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析其因、究其理、想其法学案PAGE PAGE PAGE 244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析其因、究其理、想其法第一讲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教材内案例抓牢靠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2)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比较区域要素 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相同点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地区不同点位置北纬30附近,东部沿
2、海地区的中部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土地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人均耕地面积少黑土为主,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面积多矿产贫乏石油等矿产丰富2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活动的差异区域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耕作类型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主要作物水稻、油菜、棉花玉米、春小麦、大豆耕作制度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特色产业水产业西部畜牧业工业综合性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基地商业贸易发达不发达温馨提示地理环境差异除了影响产业活动外,还对交通、建筑、文化等也有影响,如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运便利,而松嫩平原缺少水运;松嫩平原民居墙体严实厚重,屋顶坡度小,长江三角洲则墙体轻薄,屋
3、顶坡度大等。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教材外案例领悟好综合区域的差异比较(一)据图1归纳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差异区域项目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自然条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植被暖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土壤棕壤、黑土、钙质土、部分盐碱土红壤、砖红壤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生产以旱地为主,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以水田为主,长江流域和珠三角是重要商品粮基地工业生产以重工业为主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产业结构以传统产业为主,面临调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转型较快交通
4、运输比较发达比较发达,内河航运发达对外开放开放程度相对落后开放程度高,对外联系方便(二)据图2归纳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差异区域项目 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范围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12个沿海省、市、自治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湘、赣9个省、自治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10个省、市、自治区自然特征濒临海洋,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水热条件较好,气候条件优越,多位于河流下游距海近,地形以高原、平原、丘陵为主;能源资源丰富,气候条件较好距海较远,地形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地势较高;矿产及水能资源丰富;干旱和高寒地区广地位基础设施最好,城市
5、化、科技水平最高位于中国腹地,起承东启西的作用位于西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优势条件为我国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尤其海运)便利;经济的国际化程度高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是农、林、牧产品重要产区;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发达;交通运输以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主70%的国界线,利于边境贸易;能源、矿产资源前景可观;其西南部水力资源丰富存在问题能源、原料不足;北方缺水;江河下游洪涝多山西煤炭外运能力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东北林区过度砍伐;长江中下游的洪涝问题;长城沿线的风沙问题工农业基础薄弱;交通落后;科技文化不发达;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生态恶化发展方向发挥沿海的区位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
6、;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发挥能源优势,建设全国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建设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加工基地;加强东西向交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开发能源、矿产,建设中国动力基地循流程解题有一套在解答有关“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类试题时,可遵循以下思维流程: 以考纲为纲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考点(一)区域特征与区域发展高考怎么考典例(2017江苏高考)如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1)改
7、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的特征有()A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一直领先全国B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态势C1978199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相同D1978199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2)19782015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速变化反映了()A改革开放对东中西部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性B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不断加快C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中西部增速D21世纪以来,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局发生了变化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直观看出,19781990年,三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不相同,东部地区高,中部地区
8、低,西部地区居中,C错;20002015年,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A错。读图可知,B、D正确。第(2)题,从图上可以明显看出,19782000年,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东部地区增速;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高,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局没有发生变化。答案(1)BD(2)AB考题精妙命题出发点不同时期我国和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长变化命题落脚点考查区域特征和区域发展试题评价(1)图表虽简,内容丰富:本图展示不同时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的变化,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东部(中部或西部)某一具体区域的变化分析;二是三大地区之间变化的对比分析;三是三大地区
9、与全国平均增长率的对比分析。由此可以看出,图表信息丰富,对考生读图、析图能力的要求较高。(2)材料虽短,内涵丰富:材料仅仅提到“改革开放以来(19782015年)”却暗含国家两次大的战略调整:一是1978年的改革开放,东部最先实施,前期东部增长率高于中西部也就不足为奇;二是2000年后的西部大开发,使西部地区人均GDP增速加快,这也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命题特色: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类题怎么答区域特征类试题答题模板1自然地理特征思考方向满分术语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位于半球;位于纬度(或带);距海较远(近);位于大陆部,大洋岸气候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光照
10、、灾害夏季,冬季;气温年较差,降水季节变化;光照;易受灾害影响地形地形类型、地势特征以地形为主;地势高低;多地貌河流内流河、外流河、水文特征、水系特征为内(外)流河;径流量,季节变化,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有(无)凌汛;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少),东西(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度大(小)植被覆盖率、植被类型以林为主;植被覆盖率高(低)土壤类型及肥力状况肥沃的黑土(紫色土、水稻土);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资源种类、数量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水资源丰富(短缺)2人文地理特征思考方向满分术语人口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劳动力丰富(不足);人口素质;老龄化问题
11、;人口就业压力城市数量、规模、布局、城市化城市数量;规模,辐射带动作用;多沿分布;城市化水平农业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等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土地价格、科技。有利条件是,不利条件是其他耕作制度或熟制、作物种类、耕地类型(水田、旱地)工业工业类型以轻工业(或重工业)为主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主要为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原料、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环境条件交通运输方式、便利程度、区位因素以(交通运输方式)为主;交通便利(不便);有利因素是,不利因素是环
12、境环境问题类型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荒漠化、水土流失)两大方面考点(二)区域差异分析高考怎么考典例(2017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图1为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材料二区域粮食供需状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图2为20052013年江苏省人口变化与粮食增产关系图。(1)与全国高余粮区相比,简述高缺粮省市的主要分布区域是_。其形成原因是_。保障高缺粮地区粮食供给的主要措施有_。(2)据图2,简述江苏省人口变化粮食增产关系的主要区域差异_。(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
13、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江苏不少农业示范区推广种植有机大米,试分析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_。解析第(1)题,从图1中可以直接看出高缺粮省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地区及长江以南沿海地区,其缺粮原因可以从人均耕地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等方面分析,解决措施主要有粮食跨区域调配、发展农业科技等。第(2)题,从图2中可以看出苏南和苏北人口变化及粮食增产变化。苏南人口增长快,粮食增产慢;苏北人口负增长,而粮食增产快。第(3)题,江苏农业示范区推广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市场、技术、生态环境、政策等方面分析。答案(1)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京津地区人均耕地少;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粮食的跨区域调配;发展农业科技,提高
14、单产(2)苏南人口增长快,粮食增产慢;苏北人口负增长,粮食增产快(3)市场需求大;技术水平高;生态环境好;政策支持(任答三点)考题精妙命题出发点我国粮食供需问题及解决措施、人口与粮食问题、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分析命题落脚点考查区域差异分析、区域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试题评价(1)背景之真实: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粮食问题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本题以粮食问题为命题背景,源于生活,给考生以真实的感觉,能够有效缓解考场紧张情绪。(2)设问之精巧:本题以“粮食问题解决措施可持续发展”为主线进行问题设置,层层推进,设问之精巧不言而喻。(3)探究之深邃:由图2可读出江苏省人口变化粮食增产大体规律:
15、人口增长快的地区粮食增产慢,而人口增长慢的地区粮食增产快,再结合图中和现实中各市的空间分布大致分为苏南和苏北地区,由此可得出一个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状况。(4)定位之精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观念也由温饱到品质追求的转变。如何生产高品质粮食,确保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大事,也是党和国家需要重点解决的大事。第(3)问立足粮食安全问题进行考查,折射出我国当前粮食问题及相关国家举措,也体现了高考对“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这一学科素养的考查。类题怎么答一、区域差异类试题的3大解题流程1比较区域条件或特征的异同点,其解题流程为:2比较区域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条件,其解题流程为:3比较区域
16、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其解题流程为:二、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方法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进行。1横向即是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如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思维模式如图所示:2纵向即在一个区域内,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思维模式如图所示: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2018德州二模)读十八大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图,完成12题。1图中现在和将来西部开发的战略导向M代表的是()A市
17、场导向型B技术导向型C运输导向型 D劳动力导向型2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的条件是()加强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值的工业部门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沿边”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部门A BC D解析:1.A2.D第1题,从M的主要影响因素:信息、品牌,可看出体现的是市场;同时科技、人才也需要通过市场来配置,故战略导向M代表的是市场导向型。注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不具有人才、技术优势,故不能选择技术导向型为战略导向。第2题,西部发展最急需的是生态建设和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图示由资源依托型
18、向M转变,需要由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来保障。(2018成都二诊)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前,以芝加哥为中心分布有大片温室,之后温室生产中心转移到南方的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等地。1994年以后,亚利桑那州建立了大片特殊温室:屋顶覆盖降低红外线透射率的薄膜,必要时在膜上喷洒白灰;屋顶每隔3 m设一个喷头,每分钟自动喷水30秒;抬高屋脊到7 m,一半屋顶为自由开启天窗。据此回答34题。320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温室生产中心迁移出北方的原因是()A纬度高,降水丰富B市场需求量下降C石油危机,生产成本上升D交通通达性差4亚利桑那州特殊温室适用的季节及作用分别是()A春季,提高室内温度B夏季,降
19、低室内温度C秋季,避免阳光灼伤农作物D冬季,让阳光更多进入室内解析:3.C4.B第3题,石油危机导致温室生产成本上升,而南方冬季温度高,光照充分,耗能少,因而温室生产中心南迁。第4题,亚利桑那州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夏季太阳辐射强烈。屋顶覆盖降低红外线透射率的薄膜,必要时喷洒白灰,并在屋顶设置喷头,主要是为了减少进入温室的太阳辐射,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并避免沙漠环境的强辐射灼伤农作物;利用天窗通风可减少温室内的热量,降低温室内的温度。(2018石家庄联考)读我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完成56题。5上图中()A各区域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B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C各区域的分布范围相当D各区域之间的边界清晰明
20、确6从a到d()A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大 B传统房屋窗户越来越小C现代楼房高度越来越大 D传统房屋墙壁厚度越来越薄解析:5.A6.D第5题,图中各区域是按建筑气候单一指标划分的;各区域内部特征并不完全一致;各区域的分布范围也不相同;气候类型本身具有过渡性,因此,图中各区域之间的边界具有过渡性,并不清晰明确。第6题,从a到d反映出我国从北到南地理环境的差异。从a到d,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小;从a到d热量条件越来越好,为了更好地散热,传统房屋的窗户越来越大,墙壁越来越薄;现代楼房高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受自然环境影响不大。(2018合肥质量检测)复种指数为全年播种作物的总
21、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如图示意我国三个省级行政区1998年和2012年耕地复种指数。据此完成79题。7图中M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A湖北 B吉林C山东 D江苏8浙江省耕地复种指数降低的主要原因是()A非农产业发达 B耕地面积减少C作物单产减少 D山地面积广阔9提高河南省耕地复种指数的有效措施有()加大惠农力度扩大垦荒规模实施休耕轮作增加科技投入A BC D解析:7.B8.A9.C第7题,由材料可知,复种指数为全年播种作物的总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从图中可以看出,M省级行政区的复种指数不超过100%,说明该地农业生产熟制最多只能一年一熟。选项所列四个省级行政区中,湖北位于亚热带地区,农作物可以一
22、年两熟甚至三熟,复种指数会高于100%,故A项错误;吉林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复种指数最多100%,故B项正确;山东位于暖温带地区,农作物可以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复种指数会高于100%,故C项错误;江苏复种指数也会高于100%,故D项错误。第8题,由材料可知,复种指数为全年播种作物的总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浙江省位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高,第二、三产业发达,从业人数多,从事农业生产人数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小,故A项正确;根据复种指数的概念可知耕地面积减少不会降低复种指数,故B项错误;复种指数与作物单产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山地面积广阔
23、并不会降低复种指数,故D项错误。第9题,加大惠农力度可以增加农民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提高复种指数,正确;扩大垦荒规模会增加耕地面积,不会提高复种指数,错误;实行休耕轮作会减少播种作物的总面积,降低复种指数,错误;增加科技投入,可以提高作物的熟制,从而提高复种指数,正确。故C项正确。(2018海南五校模拟)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西部,气候类型多样。读厄瓜多尔地形图,完成1011题。10造成厄瓜多尔气候类型多样的因素是()A国土面积广大 B纬度与地形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11厄瓜多尔香蕉出口量巨大。与我国海南岛香蕉生产相比,厄瓜多尔比较明显的优势是()A气候适宜 B土壤肥沃C技术先进 D受台风干扰较小
24、解析:10.B11.D第10题,厄瓜多尔纬度低,中部海拔高,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因而气候类型多样。第11题,厄瓜多尔位于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小,台风无法形成;而我国海南岛在夏秋季节,台风侵袭次数多。二、非选择题12(2018福建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在桥上加盖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如图示意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及廊桥景观。(1)依据当地自然条件,说明廊桥设有廊屋的作用。(2)分析甲处古廊桥当年被山洪冲毁的自然
25、原因。(3)乙处重建古廊桥采用“夏伐秋晾”的安排。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合理性。(4)当地建筑古廊桥多采用木制构件,而少采用较为坚硬且防腐性能更好的石料,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题,廊屋对桥梁及其上的行人具有遮蔽风雨、太阳光照的作用,可从此角度分析。第(2)题,图中甲附近丙处是一个峡谷地形,易发山洪使河水快速上涨;同时从河流形态看,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上游来水不易下泄,此处水位上涨较高,河水流速加快,从而对古廊桥造成毁坏。第(3)题,注意理解“夏伐”是指夏季砍伐树木,“秋晾”是指在秋季使被砍伐的树木自然晾晒变干燥;还要注意图示伐木区位于山区,至乙地之间没有陆路运输;再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分析即
26、可。第(4)题,可从建筑材料、建筑难易度角度分析。答案:(1)当地太阳辐射强,冬暖夏热,降水丰富,空气湿度大,建桥木料易变形、腐烂;加廊屋可以防水、防潮和防晒,保护桥梁;为行人遮阳、挡风、避雨。(2)该地当年受连续强降水影响,引发特大洪水,甲处河道弯曲且由宽变窄,导致河流流速加快,水位暴涨,对桥造成强大冲击;丙冲沟的地势陡峻,遇强降水引发大量挟带泥沙、石块、树木等杂物的洪流摧毁桥梁。(3)夏伐:夏季降水丰富,河水水位高,流速快,便于采伐区的木料顺河流至桥址。秋晾:秋季降水较少,天气干燥,利于木料晾干。(4)当地森林资源丰富,建桥的原料丰富;相对于石材,木料更轻便,不仅便于运输,且易于加工,建造
27、成本低。13(2018西安八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江西省东北部地区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了有色冶金工业。材料二如图为江西省北部地区示意图。材料三南昌地区由于夏季较长时间高温高湿、风力微弱、闷热难熬,是我国夏季十大“火炉”之一。(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点。(2)说明江西省东北部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优势条件。(3)分析南昌地区成为我国夏季十大“火炉”之一的原因。(4)江西省拟在鄱阳湖入长江口处建一座长2.8 km的大坝(水闸),以控制鄱阳湖水量,请说明其可行性的理由。解析:第(1)题,应从总体地势特征和主要地形类型等方面分析。第(2)题,应主要从原料、能源、市场、交通等方面分
28、析。第(3)题,应主要从地理纬度、大气环流、空气湿度、地形地势等角度进行分析。第(4)题,注意问题要求回答可行性的理由,从缓解鄱阳湖季节性缺水问题、防洪及对周边地区带来综合效益方面回答。答案:(1)外围以(低山)丘陵为主,(中部)鄱阳湖平原地势低平(从东南西三面向北部倾斜)。(2)江西省东北部铜、金、钨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煤炭资源丰富,水能资源(水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3)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时间长,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强;河、湖众多,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大(高温高湿);盛行下沉气流,大气稳定,风力微弱;地势较低,热量不易扩散。因此夏季天气闷热,成为“火炉”。
29、(4)缓解鄱阳湖枯水季节缺水的问题;减轻鄱阳湖丰水季节长江上游地区带来的洪水威胁;对湖泊周边地区具有供水、航运、旅游、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第二讲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材内案例抓牢靠一、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认识荒漠化温馨提示数字法记忆荒漠化的概念(1)“三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2)“三退”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3)“三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4)“二因”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人为因素)。(二)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地域差异:(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气
30、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2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温馨提示世界荒漠带形成的四种原因(1)撒哈拉、澳大利亚和西亚等地区的荒漠是在热带沙漠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其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2)阿塔卡马荒漠、索马里半岛的荒漠等,其形成与寒流的影响有关。(3)中亚、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是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其原因是深居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4)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荒漠,也是在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条件下形成的,但其形成是由于安第斯山的阻挡,受不到西风的影响,因而降水稀少造成的。(三)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当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
31、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2防治内容(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3防治原则(1)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2)坚持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4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二、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一)森林资源现状与作用1分布及现状(1)分布:(2)现状:急剧减少,原始森林破坏殆尽。2森林的作用(1)经济价值:重要的自然资源,
32、为人类提供木材和林产品。(2)生态价值: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不同区域森林生态功能差异:地区主要生态功能丘陵、山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沿海地区阻挡海风、保护农田城市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交通线两侧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吸烟除尘、净化空气3森林破坏的后果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地球之肺2绿色水库3基因宝库(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的生态优势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1)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
33、很贫瘠。(2)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雨林被毁的原因2开发计划(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雨林面临的两种前途2保护雨林的具体措施教材外案例领悟好一、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植被覆盖率eq avs4al(低);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露天开矿、毁林开荒、乱砍滥伐导致植被破坏。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危害(1)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2)加剧沟壑发育,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3)
34、造成生态环境恶化。(4)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5)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等。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1)压缩农业用地,提高土地生产率,建设基本农田。(2)扩大林、草种植面积。(3)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实行轮封轮牧,保护草场。(4)矿区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一)“地球之肾”湿地1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2类型(1)自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2)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3共同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4湿地的功能功能美称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资源“
35、资源的宝库”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生命的摇篮”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天然空调机”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天然水库”净化水中污染物质“地球之肾”为各种野生动物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鸟类的乐园”5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航运、旅游观光。温馨提示湿地除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外,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提供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被称为“资源的宝库”;同时又可提供航运和旅游场所。(二)湿地资源问题1产生原因人类对于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2表现eq x(天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eq x(生态功能和效益下降)eq x(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3案
36、例洞庭湖萎缩(1)原因:泥沙淤积严重,大规模围湖造田。(2)影响: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及生态环境问题增多。(三)保护湿地1必要性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2具体措施(洞庭湖区)长江流域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等措施,洞庭湖变“大”了。温馨提示湿地保护的两大原则一是保护与开发并重、协调一致;二是湿地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要特别重视湿地的环境作用。循流程解题有一套在解答有关“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类题目时,可遵循以下思维流程: 以考纲为纲eq blc|rc (avs4alco1(,)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
37、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考点(一)荒漠化高考怎么考典例(2014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 m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 cm高度范围内。(1)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2)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3)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解析第(1)题,原因主要从冬春季节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大且日数多等方面分析。第(2)题,可从风沙堆积可能会填埋轨道
38、、侵蚀路基、损害铁路其他设施、危害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第(3)题,可从设置方格沙障、阻沙墙、用碎石等覆盖沙面等方面分析。答案(1)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2)(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3)(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考题精妙命题出发点图示区域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对铁路及列车的危害和防治措施命题落脚点考查沙
39、尘暴的成因、危害及防治试题评价(1)区域并不“陌生”:乍一看图,有点茫然,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海拔在4 500 m以上”“青藏铁路”即可准确判定为青藏高原地区。然后调用已有知识储备进行分析即可。(2)设问拒绝“平庸”:大部分试题设问都是平铺直叙,毫无新意,第(2)题中对“风沙对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的设问让人耳目一新,将地理知识用活,让地理的实用感提升。类题怎么答一、荒漠化的2大成因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2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具体如下表所示:人为因素主要分布地区主要危害过度樵采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林地、草场遭破坏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
40、区加速草场退化和沙化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沙质土壤肥力下降,废弃耕地变沙地,使土地沙化连片发展水资源利用不当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次生盐碱化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邻近城镇或者工矿开发区建设用地周围草场退化、沙化二、荒漠化的5大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地区措施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
41、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考点(二)水土流失高考怎么考典例(2015浙江高考)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禁止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如图为黄土高原某地陡坡耕地景观图。完成(1)(3)题。(1)黄土高原陡坡耕地会()改变地貌类型影响降水量破坏自然植被松动地表土体ABC D(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地形坡度大植被稀疏降水量大全年风大土质疏松冻融作用强A BC D(3)列举治理黄土高原陡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陡坡耕地会导致自然植被破坏,使本来就疏松的土质更加疏松,一旦遭遇暴雨,水土流失就很严重,故选D。陡坡耕地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地貌类型,也
42、不可能影响该区域的降水量,故排除A、B、C。第(2)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很多:如地形坡度大,使地表径流加快,会加剧土壤侵蚀;植被稀疏,使地表失去植被保护;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流失;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等。黄土高原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距海洋较远,且夏季风受到秦岭、太行山的阻挡,因而降水量并不大;全年风大与水土流失关系小;冻融作用主要发生于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故选A。第(3)题,治理黄土高原陡坡耕地水土流失应从多方面分析,包括退耕还林还草,恢复自然植被,修筑梯田等。答案(1)D(2)A(3)退耕还草(林);种草植树;修筑梯田。考题精妙命题出发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陡坡耕地
43、的影响及治理措施命题落脚点考查考查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其治理措施试题评价(1)材料源于“本”:本试题以黄土高原为命题背景考查水土流失这一生态环境问题,正是教材案例的浓缩,这正体现了“知识源于教材”这一理念。(2)命题立意“新”:本试题的考查,围绕我国水土保持法的规定展开,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具体行动中,考查考生的知识运用和迁移能力,是“学”与“用”的完美结合。(3)设问方式“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切口小,立足于陡坡耕地,避免传统考查方式的千篇一律;二是第(3)题是(1)(2)题的归纳和整合,层次性强,是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在实践中应用的真实体现。类题怎么答一、水土流失的成因1自然条件是水
44、土流失的潜在因素自然条件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气候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地形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植被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降水和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土壤与土质的疏密程度有关。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2人为因素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人文因素重点分析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质疏松的人类活动。(1)生活能源短缺,大量砍伐树木用作薪柴。(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毁林开荒、耕作方式不当、管理粗放。(3)开矿、开采石料、修路、
45、建房屋、修水利设施等开发建设不当。二、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1工程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等措施来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2生物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进行治理。3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措施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2黄土高原
46、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考点(三)森林的开发与保护高考怎么考典例(2016全国卷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如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2)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首先明确该题要从河水腐殖质多和含沙量少两个
47、方面回答,其次注意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流域的主要差别:一是有无沼泽,二是流域等高线的密集程度。腐殖质是生物遗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因此分析腐殖质多的原因既要考虑当地有适合大量生物生存的气候条件,又要考虑有腐殖质形成的场所即沼泽;河流含沙量少的原因,一方面从不利于泥沙产生的地形条件考虑,另一方面从沼泽对泥沙沉积的影响考虑。第(2)题,该问属于开放性试题,注意先要明确观点,理由与观点要一致。若赞同就要从该地拓展旅游观光业的有利条件及社会、经济意义角度回答,若不赞同就要从该地拓展旅游观光业后给当地居民及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角度回答。答案(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
48、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2)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其他答案合理均可)考题精妙命题出发点内格罗河的水文特征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命题落脚点考查森林的开发与保护试题评价(1)情景中见真实:游客乘船溯流而上,两岸植被繁茂,在河流交汇处,两条河河水黑黄分明,景色令人震撼。美的真实,如身临其境,使考生紧张的心情得到瞬间的平静。(2)设问中见精巧:当考生看
49、到“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布朗库河泥沙含量大”时,脑海中便会快速分析其成因。但设问中话锋一转,要求分析内格罗河泥沙含量少的原因,设问精巧可见一斑。(3)观点中见利弊:本题第(2)问为一开放性设问,只要观点和理由相匹配即可得分。但细细品味,本题实质体现的是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无论开发还是保护,都会存在利弊,这就从深层次要求我们要做到合理开发与保护并存,从而达到协调可持续发展。类题怎么答森林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本考点常常结合区域图考查森林生态效益的分析,关键在于理解森林在不同地区的生态作用,并因地制宜。森林既是重要的物质资源,又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森林
50、的存在对全球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且在不同地区起到不同的调节作用。地区作用森林破坏的危害全球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增强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减少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蒸腾作用减弱,导致气候趋于干旱地势起伏大的湿润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水土流失、洪水频发、河道淤塞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土地沙化城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城市环境污染加剧沿海地区(红树林)防止海风、海浪的侵袭海岸侵袭加剧、海岸线退缩、土地减少考点(四)湿地的保护高考怎么考典例(2015天津高考)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
51、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1)(2)题。(1)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2)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B退耕还草保护水源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解析第(1)题,艾比湖的面积缩小会引起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诸多要素发生变化,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点。一般来说,只有大量注入淡水才会引起艾比湖的含盐量减小,A错误;湖中芦苇大量死亡,导致水质变差,鱼类会大量死亡,而不是鱼类密
52、度增大,B错误;湖水面积缩小,湖水总蒸发量会减小,D错误;湖水面积缩小,其自净能力就会减弱,故答案选C。第(2)题,从水体相互补给的关系来看,修建水库会截留水源,导致艾比湖更加萎缩,A错误;在艾比湖流域实施退耕还草、保护水源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可以防止湖面缩小,B正确;退耕还湖有一定作用,但是水产养殖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并且其对艾比湖增加水源没有作用,C错误;同理,种植芦苇也不能增加水体的数量,D错误。答案(1)C(2)B考题精妙命题出发点艾比湖面积缩小的影响及采取的措施命题落脚点考查湿地的开发与保护试题评价(1)材料信息丰富:本题两个设问都可在材料中找到相关信息,抓住关键点,便可准确答题。
53、材料中“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湖面缩小,芦苇大量枯萎”便是第(1)题的答题关键点。第(2)题中采取的措施要与原因相结合,即抓住材料中湖面减小的原因新增大量耕地、灌渠。(2)时代气息浓厚:近几十年来新增耕地是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保证粮食安全的必要举措。而现在退耕还湖,既是农业科技水平提高促进粮食产量增加的内在体现,又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迫在要求。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类题怎么答一、湿地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湿地(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1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成因: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
54、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2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3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二、湿地资源问题及产生原因1问题:天然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生态功能和效益下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2产生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入手。(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2)人为原因: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湖沼消亡的过程。湿地消亡的人为因素见下表:人类因
55、素类型导致的结果土壤侵蚀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围湖(海)造陆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环境污染造成入湖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也就是人为加速了富营养化过程大量引水灌溉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就明显缩小、变浅,直至完全干涸河流的截流改向三、湿地的保护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2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耕。3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4营造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法制条件。5建立湿地资源信息库。四、不同类型湖泊萎缩的原因及危害湖泊作为一项重要的湿地资源,由于所处区域特征不同,外流湖与内流湖面积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也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1外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
56、以洞庭湖为例)2内陆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咸海为例)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岱海位于内蒙古凉城县,是内陆封闭型湖泊,地处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图为岱海面积变化示意图,图为岱海流域人口、流域耕地面积与岱海面积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岱海面积萎缩速度最快的方位是()A正东B东北C西南 D东南2导致岱海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淡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B人口增加,入湖水量减少C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D过度砍伐,水土流失严重解析:1.C2.B第1题,由图中岱海面积整体变化来看,岱海各方向面积均有缩减,西南方向退缩最严重。第2题,由图文材料可知,岱海流域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57、导致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萎缩;岱海属于内陆封闭型湖泊,是咸水湖,不适宜围湖造田和发展淡水养殖业;岱海地区处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以草原为主,植被稀疏,不存在过度砍伐、水土流失等问题。(2018湛江一模)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据此完成35题。3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A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B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C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
58、能力丧失D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4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爬山难度 B增加耕地面积C便于汇集雨水 D提高地面美观度5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的特点应具有()A耐旱、耐贫瘠 B耐旱、耐盐碱C耐涝、耐贫瘠 D耐涝、耐盐碱解析:3.C4.C5.A第3题,山体裸露、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故需人工进行修复。第4题,注意修复的目的是使其恢复植被,减轻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植被修复离不开水,该山体坡度大而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同时石灰岩地区地表水缺乏,故修建退台要考虑收集雨水,则C正确。第5题,石灰岩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喀斯特地貌,该地貌区地表水缺乏、土壤贫瘠,
59、故植被要能适应干旱和土壤贫瘠的条件。如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充足 B水源充足C降水丰富 D光照充足7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的可行措施是()A全部种树 B种草、种树C种树、种草 D种树、种草解析:6.B7.C第6题,地草原的形成与水源有关,但是该地降水并不充足(地降水不足100 mm),故可能与该地地下水出露有关。第7题,地降水超过400 mm,可以考虑种植需水量较大的树木,两地降水偏少,种草比较适宜;仅考虑降水条件,地降水最少,位于沙漠内部,种草也难有成效。(2018黑龙江六校联考)2016年8月28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了
60、洱海水源地遭到多处采石场破坏的新闻。读洱海流域采石场位置示意图,完成89题。8洱海素有“银苍玉洱”“高原明珠”之称,其自然环境极为优美的原因主要有()高山环抱,阻挡海洋湿润气流,使得洱海及其周边地区降水稀少湖泊对当地气候具有调节作用森林起了美化环境和调节气候的作用气候的垂直差异不明显A BC D9受近年来该地区采石场数量不断增多的影响,两河段河流特征发生了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段河流年径流量变大,河段河流年径流量变小B河段河流含沙量增加,河段河流含沙量变化较小C河段河流结冰期变长,河段河流结冰期变短D河段径流只参与了内陆循环,河段径流只参与了海陆间循环解析:8.D9.B第8题,洱海处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停车场扩建钢结构隔层施工合同
- 员工反馈与沟通渠道
- 物流运输可靠性规范
- 水库清淤治理施工合同
- 建筑门窗施工合同:教育设施建设
- 户外用品质量奖评定流程
- 团队协作升级计件奖罚新实践
- 旧城改造工程合同进度跟踪
- 农业计量管理准则
- 云云云金融服务期协议
- 农业信息技术 chapter5 地理信息系统
- 浅谈新形势下加强企业税务管理的对策研究
-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阅读技巧及解答
- 必看!设备管理必须要懂的一、二、三、四、五
- 空冷岛专题(控制方案、谐波及变压器容量选择)
- 结合子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铣槽的夹具设计
- 林武樟 完整阳宅讲义 笔记版[方案]
- 液氧汽化站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018-07.docx
- 《会滚的汽车》ppt课件
- 督学与校长应彼此“亦师亦友”
- 了不起的盖茨比经典台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