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_第1页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_第2页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_第3页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_第4页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6课三国鼎立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及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指出三国的大概地理位置。 2、搜集有关三国的历史小故事,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解决问题。 3、认识到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民心所向。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教学难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过程: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军阀混战”;第二部分为“三雄崛起”;第三部分为“三国鼎立”,从而形成一个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自主学习一.官渡之战:_年,_和_在_进行决战。_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屯粮,烧掉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的主力,为以

2、后_打下了基础。二赤壁之战:_年,曹军同_和_联军在_对峙。针对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接在一起的弱点,周瑜采纳部下_的建议,向曹操诈降并用_,最终曹军大败。赤壁之战为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三国鼎立1.形成:_年,曹操的儿子_废掉汉献帝,在_称帝,国号魏。_年,_在_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_年,_称吴王,。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三国鼎立局面形成。2.发展: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_。230年,孙权派将军_率领万人船队到达_,加强了_与内地的联系。蜀汉在丞相_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_地区的开发。合作探究: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哪些历史意义?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

3、题1. 小明今年暑假去湖北旅游,他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往日的张天烈火虽已熄灭,但周瑜当时挥剑所书的赤壁仍旧记录着历史的足迹。”他记载的事件有何历史意义()A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关键一战B使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D导致北方重新陷入割据状态2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 都是以曹操的胜利告终 都是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 A B C D 3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哪一项符合历史发展趋势()A战火频繁,破坏社会经济B三国鼎立,加剧国家分裂C破坏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

4、创造条件4.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 ) 魏国220年曹操洛阳 魏国220年曹丕洛阳蜀宋国221年刘备成都 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吴国222年孙策南京 吴国222年孙权建业A B C D5(无锡中考)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6、(牡丹江中考)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A刘备 B曹操C孙权 D诸葛亮7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正确的是()都是以曹操的胜利告终都是古代以少胜多的

5、著名战役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A B C D8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是在()A官渡之战后 B刘备称帝时C曹丕称帝时 D孙权称帝时9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洲,加强了内地与这个地区的联系。“夷洲”指的是今天的()A黄岩岛 B钓鱼岛C台湾岛 D海南岛10三国鼎立初,魏国户数103万,人口443万,兵员60万;蜀国户数28万,人口94万,兵员万;吴国户数万,人口230万,兵员23万。根据以上史实,你认为最有能力完成全国统一的政权是()A魏国 B蜀国C吴国 D不能确定二综合题1、材料一:三国鼎立形势图。材料二: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

6、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三国志诸葛亮传(1)请根据材料一填写三国的名称。A_;B_;C_。(2)材料二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3)面对曹操“拥百万之众”之势,诸葛亮在材料二中提出了什么策略?这个策略在此后有何成功的实践?产生了什么影响?2、材料一: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铠甲生虮(ji)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材料二: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