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写作的结构模式_第1页
宋词写作的结构模式_第2页
宋词写作的结构模式_第3页
宋词写作的结构模式_第4页
宋词写作的结构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以平铺直叙为主的直线型结构这种思维模式和结构方法是按照人们最习惯、最熟悉、最易被接受的直线方向流动发展。如上阙写景,下阙抒情;前半概写,后半专叙;前边写因,后边写果。从时间意义上说,是 按照自然时间的顺序:过去、现在、将来发展;从空间意义上说,是按照明晰的自然空间位 置来转换,如从远至近,从内至外,从高至低,从东到西,或者反过来;从逻辑关系上说, 前后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先因后果,或者先果后因。这种结构不留下许多空白与跳跃,有意地把有关的情节、场景、心态都铺叙出来,不以曲、蜜、拗曲胜,而以直、疏、平见长。情景顺序1、上景下情这种结构是人们最熟悉也最易理解的正向直线模式,上片写景可以用并列模式,

2、描写多个主旨相映的情景,最后铺以总结式的结句来收束上片。也可以通过递进模式,起句写景平起,感情蕴住不言,然后逐句逐句地慢慢在景中蕴情,调子逐步地上扬,然后以情句收束上 片,从而自然地过度到下片。下片抒情则不可以平铺,比较好的方法就是有意识的安排一点 转折在里面。如写悲情,可以在下片情起用平或用抑,中间极尽情感宣泄、汪洋肆意,结尾 处再次用抑,从而形成跌宕起伏的情感波动。结构模式举例:例一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首词别提又作别恨、怀旧。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

3、的词。通过对深秋景色的描绘,抒写思乡之情、羁旅之思。上阙用多彩的画笔,描写出绚丽的深秋景色,暗透乡思:“碧云天,黄叶地。”上片起首两句点明节令,从高低两个角度描绘出寥廓苍茫、衰飒零落 的秋景。“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三、四两句,从碧云天广野写到遥接天地的秋水。“秋色”,承上指碧云天、黄叶地。这沾碧的高天、金黄的大地一直向远方,与前两句高广的境界互相配合,构成一幅极为寥廓的秋色图。秋高气爽,碧空万里,浮云飘荡;金风习习,黄叶满地。秋色连波,翠水涟漪,烟雾笼罩,天地相连,浑然一体。“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天色将晚,落日的余晖映得万山红遍,天水相接之处水天一色。只有岸边的芳草,全

4、不顾深秋已经来临,依然芳菲烂漫,一直开放到夕阳照不到的地方。看到了这深秋景色, 客居他乡的词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那乡愁,好像随着这落日的余晖一直来到斜阳之外的芳草萋 萋的故乡。上片结尾三句,进一步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在一起,景物自目之所接 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这三句在写景中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着一 “情”字,更为上片 的写景转为下片的抒情作了有力的渲染和铺设。下阙借景抒情,表达客思乡愁给词人的困扰:“黯乡魂,追旅思。”过片两句,紧承芳草天涯,直接点出“乡魂”、“旅思”。乡魂,即思乡的情思,与“旅思”意近。两句是说自己思乡的情怀黯然凄怆,羁旅的愁绪重叠相续,上下文对举,带有强

5、调的意味,而主人公羁泊异乡时间之久与乡思离情之深自见。“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让人黯然神伤,每天夜里只有在美好的梦境中才能暂时入睡。下片三、四两句,表面上看去,好像是说乡思旅愁也有消除的时候, 实际上是说它们无时无刻不横梗心头。“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 让人黯然神伤,每天夜里只有在美好的梦境中才能暂时入睡。”如此写来,使词的造语奇特,表情达意更为深切婉曲。“明月楼高独倚。”此句写夜间因思旅愁而不能入睡,尽管月光皎洁,高楼上夜景很美,也不能去观赏,因为独自一人倚栏眺望,更会增添怅惘之情。“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结拍两句,明月皎洁

6、,反而让人倍感寂寞与怅惘,于是不由得端起酒杯来想一舒愁苦的百转回肠,谁知酒入愁肠都化作了相思的眼泪,反而使自己的愁思更加悲苦。写到这里,郁 积的乡思旅愁在外物触发下发展到最高潮,词至此黯然而止。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景结合方式。乡魂、旅思、愁肠、相思泪, 映衬出触景生情、夜不能寐的客子离恨,秋景的动人足以反衬出客愁的深长。全词大笔振迅,意境壮阔,上景下情,构思谨严,情景交融,缠绵婉曲。是一篇流传千古的名作。例二,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

7、、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这首词是秦观在会稽逗留时所作,曾与会稽太守程公辟燕游酬唱,流连歌场。上阕写离别时凄清景物, 景中含情,微云抹山,斜阳归鸦,将秋晚日暮的萧条景象和离 别时的忧伤悲凉的凄惋情绪融为一体,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开头两句“山抹微云,天粘衰草”,描写秋天郊野的环境。山色是朦胧的,像是给抹上 了一层薄薄的白云,郊野是空旷的,树木凋残,满地枯草,一望无际,这枯草像是跟天粘在 一起了。“抹”字、“粘”字写出了词人的主观感受,以为这客观景物如此黯淡而冷落,仿 佛就是出自人为的安排,有意给山抹上了云,让天粘着了草。而“山抹微云”,则显示了

8、词 人在分别时内心的凄迷恍惚,“天粘衰草”,则显示了词人在分别时内心的空虚怅惘。词家多用这种以景写情的手法。以上两句写了环境,词人再用 “画角声断樵门”来交代时间。樵楼上军中号角的声音都停止了,表示时间已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时间里送别的。“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写送别。是说暂时停下即将远去的船,离去的人与相送的 人姑且共进几杯送别的酒。 越是喝酒,越是思绪万千,难舍难分。“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 烟霭纷纷”,提起往事,不堪回首,瞻望前途,心境茫然。“旧事”不堪回首,将来则不堪 设想。“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眼前之景,就足以使离人无限凄楚,秦观化用 隋炀帝诗句,以斜阳表示日暮途远,

9、以寒鸦回到巢里和孤村的人家闭门归宿反衬自己的外出 漂流,寂寞孤单。这也是以景写情。平淡自然,而使景物如画,景中有情。下阕着重表现别 离的感伤情绪。细致具体地刻画了一对情人难于割舍的离悲怨恨,描绘逼真,形象鲜明。换头“消魂”二字直起抒情,以下情感的抒发便一发不可收,滔滔汩汩,无限伤离之情 溢满纸外。“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这几句是写离别之时伤心得有如丧魂落魄。香囊 是古代男子佩带的盛香料的袋子,分别时解下来赠送对方留作纪念。“罗带轻分”,是说女子罗带上打的同心结,轻易地就给解开了,表示草草分别。秦观说自己“漫赢得、青楼薄彳幸 名存”,就以妓女所居的青楼点出对方的身分,他自己也如同柳永那样

10、沉迷青楼生活,以驱除仕途失意的牢骚苦闷。“此去何何时见也, 襟袖上,空惹啼痕”,下面仍回到写景上去,“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分别之后,还是不住回头观望,“高城”本来是很显眼的,但已经看不见了,只见隐隐约约的黄昏中的无数灯火,言外之意是那“高城”中的依依不舍的人更是看不见了。 这是不见于字面的深入一层的曲折婉转的写法。语言简约凝练。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以平铺直叙为主要特色的直线型结构并不意味着平庸呆板、毫无变化、毫无生趣。而是层次明晰、层层铺叙,情景交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上景下情或者 相互补充,或者景为情铺,不可上下脱离,各执一词。上片乐景则下片乐情,上片悲景则下片悲情。偶有反衬尚可

11、,但要能够自圆其说, 有所转折,能够逆转回来。2、上情下景:这种方式和上景下情的形式正好相反,亦为词人所娴 熟。例如,张先天仙子:时为嘉禾小悴,以病眠不赴府会。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此词为临老伤春之作, 描写作者在嘉禾做小官时的平常生活。 为张先词中的名作。 全词 将作者慨叹年老位卑, 前途渺茫之情与暮春之景有机地交融一起, 工于锻炼字句,体现了张 词的主要艺术特色。“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 期空记省。”上片写

12、午睡醒来、送春伤别、低徊往事的心绪。“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开头即写持酒听歌,歌是水调,传为 隋炀帝所作,其音悲伤,这样。他所持酒听歌就不是高兴的事,而是悲哀的事。接下来继续 写这种愁,“午醉醒来愁未醒”,酒醉了,睡觉了,而睡醒后愁还未醒, 可见起其愁的深长。 那么,是什么样的愁,如此深长呢?下面点明:“送春春去几时回”,是送春之愁。此句中的前后两个“春”字,有不尽相同的涵义。上一个“春”指季节,指大好春光; 而下面的“春去”,不仅指年华的易逝,还蕴涵着对青春时期风流韵事的追忆和惋惜。接着 他的思绪与作为就是“临晚镜,伤流景”,四、五两句反用杜牧诗句:“自悲临晓镜,谁与惜流年?”,

13、以“晚”易“晓”,主要于写实。这个“晚”既是天晚之晚,当然也隐指晚年 之晚,此处仅用一个 “晚”字,就把“晚年”的一层意思通过“伤流景”三字给补充出来了。 往事成空,后期无定,后事迷茫,所以是“空记省”,白白的记忆与追省。省,反省。“空”字写出襟怀之寥落孤寂。由此看来,词人伤春为表,伤已才是里。春去尚有回归日,而大好青春却一去无返机了。 “几时回”,实际上是“伤己”之余的自问了。向晚临镜自照,青丝变白发,又怎能不渐生 华年飞逝的怅惘之情呢?最终发出了往事不堪回首万事皆成空的慨叹!“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下片从动态方面按照时间的顺序,写

14、周围环境和景物予以烘染。“沙上并禽池上暝”, 是所见之景,并禽,成对的鸟,在沙上并立,池上睡觉暝:食鸟成双而作者却形单单影具, 形成对比。孤寂萧索,则隐然暗示出对青春年华情侣燕尔的往事之追忆“云破月来花弄影”,这是张先为人称道的名句。天上云破月出,地上花影明暗,不费笔墨写花的色艳形美,甚至不写本身,只写其朦胧的身影,略貌取神,传神入微。一个“弄”字写活了月下之“花” 尽显拟人之妙处。花月弄影,反面衬跌。“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弄影”暗示出有风,已经传达出对花的命运的担心。这才出现“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帘幕重重,灯影朦胧,人渐静而“风不定”。其中的“风

15、”字是本片中的 关键词,是贯穿整个下片的。因为“风”起春寒,鸟儿才紧紧依偎;因为“风”散浮云,月 亮才得以重现;因为“风”起 ,残花月下始弄“影”;因为“风”起,词人才猜想“明日落红应满径”。以花的生命凋残对比人的生命凋残。终篇“落红”与开篇的伤春前后呼应,使上 情下景,浑然一体。(二)时间顺序1、先昔后今按照事情的先后顺序从昨天到今天,从过去到现在,依次写起。这种结构模式大都是从忆 昔开始,到如今完全不同于昔日的生活。此类词作,往往是说今非昔比,过去总是美好的, 现在总是哀伤的,无限的伤感和怅惘在对比中不言自明。例一: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

16、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睛。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这首临江仙词大概是在高宗绍兴五年或六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当时作者四十六或四十七岁。 陈与义是洛阳人,他追忆起二十多年前的洛阳中旧游,那时是徽宗政和年间,当时天下太平无事,可以有游赏之乐。其后金兵南下,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 备尝艰苦,而南宋朝廷在南迁之后,仅能自立,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真是百感交集。抚今 追昔,以对比手法,填写了这首抒发大宋王朝亡国后的无限感慨和沉痛之情的词作。词中追忆了当年洛阳旧游之乐,抒发了南渡后的悲愤及无奈的心情。这首词格调清婉明快,意境清新;行文工于构思,豪

17、放中见深婉,简约中见丰富,以寥 寥数语概括了前后两个时期截然不同的生活和心情。如水到渠成,不见矫揉造作之迹“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杳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上阕集中笔墨写“中旧游”,追忆往昔与朋友聚会欢饮的美好情景。也为后文抒发心中 感慨铺陈了对比之背景,渲染了烘托之气氛。“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回忆年轻的时候,我们曾经 坐在洛阳城南的午桥桥头上把酒临风,开怀畅饮,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记得在座的都是一些满怀豪情,意气风发,决心要干一番大事业的少年英才。“长沟流月去无声”,意为午桥下长长的河水中涌动着皎洁的明月,河水在静静地不停地流淌着,水上的

18、月光似乎也在静静的一刻不停的向远处奔流。这句语出杜甫旅夜书怀 “月涌大江流”之意,有惋惜时光流逝之遗憾。“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这两句是在写朋友们月夜在杏树林子里,借着酒兴玩耍戏闹的情形。“杏花疏影”,明亮 ,清新,恬静,暗香袅袅,笛声/扬,谈笑间不觉天已破晓。朋友们 玩得可谓是尽兴到了极致。“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睛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下阕笔锋 一转,有上阕的美好回忆陡然转为抒写历经国难变故之后的无限感慨,在慨叹国事沧桑之中,流露了对宋王朝昏庸无能的无奈和不满。“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词句的本意是说,转眼之间二十多年过去了,回 头想来,竟如同恶梦一般,

19、经历了国破家亡,受尽了奔波流离之苦,尽管侥幸活下来了,可每每想起那些可怕的岁月,仍然惊恐不已。从字里行间,我们不难体会作者对世事沧桑的感伤。“闲登小阁看新晴”,写到这里,词人一改上文“二十余年如一梦, 此身虽在堪惊”的慨叹, 直笔来写现实的心情, 每当闲来无事的时候, 都要登上这小小的阁楼, 欣赏这雨后如画的美 景,进而借以感叹世事的变迁,水到渠成地将作品收束到 “古今多少事,将古今兴衰变幻之事尽付之于渔唱樵歌之中,托出超越时空的历史感慨,表现了诗人豪迈旷达而又略显无奈的人生态度。例二: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

20、离歌。垂泪对宫娥。破阵子是李煜被宋俘虏以后,回首往事, 痛心疾首之作。这首词应是词人亡国被浮 北上途中所作或亡国之后的早期作品。 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写对亡国俘虏前宫廷惬意生活 的回首从今忆昔,今昔对比,无限悲哀悔恨 ,无颜面对三千里山河。首句“四十年来家国”道出南唐曾有的繁华,建国四十余年,国土三千里地 ,居住的楼阁高耸入云霄,庭内花繁树茂。“三千里地山河”写出国土之辽阔,山河之壮美,江南之地之 富饶繁华。这“四十年”之“时”、“三千里”之“空”,对仗工整,一实一虚,时空呼应,运用得非常大气而巧妙“凤阁龙楼连霄汉”直写宫廷建筑之精美,气势之巍峨磅礴“玉树琼枝作烟萝”写出宫廷花草树木的绝美名贵

21、。 作为一国之主的词人在这仿佛仙境般的国度里过 着奢华惬意的宫廷生活,“几曾识干戈”。这一句包含着词人无限的感伤与痛惜之情,更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因为词人舞文弄墨,不懂兵事,荒芜国事,沉迷道事,醉心艳事,而 今这悔与惜皆不堪回首,真可谓“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下片写亡国俘虏后的愁苦不堪的心境。“一旦归为臣虏”词人从人间仙境坠入痛苦的深渊,由一国之君转瞬成为阶下囚。尴尬出降那刻骨铭心的一幕,至今犹在目前。长年生活在 宫廷、贵为国主的李煜,不知道战争意味着什么,也压根想不到“干戈”会让他成为俘虏。 习惯了别人在他面前称臣叩拜,一旦自己变成了任人宰割的“臣虏”,他怎么也无法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

22、。这天壤之别使得诗人 “沈腰潘鬓销磨”。“沈腰”暗喻词人自己像沈约一样, 瘦得腰细得使皮革腰带常常移孔,而“潘鬓”则暗喻词人自己像潘岳一样,年纪不到四十却见鬓出银丝、早生华发。词人连用两个典故,来描写其愁苦凄楚的心境,人憔悴消瘦了,鬓 发也开始变白了。从外貌的变化写出了内心极度的痛苦。三国时的蜀后主刘禅被俘后表示乐不思蜀,未尝不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而李煜却念念不忘他的家国、山河、宫殿,很容易 招致杀身之祸。“最是仓皇辞庙日”描写就要离开祖先和祖先所开创的“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了,诗人怎能不痛彻心肺昵? “教坊犹奏别离歌”是说在诗人辞庙这最痛苦最 难堪的时刻,没有也不可能有老百姓踏足

23、的教坊,还在演奏别离伤情的乐曲。 这反映出昔日歌舞升平的生活,更反衬出他仓皇出离时的凄惨悲凉的心境。“挥泪对宫娥”表明不得不开始为它国臣虏的昔日一国之主能与之道别的只有宫娥,而他的文臣武将又在哪里呢?此词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 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中间用“几曾” “一 旦”二词贯穿转折,转得不露痕迹,却有千钧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作者以阶下囚的身份对亡国往事作痛定思痛之想,自然不胜感慨系之。例三:柳永引驾行:虹收残雨。蝉嘶败柳长堤暮。背都门、动消黯,西风片帆轻举。愁睹。泛画蠲翩翩,灵蠢隐隐下前浦。忍回首、佳人渐远,想高城、隔烟树几许。秦楼永昼,谢阁连宵奇遇算赠笑千金,酬

24、歌百琲,尽成轻负。南顾。念吴邦越国,风烟 萧索在何处。独自个、千山万水,指天涯去。这首词的上阕先从离别时的自然环境与心理环境“虹收残雨”与“动消黯”写起;然后 写到离别:“泛画蠲翩翩,灵蠢隐隐下前浦”;最后归结为抒情:“忍回首”、“想高城”。下阕集中抒情,且严格按过去、现在、将来的自然时序展开。“几许,秦楼永昼”云云,是回忆过去欢乐的生活,感慨这种生活已“尽成轻负”;“南顾”是写现在正站在船上眺望前程;“念吴邦越国”云云,又兼写对将来生活环境的设想。全词的内容非常饱满,包括离 别前、离别时、离别后诸多层次,也包括景物描写、情节描写、心理描写等诸多角度,但全 词的结构又非常清晰, 读者只要随自然

25、时序, 就能领会全词的描写线索,不须绞尽脑汁地去拼接,更不易造成歧义与误解。2、先今后昔这类抚今追昔的词,比较常见,往往用“因念”“犹记”等有明显标志的词语,表示时间由今日转换到过去。例一: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瑾(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上片写梦回酒醒后的落寞感伤,不由得想起去年春恨。下片“记得”二字领起过去与歌女小it欢聚的情景,表达了对旧情执著难忘的深情,过去与现在的苦乐对比也表明了世事的 沧桑变化,令人怅惘不已。例二:周邦彦庆宫春云接平冈,山围寒野,路回渐展孤城。衰柳啼鸦,惊风驱雁,动人

26、一片秋声。倦途休驾, 淡烟里,微茫见星。尘埃憔悴,生怕黄昏,离思牵萦。华堂旧日逢迎。花艳参差,香雾飘零。弦管当头,偏怜娇凤,夜深簧暖笙清。眼波传意, 恨密约,匆匆未成。许多烦恼,只为当时,一饷留情。此词上片写今日漂泊时所见之景,歇拍处逗入“离思牵萦”。下片写昔日密约时所遇之情,最后明确点出今日之“许多烦恼”,“只为当时”之“一饷留情”。虽有“旧日” “当 时”等时间词语提示,时空关系较为明晰,但倒叙明显。(三)空间顺序当词的内容与空间位置有关时,就要按有规可循的流程来安排词的结构。1、从内到外(由近及远):从空间的位移来看,一般的顺序是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层次分明例一、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27、,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见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此词写深秋怀人,是宋词的名篇之一,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上片描写苑中景物,根 据空间顺序,先写室内菊愁兰泣,再写罗幕外燕子双飞,明月穿户;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 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望欲穿的神态,蕴含着愁苦之情。 全词从内到外,层层写来,脉络清晰。空间场景在转换,情致深婉而又寥阔高远,深婉中见 含蓄,广远中有蕴涵,很好地表达了离愁别恨的主题。例二,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

28、渐息,樵风乍起, 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蠲、翩翩过南浦。望中酒旅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 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柳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到此因念,绣 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 断鸿声远长天暮。这首词写羁旅行役, 上片写路途所经、中片写目中所见下片抒写离愁。这首词的前两阕皆为景物描写。景物的空间安排显然由作者的行程而定:由“万壑千岩,越溪深处” 一江的 上游开始,然后到“怒涛渐息”一一出山,进入较开阔的地带;再到商旅渐多的“南浦”,再到人烟更为稠密的村镇,于是见到“酒旅”、“烟村”、“浣纱女

29、”。将这些景物笔不乱、一笔不懈地交待完毕,才在第三阕中用“到此因念”四字引发感慨,层次安排得非常分明, 构成了一个一丝不苟的全过程。作者以清劲之气、 沉雄之魄、大开大阖之笔,言去国离乡之感,淋漓酣畅,气势恢宏。2、从外到内(由远及近)例如,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这首踏莎行伤春光之易逝,感人生之短暂。暮春傍晚,酒醒梦回,只见斜阳深院而 不见伊人。怅惘之情,通过景物描写隐约表露出来。全词除“一场愁梦酒醒时”句外,都是 写景。委婉细致,景中寓情,达到不露痕迹的程度。这首词温柔细

30、腻,缠绵含蓄。上片写外景,郊外小径残红稀疏,原野上芳草萋萋,空中飞絮濠濠,树阴中隐隐现出楼 台。下片写内景,辽落中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袅袅,时光在静谧中悄悄流逝,愁梦酒 醒,斜阳满院。由外而内,词序井然。(四)逻辑顺序1、前因后果从逻辑的关系来看,正常的顺序是由因至果、由分到总、由特殊到一般。例如: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这首清平乐表现了作者在恼人的春色中,触景生情,思念离家在外的亲人的场景。一般认为是作者牵记其弟李善入宋不得归,故触景生情而作。上片点出春暮及相别时间,那落了一身还满的雪梅正像愁之

31、欲去还来。下片由彼方措意,说从善留宋难归,托雁捎信难凭,心中所怀的离恨,就好比越走越远还生的春草那样无边无际。两者相形,倍觉愁肠寸断的凄苦和离恨常伴的幽怨。全词以离愁别恨为中心。 一起笔就告诉别人, 这首词就是写离别相思的,因此,就下来 就展开对别情的细腻描述。因为别,所以苦。前因后果交代得清清楚楚。线索明晰而内蕴, 上下两片浑成一体而又层层递进,感情的抒发和情绪的渲染都十分到位。作者手法自然,笔力透彻,尤其在喻象上独到而别致,使这首词具备了不同凡品的艺术魅力。2、前果后因先说结果如何,再步步追寻原因,倒戟而入,逆流而上,新颖别致。例如,周邦彦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

32、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本篇为怀人词。描写主人公在深秋黄昏伫立桥上凝望,久久不动,表现其心事重重,结尾才点明此番情状是因为接到了情人的一封书信。先果后因,结构巧妙,匠心独运。上片写主人公黄昏时伫立桥头,极目远眺的情景。 从场景描写上来看, 上片着重描写的是室外景物,笔墨亦粗亦细、或浓或淡,将一幅夕阳西下,一个受相思之苦的人,不顾萧瑟 秋风的侵袭,伫立桥上远眺的画面刻画得极其传神。从时间上来看,由“斜阳照水”到“灯火市”,时间从午后推至黄昏最后到夜晚,其表达的感情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加深。下片写室内情景,词人深夜独处,辗转

33、不能寐。最后三句,写希望得到心上人的书信之心切,“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原来都是一封情书惹的祸,这是感情变化之原因。本词是典型的前果后因式结构, 而且时空有所变化。由午后写到黄昏,由黄昏写到入夜, 再由入夜写到深夜, 场景也不断发生变化,从室外到室内。就在这些转换中,词人的情感不 断加强,直到篇尾迸发出来。(五)前后对比两片之间,内容和形式前后容,上下往往是一样的,即便有出入,也出入甚微。只是上 片写当年、下片写如今,昔今对比,过渡自然,脉络分明。例如,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该词是对比模式的范例

34、。上片单写少年时候不知愁而强说愁。下片单写现在尽知愁而难言愁,中间不假过渡而过渡自然。 这其实按时间顺序的一种模式,也即选取一个点作为分界点,上片叙述这个点以前的事情, 下片叙述这个点以后的事情,选取的这个点便是你词的转折点。全词上下两片将少年之轻狂不知愁和老年之沧桑难说愁形成强烈对比。形象生动,让人感同深受,虽然用了相同的篇幅,但这两种愁孰是主孰是宾却已经很清楚,少年之愁,是可说之愁,是激昂之愁;老年之愁,是无言之愁,而这种浓的化不开,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愁 情,才是词人要传达的。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

35、香 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健悴, 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本词为作者晚年伤今追昔之作。此词以对比手法,写了北宋京城汴京和南宋京城临安元 宵节的情景,借以抒发自己的故国之思,并含蓄地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上片写元宵佳节寓居异乡的悲凉心情,着重对比客观现实的欢快和她主观心情的凄凉。下片着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来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全词用语极为平易, 化俗为雅,未言哀但哀情溢于言表, 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心中的 大悲大痛,堪称词坛大手笔。下二、错综复杂的多向型结构一般

36、来说,中、小令短小,可供词人腾挪的舞台不大,因此词中的时空顺序、逻辑关系 的变化比较简单。慢词长调的篇幅长,词人正好有了英雄用武之地,他们常常通过回忆、梦 境、联想、幻觉等手法、造成时间、空间的多重交错,转换跳跃,收到顿挫变化、回环吞吐 的艺术效果。1、回环往复的曲线型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乃在于顿挫变化,呈曲线形式。所谓顿挫变化,是指上下两片或两层,或 看去若不相属,实则明断暗续,有如山断云连。或这些词看去若相颠倒,如先果后因;或先 出事件描写,后出事件主体;或先出悬念,后作解答等等,总之尽力避免平淡甜熟,显出曲 折变化。这种曲线型结构,里边包藏着若干埋伏,所以读时必须细细寻绎其中的关系,通观

37、全篇,前后互补,才能明了每一层在词中所处的位置及所起的作用。如,周邦彦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这首词最巧妙而传神的顿挫在下阕换头二句。只有读到“而今”两字,才知道上阕描写全是过去,这是第一层曲折;而作者又并未只停留在而今,又回写到过去,同时又回答了上阕为什么要大写昔日之景的原因,原来他那时曾经历过一段李商隐“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式的苦恋,这是第二层曲折。如果按一般结构方式,本可把“小楼冲雨,幽恨 两人知。”二句直接上阕之后,这就成为直线型结构了。但周邦彦“却偏不入,而于其间传

38、神写照”,插入“而今”两句,这正是典型的顿挫手法、曲线结构。周邦彦瑞龙吟: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情情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黯凝伫,因 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惟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 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 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这是一首访旧感怀之作,写回京后访问旧友的复杂心情。全词三叠。上阕写初春访旧的环境氛围,是现在;中阕回忆当年初来时所见所爱,忆念伊人。当年万种风情,宛在目前。下阕抚今追昔,极写物是人非的哀戚。“歌

39、舞”依旧,“秋 娘”不在,于是引发过去与“秋娘”的一段文字姻缘的回顾。“吟笺赋笔”二句用李商隐赠歌女情诗之故实写自己与“秋娘”的挚爱。此作以铺叙手法绘画形象披露内心愁苦。由第一叠的现在,第二叠转到过去,第三叠抚今追昔,先说今,再犹记过去,然后回到现在的探春。多次从容地辗转于过去、现在之间,时空 交错,极尽顿挫变化。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 年去岁来, 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 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堪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

40、。念月 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喑滴。这是一首自伤别离的词,写作者离去之愁。在此词中,有生活细节、有人物活动,有抒 情主体的心理意绪,形成词作较为鲜明的叙事性和戏剧性特色。此词在构思和章法布局上颇具匠心。全词由实入虚,实虚不断转换。开篇景起,由堤上柳引出对往昔送别的回忆和久离京师的身世之感,又由回忆和久客淹留之感折回到目前的离席;由离席再生发开拓出去, 预为行者设想别后愁思, 又由预为行者设想为归入现实中自己 的别后之思;最后,又由现实引发出对昔日相聚时的回忆。未别之时,回忆离别之苦;己别 之后,则又回忆相聚时的欢乐,而诗人的久客淹留之感,伤离恨别之情,完全在这种回旋往复的描叙中

41、展示出来。 统观全词,时空跳跃急促频繁, 今昔反复回环,层层渲染,萦回曲折, 耐人寻味。本词“客中送客”,这就比一般的送客伤别之作多一层曲折。第一阕以“柳阴直”写柳 开端,以“应折柔条过千尺”咏柳收束,中插“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数句感慨,此 第二层曲折。“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将“久客淹留之感和盘托出,他手至 此,以下便直书愤懑矣。美成则不然。闲寻旧踪迹二叠,无一语不吞吐,只就眼前景物约略点缀,更不写淹留之故,却无处非淹留之苦”。此第三层曲折。第二阕当“闲寻旧踪迹”时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写正伤别时又逢离别,此第四层曲折。“愁一箭风快” 数语,设想分手之快,将一帆风顺反视

42、为悲痛, 且是代行者设想,此第五层曲折,第三阕“渐 别浦萦回,津堪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以景物描写侧衬孤帆远去后的心情,且“斜阳七 字,绮丽中带悲壮,全首精神振起”此第六层曲折。“念月榭”二句,又回接抒情,且又突然丢下眼前而回忆过去,此第七层曲折。结尾又由“沉思往事”而转入“似梦里,泪暗滴 的正面抒情,妙在 才欲说破,便自咽住,其味正自无穷 ”,此第八层曲折。真可谓句句转、 语语转,其发展线索呈典型的折线型。2、不欲明言的暗线型结构这种结构犹如神龙矫首、云绕青山、时断时续。例一,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

43、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浩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这首词开头三句与结尾两句意思较分明。“华胥见”之典,说明魂魄入梦,后两句点化杜甫“环佩空归月夜魂”,表明魂魄归去。但中间几句描写则线索迷离恍惚,口吻亦极含混。“夜长争得薄情知, 春初早被相思染 ”二句,是紧扣梦境,写在梦中仿佛听到她对自己的 嗔怪呢?还是跳出梦境, 把仍当成活生生的人来向自己倾诉衷肠呢?而且,这两句皆女子的口吻呢?还是前一句为女嗔男, 后一句为男思女的吻呢?看来皆无不可。“别后”三句亦然。是说我在梦中记起了她的书辞、针线,从而觉得她的离魂永远追随着我呢?还是这个女子有感于作者平时念念不忘她留下的书辞与针线,于是有意追随作者梦中一见呢?总之这首词打破了幻境与现实的界线,打破了所思与思者的界线,往返出入于二者之间,而在出入时又 不留任何痕迹,于是句与句之间、层与层之间出现了很多跳跃后的空白,使该词呈现出典型的暗线型结构特点。例二,姜夔念奴娇:(予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予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