把综合布线比作高速公路,那么各种信息就是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汽车。为了使信息在各类计算机、终端、机器、机器和通信设备之间准确、高速地传输。 , 世界上有许多繁荣的国家正在陆续建设信息高速公路。21世纪将是INTER-NETWORKING、CLIENT/SERVER和多媒体集成的时代。 “联网机器”的概念现在取代了传统的“联网机器”概念。也就是说

10、,企业或政府部门在规划计算机系统时,先从搭建网络开始,然后根据具体需要,将各类大中小型微机挂在互联网上,从根本上防止了“机联网”造成开放性差的被动局面。因此,在新建或旧楼改造工程中,迫切需要一套先进的布线系统来铺设信息高速公路。综合布线系统就是这样一个系统。它以其极大的灵活性、适用性、可靠性、完整性等优点取代了传统的布线系统概念,很快得到了我国各级主管和技术人员的认可。 .1.2 然后构建原件技术进步:充分考虑信息社会发展趋势,技术适度超前,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应能保证建筑建成后的多年努力不落伍。成熟度和实用性:采用能够满足建筑未来发展需要的成熟技术和设备,确保所用设备和主要材料的耐用性和实用性

11、。开放性:考虑到该综合布线系统在21世纪发展的需要,该系统可以与未来要开发的设备实现互联互通,并且可以很容易地与世界信息网络相结合。一体化:充分考虑建筑弱电智能系统所涉及的各个子系统的集成和信息共享,保证子系统的整体先进性和合理性,采取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模式,整体结构要兼容、可扩展。它不仅包括来自不同厂家的不同类型的先进产品,而且易于升级和更换,使整个弱电智能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丰富、完善、完善和完善。标准化和模块化:根据建筑弱电智能系统整体结构的要求,各子系统应标准化、模块化。集成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系统集成的过程主要是解决不同系统产品的接口和协议的标准化问题,从而实现它们

12、之间的“互通”。承包商应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网络接口、系统和应用软件接口。该系统的最终特点是:1 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2 应用软件兼容性强,可移植性强3 可维护性好,生命周期长。系统应严格按照模块化构建方法进行开发,以满足通用性和可替换性。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实现整体设计、分步策略。方便:对于复杂的系统,可以实现类似鼠标的操作。安全:承包商选用的设备和技术应在正常使用下安全、无危险、无污染、低噪音、文明。可靠性:用科技降低效率的原则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舒适:我们以详尽的思维方式,力求为建筑使用者设计一个安全、高效、便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集成系统应能对建筑物

13、的主要设备和场所进行防病毒、防崩溃、防非法入侵等监控或控制。效率:集成系统应具有:1 快速响应:(2)控制能力强,执行力好;3 网络带宽,吞吐能力大经济:使用经济否定一切,那么,应该选择性价比更高的设备,并优化设计。1.3 建立规范 X1.3.1信息和网络系统设计标准信息技术通用多字节编码字符集UCS (GB 13000.1)信息技术系统局域网和城域网之间的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GB 15629.11-2003)用于信息处理系统的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ISO 9314-1: 1989)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FDDI 高速局域网标准 ANSIX3T9.5网络化企业信息集成条例XGB/Z 18729-

14、2002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联网络层安全协议(GB/T 17963-2000)1.3.2构建的布线系统设计标准建筑与建筑复杂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X(GB/T 50311-2006)建筑与建筑复杂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X(GB/T 50312-2006)信息技术用户建筑的通用布线 (ISO/IEC 11801: 2002)信息技术用户大楼布线的实施和操作(ISO/IEC 14763-1: 1999)信息技术用户建筑布线布置 (ISO/IEC 14709-1: 1997)信息技术用户建筑物的布线通道和空间 (ISO/IEC 18010: 2002)光纤通则X(GB/T 15973.2-1998)商业建

15、筑通用信息建筑布线标准 (EIATIA 568A)民用建筑通信通道和空间标准 EIATIA5691.3.3机房工程系统设计标准计算机领域法规通则GB/T2887-2000计算机现场安全要求GB9361-1988电子机房设计规范XGB50174-1993防静电活动地板通则XSJ/T10796-2001电信专业用房设计规程 X YD5003-1994通讯机房静电防护1.3.4信息安全设计标准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XGB/T12505-1990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等级分类XGB 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特殊产品分类原SO(GB 163-1997)信息技术设备安全 (ide IEC 6

16、0950:1999) GB4943-2001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评估标准GB/T18336.1-2001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施条例ISO17799-2000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网络技术要求GA/T 387-2002网络入侵检测技术要求YDN 140-2006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某些技术要求(BMZ 1-2000)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网络技术要求(GA/T 387-2002)网络入侵检测技术要求(YDN 140-2006)1.3.5智能系统设计规则X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建筑和居住区数字技术应用系列标准GB/T20299-2006智能建筑系统

17、设计技术规程DB/J01-615-2003公共建筑节能标准GB50189-200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程XJGJ/T1.3.6防雷接地系统设计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程 X (GB 50057-1994)建筑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程X(GB 50343-2004)通信工程电力系统防雷技术规程X(YD 5078-1998)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装置(GA 173-2002)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条例 X (GA 267-2000)建筑物的防雷 (IEC 61024: 1990-1998)2、综合布线系统设计2.1 综合布线系统架构按照标准结构,整个综合布线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工作区子系统、水

18、平区子系统、管理室子系统、骨干区子系统、机房子系统。2.1.1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从终端设备延伸到信息插座,放置应用系统设备,工作区内的终端设备通过跳线连接到信息插座。如下图所示。电脑终端通过RJ45跳线连接到数据信息插座,电脑终端通过RJ11跳线连接到语音信息插座。数据和语音信息插座采用相同的标准模块,插座底盒远离装修地面30cm。信息插座也可以连接到无线网桥以提供无线访问。工作区子系统示意图为了提高整个系统的灵活性,工作区的信息插座统一选择为模块化插座,实现语音端口和数据端口之间的便捷转换。工作区数据口采用RJ45模块化跳线,语音跳线采用RJ11跳线。工作区信息点的设置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工作

19、区子系统配置:根据数据信息点数的100%进度配置数据用RJ45跳线。2.1.2水平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位于工作区信息插座与管理室水平连接之间,负责将干线子系统通过楼层布线室管理区延伸至工作区信息插座,如图在下图中。水平区域子系统示意图根据综合布线系统国际标准的“综合”要求,水平区域子系统的电缆采用双绞线(UTP)。2.1.3跨管理子系统管理区提供连接各种子系统的连接手段。所有的网络设备和通讯设备都放置在各楼层的管理间,水平区域的信息点端口和网络通讯设备的交接也在机房内完成。下图是管理室数据配线架的跳线连接方式:管理室子系统示意图2.1.4 骨干区域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由机房与管理室之间的垂直干线电缆

20、和建筑物进线之间的楼群干线电缆组成。骨干区域子系统示意图2.1.5设备间子系统机房是用于放置建筑物综合布线电缆及其应用系统的相关连接硬件和设备的地方。在机房内,可以实现电信部门干线、公用系统设备(如PBX )等公用系统中使用的各种设备的互联互通。机房还包括建筑物入口区域的设备或电气保护装置及其与符合要求的建筑物接地点的连接。相当于站内的布线设备和系统中电缆、电线的连接部分。综合布线系统机房结构示意图2.2 写字楼综合布线设计写字楼全网综合布线将主要分为3个部分:一、办公信息外网(以下简称外网)2、办公信息内网(以下简称内网)3.办公语音网络2.2.1 信息点统计基于建筑设计的统计数据2.2.2

21、 综合布线产品在本方案中,我们推荐使用知名品牌综合布线产品。2.2.2.1 屏蔽电缆应用传输数字和语音、数据和视频信号的结构化布线数据传输电缆。电磁环境复杂、干扰强的场所(如雷达站、大型配电室、医院放射科、大型厂矿等)高层单位(如政府机关、政法行政、公安、武警、边防、军队等单位)特别适用于所有 E 级链路和 Cat.6 应用:IEEE802.3 10Base-T 10M 以太网IEEE802.3U 100Base-TX 100M 以太网IEEE802.3ab 1000Base-T 1000M 以太网IEEE802.3ae 10GBase-T 10G 以太网ATM 155Mbit/s 或 ATM

22、622 或更高支持为 6 类或以下布线系统设计的所有应用2.2.2.2 屏蔽线配线架应用通过网络传输数字和模拟语音、数据和视频信号。适用于所有 Cat6 或 5e 类屏蔽和非屏蔽系统应用。适用于管理室和机房之间的子系统应用电磁环境复杂、干扰强的场所(如雷达站、大型配电室、医院放射科、大型厂矿等)高层单位(如政府机关、政法行政、公安、武警、边防、军队等单位)2.2.2.3 盾牌信息模块2.2.2.4 屏蔽软跳线2.2.2.5 非屏蔽电缆应用传输数字和语音、数据和视频信号的结构化布线数据传输电缆。特别适用于所有 E 级链路和 Cat.6 应用:IEEE802.3 10Base-T 10M 以太网I

23、EEE802.3U 100Base-TX 100M 以太网IEEE802.3ab 1000Base-T 1000M 以太网IEEE802.3ae 10GBase-T 10G 以太网IEEE802.5 令牌环 4/16 令牌环ATM 155Mbit/s 或 ATM622 或更高支持为 6 类或以下布线系统设计的所有应用2.2.2.6 非屏蔽配线架2.2.2.7 非屏蔽信息模块应用通过网络传输数字和模拟语音、数据和视频信号。适用于所有 5e 类或 6 类通道应用。适用于工作区、集中点、管理室/机房子系统应用2.2.2.8 非屏蔽软跳线应用通过网络传输数字和模拟语音、数据和视频信号。适用于工作区、集

24、中点、管理室、机房的子系统跳线应用适用于要求苛刻的千兆以太网和一些重要场合2.2.2.9 理线架2.2.2.10 面板3.网络系统设计3.1 网络通信系统技术介绍3.1.1局域网技术概述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在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上广泛使用后逐渐发展起来的最广泛使用的网络。指在一定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相互连接的一组计算机。总则用于计算机之间的短距离数据和信息传输。属于一个部门或单位组成的小型网络。它具有成本低、应用广泛、组网方便、使用灵活等特点。深受用户好评。计算机网络发展最活跃的分支。目前,局域网组网技术中较为成熟和广泛使用的技术包括以下几种网络类型:以

25、太网: 10M, 100M, Giga, 10Giga 以太网,自动取款机: 25M, 155M, 622M, 2.4G,FDDI 100M:。随着IEEE802.3标准的颁布,以太网发展非常迅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带动其他网络技术退出舞台。目前唯一保留下来的技术就是局域网中的代币。广域网中的环 IEEE802.5 和 ATM。但以太网在局域网中具有绝对优势,目前其市场份额几乎达到99.9%。在端口数据分布中,局域网分为共享和交换。传统的局域网是共享局域网。任何时候,网络中只有一个站可以致数据,其他站只能接收信息。如果要致数据,只能退后等待。因此,共享以太网的固定带宽由网络上的所有站点共享,

26、并被随机占用。网络中的站越多,每个站平均可以使用的带宽越窄,网络的响应速度就越慢。交换局域网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交换局域网中,每个交换端口对应一个冲突域,该端口是冲突域的端点。由于交换机具有交换功能,不同端口的站点之间不会发生冲突。如果每个端口只连接一个计算机站点,则任何一对站点之间都不会发生冲突。假设某个端口连接到共享 LAN,则该端口上的所有站点之间会发生冲突,但该端口上的站点与交换机其他端口上的站点之间不会发生冲突。因此,交换机为每个端口隔离了冲突域。互联网之间数据交换的核心方面分为路由和三层交换两种技术。传统路由器在网络中具有路由转发、防火墙、隔离广播等功能。但是,在已经划分为VL

27、AN的网络中,逻辑划分的网段之间的通信仍然需要通过路由器进行转发。在局域网上,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数据量非常大,如果路由器需要对每个数据包进行一次路由,随着网络上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就会成为瓶颈。第三层交换技术是一种将路由技术和交换技术合二为一的技术。路由第一个数据流后,会生成MAC地址和IP地址的映射表。当相同的数据流再次经过时,将直接经过二层,而不是根据此表重新路由,从而无需进一步路由。避免了路由器在路由选择过程中进行的网络延迟,提高了数据包转发的效率。3.1.2分布式系统架构选择全分布式系统配置(处理配电和存储配电)。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的特点是主从区分,计算机之间互信互通,资源共享,相互合

28、作完成共同任务。在完全分布式的系统结构中,每个资源可以由多个管理器进行管理,大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3.1.3 虚拟网络VLAN是一种将局域网(LAN)设备(注意不是物理划分)逻辑划分为网段(或更小的局域网LAN),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单元)数据交换的方法。技术。 VLAN划分可以分为基于端口的VLAN、基于地址的VLAN和基于应用的VLAN。这些划分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VLAN划分方式。虚拟网络中的站点不受接口类型的限制,同时支持网络站点的自由移动。虚拟网络标志可以被交换设备自动识别,保持原有的虚拟网络属性。此外,虚拟网络可以扩展到整个信息中心网络,跨越各种交换设备。3.1

29、.4路由功能三层交换技术又称多层交换技术或IP交换技术,是相对于二层交换技术提出的,因在OSI七层网络标准模型中对第三层的研究而得名.传统路由器也工作在第三层,可以跨IP子网处理大量数据包,但转发效率比较低,网络标准模型第三层的三层交换技术实现了高- 速度数据包。转发,效率大大提高。简单来说,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路由转发”。它的出现解决了二层交换技术无法处理不同IP子网之间数据交换的缺点,也解决了传统路由器速度低、复杂性造成的网络瓶颈问题。建议内部路由使用三层交换来提高路由识别和报文转发能力。内部三层交换虚拟路由功能与外部路由功能互通,实现平滑部署。3.1.5容错在大型网络中,核心层处于网络的中心,网络之间的大量数据通过核心层设备进行交换,同时承担不同VLAN间的路由功能.一旦核心层设备宕机,整个网络就会瘫痪。因此,在校园网设计中,核心设备的选择一方面要求数据交换能力强,另一方面要求可靠性高。总则选择高端的核心三层交换机。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核心层的可靠性,防止核心层设备宕机导致整个网络瘫痪,总则会在核心层放置另一台设备作为另一台设备的备份。一旦主设备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