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重难点解析_第1页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重难点解析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识点重难点解析 【导语】已经进入高二上学期的同学们,在我们顺当度过高中的适应期,乐观参加学校社团活动,逐步形成了自我学习模式,初步拟定人生规划后,要将自我的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应将自己的学业做到一个高度的时候了。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学问点重难点解析盼望可以帮到你! 【篇一】1.群落外貌 群落外貌是指生物群落的外部形态或表相而言。它是群落中生物与生物间,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陆地生物群落的外貌主要取决于植被的特征,水生生物群落的外貌主要取决于水的深度和水流特征。陆地生物群落的外貌是由组成群落的植物种类形态及其生活型所打算的。 2.生活型类型 目前广泛

2、采纳的是丹麦植物学家raunkiaer提出的系统,他是按休眠芽或复苏芽所处的位置凹凸和爱护方式,把高等植物划分为五个生活型,在各类群之下,依据植物体的高度,芽有无芽鳞爱护,落叶或常绿,茎的特点等特征,再细分为若干较小的类型。下面就raunkiaer的生活型分类系统加以简介: 高位芽植物休眠芽位于距地面25以上,又可依据高度分为四个亚类,即大高位芽植物(高度30米),中高位芽植物(8-30米),小高位芽植物(2-8米)与矮高位芽植物(25厘米2米)。 地上芽植物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之下,多为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地面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冬季地上部分全部枯死,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3、隐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较深土层中或水中,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 一年生植物以种子越冬。 raunkiaer生活型被认为是进化过程中对气候条件适应的结果,因此它们的组成可反映某地区的生物气候和环境的状况。 从表上可知,每一类植物群落都是由几种生活型的植物所组成,但其中有一类生活型占优势,生活型与环境关系亲密,高位芽植物占优势是暖和潮湿气候地区群落的特征,如热带雨林群落;地面芽植物占优势的群落,反映了该地区具有较长的寒冷季节,如温带针叶林落叶林群落;地上芽植物占优势,反映了该地区环境比较湿冷,如长白山寒温带暗针叶林;一年生植物占优势则是干旱气候的荒漠和草原地区群落的特征,如

4、东北温带草原。 一种群 定义1:在肯定空间中生活相互影响彼此能交配繁殖的同种个体的集合。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种群生态学(二级学科)定义2:种内具有相同繁殖习性产卵场所生态习性和形态特征的区域性群体。应用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渔业资源学(二级学科) 二群落 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具有简单的种间关系。我们把在肯定生活环境中的全部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种群不是任意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有规律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群落。如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是依据人们的需要组合在一起的,而不是由于他们的简单的养分关系组合

5、在一起,所以农田生态系统极不稳定,离开了人的因素就很简单被草原生态系统所替代。 居住在一个地区的一切生物所组成的共同体,它们彼此通过各种途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例如一座森林中的一切植物为其中栖息的动物供应住处和食物,一些动物还可以其他动物为食,还有土壤中生存的大量微生物,它们靠分降落叶残骸为生,这一切组成一个整体称为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有肯定的生态环境,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有不同的生物群落。生态环境越优越,组成群落的物种种类数量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三生物圈 定义1: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一切生物组成的总体。 定义2:地球上存在生物有机体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和土壤圈全部

6、。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全球生态学(二级学科) 四生态环境 定义:影响人类与生物生存和进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包括生物因子(如植物动物等)和非生物因子(如光水分大气土壤等)。 生态环境(ecologicalenvironment)就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亲密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其次自然)力气(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 到了高中,你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在高中,学习的科目没有大科、小科之分,只有高考和非高考科目之分。比如对于理倾同学来说,语数外、理化生是高考科目,其他为非高考科目;对于文倾同学来说,语数外、政史地是高考科目,

7、其他为非高考科目。因此,假如大家把生物当成学校的小科,当成文科来看待,希望考前背一背,可以这样说,这种状况下你的高中生物是根本学不好的。假如你希望生物考前背背就可以考高分,那是天方夜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高中尤其是在生物考试中,你也很难取得高分,更何况你考前背背呢。 【篇二】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概念 1、物质: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 2、循环:无机环境生物群落。 3、范围:生物圈。 (二)特点: 1、具有全球性,因此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具有循环性。 二、实例碳循环 (一)无机环境中存在的形式:二氧化碳和碳酸盐。 (二)生物群落中主要存在形式:含碳有机物

8、。 (三)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如图) 1、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而实现的。 2、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靠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形式为有机物。 3、大气中CO2的来源有三个:一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二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三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4、实现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的关键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5、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各成分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四)特点:具全球性,可反复利用。 (五)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 1、温室效应的形成:CO2与悬浮粒子是打算地球温度及气候的关键因素。CO2能汲取太阳辐射的红外线。当太阳照耀到地球表面时,使地球变暖,这种热能又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太空辐射,再次被CO2汲取,从而使大气层成为地面的保温层,起到保温作用。 2、大气中CO2含量持续增加的缘由: (1)工厂、汽车、轮船等对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向大气中倾放大量的CO2。 (2)森林、草原等植被大面积的破坏,大大降低了对大气中CO2的调整力量。 3、影响: (1)气候变暖会使冰川雪山溶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