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复习大纲答案_第1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大纲答案_第2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大纲答案_第3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大纲答案_第4页
《货币银行学》复习大纲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精品 Word?货币银行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货币一、名词解释:1.价值形式: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即商品的价值通过什么形式表现出来。2.实物货币:也称商品货币。任何货币,如果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那么统称为实物货币。3.代用货币:是金属货币的替代物,一般形态是纸制的凭证。4.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由银行发行和创造的信用流通工具。5.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帐结算的活期存款。6.准货币:是指不能随时转账、但能以较低本钱转为现金和活

2、期存款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7.金融资产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在不受任何损失的前提下能够迅速变现的能力,也就是变为现实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8.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9.价格标准:是指为发挥货币价值尺度职能,人们规定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10.流通手段: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时,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11.贮藏手段:当货币退出流通而处于静止状态时,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12.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13.世界货币:货币超越国界,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职能。二、思考题:答题要

3、点1、马克思是如何分析货币起源的?答:参见教材5-8页1、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开展的产物。2、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开展的结果。价值形式在历史上经历了以下演化过程:1简单价值形式。2扩大价值形式。3一般价值形式。4货币形式。2、为什么货币的形式会发生变化?货币形式经历了怎样的演进过程?答:参见教材9-14页1、货币是表现、衡量和实现商品价值的工具。从货币与商品的交换来说,商品有很多种,货币仅有一种,而且商品的数量和种类总在不断增加。导致货币的价值总是赶不上商品总价值的需要。从而导致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发生变化,以适应这种实际的需求。2、货币形式经历的演进过程大体是:实物货币、金

4、属货币、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3、信用货币有哪些特征?它与代用货币有何异同?答:参见教材14页1、信用货币的特征:1信用货币完全割断了与贵金属的联系。2信用货币的根本保证是国家的信誉和银行的信誉。3信用货币制度属于管理货币制度。2、它与代用货币的区别在于:它不再代表任何贵金属,也不能兑换等量的贵金属或金属铸币,它不是作为货币符号流通,而是作为一种直接的价值符号进行流通。因此,它的发行不是主要以黄金等贵金属作准备,国家也不承诺兑换黄金等贵金属。当然,二者也有相同之处:信用货币中的不兑换纸币与代用货币都是纸制货币。4、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是什么?我国的货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答:参见教材22页、25页1

5、、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是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2、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为:M0=流通中现金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它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5、货币有哪些职能?如何理解货币的各项职能?答:参见教材31-3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6、什么是价值尺度?它与价格标准的关系是什么?答:参见教材31页1、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

6、小时,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价格标准是指为发挥货币价值尺度职能,人们规定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2、二者区别:价值尺度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地形成的,而价格标准那么是由国家法律确定的。二者联系:价格标准是为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而做的技术性规定,是为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效劳的。7、货币在现代经济中有哪些作用?答:参见教材35-37页1、货币在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中居于最中心的环节。2、货币是社会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3、货币流通状况不正常必然导致经济运行不正常。 第二章 货币制度一、名词解释:1.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本国货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2.本位币:又称主币,是一国的根本通

7、货,是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3.无限法偿:法律赋予本位币在一切交易、支付活动中,不得拒绝接受。4.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供零星交易之用。5.有限法偿:国家法律规定辅币具有有限的支付能力。6.复本位制:是指国家法律规定同时以金、银两种金属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8.格雷欣法那么:也叫“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在双本位制下,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熔化、贮藏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那么会充满市场。9.信用货币制度: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不兑现信用货币为一国惟一合法通货的货币制度。10.国际货币制度:是指标准国与国之间金融关系的有关法律、规定及协议的总称。1

8、1.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几十个资本主义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思考题:答题要点1、简述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答:参见教材43-47页 1、确定货币币材。 2、规定货币单位。 3、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4、建立准备制度。2、为什么说金银复本位制是不稳定的货币制度?答:参见教材48-49页最后一段3、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答:1、信用货币以不兑现的纸币为本位币,一般是由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发行的。 2、信用货币不代表任何贵金属,也不能兑换黄金等贵金属。 3、信用货币一般都是通过银行放款投入到

9、流通中去的。4、非现金结算占据主导地位。5、国家对通货的管理成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4、金币本位制有哪些特点?它在历史上对资本主义的开展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答:参见教材53页1、金币本位制的特点:1金币参加流通,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融化,无限法偿。其他金属铸币那么限制铸造,有限法偿。2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辅币和银行券按各自的面额价值自由兑换金币,以保证其稳定地按面额进行流通。3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黄金自由输出入国境可保持外汇行市的相对稳定,使世界市场得到统一。4货币储藏全部是黄金,并以黄金进行国际结算。2、金币本位制的特点,使它成为货币制度史上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在实行金币本

10、位制的100年里,由于币值稳定,汇率稳定,黄金自由输出输入,便于商品流通和国际贸易,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开展。5、为什么说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答: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是不稳定的货币制度。其一,二者都没有金币流通,金币本位制所具备的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保持币值相对稳定的机制不复存在。其二,银行券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削弱了货币制度的根底。其三,发行基金和外汇基金存放他国,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乱,一旦他国币制不稳定,必然连带本国金融随之动摇。第三章 货币流通一、名词解释:1.货币流通:所谓货币流通是指货币在媒介商品交换时产生的一种连续的运动

11、。2.货币存量:所谓货币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一国流通中实际存在着的货币数量。3.货币流量:所谓货币流量,指某一时期通常指一年内某一货币存量反复被作为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发挥交易作用所得到的累积量。4.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被作为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反复使用的次数。5.货币需要量:所谓货币需要量是指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由商品交易和投资活动在客观上对货币提出的数量要求。6.货币流通规律:指在金属货币制度下关于商品流通对金属货币需要量的规律,其内容是货币需要量取决于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的流通速度。7.现金流通:是指在纸币制度下,社会成员在经济交往中使用纸币和小额金属硬币完成的货

12、币收付活动。8.现金投放:某时期通过各种渠道从商业银行投放到市场中的现金数量。9.现金回笼:某时期通过各种渠道从市场流回商业银行的现金数量。10.非现金货币流通:指社会成员不使用现金,通过银行转账结算完成的货币收付活动。二、思考题答题要点1、简述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关系答:1、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正确理解流通的货币,实际上是对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关系的理解。1商品流通是因,货币流通是果。在商品流通中,货币不断地由买者手中转到卖者手中,货币的这种不断的运动是完全依赖于商品流通的。如果没有可供交换的商品,也就不需要作为媒介的货币,更不会产生货币流通,所以商品流通是因,货币流通是结果。2商品流通的数

13、量决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商品流通的规模越大所需要的货币数量越多,反之亦越少。3商品流通速度决定货币流通的速度。商品流通的速度越快,货币流通的速度自然也越快,反之也就越慢。4商品流通的方向决定货币流通的方向。商品由农村流向城市,货币那么由城市流向农村。2、货币流通对商品流通具有重要的影响。1货币流通量的变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货币流通量过多,超过了商品流通需要,便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反之,假设货币流通量过少,不能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又会造成商品价格的下跌。2货币流通正常与否对商品流通的影响。正常的货币流通可为商品流通提供稳定的价值尺度和适度的流通手段,有利于商品流通的正常进行。反之那么相反。2、

14、试述货币流通的两种形式与渠道详见教材79页-80页 及81页-82页答:1、现金的流通及其渠道 1现金流通的含义 2现金流通的渠道 2、非现金的流通及其渠道 1非现金流通的含义2非现金流通的渠道3、试述货币流通两种形式的关系详见教材85-86页 答:两种货币流通的本质相同。因为:1两种形式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2两中形式的货币在发挥货币职能方面并无区别3两种形式的货币在流通中经常发生相互转化两种货币流通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1虽然两种货币均是银行贷款的产物,但现金货币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而存款货币那么是由商业银行体系创造的。2两种货币流通的渠道也存在差异。3两种货币流通效劳的对象也存在一定的

15、差异。4、影响货币流通正常与否的因素有哪些?详见教材86-89页答:1、经济因素对货币流通正常与否的影响。2、货币及货币制度对货币流通正常与否的影响。5、经济开放条件下货币流通的特征有哪些? 答:货币流通范围不断扩展。在一国的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货币流通的范围会不断扩展。因为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国内只有本国货币的流通。而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就可能形成三种相互关联的货币流通。本币在国内的流通。2外币在国内的流通。3本币在国外的流通。货币流通的内容发生深刻变化。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本外币的自由流出和流入会使本国货币流通内容发生如下变化:1本外币的流出流入会对本币在国内的存量、流量及对汇价、

16、物价、利率等构成影响,从而对本国宏观经济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2本外币的流出流入使一国货币政策目标出现多元化的倾向,因为对货币供给量的调控已不能仅通过本币的调控来实现,还应对国际收支状况及外汇储藏量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调控。第四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一、名词解释:1.货币供给:P99 货币供给即货币供给主体银行向货币需求主体供给货币的经济行为。2.货币需求:P130 所谓货币需求,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个人、企业单位、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货币需求必须同时包括两个根本要素:一是人们希望得到或持有;二是有能力得到或持有。3.名义货币需求:所谓名义货币需求是指不考虑价格变动情况下的货币需

17、求量。4.真实实际货币需求:真实货币需求是在扣除价格变动以后的货币需求。5.原始存款:指客户以现金存入银行而形成的存款。6.派生存款;是指银行用转帐方式发放贷款时所创造的存款。7.货币乘数:P105根底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额增加或减少的倍数。8.根底货币:P104流通中现金与银行准备金之和即为根底货币,也称为高能货币。10.交易性货币需求:P142 是指人们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货币需求,这是由于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而导致的一种需求。11预防性货币需求:P142 指企业和个人为了应付突然发生的意外支出所需要的货币,称为预防性货币需求。12.投机性货币需求:P143 指人们对闲

18、置货币余额的需求,而不是对交易媒介的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强调了利率在需求中的影响。13.流动性陷阱: 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从而债券价格下跌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贮存起来。14.货币均衡: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大致相等的一种状态。15.货币非均衡:在一定时期内货币的供给偏离了货币需求,即货币供给大于或小于货币需求,那么称之为货币供求失衡或货币非均衡。16.社会总需求:P163 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表现为货币购置力总额。17.社会总供给:P163 指一定时期内生产出的可供商品总量,是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之和。

19、二、思考题:答题要点1、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哪些?P108第三自然段答:、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非交易存款法定准备金率; 、银行超额准备金率; 、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 、非交易存款与支票存款的比率。2、试述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答:在广泛采用非现金结算的情况下,银行将吸收的原始存款中的超额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客户取得借款后,不提取现金,全部转入另一企业的银行存款账户中。接受这笔新存款的银行,在存款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存款准备金。它在保存一局部法定存款准备金后,又可将超额准备金局部用于发放贷款,这样又会出现另一笔存款。如此不断延续下去,即可创造出大量存款。3、试述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答

20、:由于存款货币的变动与存款准备金的变动之间存在着一种乘数或倍数关系,我们设M为货币供给量,是根底货币,K为货币乘数,那么货币供给的根本模型为:MBK从该模型看出,货币供给量的多少,根本上取决于根底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因素。、如何理解银行是货币供给的主体?答: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货币根本上是由银行创造的,如现金、存款、银行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尤其是作为可以直接用于购置与支付的M1,绝大局部通过银行的信用活动产生的。银行供给货币的活动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个主体部门进行,二者在货币创造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以银行是货币供给的主体。、简述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P130答:这些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

21、有: 1、收入水平 2、消费倾向 3、利息率水平 4、信用的兴旺程度 5、货币流通速度、社会商品可供量、物价水平 6、公众的预期和偏好、费雪的现金交易说与剑桥的现金余额说的区别何在P141答: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是两个意义大体相同的模型,但实际上两个方程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主要有:1、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重视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而剑桥方程式那么看中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2、费雪方程式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式那么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这个存量占收入的比例。所以人们称费雪方程式为现金交易方程式,而剑桥

22、方程式为现金余额方程式。3、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费雪方程式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同时,假设商品交易量和价格既定,也可在固定的货币流通速度下得出一定的货币需求的结论。而剑桥方程式强调的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P141-145答:凯恩斯从资产选择的角度分析了货币需求,并对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进行了详细分析。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主要有三个:1、交易性货币需求。交易性需求指人们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货币需求,这是由于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而导致的一种需求。这一货币需求的数量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多少,是收入的递增函数。2、预防性货币

23、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指企业和个人为了应付突然发生的意外支出,也是收入的递增函数。3、投机性货币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对闲置货币余额的需求,凯恩斯强调了利率在货币需求中的影响,该项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数。.简述如何调整货币失衡答:调整货币失衡有四步工作要做。第一步是分清失衡的类型,即货币供给量究竟是大于还是小于货币需求量;第二步是分析失衡的原因所在;第三步是要有不同的策略;第四步是采取行动。这里主要谈第三步工作即对策问题。1、供给型调节。所谓“供给型调节,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时,从压缩货币供给量入手,使之适应货币需要量。2、需求型调节。所谓“需求型调节,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

24、求量时,从增加货币需要量入手,使之适应既定的货币供给量。3、混合型调节。所谓“混合型调节, 是指面对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失衡局面,不是单纯的压缩货币供给量,也不是单纯的增大货币需求量,而是同时从两个方面入手,既搞“供给型调节,也搞“需求型调节,二者双管齐下,以尽快收到货币均衡而又不会给经济带来太大波动之效。4、逆向型调节。所谓“逆向型调节,是指面对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失衡局面,中央银行不是采取压缩货币供给量,而是采取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促成货币供需在新的起点均衡。.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的关系如何?P165答:货币供给与社会总需求、货币需求与社会总供给有着内在联系。在货币供给量等于货

25、币需求量的情况下,根据公式:货币需要量待销售商品数量商品平均价格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可得下式:货币供给量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待销售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格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上方左式即表示社会总需求,右方正好表示社会可供商品总量,两方处于真正的平衡状态。这就是说,货币供求如果处于平衡状态,社会总供求也可取得真正的平衡。即:消费资料需求生产资料需求消费资料供给生产资料供给如果是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可得下式:货币供给量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这说明,当货币供给总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时,会发生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引发通货膨胀,冲击市场和经济的稳定。当然也可能出现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的问题,将会形成

26、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由于货币供给缺乏,社会可供商品的价值难以实现,物价下降,生产收缩,从而影响生产的增长。第五章 通货膨胀一、名词解释:1、通货膨胀:教材185页11行。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流通中对货币的需要量,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普遍地、持续地上涨的经济现象。2、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教材197页7行。需求拉上性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社会潜在产出之后引起的价格水平持续上涨产生的通货膨胀。3、菲利普斯曲线:教材207页7行。菲利普斯曲线是用于描述在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的一种稳定的、此增彼减的替代关系的曲线。即失业率降低时,通货膨胀率就较高;失业率较高时,

27、通货膨胀率就较低。4、本钱推进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工资增长和垄断价格导致本钱提高产生的通货膨胀。5、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教材200页17行。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是指由总需求和总供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而产生的通货膨胀。6、结构型通货膨胀:教材202页4行。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动引起的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从而产生的通货膨胀。7、通货紧缩:教材214页13行。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不断升值、社会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8、紧缩性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货提高利率和紧缩信贷规模等手段。减少流通中货币供给量的政策。9、紧缩性财政政策:主要指通过削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

28、的方法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10、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增加根底设施投资扩大投资需求、通过增加职工工资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二、思考题:答题要点1、何谓通货膨胀?它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详见教材185页、190页-194页答: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流通中对货币的需要量,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普遍、持续地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赤字财政政策的实行2、信用膨胀3、国民经济开展速度过快4、国际收支大量顺差或外资大量流入 5、国际传递2、试述通货膨胀的类型答:通货膨胀的类型有以下四种:按照原因划分详见教材196-202页需求上拉型通货膨胀本钱推动型通货

29、膨胀1工资与物价螺旋上升。2垄断企业不断提高垄断价格。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1经济中总需求并不过多,但是各部门开展不平衡引起。2经济中存在开放部门和非开放部门引起。3一国经济中各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平衡引起。3、如何度量通货膨胀答:度量通货膨胀的标准就是各种价格指数,主要有:详见教材187-189页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4、试述通货膨胀的效应答:通货膨胀能够产生的效应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详见教材203-209页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1通货膨胀降低借款本钱,诱发过度资金需求,会迫使金融机构加强信贷配额,会削弱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2通货膨胀会降低预期利润率,不利于调动生

30、产和投资积极性。3通货膨胀表现出来的价格紊乱,加大了经济核算的难度。4政府采取全面管制的措施,使经济运行更加缺乏竞争性和活力。通货膨胀与资源分配1通货膨胀引起相对价格改变和资源不合理分配。2通货膨胀助长投机并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3通货膨胀打击了存储意愿并降低了资本积累速度。4通货膨胀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开展。通货膨胀与收入和财富分配1通货膨胀使收入重新分配。2通货膨胀使财富重新分配。通货膨胀与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秩序1通货膨胀加剧了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2通货膨胀加剧经济结构失衡3通货膨胀导致不正常的商品流通秩序。通货膨胀与社会秩序1通货膨胀败坏社会风气。2通货膨胀导致不公平的所得和财富分配。3通货膨

31、胀有可能导致国家公务员以权谋私,贪污受贿,造成政府官员腐败。5、试述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答:对于通货膨胀主要从以下五方面进行治理:详见教材209-213页宏观紧缩政策。包括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性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即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方法,提高货币购置力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主要措施包括:1提高存款准备率。2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3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4中央银行规定根底货币指标。5道义劝告。紧缩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削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的方法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手段有: 1削减政府预算。2降低政府转移支出。3增加税收。收入政策。收入政策主要是根据本钱推进性通货膨胀制定的

32、。具体措施包括:1工资管制。2利润管制。供给政策。供给政策主要指在控制总需求的同时也要增加总供给,运用刺激生产力的方法解决通货和失业问题。其主要措施是减税。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和提高资金运用效率,以防止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同时要政府减少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以促使企业扩大商品供给。指数连动政策。这是一种对货币契约定有物价指数条款的政策。对契约中的支付金额规定可以随物价指数的变动而变动。6、何谓通货紧缩,其判断标准有哪些。详见教材214-216页0答: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不断升值、社会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 通货紧缩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以下五个:物价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供给量持续减少商品有效

33、需求缺乏投资风险明显加大失业率上升7、简述通货紧缩的效应答:通货紧缩能够产生的效应主要有:详见教材216-218页通货紧缩抑制国民经济的正常增长与开展通货紧缩必然会造成经济效益的全面下降通货紧缩往往会诱发其他经济问题总之,通货紧缩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经济增长与开展,对企业、对政府、对社会都将造成不利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决不亚于通货膨胀。8、试析通货紧缩的一般成因答:从国内外经济学家关于通货紧缩的理论分析中通货紧缩的一般成因可概括为:1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的实施。一国政府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大量减少货币发行或削减政府开支以减少赤字,会直接导致货币供给量缺乏,或加剧商品劳务市场的供求不平衡

34、,从而引起物价下跌,出现政策紧缩性通货紧缩。2经济周期的变化。经济周期到达繁荣的顶峰阶段,生产能力大量过剩产生供过于求。引起物价下跌,出现周期性通货紧缩。3投资和消费有效需求缺乏。当预期实际利率进一步降低和经济走势不佳时,消费和投资会出现有效需求缺乏,导致物价下跌,形成通货紧缩。金融体系的效率降低出现大量不良资产时,金融机构惜贷或慎贷会减少社会总需求,导致通货紧缩。4通货紧缩的国际传导。本币汇率的高估或其他外部因素的冲击。一国实行强币的汇率制度时,假设本国汇率高估,会减少出口,扩大进口,加剧国内企业的经营的困难,使消费需求趋减,物价下跌。国际市场的动乱也会引起国际收支逆差或资本外流,形成外部冲

35、击型通货紧缩。5体制和制度因素。如企业制度由国有制向市场机制转轨时,精简下来的大量工人收入减少,使消费需求下降,住房、医疗、养老、教育、保险的制度变迁,会影响个人和家庭的收支和消费行为,引起有效需求缺乏,形成体制转轨型通货紧缩。6供给结构不合理。由于前期经济的盲目扩张造成不合理的供给结构或过多的无效供给,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加剧供求矛盾导致结构型通货紧缩。9、试析我国通货紧缩的原因及治理。答:1、原因:1亚洲金融危机使我国承受了外需减少和进口商品价格下降的双重压力,对我国商品价格造成下降的压力。2财政金融双紧政策没有随短缺经济的消失及时调整。为治理 通货膨胀1993年以后我国实行了长达5年的财

36、政金融双紧政策,伴随价格的回落,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明显逆转,但是由于对生产过剩和通货紧缩警惕不够,未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货币供给量增幅逐渐下降,通货紧缩的压力加大。3国企改革的深化。企业的生产与投资由过去的政府直接包揽转变为企业独立决策,在抑制了旧体制下的投资饥饿症和盲目扩张冲动的同时,也抑制了经济的超高速增长。4金融体制改革深化。90年代经济增长的扩张主要靠金融推动,结果在预算软约束的旧体制下,银行不良的贷款大量增加,商业银行风险约束机制的增强,对经济的上升,起了一定的抑制作用。2、治理:教材218-219页1实施扩张的财政政策。主要手段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2实施宽松货币政策。

37、主要内容是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降低利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来扩大信贷收支规模,增加货币供给量。3刺激投资。4增加有效需求。第六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一、名词解释:1、信用:是指货币或财物的所有者将货币或财物贷放出去,然后根据事先的约定期限收回并附带一定利息的借贷行为。2、信用工具:所谓信用工具是指用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3、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赊销或预付货款活动中产生的信用。4、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以货币的形式开展存、贷、投资等业务产生的信用。5、消费信用:指银行及生产经销消费品的企业,以货币的形式或商品赊销的方式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6、国际信用: 是指国与国之

38、间所发生的信用。7、国家信用:是指国家财政部门通过发行国家债券产生的信用。8、商业汇票:商业汇票一般是指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开具,命令其在约定期限内支付票款给持票人或第三方代理人的书面凭证。9、商业本票:商业本票是指由债务人向债权人签发,并承诺在票据指定到期日付款的书面凭证。10、银行汇票:指由银行开出用于异地取现或结算的工具。二、思考题答题要点1、信用的要素有哪些,何谓信用的根底要素,如何理解其在信用活动中的根底作用?答:详见教材230-232页信用的主体2、信用的客体3、信用的根底2、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各自有哪些特点,为什么说银行信用突破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答:详见教材242-244,245

39、-2461、商业信用的特点及局限性2、银行信用的特点3、银行信用的特点说明它是比商业信用更为完善的信用形式,因而突破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银行可根据经济开展的需要通过贷款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货币需求。2由于使用货币的形式开展信用活动,因而银行信用不存在方向性。3银行业作为专门从事货币借贷活动的企业,具有较强的防范及化解信贷风险的能力,因而比商业信用具有更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3、国家信用对经济生活的作用如何?答:详见教材250-252页 1、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从事公共产品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2、利用债务资金对“瓶颈产品投资,调节经济结构。 3、为社会提供平安的可供投资的金融商品。

40、4、为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量提供可操作的工具。4、消费信用在经济生活中具有哪些作用?答:详见教材258-259页1、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2、引导消费加快生产结构的调整。5、国际信用包含哪些主要的信用活动?答:详见教材259-264页1、国际间的政府信用2、国际金融机构信用3、国际间银行信用4、国际间企业信用5、国际资金市场融资6、信用工具有哪些特征?答:详见教材265-267页归还性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第七章 利息与利息率一、名词解释1、利息:教材272页倒数4行。对债权人来说,利息是货币资金所有者贷出货币或货币资本而从借款人手中获得的报酬;对债务人来说,利息那么是借入货币或货币资本所花费的代

41、价。2、利息率:教材286 页3行。利息率指在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借贷本金的比率。3、单利法:“单利计算法。教材286-287页。单利计算法是指只对本金计算利息,本金所生利息不再参加本金计算利息的方法。4、复利法:“复利计算法。教材287页。复利计算法是指经过一定时期将本金所生利息并入本金再计算利息的方法。即:逐期滚算,利上加利。5、实际利率:教材290页倒数4行。实际利率指剔除物价上涨率后的真实利率。6、名义利率: 教材290页倒数6行。名义利率指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7、利率体系:教材294 页倒数9行。利率体系指在一个经济运行机体中存在的各种利率及其各种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42、的总和。8、现值:教材288页18行。现值是指未来某一时期一定货币的本息之和,按现行利率计算的现在的价值。9、终值:教材288页11行。终值是指现在一定价值的货币按照一定计算的未来某一时点上的本利和。10、浮动利率:教材291页倒数1行。浮动利率指在借贷期限内借贷利率不固定,而是每过一定时期根据市场利率变化重新加以确定的利率。二、思考题:答题要点1、利率的计算方法有哪几种?教材286页倒数7行。答:利率的计算方法有以下两种:1、单利计算法。是指只对本金计算利息;本金所生利息不再参加本金计算利息的方法。计算公式是:I=PRn S=P1+Rn2、复利计算法。复利计算法是指将本金所得到的利息参加本金

43、,再计算利息的方法,计算公式是:S=P1+Rn I=S-P=P1+Rn-12、试述利率体系的主要内容详见教材294页18行答: 利率体系一般包括:中央银行利率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利率3、试述利率与有价证券的关系。答:利率与有价证券价格成反比关系,这一关系适用于所有债券工具。收益率上升,有价证券价格就会下降;收益率下降,有价证券价格就会提高。降低利率意味着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上升那么伴随着债券价格的下跌。4、如何计算现值与终值?要求会计算答:现值的计算公式:教材288页23行。P=s/1+rn终值的计算公式:教材288页:S=P*1+Rn5、试述决定和影响利息率变化的因素。答: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

44、较多也较复杂,主要有:详见教材296-299页社会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状况物价水平银行的经营本钱国家经济政策6、国际利率水平6、利率的一般经济杠杆功能有哪些答:利率的一般经济功能主要表达在:详见教材309-311页利率的分配导向功能1通过货币所有权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2调节和引导资金流量与流向。利率的调节功能。通过利率的灵活变动,促进资金运动符合客观规律,促进各种比例关系得到合理调整。利率的信息反响功能1利率的变化能标明国民经济的周期性变化状况。2利率变化本身能传递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金融信息。3利率变化可以观测和衡量资金使用效益的变化。7、试述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答:改革开发以前的

45、利率管制。长期以来我国的利率体制属于管制利率类型,利率由国务院统一制定,这一时期利率的特点是:利率水平偏低。利率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是:一是利差和利比不协调。二是利率档次少。不利率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利率机制不灵活。利率管理权限高度集中,几十年不变。 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初步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利率运作机制。表现为1改变了利率长期不动的做法,1979年以来中央银行先后21次调整存贷款利率;2适应市场经济的开展,适时地屡次调整利率;3取消了局部优惠贷款利率和优惠利率的范围;4放开了同业拆借利率。 3、目前利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利率管理体制仍以政府管理为主2利率水平确

46、实定还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盲目性。2存贷利差小。3利率水平和结构不尽合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与思路。目标:三年内实现利率市场化,步骤:先外币后本币、先大额后小额、先贷款后存款。总体思路是:1放开同业拆借利率2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使其略高于利率3根据货币市场利率和货币政策调整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和再贷款利率4逐步放开商业银行利率。扩大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设立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上下线。5取消利率限制全面放开利率。第八章 金融机构一、名词解释金融机构:教材318页2行。金融机构指在金融活动中起中介作用的主体。银行:教材326页11行。银行是经营存款、放款、汇兑等业务,充当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中央银

47、行:教材326页17行。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的金融机构,是统领一国金融机构体系、控制货币供给、实施货币政策的特殊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教材331页倒数10行。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各种存款、放款、汇兑为主要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教材342页9行。政策性银行一般是指由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或区域开展为目标、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教材345页4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除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专业银行以外的其它经营金融性业务的公司或组织。专业银行:教材337页10行。专业银行是指从事某类银行业务的专门性金融机构。投资银行:教材339页1行

48、。投资银行就是指协助政府、公司、外国机构等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帮助投资者管理资产,以及向客户提供有关财务和投资方面咨询效劳的金融机构。9、国际金融机构:教材353页2行。国际金融机构是指世界多数国家的政府之间通过签署国际条约或协定而建立的、从事国际金融业务、协调国际金融关系、维系国际货币和信用体系正常运作的超国家金融机构。1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教材353页倒数5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为协调国际间的货币政策、加强货币合作而建立的国际间的金融机构。二、思考题:答题要点简述金融体系的一般构成。答:一般构成。 教材319-320页。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中专业银行

49、包括经营性和政策性两种。经营性专业银行主要有:储蓄银行、投资银行、不动产抵押银行等。政策性专业银行主要有:农业开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信托公司、信用合作社、证券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和各种基金组织。我国银行体系的构成。教材321页图10-2。3、政策性银行有哪些特点?教材342页11行。为什么要建立政策性银行?答:政策性银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不以盈利为经营活动目标一般都只为国民经济某些特殊部门融通资金一般不办理存款业务,其营运资金主要通过其他途径获取。设立政策性银行的目的是为了贯彻政府的产业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开展。我国建立政策性银行的目的,还包

50、括为了实现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别离,尽快实现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4、1979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体系进行了哪些改革?教材324-325页答:1979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体系进行的改革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独立经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专业银行,并在此根底上将其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2、形成中央银行体制3、国有银行之外,组建成立其它股份制商业银行4、组建政策性银行5、建立包括信用合作社、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投资基金等在内的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同时引进大批外国金融机构 6、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5、商业银行有哪些职能

51、? 详见教材332页10行答:现代商业银行的职能主要表达在以下四个方面: 充当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信用中介。充当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支付中介。创造信用流通工具。4、提供金融效劳。商业银行利用联系面广、信息灵通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客户提供各类金融效劳业务。6、简述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详见教材327-330页8行答: 1、性质:中央银行是国家机关 2中央银行也是银行2、职能: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2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3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7、什么是证券投资基金,其组织形式如何?详见教材349倒数3行350-15行答: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并将其投资于有价证券和股权的专业金融机构。主要是

52、通过发行收益凭证的方式,向广阔中小投资者筹集资金,然后再根据与投资者商定的最正确投资收益目标和最小风险,把资金分散投资于各种证券和其它金融商品。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开放式、封闭式、公司型、契约型。8、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有哪些?教材339页17行。答:投资银行的业务主要有:证券承销业务、证券经纪业务、证券投资业务、工程融资业务、公司理财业务、资金管理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金融工具创新业务。第九章 商业银行一、名词解释1、单一银行制度:指商业银行只设一个独立的机构从事业务经营活动,不设立分支机构的组织形式。2、总分支行制度:指在大都市设立总行,然后根据业务活动的需要,在国内外设立分支行的一种

53、商业银行组织形式。3、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所谓负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筹集资金来源的业务。4、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5、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不需使用信贷资金,利用自身特有的条件、优势向社会提供各种金融效劳,从中收取效劳费用的业务。6、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虽未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但一定条件下可影响资产负债活动,并转化为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7、同业拆借:是指商业银行之间相互融通资金。二、思考题答题要点1、商业银行有哪些经营原那么,为何要贯彻这些原那么?这些原那么是否有矛盾,应如何解决?详见教材364-369页1、平安性原那么2、流动性原那么3、盈利性原那么2、

54、现代商业银行的开展趋势如何? 1、银行业务经营证券化2、银行资本日益集中3、金融工具不断创新4、银行业务全能化5、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日益科技化3、商业银行包括哪3大类业务,各类业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详见教材370-389页1、负债业务2、资产业务3、中间及表外业务第十章 中央银行一、名词解释:1.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纯粹行使中央银行的制度。2.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不单独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3.类似中央银行制度:是指有些国家或地区只设

55、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行使局部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4.跨国的中央银行制度:是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联合组成的中央银行制度。二、思考题:中央银行制度有哪些类型?中央银行主要有如下四种类型,即1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单独建立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纯粹行使中央银行的制度。2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是指国家不单独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3类似中央银行制度:是指有些国家或地区只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由政府授权某个或几个商业银行,行使局部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4跨国

56、的中央银行制度:是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联合组成的中央银行制度。2、中央银行的资本是怎样构成的?概括起来,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有五种形式:1全部资本国家所有全部资本金属于国家所有的,称国有化中央银行,即中央银行直接由国家拨款建立,或商业银行经国家收买了私人股份改组成立的。2公私股份混合所有其资本金一局部由国家持股,一般占资本总额的50%以上;另一局部由民间持股,如日本银行,由政府认购资本的55%,其余45%由民间认购。3集体所有中央银行的资本由金融机构集体持有,美国的中央银行就属于这种情况,美国各联邦储藏银行的股本全部为储藏区的会员集体所有。4多国所有跨国中央银行的资本不为某一国

57、家所独有,而有由跨国中央银行的成员国所共有。5无资本形式中央银行建立之初,根本没有资本,而是由国家授权执行中央银行职能,中央银行运用的资金,主要是各金融机构的存款和流通中的货币,自有资本金只占很小局部。如韩国的中央银行,即无资本。3、中央银行分支机构设置有哪三种情况,我国目前中央银行分支机构是如何设置的?中央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置大致有三种情况:1按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都是按照经济区域设置的。例如美国联邦储藏银行。2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这种设置方式一般是与方案经济体制相适应。中国人民银行在1998年以前也是采取这种设置方式3以经济区域为主、兼顾行政区划设

58、置分支机构。这种设置方式一般是按经济区域设置分行,而分行之下的机构设置那么考虑行政区划并尽量与行政区划相一致。日本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置根本上是这种模式。中国人民银行于1998年底在分支机构设置上进行了重大改革,撤消了省级分行,按经济区域设立了9家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行,它们是:天津分行;沈阳分行;上海分行;南京分行;济南分行;武汉分行;广州分行;成都分行;西安分行。同时,撤消北京分行和重庆分行,在这两个直辖市设立总行营业管理部,履行所在地中央银行职责。在撤消省级分行、设立9家大经济区域分行之后,在不设分行的省会城市设立中心支行,经济特区和国家确定的方案单列市的分行改设为中心支行,原在省辖地区

59、和市设立的二级分行也改设为中心支行,县级支行仍然保存。所以,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的分行是按照经济区域设置的,而中心支行和支行那么是按行政区域设置的。4、简述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一般原那么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一般奉行非盈利性、流动性、主动性、公开性四个原那么。非盈利性:指中央银行的一切业务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 2 流动性:主要是指资产业务需要保持流动性。因为中央银行在充当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进行货币政策操作和宏观经济调控时,必须拥有相当数量的可用资金,才能及时满足其调节货币供求、稳定币值和汇率、调节经济运行的需要。3主动性:主要指资产负债业务需要保持主动性。由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直接与货币供给相

60、联。只有保持主动性,才能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通过资产负债业务实施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有效控制货币供给量和信用总量。4公开性:主要指中央银行的业务状况公开化,定期向社会公布业务与财务状况,并向社会提供有关的金融统计资料。中央银行业务活动只有保持公开性,才能使其业务活动置于社会公众监督之下,确保其业务活动的公平合理性,增强透明度。5、中央银行有哪些主要业务?中央银行的业务可以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1、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包括代理国库业务、货币发行业务、存款业务。1中央银行的代理国库业务:是指代理国库款项的收入和支出2货币发行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向流通领域投放货币的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