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初探_第1页
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初探_第2页
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初探_第3页
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初探_第4页
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初探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特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初探 【Summary】“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阵地。除了介绍当前国内外形势以及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之外,对学生进行省情、乡情、校情的介绍,将地方实际融入“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培养更加“接地气”的了解本省本地实际的人才也十分重要。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探索特色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本地本校实情辅助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形势与政策”课成为让大学生毕生难忘、终身受益的课程。【Key】地方高校 “形势与政策” 特色教学改革G64 A 2095-3089(2

2、018)32-0018-02地方高校(地方所属高等学校的简称)是指隶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特区,大多靠地方财政供养,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目前全国地方高校大约有2500多所,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地方高校的设立一般是依托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其专业设置、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往往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形势政策课要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

3、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要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国际社会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原则立场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2017年6月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首次提出了高教强省的战略,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在创新驱动中的作用。未来要打造“六个浙江”、实现“两个高水平”的目标,浙江省地方高校肩负着重大责任。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扎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必须培

4、养大学生为地方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应该按照“顶天”、“立地”的原则,更加注重“接地气”,除了培养高层次的、善于创新的、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还要培养基层科技推广人才、敢于创业的人才和脚踏本省本地实际的人才。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坚持地方高校形势政策教育特色教学改革的探索。一、教学内容上,将世情、国情与省情、校情、生情相结合,将地方实际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中。充实丰富的教学内容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一般情况下,“形势与政策”课包括以下教学内容:一是教育部社科司审定并组织专家编写的每学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它是教学的根本依

5、据,可指导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认识和把握形势的主流和本质,认清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二是党和国家内政外交的各项政策、重要会议报告基本精神等,这是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情国策,引导学生提高政策水平和拥护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三是理论界学术界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国内外热点问题,是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内容;四是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它们就在学生身边,距离最近,是学生能够真实感受到的内容,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环节的直观生动的教学内容。但这部分内容是以往形势政策教育教学中所缺乏的。因此地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弥补这一不足。如浙江省独立学院之一

6、杭州商学院自2014年起正式迁址杭州市桐庐县并开始招生,填补了之前浙西地区高等院校的空白。学院领导积极推动大学生“知桐留桐融桐”,于2017年5月与桐庐县人社局联合举办了“留桐融桐”暑期实习招聘会并于当年11月举办了杭州商学院首届在桐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学院社科教研部的思政教师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的同时,也十分注重与地方实际紧密结合。如地处桐庐县新合乡的金萧支队陈列馆就是杭商学子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社科部的教师几乎每年都要组织学院的部分党员学生前往该基地学习考察。二、方法手段上,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形势与政策”课与其他几

7、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教学方式可以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前者主要解决“懂不懂”的问题,后者主要解决“信不信”的问题1。“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方法特色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按照学生是否欢迎、是否接受、是否满意的原则来设计和选择互动式教学法。如学生分专题讨论、演讲、辩论、案例分析、角色演练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多媒体演示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人境互动;案例分析研讨式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演讲辩论式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中的生生互动、人境互动2。第二部分是课外及校内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

8、是大班化教学(形势与政策课更是如此),教学班学生人数动辄百人甚至更多。课堂授课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接触每一个学生,也无法逐一回答学生的疑惑。因此应当想办法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活动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充分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技术,组织学生通过微信、QQ、EMAIL等网络工具答疑、交流;依托学院教务网络的教学平台,给学生布置阅读、写作或者观影等作业,从而将现实课堂与网络课堂相结合。在校内可以与学工部团委等部门合作,组织学生参加人文社科方面的各类活动或竞赛,如“思政文化月”活动,思政主题的演讲辩论赛或征文比赛,请校外专家给学生做专题报告会等,从而形成跨越时空的师生互动及人机互动。第三

9、部分是社会实践。思政教师与校团委配合,组织学生进行“三下乡”等社会实践以及社会调查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实践基地辅助教学。“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国家大政方针落实的实效,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学生必须通过亲身观察体验才能深刻感受。每年暑假学校团委都会组织学生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并撰写实践报告,思政教师(尤其是形势政策课的教师)应该参与其中给学生以指导和帮助。通过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如宣传部,教育局等)的协调,完全可以组织学生代表参观领略本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眼看、耳听、口说、脚行、脑思、手写,对“形势与政策”課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10、,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青春的理想与信念。三、师资队伍建设上,凝练团队,打造一支重视省情调查研究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每半年更新一次,没有统编教材,没有充足课时,给备课、教学、工作量计算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而这门课的管理工作又是由校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社科教研部)、教务处、各二级学院等多部门齐抓共管,导致这门课很多专职思政教师并不愿意上。很多高校主要由各学院(系)总支书记和辅导员承担教学任务。辅导员与学生贴得最近,对学生全面了解。但是课堂授课经验不足,在教学内容的把握上,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可能存在一些短板,特别是在省情教育方面。因此需要建立一支省情调查

11、研究宣讲队伍,将省内省情研究最新资料和成果补充进高校“形势与政策”资料库供教师查阅;请校内外具有广博省情知识并有宣传鼓舞能力的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或做专题报告,拓宽师生视野;积极参与省市政府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和省社科联课题及相关部门的省情研究项目,抓住不同时期省情研究教育的侧重点,推进省情资料收集和研究;不断创新宣传渠道,培养省情校情宣讲骨干,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激发师生建设本省本市的热情。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特色改革提供了充实的教学内容,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能够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同时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提供了鲜活的教育内容,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提供了案例载体和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特色改革使得地方特色与学校特色生动起来、真实可信且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更容易激发出学生的自豪感。这不仅会增加教学的说服力感染力,赋予爱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