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自然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149249080ef457d36d079800feb224/32149249080ef457d36d079800feb2241.gif)
![初中地理-自然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149249080ef457d36d079800feb224/32149249080ef457d36d079800feb2242.gif)
![初中地理-自然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149249080ef457d36d079800feb224/32149249080ef457d36d079800feb2243.gif)
![初中地理-自然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149249080ef457d36d079800feb224/32149249080ef457d36d079800feb2244.gif)
![初中地理-自然灾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149249080ef457d36d079800feb224/32149249080ef457d36d079800feb22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灾害主要特点,能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 成绩。2. 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探究式和读图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地理国情之一,并掌握一 些基本的避灾方法。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学难点: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学方法: 任务型教学方法和交流型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自学、探 究和小组合作四、教具准备课件,多媒体等。五、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 有史以来最致命的四场自然灾害视频导入以视频刺激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视频初步认识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 并引起 学生好奇什么是自然灾
2、害。2、学习自然灾害的概念笔记自然灾害的概念,分析判断的依据: 1. 自然因素, 2.对人类造成损失。给出 5 道 题判断是否是自然灾害。 以练习题让学生更直观明白什么是自然灾害,发生在沙漠的干旱并不属于 自然灾害,因为并没有对人类造成损失。加深判断自然灾害依据的印象。3、自然灾害的分类根据灾害形成的原因不同, 对自然灾害进行分类, 本节课主要是学习期中的两类: 气 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分别讲解气象灾害中什么是干旱、洪涝、台风、泥石流,地质灾害中什 么是地震、泥石流、滑坡。并简单介绍什么是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新冠疫情属于生物灾害)。让学生对自然灾害有个简单认识, 并将课本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3、 培养学 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4、自然灾害的特点上述自然灾害在我国全部发生过, 所以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 读图, 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分布位置, 得出我国自然灾害特点分布广, 通过视频也可知道自然灾害危害大, 阅读 课本找出最后一个特点频率高。自然灾害特点比较简单,可通过课本中的图,以及上课初的视频直接得到种类多, 分布广的特点。5、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由教师讲解干旱灾害的分布和成因, 读气象灾害分布图, 说出干旱灾害的分布 (华北地 区)。通过我国地形图和降水量分布图,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华北干旱灾害形成的原因:春季 降水量少,蒸发多;华北地区人口多,日常用水量大,工业农业用水量大。小组讨论
4、洪涝灾 害,寒潮,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的分布与形成原因。类型 现象及成因(P54)干旱 降水较少尤其春季降水少, 工农业需水量大洪涝 降水丰富且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流较多分布地区(P56)华北地区 南方地区台风 一种发源于 热带洋面 的大气涡旋, 常带来狂风 和 暴雨 等。寒潮 强冷空气 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 剧烈降温 现象,并伴有大风、雨雪 、冰冻等东南沿海 西北、华北、 东北类型成因(P55)发生地区(P57)地震 处于火山地震带及板块交界处 台湾、西南、西北滑 山区地势 陡峭 ,遇 暴雨 或连续性降 中部山区、西南地区坡、 水,大量泥沙、岩土体下滑。泥石流 通过讲解华北地区干旱
5、灾害,可以将从图中获取信息的方法交给学生,便 于之后小组讨论。此处知识点在之前学习地形和气候就有多涉及,在平时考试中也曾出现过。 所以将小组讨论设置在这里,难度适中,适合小组讨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互 助学习。6、作业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防灾减灾的心得体会;将防灾减灾的知识内容传递给身边的家人、朋友。学情分析学生特点分析:学生认识社会的范围较小,对自然灾害具有直观的感性认识,但未从地 理学知识的角度去认识和思考。 知识障碍上: 知识掌握上, 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在长江和黄 河这两节中已有所涉及, 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 这节课是从系统上学习我国频发的主要的自然灾害,需要把学生平时生
6、活中熟知的知识转化为书中系统的知识。效果分析本节课的目的是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先是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并 教授学生判断方法, 简单了解自然灾害的分类, 通过读灾害分布图以及文字资料知道我国自 然灾害的特点。 初步说明地形、 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及对人类活动 的影响,本节课主要从自然环境异常变化对人类造成损失方面来说。本节课遵循常规性的读图分析方法,通过教学任务一步步的达成,培养学生读图技巧, 加强读图的策略性; 在分析材料和图中, 培养学生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读图能力。在 小组谈论环节, 旨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课堂表现来看,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7、个人 觉得, 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学生读图的训练, 例如在课内可开展小组比赛, 以在 限时内最快捕捉到准确信息的小组为胜, 然后在比赛中指导学生, 这样, 学生的地理读图能 力会有显著提高。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 中国自然环境 第四节的内容。 在内容的 编排上突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 为培养 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创造了条件。探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对学生初步形 成正确的人地观, 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也对第三章的中国的自然资源的学 习有很大帮助,因此此刻在教材中具有基础铺垫的
8、作用。二、教学目标4.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灾害主要特点,能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上的措施。5. 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探究式和读图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6.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地理国情之一,并掌握一些基本的避灾方法。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学难点: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评测练习1、下列现象或事件,哪些属于自然灾害?为什么?A.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田地里很多西瓜砸烂了。B.化工厂废水泄露,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C.一游客违反规定在林区吸烟,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D.楼上一块广告牌被一阵瞬时的大风刮落,正好砸在楼下的两辆汽车上。 E.撒哈拉沙漠极少下雨
9、,气候干旱。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 寒潮 B. 地震 C. 洪涝 D. 车祸3、有关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春夏季节我国江淮地区常见洪涝灾害B一个地方发生旱灾后,不会再发生其他自然灾害C地震是指地上建筑物的震动或倒塌D不同自然灾害有时会连续发生4、下列关于防灾减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灾害预报,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B. 地震发生时,应该躲在家里不要出门C.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适当方法可以有效避灾D. 减灾防灾是大人们的事情,与我们无关课后反思一、课堂设计思路:本节课的主线是自然灾害,以此为主线,设计问题及内容,层层深入,使教学呈阶梯式 层层推进。在授课过
10、程中,积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在各项活动中,学 生的大脑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 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高涨, 学生在本节课中不但明白了自 然灾害的定义以及判断,而且了解了防灾减灾的措施。二、教学过程:课前, 我以视频的形式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情绪饱满的进入学习状态。教 学环节任务设计形式多样,使课堂不显得那么枯燥无聊, 整节课我精神饱满,情绪高涨,自 然激励了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总之,整节课气氛活跃,师生情绪激昂,重点突出,实实 在在, 非常适合孩子的口味。 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本节课生动有趣, 圆满完成了教学 任务,达到了预期效果。但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学生集体
11、回答问题较多。今后,我要不断 的提高自身素质,多和同学们沟通,课堂上让学生全员参与,不断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更新观念,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三、存在问题 :课堂中小组讨论环节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 调度学生积极性可以更高。 地理专业用语还 不够准确,学生知识点虽是掌握了,但对于口头语言的输出,还有很大的进步和提升空间, 这也为我以后从哪个方面改进课堂,给与很好的提醒。四、改进措施:感谢组内各位同仁给予的建议,本人获益匪浅。今后, 自己要加强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 为了学生,也为了自己;其次,课堂教学策略,也该做出适当的调整,积极学习新的理念, 敢于创新。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特别注意不足之处,正视自
12、己的缺点, 努力学习, 完善自己 的教学工作,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课标分析根据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习本节课内容应该从三个层面入手:第一, 是从身边的灾害入手。通过发生在身边的实例,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学生通过 新闻报道和互联网中的图片、 视频等资料, 了解到的常见自然灾害的信息, 知道的只是现象 而非内涵。因此,可以运用大量图片和文字说明,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真正内涵。第二,是运用相关的地图和资料分析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综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尝试分 析自然灾害分布的成因。 由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 课标没有更深层次的要求, 但对于 初中学生来说,自然灾害分布的成因依然是本节教材的难点。因此可根据自然灾害分布图, 以“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季节性主题活动设置方案计划
- 锚杆转载机组、掘锚机、锚杆钻车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拿地备案
- 十年回顾:2010年以来那些重大的网络安全事件盘点
- 2025-2030全球车用拉力缸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生物过程深层流过滤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模拟拉线延长位置探头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LPWAN物联网模块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电动汽车转子铁芯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翻新电池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汽车MIMO智能天线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4年公安机关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考试直接用】
- 课题申报参考:共同富裕进程中基本生活保障的内涵及标准研究
- 2025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春季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康复医学科患者隐私保护制度
- 环保工程信息化施工方案
- 红色中国风2025蛇年介绍
- 2024年安徽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高中学校开学典礼方案
- 2024年度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县分公司工作总结
- DL∕T 1844-2018 湿式静电除尘器用导电玻璃钢阳极检验规范
- JTG D62-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