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文化专题必背知识点_第1页
高考地理文化专题必背知识点_第2页
高考地理文化专题必背知识点_第3页
高考地理文化专题必背知识点_第4页
高考地理文化专题必背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地理文化专题必背知识点文化专题必背知识点 新石器文化源地属于 文化系统 源地。 原因:每个文化遗址都是由特定的文化事物构成的文化综合体,若干个具有一定联系的文化综合体就组成特征明显、结构完整的文化体系。 为什么说都江堰是顺应了自然规律? 既可防洪又可灌溉 没有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变式: 为什么说江南丘陵的梯田顺应了自然规律? 丘陵地区坡度较小,开垦梯田后,既没有造成环境污染,也没有造成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开垦梯田后,既充分利用了地形、光热等自然资源,又使农业得以充分发展。 民族风情、民族的节日元宵节舞龙灯-汉族 泼水节-傣族 那达慕大会-蒙古族芦笙节-苗族 火把节-彝族高中地理地球运动

2、知识点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着地球,也有昼夜更替。(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高中地理大题地球运动知识点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

3、(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9太阳辐射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10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速度: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周期: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意义:昼夜更替 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4、。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北京高二地理会考重要知识点(一)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判断南北半球,判断热量带,判断雨型。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

5、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o40o大陆的西岸,位置在西风带和副高之间,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乾燥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夏季风-高温多雨。温带气候类型:除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以0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o-60o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o-55o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冬季风影响,寒冷乾燥,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

6、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北京高二地理会考重要知识点(二)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例如我国西北地方各环境要素都体现出乾旱特徵。2、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有: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经度地带性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水分和热量)-垂直地带性3.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山地所处的纬度;山地的海拔;阳坡、阴坡;迎风、背风坡。4、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阳坡、阴坡);二是降水量的大

7、小(迎风、背风坡)5、非地带性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例如我国西北地方的绿洲。6、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两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我国多地震的原因是:我国位於两大地震带中。地质灾害的防御: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保护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北京高二地理会考重要知识点(三)1、季风环流: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太平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2、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如右图)东亚: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主要由海陆热力性

8、质差异引起。南亚: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由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共同作用形成。3、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雨带的移动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准静止锋)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 进入“伏旱”(反气旋)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旱涝灾害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

9、早晚。4、气候形成因数: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大气(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大气圈对地球的重要意义 保护生物生存,影响地球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活动。低层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干洁空气的组成 氮和氧,二氧化碳和臭氧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的作用 生命活动必需;构成生物体成分;吸收紫外线;光合、保温作用;成云致雨。大气污染 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氟氯烃破坏臭氧层、酸雨。大气垂直分层 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高层大气(电离层)对流层的主要特征 上冷下热,对流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电离层 无线电短波通讯。平流层的主要特

10、征: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对高空飞行有利。人类的保护伞。(二)、对流层大气的热力状况和大气运动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最主要因素:太阳高度角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选择性吸收、反射(无选择性)、散射。辐射定律:物质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属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射回地面的部分。夜间有云较温暖,夜间晴朗较寒冷。大气的保温效应: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保温作用。全球的热量平衡:地球多年平均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各纬度间的冷热不均。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形成风的

11、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大小 由高压垂直指向低压。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越大(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北半球垂直于风向右侧,南半球垂直于风向左侧。低纬度小,高纬度大 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 受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并不平行,而是有个交角,斜穿等压线。 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步骤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斜穿等压线,指向低压;高空与等压线平行。左右手法则。热力环流的典型案例 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海平面等压线 低压中心,高压中心。低压槽、高压脊、鞍部。大气环流的意义 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赤道低压、信风、副高、中纬西风、副极地低压、极地东风、极地高压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位移 大致来说,对于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